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吴亦鼎预防中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

阅读:5.5K

身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身痛、伤津、太阳病、血虚、发汗太过、脉迟。

阅读:5.5K

王执中目赤肿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赤肿痛、火热。

阅读:5.5K

廖润鸿心悲恐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悲证、恐证。

阅读:5.5K

百会

小结:【穴名来源】百,多的意思;会,交会。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经、肝经和督脉等多经之交会部位。 【精准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功能】升阳固脱,开窍宁神。 【主治】眩晕,脱肛,痔疾,子宫下垂,神志病。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揉百会,以局部胀痛为宜。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5.5K

千金目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痛、目赤。

阅读:5.5K

渴点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尿崩症、神经性贪食症、糖尿病、消渴、多饮、烦渴、口干、口渴。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阴,长于泄热生津,可控制饮水量,故有清泄上焦淫邪之火,生津止渴的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消渴、烦渴有一定疗效

阅读:5.5K

千金胸胁胀满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胸胁胀满。

阅读:5.5K

大成鼻塞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塞、牙痛。

阅读:5.5K

楼全善阴痒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阴痒、外阴潮湿、阴囊生疮。

阅读:5.5K

王执中肩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肩痛、肩不举。

阅读:5.5K

千金面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痛、面色红、腮肿痛。

阅读:5.5K

肖福庵痢疾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阅读:5.5K

姜淑明治梅核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梅核气、肝郁、胸膈不利。

阅读:5.5K

普济食多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食多、胃胀、畏寒、喜温、消瘦。

阅读:5.5K

千金臂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臂痛。

阅读:5.5K

丹田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白浊、肠炎、肠粘连、霍乱、泌尿系统疾病、尿道炎、尿潴留、盆腔炎、疝气、神经衰弱、痛经、脱证、下消、下元冷惫、消化不良、虚痨、荨麻疹、遗精、中风病、闭经、带下色黄、肥胖、精神不振、尿闭、尿赤、尿频、尿痛、尿血、少腹痛、失眠、手足不温、瘦弱、吐泻、无力、消瘦、眩晕、阳痿、遗尿、早泄。 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关元、大中极。

阅读:5.5K

郑声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郑声、心虚、神乱。

阅读:5.5K

廖润鸿霍乱遗矢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霍乱、大便失禁。

阅读:5.5K

千金浮肿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浮肿、虚劳。

阅读:5.5K

贲门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溃疡病、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不适。 临床应用:本穴是诊断疟疾的参考穴。

阅读:5.5K

陶道

小结:【穴名来源】陶,陶冶;道,道路。比喻脏腑之气汇集于督脉,由此路上升。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功能】清热解表,安神截疟,疏筋通络。 【主治】头痛项强,疟疾,脊背酸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用力揉按陶道,以局部酸胀为宜。灸法:艾条温灸10~20分钟。

阅读:5.5K

高玉椿治自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自汗、肾阴亏损、心火、汗出不止。

阅读:5.5K

楼全善疝气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少腹痛。

阅读:5.5K

叶茶山胁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肝气郁滞。

阅读:5.4K

魂门

小结:【穴名来源】魂,灵魂;门,门户。肝藏魂,魂指肝,穴在肝俞外侧,如肝气出入之门户。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胸胁胀痛,饮食不下,呕吐,肠鸣泄泻,背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点按魂门,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5.5K

消痤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消痤疮、痤疮。 各家论述:病在皮肤,多由风毒所为,亦有因血燥生风者。曲池:疏风清热。百虫窝:治皮肤病之经外奇穴。背部阳性反应点:清热、散风、解毒。

阅读:5.5K

李学川指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指痛、屈伸不利、手指拘挛。

阅读:5.5K

琼瑶真人脚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脚气、湿脚气、肿痛。

阅读:5.5K

上脘

小结:【穴名来源】上,上方;脘,胃脘。穴当胃脘之上部。 【精准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功能】和胃降逆,宽胸宁神。 【主治】胃脘疼痛,呕吐,呃逆,食欲不振,痢疾。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上脘,以局部酸胀为宜。灸法:艾条温灸10~20分钟。

阅读:5.4K

王执中鼻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病、鼻塞、喘息。

阅读:5.4K

普济目翳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翳、白翳。

阅读:5.4K

会宗

小结:【穴名来源】会,会合;宗,集聚。此为本经郄穴,是经气会聚之处。 【精准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的桡侧缘。 【功能】清热安神,聪耳通络。 【主治】偏头痛,耳聋,耳鸣,咳喘胸满,臂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尖揉按会宗,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5.5K

天突

小结:【穴名来源】天,天空;突,突出。穴位所在相当于气管上端,喻为肺气上通于天的部位。 【精准定位】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功能】宣肺平喘,清音止嗽。 【主治】哮喘,咳嗽,咯吐脓血,咽喉肿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按压天突,以局部酸胀为宜。灸法:艾条灸5~15分钟。

阅读:5.4K

黄宗勋治无精虫症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无精。

阅读:5.4K

赤白痢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赤白痢。 各家论述:《针灸集成》​:​“赤白痢疾,脐中七壮至百壮,三阴交七壮。​”本病多由感受暑湿、疫毒之邪,侵及肠胃,气血与邪毒相搏结所致,伤于气分,则为白痢;伤于血分,则为赤痢,下痢日久,正气受损,致脾阳不振,寒湿停滞中焦。脐中:为任脉穴神阙之原名,灸之温里散寒。三阴交:脾经穴,可行气血。刘河间谓:​“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二穴合用,共奏行气散寒、行血化滞之功。

阅读:5.4K

肩俞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关节炎、肩周炎、半身不遂、臂痛、肩不举、肩痛、上肢麻木、上肢痛、胸痛、肘关节痛。

阅读:5.4K

严定梁治痛经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痛经、寒凝血瘀。

阅读:5.4K

承满

小结:【穴名来源】承,承受;满,充满。穴在上腹部,意指胃纳水谷达此高度,已经充满。 【精准定位】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能】理气和胃,降逆止呕。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食欲不振。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或掌根按揉承满,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5.4K

隐白

小结:【穴名来源】隐,隐蔽;白,白色。穴居隐蔽之处,其处色白。 【精准定位】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功能】调经统血,健脾回阳。 【主治】月经过多,腹胀,多梦,癫狂。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经常用指甲掐按隐白,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5.4K

肖福庵腹部积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上腹痞块、积块、腹部板硬、腹积块、疼痛。

阅读:5.4K

胆俞

小结:【穴名来源】胆,胆腑,俞,输注。本穴是胆腑之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能】疏肝利胆,养阴清热,和胃降逆。 【主治】黄疸,口苦,胸痛,腋下肿痛,潮热,头痛,失眠。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按胆俞,以局部酸胀为度。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5.4K

姚寅生霍乱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霍乱、惊风、转筋、角弓反张。

阅读:5.4K

调经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闭经、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先期、调经、崩漏、痛经。 各家论述:冲任不调是其基本病理机转。三阴交:通治各种月经病。次髎:局部作用,通治各种月经病。胞宫七穴(组成、定位见小腹部病证处方)​:为生殖泌尿器投影处,可调节生殖泌尿系功能。

阅读:5.4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