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王国瑞哮喘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

阅读:8.9K

吴亦鼎风烂眼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风眼、睑弦赤烂。

阅读:8.9K

李学川面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痛、腮痛、腮肿。

阅读:8.9K

中都

小结:【穴名来源】中,中间;都,会聚。穴在小腿内侧中间,为肝经之气深聚之处。 【精准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功能】疏肝理气,调经止血。 【主治】腹胀,疝气,遗精,崩漏,恶露不尽。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中都,每次3~5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8.9K

廖润鸿目痛无泪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痛、目干、发热、口渴、脉数、面色红、舌质红、苔黄。

阅读:8.9K

温肾补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便稀、腹胀、久痢、久泻、面色白、舌有齿痕、舌质胖、完谷不化、畏寒、浮肿、脉沉迟、脉无力、舌质淡、苔白滑、脘腹冷痛、五更泻、小便不利、肢冷、温补脾肾、臌胀。 各家论述:肾为水火之宅,内藏元阴元阳,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推动,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补养,才能充盈不断。因此,肾与脾是先后天的关系,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肾阳虚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致脾肾阳气俱伤。脾主运化,肾司二便。脾肾阳虚,运化、司二便的功能失调,水谷不分,故见久泻久痢,寅卯之交,谓之五更,此时阴气极盛,阳气未复,故见“五更泄”​。肾阳不足,腰膝失于温养,则腰膝冷痛;无以温化水液,泛溢肌肤,则周身浮肿;若膀胱气化失职,则小便不利。阳虚气机凝滞,则脘腹冷痛。而面色[插图]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均是阳气不足之征。命门、关元:命门为督脉经穴,居于两肾俞之间,穴名即指具有壮阳补肾,培元固本,强壮腰膝之用。关元属任脉穴,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功专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命门、关元二穴前后对应,配伍运用,以加强温肾培元之力。脾俞:补脾阳,助运化,除水湿。足三里、天枢:足三里胃经合穴、下合穴,有健脾和胃、运化水湿、消积导滞等功。天枢为大肠之募,可调理肠腑,止泻止痢。二穴伍用,健脾理气,和胃理肠。为治疗泄泻的常用配穴。

阅读:8.9K

李学川尸厥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尸厥、不知人事。

阅读:8.9K

肝郁气滞面肌痉挛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抽搐、耳鸣、太息、头晕、胁痛、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肝郁气滞面肌痉挛。

阅读:8.9K

景岳痫证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痫证、小儿癫痫。

阅读:8.9K

贺普仁治头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晕、阴虚阳亢、恶心、高血压、冷汗、呕吐、四肢厥逆、心烦。

阅读:8.9K

霍乱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霍乱、转筋。

阅读:8.9K

温肾消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便溏、尿少、舌质胖、神疲、水肿、畏寒、腰酸、脉沉迟、脉沉细、面浮、面色晦暗、气促、舌质淡、身肿、四肢困重、苔白、压陷、腰冷痛、腰下尤甚、腰重、温阳消肿、心悸。 各家论述:《针灸甲乙经》:“石水,章门及然谷主之。”本方主治少阴阳衰水气为患。盖水之所制在脾,水之所主在肾。少阴属寒,一则不能化气行水,一则寒水反而侮脾,导致脾肾阳衰,寒水内停。水肿以肾阳虚为主,故欲利水当先温肾。方中然谷为肾经之荥穴,针或灸之可益火祛寒,化气行水,为主穴;水制于脾,故又辅以脾之募穴章门,使人身阳煦而气化,寒水自消。如此配合,则可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水肿之疾自可向愈。

阅读:8.9K

肖福庵目翳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翳、目赤。

阅读:8.9K

肖福庵嗽而胸胁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胸痛、胁痛、咳嗽。

阅读:8.9K

陈克勤治疝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精索炎、阴囊下坠、阴囊胀痛。

阅读:8.9K

瞳子髎

小结:【穴名来源】瞳子,瞳仁;髎,骨隙。穴在目锐眦外侧入骨隙处,横对瞳孔。 【精准定位】在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 【功能】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主治】头痛,目痛,迎风流泪,口眼歪斜。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两手拇指垂直按揉瞳子髎,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8.9K

王执中牙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牙痛、恶寒。

阅读:8.9K

肩周炎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肩周炎、风湿外袭、外伤。

阅读:8.9K

李学川偏坠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偏坠、睾丸偏坠、阴囊肿。

阅读:8.9K

楼全善癫痫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痫。

阅读:8.9K

大全疟疾心胸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心胸痛、太阳胸阳不振、心阳虚证。

阅读:8.9K

气舍

小结:【穴名来源】气,空气,指肺胃之气;舍,宅舍。穴在气管旁,犹如气之宅舍。 【精准定位】胸锁乳突肌区,锁骨上小窝,锁骨胸骨端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中间的凹陷中。 【功能】清咽利肺,理气散结。 【主治】咳嗽,咽喉肿痛,颈部强痛,吐逆,饮食难下。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经常用拇指指腹按压气舍,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8.9K

洞泄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滑泄、久痢、久泻、脐腹痛、气滞、食欲不振、遇冷加重、洞泄。 各家论述:《儒门事亲》:“洞泄寒中,俗呼曰休息痢。洞泄,属甲乙风木,可灸气海、水分、三里。”洞泄属寒泄,多因素体脾胃虚寒,不能腐熟水谷,或因久泻久痢,脾胃损伤,邪恋肠腑,传导不利,以致泻痢无度,滑脱不禁;脾虚运化不健,故不思饮食;脾胃虚寒,故脐腹疼痛;治宜温中补虚、涩肠止泻。气海为元气要穴,具有培补元气、总调下焦气机的作用;水分为任脉经穴,有调节气机、分清泌浊、利水湿以健脾胃的功效;足三里是胃经之合土穴,有通肠导滞、健脾益气的作用,与气海配伍并加灸,可温补脾肾,消散阴寒。三穴合用可得温中补虚、调气化滞之功。

阅读:8.9K

风寒咳嗽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鼻塞、恶寒、喉痒、咳嗽、流清涕、身重、痰白、痰稀、头痛、无汗、脉浮紧、苔薄白、风寒咳嗽。

阅读:8.9K

廖润鸿传尸骨蒸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传尸劳、骨蒸、精亏、气血亏虚、虚劳、骨蒸潮热。

阅读:8.9K

琼瑶真人虚劳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虚劳、虚损、盗汗、咳嗽、萎黄。

阅读:8.9K

陈作霖治腹泻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泻、脾胃虚寒。

阅读:8.9K

楼全善腿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腿痛、湿热、湿邪。

阅读:8.9K

程氏治缠腰火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缠腰火丹、带状疱疹、毒蕴肌肤、火毒。

阅读:8.9K

大全吐衄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吐衄、衄血、吐血。

阅读:8.9K

王执中癫痫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痫、不知人事、昏仆、角弓反张。

阅读:8.9K

楼全善腰胁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胁痛。

阅读:8.9K

杜思敬血结胸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血结胸、消渴、口干、面色红、胸痛。

阅读:8.9K

百日咳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百日咳。

阅读:8.9K

甲乙霍乱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霍乱、转筋。

阅读:8.9K

府舍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腹痛、脾肿、便秘、腹股沟疝、积聚、疝气、小腹病证、子宫附件炎。 来源: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外侧,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内斜肌下部,深层为腹横肌下部;有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右当盲肠下部,左当乙状结肠下部)​。

阅读:8.9K

湿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风湿、湿疹。 各家论述:湿疹多因风湿热邪为患,病久可见风寒湿邪重者;另加活血穴以增强祛风之力。大椎:纯阳主表,可以治疗皮肤病,既能助阳散寒,又能清热泻火。对于风湿热三邪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湿疹,或久病导致风寒湿为主的湿疹均有治疗作用。不留针以求强刺激遗留针感。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健脾祛湿。阳陵泉:祛湿清热。曲池:祛风散热。血海、地机:活血祛湿。

阅读:8.9K

头针精神情感区

小结:本头针穴位用于治疗:精神病。

阅读:8.9K

大全跗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手足部疔疮。

阅读:8.9K

翳风

小结:【穴名来源】翳,遮蔽;风,风邪。穴当耳垂后方,为遮蔽风邪之处。 【精准定位】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功能】通窍聪耳,祛风泄热。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按揉翳风,以耳后酸胀,可扩散至半侧面部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8.9K

魏风坡治暴喑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暴喑、七情、气郁化火、邪闭清窍、癔病、失语。

阅读:8.9K

李学川虚损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虚损、四肢无力。

阅读:8.9K

髌骨软骨软化症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骨擦音、肌肉萎缩、膝痛、压痛、关节积液、活动不利、屈伸不利、疼痛、膝软、下肢无力、髌骨软化症。 来源:1.损伤 损伤是较公认的致病因素,包括直接损伤、间接损伤,外在的应力刺激超越了关节软骨所承受负荷的生理范围,引起关节软骨的“薄壳结构”和“拱形结构”破坏,导致软骨细胞失去保护能力,软骨基质合成减少,造成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 2.髌骨不稳定 高位髌、低位髌、髌骨倾斜、髌骨半脱位或脱位等均可造成髌股关节面上压力增大、应力分布异常,引起关节软骨损伤。 3.髌股压力增高 研究表明,骨内压过高对髌骨软骨软化有较大的影响。 4.生物化学因素 自身免疫缺陷,关节软骨表面丧失阻止抗胶原抗体进入软骨深层组织的能力,而失去保护作用;软骨营养障碍,影响髌软骨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促使软骨变性;关节滑膜受伤后渗透压改变,血浆中的酶增多、活性增强,进而溶解软骨。 5.运动过度 膝关节快速的屈伸运动,增加了髌骨与股骨的摩擦,久之亦可发生慢性劳损,髌骨软骨面受损而发生退行性改变。 6.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可促使髌骨软骨肿胀、侵蚀、龟裂、破碎、脱落,最后与之相对应的股骨髁软骨也发生相同的病理改变,从而形成髌股关节的退行性病变。《素问·宣明五气》曰:​“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肝肾亏虚,肾虚不能主骨,肝虚无以养筋,筋骨失养,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各种急、慢性损伤,使筋络受损,气血瘀滞;或素体亏虚,复感风、寒、湿三邪,气血凝滞,运行不畅,关节得不到濡养,久之则髌骨软骨软化,筋骨失去濡养,发为本病。

阅读:8.9K

少泽

小结:【穴名来源】少,幼小;泽;沼泽。穴在小指旁,脉气初生之处,如始于小泽。 【精准定位】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功能】清热通乳,散瘀利窍。 【主治】目生翳膜,耳聋,咽喉肿痛,乳腺炎,产后无乳,中风昏迷。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经常用指尖掐压少泽,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3~5分钟。

阅读:8.9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