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千金目赤肿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赤肿痛、目痛。
阅读:7.9K
吴亦鼎目昏目翳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昏、目翳。
阅读:7.9K
臑会
小结:【穴名来源】臑,上臂肌肉隆起处,会,交会。穴在上臂肌肉隆起处,为本经和阳维脉之交会处。
【精准定位】在臂后区,肩峰角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功能】化痰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肩胛肿痛,前臂痛,颈淋巴结结核。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臑会,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7.9K
廖润鸿带下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带下、赤白带。
阅读:7.9K
不容
小结:【穴名来源】不,不可;容,容纳。穴在上腹部,意指胃纳水谷达此高度,则不可再纳。
【精准定位】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能】调中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腹胀,胃痛,呕吐,食欲不振。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按揉不容,每次3~5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9K
上巨虚
小结:【穴名来源】上,上方;巨,巨大;虚,中空。胫、腓骨之间形成较大间隙,即中空。穴在此空隙之上方。
【精准定位】小腿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能】调和肠胃,通经活络。
【主治】泄泻,便秘,腹胀,肠鸣,肠痈。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7.9K
烦躁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烦躁、太阳误下、腹胀、睡眠不安、心烦。
阅读:7.9K
廖润鸿瘰疬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瘰疬、耳根毒、蜂窝织炎。
阅读:7.9K
睾丸2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睾丸炎、性功能障碍。
阅读:7.9K
风寒头痛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背痛、不渴、恶风、颈痛、头痛、恶风寒、剧痛、脉浮紧、苔薄白、风寒头痛。
阅读:7.9K
至阴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鼻衄、鼻塞、目痛、难产、胎位不正、头痛、神经性头痛。
来源:有趾背动脉及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阅读:7.9K
阴廉
小结:【穴名来源】阴,阴阳之阴,内为阴;廉,边缘。穴在大腿内侧阴器的边缘。
【精准定位】在股前区,气冲直下2寸。
【功能】调经止带,通经活络。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少腹疼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阴廉,每次3~5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9K
解溪
小结:【穴名来源】解,分解,指踝关节;溪,沟溪,指体表较小凹陷。穴在踝关节前中央凹陷中。
【精准定位】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功能】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
【主治】头面浮肿,头痛,眩晕,便秘,下肢痿痹。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解溪,至局部酸胀。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9K
普济热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热病、无汗。
阅读:7.9K
姚寅生面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肿、虫毒、风毒、面游风。
阅读:7.9K
施正华治喉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闭、喉风、烂喉痧、脾胃积热、失音、水药不下、咽肿。
阅读:7.9K
琼瑶真人疝气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疝痛。
阅读:7.9K
李守先迎风流泪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迎风流泪、迎风冷泪。
阅读:7.9K
颊车
小结:【穴名来源】颊,颊部;车,车辆,指牙车,即下颌骨。穴在颊部,近下颌角。
【精准定位】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
【功能】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颈椎病。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经常用手轻轻拍打两侧颊车。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7.9K
王肯堂下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下血、便血、肠鸣、腹痛。
阅读:7.9K
太冲
小结:【穴名来源】太,同“大”字;冲,重要部位。穴居足背,局部脉气盛大,为本经要穴。
【精准定位】在足背,当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功能】平肝息风,疏肝养血。
【主治】眩晕,痛经,失眠,癫痫,腰背疼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太冲,以局部酸胀感向足底放射为宜。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7.9K
甲根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扁桃体炎、额窦炎、睾丸炎、脑卒中、上颌窦炎、疝气、额痛、偏坠、胸痛、牙痛、趾痛。
来源:穴下皮肤→皮下组织→甲根,有趾背动、静脉,分布有来自腓浅、深神经的趾背神经。
阅读:7.9K
甲乙热病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热病、无汗。
阅读:7.9K
会阳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便血、腹泻、水湿、泄泻、阳痿、痔。
来源:有臀大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骨神经,深部有阴部神经干。
阅读:7.9K
箕门
小结:【穴名来源】箕,簸箕;门,门户。两腿张开席地而坐,其形如箕。穴在大腿内侧,左右对称,恰似箕之门户。
【精准定位】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的连线上1/3与2/3交点,长收肌和缝匠肌交界的动脉搏动处。
【功能】健脾渗湿,通利下焦。
【主治】小便不通,遗尿,下肢麻木。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甲向下掐按箕门,至局部酸胀,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9K
薛己咽喉肿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咽喉肿痛、喉闭、牙关紧闭、咽肿。
阅读:7.9K
玉龙经感冒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感冒、鼻塞、流清涕、喷嚏、头痛。
阅读:7.9K
阳溪
小结:【穴名来源】阳,阴阳之阳,指阳经;溪,沟溪。穴属于阳明经,局部呈凹陷,好象山间沟溪。
【精准定位】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骨茎突远端,解剖学“鼻咽窝”凹陷中。
【功能】清热散风,舒筋利节。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阳溪,每次1~3分钟,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7.8K
廖润鸿肿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肿痛、脐痛、脐肿、弯腰。
阅读:7.8K
大全痞块心中闷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痞块、心痛、胸闷、闷痛。
阅读:7.9K
承灵
小结:【穴名来源】承,承受;灵,神灵。脑主神灵,故脑上顶骨又称天灵骨,穴就在其外下方。
【精准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4寸,瞳孔直上。
【功能】清头目,散风热。
【主治】头痛,鼻塞,眩晕,目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食指指腹按揉承灵,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8K
中注
小结:【穴名来源】中,中间;注,灌注。肾经之气由此灌注中焦。
【精准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功能】通便止泻,泄热调经,行气止痛。
【主治】腹胀,呕吐,泄泻,痢疾。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压中注,以局部酸麻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8K
发黄针灸方·第六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发黄、三焦不通、伤寒、湿热郁阻、身热。
阅读:7.8K
李学川脱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脱肛、洞泄。
阅读:7.8K
李守先发痧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发痧、邪毒内陷。
阅读:7.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