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吴亦鼎肠鸣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肠鸣、牙痛、脾虚不运、腹泻。

阅读:8.2K

大全胁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肝气不舒、气机阻滞。

阅读:8.2K

廖润鸿目翳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翳、白翳。

阅读:8.2K

王执中暴喘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暴喘、喘病、急暴。

阅读:8.2K

王执中筋急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筋急、肝郁气滞、筋脉失养、筋脉挛急。

阅读:8.2K

头维

小结:【穴名来源】头,头部;维,隅角。穴在头之额角部位。 【精准定位】头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处。 【功能】清头明目,止痛镇痉。 【主治】偏正头痛,目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呕吐,心胸烦满。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食指指腹揉按头维,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8.2K

厥阴俞

小结:【穴名来源】厥阴,两阴交尽之意,在此指心包;俞,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当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寸。 【功能】活血理气,清心宁志。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肩胛酸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厥阴俞,以局部酸胀为度。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8.2K

大成赤白带下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赤白带、带下稀。

阅读:8.2K

天中附院治眼肌麻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眼肌麻痹、复视、外感风邪、体虚。

阅读:8.2K

璇玑

小结:【穴名来源】璇,同“旋”字;玑,同“机”字。璇为北斗星的第二星,玑为北斗星的第三星,与紫宫星相对,故名。 【精准定位】在胸部,胸骨上窝下1寸,前正中线上。 【功能】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璇玑,以局部沉胀为宜。灸法:艾条温灸5~10分钟。

阅读:8.2K

大成奔豚乳悬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奔豚、乳悬。

阅读:8.2K

王执中腹胀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胀、胃热、食欲不振。

阅读:8.2K

王执中癫疾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证、呕恶、不知人事、发狂、呕吐、痰多。

阅读:8.2K

姚寅生白带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白带。

阅读:8.2K

髀关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下肢瘫痪、下肢痿痹、腰痛、腹股沟淋巴结肿、膝冷、腰膝冷痛、淋巴结炎、神经炎、膝部病证、下肢病证。 来源:在股直肌近端、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深层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

阅读:8.2K

杨敬斋肠风脏毒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肠风、脏毒。

阅读:8.2K

大全肢节烦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肢节烦痛、腰脚痛。

阅读:8.2K

肖福庵痞块不散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痞块。

阅读:8.2K

肖福庵盘蛇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带状疱疹。

阅读:8.2K

廖润鸿腰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屈伸不利。

阅读:8.2K

楼全善厥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厥证、气血不畅、热闭、伤寒、无脉。

阅读:8.2K

千金偏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偏风、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阅读:8.2K

附分

小结:【穴名来源】附,依附,分,分离。膀胱经自肩胛部分为两行,本穴居第2行之首,附于第1行之旁。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功能】祛风散邪,疏通经络。 【主治】肩背拘急疼痛,颈项强痛,肘臂麻木疼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点按附分,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灸法:艾条灸10~20 分钟。

阅读:8.2K

辄筋

小结:【穴名来源】辄,车耳,即马车的护轮板;筋,筋肉。两侧胁肋筋肉隆起,形如车耳,穴在其处。 【精准定位】在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腋中线前1寸。 【功能】降逆平喘,理气活血。 【主治】胸胁痛,咳嗽,气喘,呕吐。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食指指腹点按辄筋,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8.2K

王国瑞腰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风劳、臂痛、强痛。

阅读:8.2K

楼全善喉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痹、吞咽困难、咽喉肿痛。

阅读:8.2K

杜思敬崩漏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崩漏、经多。

阅读:8.2K

下屏尖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感冒、疟疾、乳腺炎、哮喘、中暑、低血压、昏厥、咳嗽、无脉。

阅读:8.1K

上腹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胃炎、消化不良、耳聋、耳鸣、腹胀、挛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阳性,长于下气缓急,故有行气除满,消积通便之功。

阅读:8.2K

李学川伤寒寒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寒热、三阳合病、恶寒、发热、汗出。

阅读:8.2K

归来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腹痛、阴挺、月经不调、小腹痛、白带、产科病、妇科病、疝气。 来源:在腹直肌外缘,有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外侧有腹壁下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阅读:8.1K

景岳绕脐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脐腹痛、脾虚不运、水湿内停、大便不调。

阅读:8.2K

普济嗜睡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嗜睡、肝胃郁热。

阅读:8.1K

景岳癥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癥瘕。

阅读:8.1K

许式谦治胁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胆道蛔虫病。

阅读:8.1K

天突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暴喑、甲状腺肿、咳嗽、呕逆、气喘、气滞、胸痛、咽喉肿痛、呼吸系统疾病、梅核气、食道炎、哮喘、咽喉炎、噎膈、癔病、瘿瘤、瘿气、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来源:在胸骨切迹中央,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向下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阅读:8.2K

陆氏治胃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痛、胆郁、肝气郁结、湿滞中焦、胃气不和、纳呆、头昏、胁胀痛。

阅读:8.2K

悬厘

小结:【穴名来源】悬,悬垂;厘,指头发。穴在鬓发之中。 【精准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上 3/4与下 1/4的交点处。 【功能】疏经通络,清热散风。 【主治】偏头痛,耳鸣,目外眦痛,齿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中指指腹按揉悬厘,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8.1K

肩髃

小结:【穴名来源】肩,肩部;髃,隅角。本穴因其置而得名。 【精准定位】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 【功能】通利关节,疏散风热。 【主治】肩臂痛,半身不遂,乳腺炎。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按压肩髃或用手掌搓揉肩髃,酸胀感可以扩散至肩关节周围。灸法:艾条灸5~15分钟。

阅读:8.1K

王执中头痛目眩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痛、目眩。

阅读:8.2K

大全腰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行步困难。

阅读:8.1K

程氏治失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语、外伤、听力下降。

阅读:8.1K

慢性咽炎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恶心、呕吐、咽梗、咽喉不利、慢性咽炎、慢喉痹。 来源:本病是由外感六淫等邪气侵入人体,在肺部化热循经上犯所致。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阴虚肺燥 外感风热、急性咽炎治疗不当或未治疗,邪气入里化热,或肺胃热盛,循经上扰,或肺肾亏虚,津液不足,虚火上炎,循经上熏,犯及咽喉而致。 2.痰热蕴结 外邪入里化热,炼津成痰,或久病阴虚,虚火煎熬津液成痰,痰与热相搏,阻于咽喉,致咽喉部气机不畅,不通则痛、痒或异物不适等。

阅读:8.1K

大成水肿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水肿。

阅读:8.1K

面肌痉挛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抽搐、口角歪斜、难睁、面肌痉挛。 来源:面肌痉挛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正气不足等,其病机关键是肝风内动,病位在面部。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外感风寒 颜面经络空虚,风邪或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正邪相搏,邪气横窜颜面经络,气机不畅,经络痹阻以致面肌抽搐痉挛。 2.脾虚生风 情志不畅导致肝气不舒,肝阳上亢,肝气乘脾,脾虚湿浊内生,痰湿阻络,脉络不通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生;或素体脾气虚弱,引起气血生化不足,筋肉失养,致使面部肌肉痉挛。 3.血虚生风 素体阴亏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脉络空虚,腠理不固,风邪挟痰侵入面部阳明、少阳之经,致使颜面肌腠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利,肌肉筋脉失于濡养,导致面肌痉挛。 4.肝风内动 肝藏血、主筋,若肝血虚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液亏少,筋脉失荣,虚风内动可导致面肌痉挛。 5.肝郁气滞 肝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若疏泄失职,则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经络通利失常;或肝郁化火,火极生风,风火相煽,风阳上扰或热盛动风,导致面部肌肉痉挛。

阅读:8.1K

少阴病针灸方·第十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少阴病、水热互结、口渴、呕恶、失眠、下利、小便不利、心烦。

阅读:8.1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