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陈皮鹿蹄肉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

阅读:1.3W

玫瑰花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火上炎、肝气犯胃、肝气郁结、肝郁血虚、气郁血虚、气滞心胸、气滞血瘀、三焦气滞、血虚发热、嗳呃、鼻衄、唇淡白、刺痛、大便不爽、耳鸣、乏力、烦躁、腹胀、甲淡白、口苦、面红、面红目赤、面色无华、目赤、目眩、食欲不振、矢气、太息、头痛、头晕、头晕目眩、脘痞、胁痛、胁胀、心悸、胸闷、眼花、阳痿、抑郁、隐痛、月经不调、紫斑、不安、大便不调、低热、脉涩、脉细弱、脉弦、脉弦数、疲乏、舌淡、舌红、苔白腻、胃脘胀痛、胁下肿块、易怒、紫点。 临床应用: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善太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

阅读:1.3W

桑叶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脱肛。 临床应用:脱肛

阅读:1.3W

薄荷饮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风热乘脾、气郁、气郁化火、潮热、恶风、发热、烦躁、口臭、口干、口苦、口腔溃疡、纳差、尿赤、涎沫、胁胀、抑郁、便干、便结、低热、拒食、脉浮数、脉弦数、尿短、舌红、苔黄、咽喉肿痛、易怒、指纹浮紫。 临床应用: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差,舌红,苔黄,脉弦数。口腔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多分布于口颊、上颚、口角、齿龈、口唇等处,周围红赤,灼热疼痛,烦躁多啼,拒食,口臭涎多,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或发热恶风,或咽红肿痛,舌红苔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阅读:1.3W

羊脊小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阴虚、阴虚体质、肺痨、咳嗽、面色无华。 临床应用:适用于阴虚不足、虚劳羸弱、肺痨咳嗽、面容憔悴等症。

阅读:1.3W

归芪墨鱼片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血虚弱、闭经、乏力、经色浅淡、面萎黄、头晕、心悸、眼花、怔忡、经迟、经少、倦怠、脉细弱、舌淡、苔白。 临床应用:气血虚弱,月经周期逐渐延后,月经量少,经血色淡,继而停经,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倦怠乏力,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闭经方中当归、黄芪补血益气;生姜温中散寒,健脾开胃;乌贼甘咸平,专走肝经而通月经。诸味同用,共奏补气养血、温中散寒通经之功。

阅读:1.3W

葛根红枣猪骨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痢疾、胃痉挛、胃痛、消渴、泄泻、烦热、下肢痉挛。

阅读:1.3W

川芎咖啡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气郁结、气郁、气郁体质、气滞、气滞心胸、郁证、腹不适、腹胀、冠心病、尿路感染、胸闷、月经不调、小腹胀。 临床应用:川芎被誉为"血中气药",功擅活血行气,香附擅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二者相配,以甘草调制峻烈,与咖啡同饮,适用于气郁不舒,胸闷腹胀,以及月经不调,小腹胀闷不适之人。

阅读:1.3W

扁鹊三豆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糖尿病、脾肾阳虚。

阅读:1.3W

当归羊肉汤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表虚不固、血寒、血寒体质、血瘀发热、营卫不和、唇青紫、恶寒、发热、经血夹块、渴不欲饮、口干、口燥咽干、冷痛、面萎黄、少腹拘急、身痛、痛经、咽干、肿块、自汗、经迟、脉沉迟、脉缓、脉弦涩、面晦暗、舌淡、舌青紫、舌瘀斑、舌瘀点、苔滑、喜温、瘀斑、瘀点。 临床应用: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干咽燥,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肿块或痛处,面色萎黄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阅读:1.3W

榧子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虫证、疳积、钩虫病、蛲虫病。 各家论述:《日用本草》称榧子能"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现代研究榧仁内含4种脂碱,对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治疗和预防淋巴肉瘤有益,还可用于治疗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杀虫能力较强。本茶可连用5-7日。一般人群均可以食用。

阅读:1.3W

归脾膏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崩漏、心悸、便血、多梦、乏力、气短、失眠、食欲不振、头晕、心脾两虚、头昏、肢倦。

阅读:1.3W

枸杞核桃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不育。

阅读:1.3W

甘草芍药蜜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阅读:1.3W

肉豆蔻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饱胀、食积、噎膈反胃、胸膈满闷。

阅读:1.3W

山药扁豆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虚、食欲不振、泄泻。 临床应用: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阅读:1.3W

人参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伤津、虚汗、噎膈、便溏、短气、乏力、脾肺气虚、气喘、神疲、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嗜睡、睡眠困难、动甚、倦怠、口渴、懒言、体虚、无力、易汗。 各家论述:本方所治之证为元气及脾肺之气虚弱所致,治宜大补元气、补益脾肺。方中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无论对气虚欲脱、短气神疲、脉微欲绝的危重症候,还是脾气虚弱的不思饮食、食少便溏以及肺气虚弱的少气懒言、动则喘乏、易出虚汗,或消渴少津、心神不安等一切气虚之证,皆有良好的补气作用。粳米性味甘平,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冰糖味甘性平,功能补中益气、和胃润肺,又能调味。人参、冰糖相配煮粥食用甘甜不腻,补气而不温燥,制作方便,长期食用,具有养生保健之功,为家庭食疗良方。

阅读:1.3W

干姜苓术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慢性肾炎、肾著、不渴、身重、水肿、小便自利、腰冷。 各家论述:干姜具温中回阳、温肺化饮之功。能祛脾胃寒邪,助脾胃阳气,凡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证还是阳气不足之虚证均适用。茯苓利水渗湿而不伤气,健脾药性平和,为利水渗湿要药,凡水湿、停饮均适用。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为治水肿之良药,常与茯苓相配。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本方每日1-2剂,代茶温饮,不拘时常服。

阅读:1.3W

桂圆红枣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气虚体质、血虚体质。 各家论述:红枣历来有补血养气的功能;桂圆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贫血、病后体弱、妇女产后调养。两者同用,能改善心脑血管循环,安定精神状况,舒解压力和紧张。

阅读:1.3W

人参蜂蜜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精神萎靡、气短、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懒言、体虚、易感。

阅读:1.3W

参枣糯米饭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寒热往来、气虚、气虚体质、营卫不和、半身汗、便溏、恶风、发热、乏力、汗出、气短、往来寒热、自汗、倦怠、懒言、脉缓、脉细弱、舌淡、身酸、食少、苔白、易感。 临床应用: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

阅读:1.3W

参麦茯苓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津亏、邪盛正虚。

阅读:1.3W

绿豆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风热犯表、嗳呃、便秘、恶风、发热、口渴欲饮、面红、面红目赤、目赤、尿黄、头痛、头胀痛、脉浮数、舌红、苔黄。 临床应用:起病急,头呈胀痛,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阅读:1.3W

人参壮阳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性功能障碍。

阅读:1.3W

蒲公英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肝火。 临床应用:清火

阅读:1.3W

麻仁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血虚、血虚体质、闭经、便秘、风痹、关节不利、小便不通。 临床应用:适用于产后血虚便秘、小便不通、关节凝涩、风痹经闭等症。

阅读:1.3W

豆麦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中消、消谷善饥、多食易饥。

阅读:1.3W

莱菔子粥·第五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气痛、嗳气、肺气肿、腹胀、咳嗽、老年慢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气喘、食欲不振、痰多、胸闷、痞满。

阅读:1.3W

益母红花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活血调经止痛。 临床应用:将上述材料混合,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分别装入几个小茶包中,也可以直接放入锅中,先加水350ml煎煮前四味药至水沸后,滤渣取汁,用沸汤冲泡花茶10分钟后即可饮用。冲饮至味淡。

阅读:1.3W

生脉饮·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气虚、气阴两伤、乏力、肺结核、汗多、结核病、久咳、气短、神疲、神疲乏力、咽干、自汗、倦怠、口渴、懒言、脉虚数、舌干、舌红、苔少。 各家论述:本方所治之证为气阴两伤所致,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人参味甘,性微温,益气生津,为大补人身元气的第一要药。麦门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之功。两药相配,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功能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之功。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脉得气充,则可复生,故名"生脉"。至于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取其益气养阴、润肺止咳,以求本图治,使气阴恢复、肺润津生,诸症悉除。

阅读:1.3W

大蒜治中暑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中暑、昏仆、不知人事。

阅读:1.3W

将军肚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益气消脂、通腑除积、轻身健步。 临床应用:减肥瘦身

阅读:1.3W

莲心茶·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烦躁。 临床应用:美容养颜

阅读:1.3W

江米大枣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胃气虚、纳差、食少。 临床应用:适用于脾胃气虚、食纳欠佳等症。

阅读:1.3W

玉米须陈皮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风寒咳嗽、痰多。

阅读:1.3W

明目桑葚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糖尿病、耳鸣、肝肾亏虚、目昏、阴血亏虚。 临床应用:将鲜桑葚用清水冲洗干净,绞取汁液。将糯米去除杂质,加水煮成稀米饭。待米饭冷至30℃左右时,将糯米饭、桑葚汁、甜酒曲三者混合,调和均匀,装入瓷瓶内,密封,用酿造法酿酒。21日后启封,压去糟粕,滤去酒液,装瓶密封,冷藏备用。

阅读:1.3W

盗汗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盗汗、自汗、低热。 各家论述:稆豆衣又名黑小豆,为豆科植物黑豆的黑色种皮,其味甘性平,归肝、肾经,有滋阴养血、平肝益肾之功,适用于肝血不足,血虚肝旺,或阴虚阳亢所致的头痛眩晕。 《本草纲目》谓稆豆衣:"生用,疗痘疮目翳。嚼烂,傅小儿尿灰疮。"黄芪为补气要药,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浮小麦有除虚热、止汗的功效。三者加大枣补气养血,调和药性。代茶饮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可起到益气敛汗、调和营卫的作用。

阅读:1.3W

金芪花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肝炎、慢性肾炎、疮疡、创口不合。 临床应用:将上述所有材料混合,平均分成两份备用,取其中一份装入小茶包中或直接放在杯中,用200ml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可以反复冲饮至味淡。

阅读:1.3W

酸果消食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失健运、嗳气、便溏、腹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冠心病、肉食积滞、吞酸、脘腹胀痛。 临床应用:功能性消化不良、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等。

阅读:1.3W

桃仁昆布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乳腺癌。

阅读:1.3W

桃仁杏归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痛、胁痛。 各家论述: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闭经、痛经、癥瘕痞块、跌仆损伤、肠燥便秘,祛瘀之力较强。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当归有补血润肠的功效,用于血虚肠燥便秘。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生肌止痛功效。

阅读:1.3W

大蒜鸡内金健脾方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水肿病、胃肠功能障碍、消化不良、腹胀、水肿、食少。

阅读:1.3W

三花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郁气滞、气郁体质、阳明炽盛、大汗、烦躁、腹胀、面红、气粗、胁胀、心烦、抑郁、大渴引饮、大热、恶热、脉洪大、脉弦、舌红、苔黄燥、脘胀、小便不通、易怒。 临床应用: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阅读:1.3W

归脾蜜膏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月经不调、经多。

阅读:1.3W

荷叶冬瓜薏仁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增食欲、消食积、益气健脾。

阅读:1.3W

胎元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冲任亏虚、胎元不固。

阅读:1.3W

葱白当归药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堕胎小产、妊娠腹痛、先兆流产、胎动不安。

阅读:1.3W

清炒蒲公英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胃肠病。

阅读:1.3W

归参鸡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不摄血、乏力、目眩、神疲、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头晕目眩、紫斑、久病、脉细弱、面苍黄、舌淡。 临床应用:反复发生皮肤紫斑,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阅读:1.3W

鲜马齿苋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大肠湿热、暴泻、便血、大便酸臭、烦躁、腹痛、慢性腹泻、尿黄、食欲不振、泄泻、肛门灼痛、口渴、脉滑数、尿短、苔黄腻。 临床应用:大肠湿热,泄泻腹痛,泻下急迫,便味臭秽,血便随下,肛门灼痛,烦躁口渴,食欲不振,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慢性腹泻马齿苋有利湿止泻、清热解毒之功效,含三萜醇类、黄酮类、氨基酸、有机酸及糖类等,有抗菌、抗氧化、利尿、降低胆固醇,以及延级衰老和润肤美容等作用。与粳粳米煮粥可顾护脾胃,清热利湿止泻。

阅读:1.3W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