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阴都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赤白带、大便干结、带下量多、腹胀、月经不调、小便不通、便秘、肠炎、肠粘连、腹膜炎、淋病、尿潴留、胃肠病、胃痛。
来源: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8肋间神经。
阅读:5.2K
琼瑶真人吐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吐血、咳血。
阅读:5.2K
通里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暴喑、臂痛、舌强、腕痛、心动过缓、怔忡、不语、失语、精神分裂症、心病、心悸、心绞痛、心血管疾病、癔病、中风。
来源:在尺侧腕屈肌腱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阅读:5.2K
少阴表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少阴病、寒客少阴、里病出表、少阴客热、脉沉。
阅读:5.2K
楼全善胸痹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胸痹、卒心痛。
阅读:5.2K
鼻衄不止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衄、肺热、肺燥、鼻干、发热、咳嗽、口干。
阅读:5.2K
景岳胃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痛、脘痛。
阅读:5.2K
楼全善遗精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遗精、白浊、肾虚。
阅读:5.2K
王执中嗜睡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嗜睡、脾肾阳虚、精神萎靡、倦怠、嗜卧。
阅读:5.2K
腹结
小结:【穴名来源】腹,腹部;结,结聚。本穴能治腹部结聚不通之症。
【精准定位】下腹部,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功能】健脾温中,宣通降逆。
【主治】绕脐腹痛,便秘,泄泻,疝气。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按腹结,至局部酸胀。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5.2K
大全霍乱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霍乱、转筋、吐泻。
阅读:5.2K
消泺
小结:【穴名来源】消,消除;泺,小水,沼泽。本穴属三焦经,具有通调水道的作用。
【精准定位】在臂后区,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寸。
【功能】清热醒神,通经止痛。
【主治】头项强痛,臂痛,头痛,齿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消泺,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5~10 分钟。
阅读:5.2K
肖福庵腕无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手无力、无力。
阅读:5.2K
李学川头重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重、肝火上炎、目昏、头晕。
阅读:5.2K
姜淑明治崩漏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虚不摄、脾虚不运、脾阳虚证、肾阳虚证、中气不足。
阅读:5.2K
交信
小结:【穴名来源】交,交会;信,信用,五常之一,属土,指脾。古以仁、义、礼、智、信“五德”配属五行,信属脾土。足少阴经由本穴交会于脾经三阴交,故而得名。
【精准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凹陷中。
【功能】益肾调经,清热利尿。
【主治】月经不调,睾丸肿痛,阴痒,泄泻,便秘。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甲掐压交信,以局部酸麻为佳。灸法:艾条10~15分钟。
阅读:5.2K
寒格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厥阴寒格、升降失常、虚寒、呕吐、吐泻、误下、下利、饮食即吐、着凉。
阅读:5.2K
李学川头目昏沉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重、目昏、太阳病。
阅读:5.2K
意舍
小结:【穴名来源】意,意念;舍,宅舍。脾藏意;穴在脾俞外侧,如脾气之宅舍。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功能】健脾和胃,清热利湿。
【主治】腹胀,泄泻,呕吐,食欲不佳。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点按意舍,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阅读:5.2K
步廊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咳嗽、呕吐、气喘、食欲不振、胸痛、肋间神经痛、乳痈、胃炎、胸部病证、支气管炎。
来源:浅部为乳腺组织(男性乳腺组织不明显),其下为胸大肌起始部,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5肋间动、静脉;布有第5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5肋间神经。
阅读:5.2K
疟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
各家论述:疟疾多乃感受疫疠之气兼受风寒暑湿等邪,伏于少阳半表半里,营卫相搏,正邪交争而发病。
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可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为治疟之要穴。后溪是手太阳经的输穴,通于督脉,能宣发太阳与督脉之气祛邪外出。间使属于手厥阴经,为治疟的经验效穴。三穴同用,可奏通阳祛邪之效。中渚属手少阳三焦经,可疏利少阳,加强和解截疟之功。
阅读:5.2K
脉管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脉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阅读:5.2K
李学川舌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舌肿、言语困难。
阅读:5.2K
肺脾两虚干眼症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便溏、大便秘结、目干、目涩、神疲乏力、脉细弱无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畏光、肺脾两虚干眼症、视力疲劳。
阅读:5.2K
李学川咽喉肿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咽喉肿痛、肺火、乳蛾。
阅读:5.2K
楼全善水肿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水肿、脾虚、面色萎黄。
阅读:5.2K
千金遗溺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遗尿、小便失禁。
阅读:5.2K
王执中黄疸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黄疸、阴黄。
阅读:5.2K
郄门
小结:【穴名来源】郄,孔隙;门,门户。乃心包经经气出入的门户。
【精准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能】理气止痛,宁心安神,清营止血。
【主治】心痛,咳血,肘臂痛,疔疮,胃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郄门,以局部酸胀或有麻胀感向指端放散为佳。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5.2K
太阳病针灸方·第二十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太阳误下、气喘。
阅读:5.2K
头针视区
小结:本头针穴位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脑炎、视网膜炎、重症肌无力、失明。
来源:在帽状腱膜的后下部,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的分支。
阅读:5.1K
甲状腺机能亢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阴虚火旺。
阅读:5.1K
小便频数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尿多、少腹拘急、小便清长、阳痿、腰膝酸软、尿频、遗精。
各家论述:《针灸大全》:“小腹冷痛,小便频数,气海一穴、关元一穴、三阴交二穴、肾俞二穴。”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中寓命门之火。肾阳不足,不能温养下焦,不能化气行水,故小便频数量多清白,遗精阳痿。治宜补肾助阳。关元、气海、肾俞:关元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培肾固本,补益元气;气海为先天元气之海,可益肾壮阳;肾俞具有强腰补肾、涩精缩尿、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功,三穴相配,以温补肾阳,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脏气机,具有补脾胃、理肝肾的作用,与关元、气海、肾俞相配,补肝肾,益精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照海:循经远取照海穴以滋阴补肾。
阅读:5.1K
大成脚背红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足红肿、足肿痛。
阅读:5.1K
曲骨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赤白带、五脏虚衰、虚寒、阳痿、遗尿、阴囊湿痒、阴囊湿疹、月经不调、尿淋、小便不利、膀胱炎、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男科病、前阴病证、痛经、遗精、子宫内膜炎。
来源: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
阅读:5.1K
强间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目眩、头痛、项强、口舌歪斜、癫狂、癫痫、头风。
来源: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阅读:5.1K
三叉神经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三叉神经痛、胃热。
阅读: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