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楼全善呕逆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呕逆、气逆、呃逆。

阅读:9.1K

王执中崩漏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崩漏、崩中。

阅读:9.1K

楼全善四肢懈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肢倦、脾虚、四肢乏力。

阅读:9.1K

千金足痿不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足痿、足趾麻木。

阅读:9.0K

飞扬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鼻衄、鼻塞、颈痛、目眩、头痛、下肢瘫痪、腰腿痛、腰膝酸痛、膀胱炎、癫痫、风湿性关节炎、脚气、肾炎、痔、痔疮。 来源:有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有小隐静脉和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阅读:9.1K

中封

小结:【穴名来源】中,中间;封,聚土成堆。穴在内外踝之间,如在土堆之中间。 【精准定位】在踝区,内踝前,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清肝胆热,通利下焦,舒筋活络。 【主治】胸腹胀满,黄疸,内踝肿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9.1K

肖福庵心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痛、脾心痛、刺痛。

阅读:9.0K

痢疾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痢疾、寒湿、急性菌痢、湿热。

阅读:9.1K

肖福庵下利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下利、腹痛。

阅读:9.1K

杨敬斋呕吐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呕吐。

阅读:9.1K

景岳鬼击针灸方

小结:。。

阅读:9.1K

吴亦鼎虚劳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虚劳、骨蒸劳热。

阅读:9.1K

肖福庵不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不孕。

阅读:9.1K

肖福庵伤寒不省人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不知人事。

阅读:9.0K

廖润鸿五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五淋、淋证、小便困难。

阅读:9.0K

冲阳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口眼㖞斜、眩晕、牙痛、面浮、无力、运动障碍、足痿、足肿痛、癫狂、癫痫、风湿性关节炎、踝关节扭伤、精神病、面神经麻痹、神经系统疾病、胃痉挛、胃痛、胃炎、胃胀、消化系统疾病。 来源:在趾长伸肌腱外侧;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当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第2支本干处,深层为腓深神经。

阅读:9.0K

陈克勤治音哑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音、麻痹、言语不清。

阅读:9.0K

景岳膝肿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膝肿痛、鹤膝风、肿痛。

阅读:9.0K

男性不育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男性不育、湿热。

阅读:9.0K

大全哮喘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

阅读:9.0K

感冒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感冒、伤风。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阳,故能发放解表,治疗外感。

阅读:9.1K

薛己脱疽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脱疽、发红、发热、灼痛。

阅读:9.0K

楼全善水肿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水肿。

阅读:9.0K

琼瑶真人手背生疮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疮。

阅读:9.0K

王执中食不化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食入不化、脾虚胃弱、宿食、消化不良、吐泻、下利清谷。

阅读:9.0K

大成目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疾、目痛。

阅读:9.0K

廖润鸿中恶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恶。

阅读:9.0K

大成泄泻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泄泻、脾虚、便稀、肠鸣、腹痛、完谷不化、易怒。

阅读:9.0K

大成嗜睡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嗜睡、肝肾亏虚、阳虚、嗜卧。

阅读:9.0K

胃热瘀滞乳痈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发热、乳房结节、乳行不畅、食欲不振、头痛、寒战、脉弦滑、乳房胀痛、乳房肿痛、舌质红、苔黄腻、胃热瘀滞乳痈。

阅读:9.0K

景岳泄泻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泄泻、脾虚泄泻。

阅读:9.0K

大全手热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手心热、手痛、热痹、指痛。

阅读:9.0K

石门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白带异常、闭经、腹痛、腹泻、腹胀、脐腹痛、水肿、阳痿、小便不利、泄利、奔豚气、奔豚疝气、崩漏、产后恶露不绝、妇科病、痢疾、男科病、疝气、胃肠病、遗精。 来源:在腹白线上,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1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小肠。

阅读:9.0K

廖润鸿马痫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痫、昏仆、角弓反张、叫呼、头摇、张口。

阅读:9.0K

王执中咳唾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咳血、肝火犯肺、咳嗽、痰中带血、胸胁胀痛、血色鲜红。

阅读:9.0K

鼻炎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炎、慢性鼻炎。

阅读:9.0K

赵玉青治脑震荡后遗症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脑震荡后遗症、脑外伤、失眠、头晕。

阅读:9.0K

吴亦鼎头目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目痛、目痛、头痛。

阅读:9.0K

大成妇人虚劳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虚劳、寒热往来、精血两虚、瘦弱。

阅读:9.0K

甲乙痉病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痉证。

阅读:9.0K

止搐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抽搐、止搐。 各家论述:突发性抽搐可见于高热,癫痫及多种脑病。水沟:开窍止搐。筋缩:穴名即指本穴有治抽搐之用。阳陵泉:筋会,疏筋止搐。太冲:肝经上颠,泻太冲以平上僭之风阳。合谷:与太冲原原相配,合称四关,醒神止搐。

阅读:9.0K

胃俞

小结:【穴名来源】胃,胃腑;俞,输注。本穴是胃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能】和胃健脾,消食利湿。 【主治】胃脘痛,反胃,呕吐,肠鸣,泄泻,痢疾,小儿疳积。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按胃俞,以局部酸胀为度。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9.0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