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王国瑞腰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腰腿痛、转侧不利。

阅读:8.1K

地仓

小结:【穴名来源】地,土地;仓,粮仓。土生五谷,谷从口入,如进粮仓。 【精准定位】面部,当口角旁开0.4寸(指寸)。 【功能】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口角歪斜,流涎,牙痛,面颊肿。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经常用指腹稍用力按压两侧地仓。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8.1K

王执中吐涎沫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涎沫、呕吐。

阅读:8.1K

蒋幼光治中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痹阻、风痰、络脉空虚、脑血栓形成。

阅读:8.1K

千金热病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热病、烦满、无汗。

阅读:8.1K

承筋

小结:【穴名来源】穴在腓肠肌处,这是小腿部的主要筋肉。 【精准定位】小腿后区,腘横纹下5寸,腓肠肌肌腹之间。 【功能】舒筋通络,强健腰膝,通调大肠。 【主治】小腿痛,抽筋,腰背拘急,痔疮。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压承筋,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8.1K

王肯堂中风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水湿、挛痛、麻木、肢节痛。

阅读:8.1K

叶茶山寒疝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寒疝。

阅读:8.1K

王执中阴缩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阴缩。

阅读:8.1K

李学川迎风冷泪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迎风冷泪。

阅读:8.1K

大成面瘫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面瘫、面部病证。

阅读:8.1K

大全头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痛、偏头痛。

阅读:8.0K

结胸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结胸。

阅读:8.0K

王执中少气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少气、气短。

阅读:8.0K

胸部病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气滞血瘀、心律不齐、心血虚证、胸闷、胸痛、胸部病证。 各家论述:心血不足,气郁不舒,血脉瘀阻,痰湿内阻,皆可导致胸闷、胸痛等症。本方取内关为主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心包能代心受邪,心包经又联络三焦经,手少阳经“布膻中”,其络脉“注胸中”。内关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难经·二十九难》云:“阴维为病苦心痛。”针刺用热补法,可调气活血,通络止痛,为治疗胸痛、胸闷、脉律不齐的常用穴,故有“心胸内关谋”之称。以心俞、巨阙、膻中为辅穴,其中心俞配巨阙为俞募配穴法,也是前后配穴法,能行心血,调心气,善治一切心脏的病变。膻中穴居胸之正中,为心包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针刺能疏通经气,宽胸通络止痛,心胸内外病证均治。四穴相配,可奏调气宽胸、通络止痛之功。

阅读:8.0K

鼻衄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衄、胃肠湿热、阳明热盛。

阅读:8.0K

眩晕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眩晕、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虚证。

阅读:8.0K

宣肺解表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塞、鼻煽、大便秘结、但热不寒、恶风、恶寒发热、发热、肺热炽盛、风寒、风热、咳嗽、流清涕、气喘、气粗、身痛、酸痛、痰白、痰黄、痰少、痰稀、无汗、小便短黄、有汗、恶风寒、口渴、脉浮紧、脉浮数、脉洪数、舌尖边红、舌质红、舌质红绛、苔薄白、苔薄黄、苔黄、咽喉肿痛、解表宣肺、感冒。 各家论述:肺居上焦,外合皮毛,与咽喉、气管相连,上通于鼻。​《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风寒、风热之邪最易袭表犯肺,导致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失调,出现恶寒,发热,周身酸楚疼痛,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等证。风寒袭表者,肺气被束,肺津不布,聚而成痰,则咳痰稀白;鼻为肺之外窍,肺气不宣,则鼻咽不利,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咽喉痒或疼痛;寒主收引,故风寒外袭者无汗;卫气卫外抗邪、阳气浮于表则发热。苔薄白,脉浮紧均为外感风寒之征。风热犯肺者,风热熏蒸,津气失于敷布,则咳嗽痰少而黄;风热袭表,正邪相争,阳气浮于表而发热;热邪伤津,故有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皆为风热犯肺袭表之象。肺热炽盛者,多为风热之邪入里,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热邪蕴结于肺所致。热邪耗气伤津,故口渴,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肺热炽盛,肺失清肃,故咳嗽气粗,甚则鼻翼扇动;热邪灼伤咽喉,故咽喉红肿疼痛。舌脉均与邪热内盛相关。肺俞、尺泽:为局部与远端配合用穴。​《针灸甲乙经·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曰:​“肺寒热,呼吸不得卧,咳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胸满胁膺急,息难,振栗,脉鼓,气膈,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肺俞主之。​”尺泽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且为肺经之子穴,可泄肺热解表。二穴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故对风寒或风热之证均可用之。合谷、大椎:此二穴为退热解表之对穴。合谷是手阳明经的原穴,大肠与肺相表里,能补能泻,大椎为督脉与诸阳经之会穴,能振奋全身之阳气,抗邪外出,具有疏风散寒、通阳祛邪、退热解表之功。背部走罐:太阳主表,为一身之藩篱,外邪入侵,首犯太阳,故可在背部的足太阳经所过之处施以走罐,意在疏散风邪、宣肺解表。

阅读:8.0K

太阳病针灸方·第八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恶寒、脉微。

阅读:8.0K

肖福庵痔疮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痔疮、血痔。

阅读:8.0K

楼全善肠痫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痫、尸厥。

阅读:8.0K

景岳吐血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吐血、暴怒伤肝。

阅读:8.0K

楼全善咽喉肿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咽喉肿痛、喉闭、腮肿、饮食不下。

阅读:8.0K

肖福庵脾积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脾积、脾失健运。

阅读:8.0K

大成小腹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小腹痛、气痛、疝气、心痛。

阅读:8.0K

遗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遗精、劳房、劳心、热扰精室、水火不济、相火妄动、心肾不交、心阴亏虚、液亏、口干、梦遗、睡眠困难、心烦。

阅读:8.0K

李学川胁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肝积、肝郁气滞、刺痛、胁下痞块。

阅读:8.0K

千金淋证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淋证、尿黄。

阅读:8.0K

高血压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高血压、肝阳上亢、肾阴不足。

阅读:8.0K

大全口内生疮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疮、口舌生疮。

阅读:8.0K

眩晕针灸方·第六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

阅读:8.0K

杨元德治嗅觉失常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嗅、脑震荡。

阅读:8.0K

王执中伤寒呕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呕逆、呕吐、痰涎、头痛、眩晕。

阅读:8.0K

盆腔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附件炎、急性盆腔炎、急性腰扭伤、慢性盆腔炎、盆腔炎、前列腺炎、痛经、闭经、腹胀、下腹痛、腰痛、月经不调。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平,长于清利行气,有清热祛湿,理气调经之功。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通经活络,消炎止痛,清热利湿,理气调经等作用。

阅读:8.0K

廖润鸿疝气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缩阴。

阅读:8.0K

景岳鬼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鬼疰、卒死。

阅读:8.0K

聚英眩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眩晕、头眩。

阅读:8.0K

肖福庵耳不闻声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聋、实热、耳鸣。

阅读:8.0K

俞府

小结:【穴名来源】俞,输注;府,通“腑”。肾之经气出此输入内腑。 【精准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能】止咳平喘,理气降逆。 【主治】咳嗽,哮喘,呕吐,胸胁胀满,食欲不振。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揉按俞府,每次3~5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8.0K

王执中心烦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烦、脉、气虚。

阅读:8.0K

肺阴亏虚咳嗽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干咳、声音嘶哑、手足心热、痰黏、痰少、咽干、咳吐不利、口渴、脉细数、舌质红、苔少、无痰、肺阴亏虚咳嗽。

阅读:8.0K

下垂点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脱肛、内脏下垂、胃下垂。

阅读:8.0K

王执中面肿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肿、脾虚湿盛。

阅读:8.0K

楼全善腑痛置足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下肢痛、痿躄、腿痛。

阅读:8.0K

王肯堂小便自利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小便自利、肝气乘肺、伤寒、发热恶寒、腹胀、渴欲饮水、自汗。

阅读:8.0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