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肋头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肠炎、肠粘连、胆囊炎、癫痫、腹膜炎、肝炎、肝硬化、肋间神经痛、偏瘫、肾炎、瘫痪、消化不良、胸膜炎、高血压、消瘦、胸胀、饮食不消。
阅读:5.1K
胆囊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胆囊炎、慢性胆囊炎。
阅读:5.1K
千金寒热痉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寒热、惊热。
阅读:5.1K
李学川腰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项背痛、腰脊痛。
阅读:5.1K
臁疮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臁疮、湿热。
阅读:5.1K
安神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健忘、失眠、睡眠困难、头痛、眩晕、安神、不寐、失眠症、心悸。
各家论述:四神聪:脑为元神之府,诸阳之会,四神聪在头应天主气,具有调理元神元阳之功。
神门:心为君主之官,神明藏焉。《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神门为心经原穴,在中应人主神,可宁心安神。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会,在足应地主精,育阴潜阳。诸穴相配,可调理阴阳、镇静安神。
阅读:5.1K
太阴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腓肠肌痉挛、踝关节扭伤、脚气、㿗疝、睾丸肿痛、小腿痛、足跟痛。
来源: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比目鱼肌。浅层布有隐神经的小腿内侧皮支和大隐静脉。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阅读:5.1K
普济目不明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视力模糊、肝经风热。
阅读:5.1K
伏兔
小结:【穴名来源】伏,俯伏;兔,兔子。穴位局部肌肉隆起,形如伏卧之兔。
【精准定位】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功能】散寒化湿,疏通经络。
【主治】腰膝疼痛,下肢酸软麻木,足麻不仁。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坚持用指腹按压伏兔,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5.1K
肖福庵胸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胸痛、刺痛。
阅读:5.1K
王执中癃闭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癃闭、茎中痛、脉数、苔黄腻、阴茎胀痛。
阅读:5.0K
肾阴亏虚消渴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唇干、耳鸣、乏力、口干、尿多、尿频、尿浊、皮肤干燥、瘙痒、失眠、视力模糊、头晕目眩、心烦、脉沉细数、舌质红、小便味甜、肾阴亏虚消渴。
阅读:5.0K
商曲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腹痛、腹泻、腹胀、便秘、腹膜炎、积聚、疝气、胃肠病、胃痛、胃炎。
来源: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
阅读:5.0K
李学川腹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肝脾不和、腹泻、腹胀、食欲不振、太息。
阅读:5.0K
叶茶山疝气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疼痛。
阅读:5.0K
梁赐明治痛经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痛经、寒凝气滞、气血不和。
阅读:5.0K
杜思敬噎膈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噎膈、伤寒、蓄水。
阅读:5.1K
廖润鸿小便色变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小便异常。
阅读:5.0K
徐春甫遗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遗尿、神疲、体虚。
阅读:5.0K
千金热病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热病、阴痿、腹胀、寒战。
阅读:5.0K
窦汉卿眼痒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痒、目痛、目赤。
阅读:5.0K
王肯堂月经不调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月经不调。
阅读:5.0K
上星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鼻衄、目赤肿痛、目痛、头痛、眩晕、颜面红肿、迎风流泪、鼻出血、鼻息肉、鼻痈、鼻渊、癫狂、面部病证、脑病、疟疾、热病、痫证、小儿惊风。
来源: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阅读:5.0K
大全遗精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遗精、短气、乏力、梦交、神疲、牙痛。
阅读:5.0K
千金头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痛、喘息、寒热、口渴、失明。
阅读:5.0K
普济颈项强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项强、转侧不利。
阅读:5.0K
王登旗治目赤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赤、风热、急性结膜炎。
阅读:5.0K
景岳呕吐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呕吐、脾胃虚弱、胃气上逆、吞酸、饮食不消。
阅读:5.0K
大全黄疸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黄疸、脾虚湿盛、热郁胆腑、发黄、尿黄。
阅读:5.0K
中风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风中经络、言语不利。
阅读:5.0K
大全胸项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胸痛、颈痛、外感风寒。
阅读:5.0K
千金漏下崩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崩漏、产后恶露不下、不孕。
阅读:5.0K
乳旁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感冒、肋间神经痛、缺乳、乳腺炎、呃逆、咳嗽、呕吐、气短、乳汁过多、痰鸣、胸闷、胸痛。
别名:奶旁。
阅读:5.0K
养心益肝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闭经、多梦、健忘、拘急、面色白、面色无华、目干、目涩、失眠、视力模糊、头晕目眩、震颤、经色淡红、经少、脉细、舌质淡白、爪甲无华、肢体麻木、补益心肝、心悸。
各家论述:心主血脉而藏神,心血不足,神失所养,故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肝藏血,开窍于目,主筋,其荣在爪,应五气为风。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双目干涩,视物不清;爪甲失养则干瘪不荣或干而脆硬;血不荣筋,血虚生风,则可见肢体或麻木,或震颤,或拘急;血虚脑失其养,更合风阳上扰,故见眩晕。心肝血虚,冲任失养,则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面白无华,舌淡脉细为血虚之征象。心俞:是心气输注之处,可疏通心络,调理气血,养心安神。肝俞、太冲:俞原相配,补之以疏肝养血。三阴交、太溪: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交会穴,可调肝脾肾以补益精血;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取之既可滋水涵木,又可使肾阴上济于心。
阅读:5.0K
杨敬斋伤寒无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无汗。
阅读:5.0K
止痛点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耳痛、面部疼痛、胸痛、牙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平,有偏阴之性,故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之功。
阅读:5.0K
徐春甫喉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痹、疼痛。
阅读:5.0K
颈椎病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背痛、臂痛、大便失禁、肌肉萎缩、肩痛、颈痛、麻木、头痛、小便失禁、胸痛、眩晕、上肢麻木、酸软、疼痛、肢体无力、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瘫痪、痿证、项痹。
来源:颈椎退行性变、先天发育异常是本病发生的内因,各种急慢性颈部损伤是本病发生的外因。
1.颈椎间盘退变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原因。由于椎间盘退变而使椎间隙狭窄,关节囊、韧带松弛、脊柱活动时稳定性下降、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进而引起椎体、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前后纵韧带及黄韧带等的变性、增生和钙化。如此形成颈段脊柱不稳定的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神经、血管、脊髓受到刺激或压迫。
2.损伤
急性损伤可加重原已退变的颈椎和椎间盘损害而诱发颈椎病;慢性损伤可加速颈椎和椎间盘的退变过程,而导致颈椎病的提前发生。颈椎退行性变、先天发育异常是本病发生的内因,各种急慢性颈部损伤是本病发生的外因。
1.颈椎间盘退变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原因。由于椎间盘退变而使椎间隙狭窄,关节囊、韧带松弛、脊柱活动时稳定性下降、椎间盘膨出或突出,进而引起椎体、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前后纵韧带及黄韧带等的变性、增生和钙化。如此形成颈段脊柱不稳定的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神经、血管、脊髓受到刺激或压迫。
2.损伤
急性损伤可加重原已退变的颈椎和椎间盘损害而诱发颈椎病;慢性损伤可加速颈椎和椎间盘的退变过程,而导致颈椎病的提前发生。
阅读:5.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