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肝气郁结产后缺乳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乳汁不行、食欲不振、微热、抑郁、脉弦数、脉弦细、乳房硬痛、乳房胀痛、苔薄黄、胸胁满闷、肝郁气滞产后缺乳、产后缺乳。

阅读:9.1K

千金痉证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痉证、角弓反张。

阅读:9.1K

陆氏治癃闭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癃闭、膀胱气化不行、骨折、湿热下注、腰椎病、久病、牙痛。

阅读:9.1K

周荣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呃逆、咳嗽、气逆、胸背痛、胸胁胀满、肺脓肿、肋间神经痛、食管狭窄、胸膜炎、支气管扩张。 来源:在第2肋间隙,胸大肌中,下层为胸小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2肋间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肌支,正当第1肋间神经。

阅读:9.1K

王国瑞咳喘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咳喘、咳嗽、气喘。

阅读:9.1K

李氏治哮喘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慢性哮喘。

阅读:9.1K

廖润鸿汗出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汗出、心胸痛。

阅读:9.1K

安眠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失眠、头痛、眩晕、癫狂、精神病、神经衰弱、心悸、癔病。 来源:同翳明。

阅读:9.1K

徐笨人治呕吐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呕吐、肠胃痉挛。

阅读:9.1K

杨敬斋发背痈疽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发背、痈疽。

阅读:9.1K

急脉

小结:【穴名来源】急,急促;脉,动脉。穴在大腿根部内侧,局部动脉(股动脉)急促应手处。 【精准定位】在腹股沟区,横平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5寸处。 【功能】疏肝胆,理下焦。 【主治】少腹痛,疝气,阴茎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急脉,每次3~5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9.1K

普济目泪出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流泪。

阅读:9.1K

膺窗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胁胀痛、肋间神经痛、乳腺炎、乳痈、胸部病证、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来源:浅部为乳腺组织(男性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乳腺组织不明显)​,其下为胸大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阅读:9.1K

吴亦鼎不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不孕、肾虚。

阅读:9.1K

腕关节扭伤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皮下瘀斑、腕痛、压痛、不能握、关节肿胀、活动不利、运动障碍、肿胀、腕关节扭伤。 来源:一般多有外伤史,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如在生产劳动、体育运动或日常生活中,不慎跌仆手掌猛力撑地,或因持物而突然旋转及伸屈腕关节,或因暴力直接打击而致伤者,亦有因腕关节超负荷量的过分劳累或腕关节长期反复劳作积累而引起者。以上损伤均可造成腕关节周围韧带、肌腱等软组织的撕裂伤。当暴力过大时可合并发生撕脱骨折和关节脱位。由于损伤的作用机制不同,所造成损伤的部位也各不相同。常见损伤的部位有腕掌侧韧带、腕背侧韧带、腕桡侧副韧带和腕尺侧副韧带,其相应部位疼痛明显。中医学认为,腕节乃多气少血之节,筋多而长,肉少而薄,为手六经起循之处,故活动灵巧而有力。若因跌仆冲撞,持物受力,牵拉扭转,或因积劳损伤,腕节错动,肌筋拘挛,气滞血瘀,则为肿为痛,功能障碍。

阅读:9.1K

李全治治历节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历节风、寒湿。

阅读:9.1K

杨敬斋目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痛、目赤肿痛。

阅读:9.1K

冈上肌肌腱炎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肩痛、压痛、活动不利、劳累加重、阴雨加重、遇冷加重、冈上肌肌腱炎。 来源:冈上肌肌腱炎的发病与损伤、劳损及局部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有关。 1.损伤 急性损伤有明显肩部撞击史,冈上肌腱直接损伤,导致局部充血、炎性渗出、水肿,引起疼痛、活动功能受限;继发损伤多见于过度反复上举劳作,冈上肌受喙肩弓与肱骨大结节的反复挤压摩擦,日久可致肌腱肿胀、纤维化、粘连,肿胀的肌腱纤维又加重了肌腱的挤压和摩擦损伤。 2.软组织退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冈上肌腱退变,以及肩峰下滑囊炎等,促进了钙盐沉积,以致继发冈上肌肌腱钙化。手阳明经筋循肩络节,凡肩部用力不当损伤,或扭挫伤及筋络,血瘀经络,筋肌挛急而为筋拘;或积劳成伤,气血瘀滞,久之不散;或为风寒湿邪所侵,肌僵筋挛,筋肌失荣,引起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不通则痛,发为痹证。

阅读:9.1K

王执中身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身热、表证。

阅读:9.1K

耳门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耳聋、耳鸣、颈痛、腮痛、腮肿、眩晕、牙痛、耳病、颞下颌关节炎、聤耳、中耳炎。 来源:有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

阅读:9.1K

圣济霍乱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霍乱、转筋。

阅读:9.1K

风溪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疾病、过敏性胃肠炎、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湿疹、哮喘、荨麻疹、烦躁、关节痛、过敏。 别名:过敏区,结节内,荨麻疹区,荨麻疹点。

阅读:9.1K

光明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目痛、目痒、手足不温、下肢痿痹、胸痛、胸胀、眼花、夜盲、乳房胀痛、下肢酸痛、白内障、腓肠肌痉挛、近视、目疾、偏头痛、青盲、缺乳、视神经萎缩、下肢病证。 来源: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阅读:9.1K

长强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便血、腹泻、外阴潮湿、腰痛、阴痒、大便艰难、小便困难、腰骶痛、便秘、癫狂、癫痫、洞泄、痢疾、湿痒、脱肛、胃肠病、癔病、痔、痔疮。 来源:在肛尾韧带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突间静脉丛的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后支及肛门神经。

阅读:9.1K

千金胃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痛。

阅读:9.1K

圣济马痫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痫、小儿癫痫。

阅读:9.1K

魏之琇耳肿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肿痛、风热、少阳病。

阅读:9.1K

外耳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耳冻疮、耳疖、感染、链霉素中毒、脑神经损伤、皮肤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痛、外耳道炎、中耳炎、耳聋、耳鸣、颈痛、听力下降、眩晕。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平,故有疏风清热,平肝升清之功。

阅读:9.1K

楼全善泄泻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泄泻、虚证、自利。

阅读:9.1K

燕口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癫狂、精神病、面瘫、三叉神经痛、痫证、小儿便秘、小儿抽搐、小儿惊风、唇裂、二便失禁、肌肉痉挛、痉挛、麻痹、面麻、尿闭。 来源: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口轮匝肌、唇粘膜。皮肤由三叉神经的上、下颌神经的分支分布。面动脉行于穴位外侧,在此发出上下唇动脉至唇。口角周围的肌肉纤维呈放射状,交错编织于口轮匝肌纤维内。该肌受面神经颊支支配。

阅读:9.1K

血晕厥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血晕、晕厥、气闭、不知人事、大汗、烦躁、汗淋、昏厥、失血过多。

阅读:9.1K

杨敬斋伤寒胁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胁痛、气滞、外感风寒、恶寒发热。

阅读:9.1K

章元龙治术后肠麻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麻痹、阳气虚弱、肠麻痹。

阅读:9.1K

开窍醒神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大便秘结、昏迷、面色红、烦躁不安、呼吸气粗、口唇色紫、脉沉滑、脉弦数、舌质红、舌质紫黯、苔薄黄、苔黄腻、握拳、小便不利、牙关紧闭、醒神。 各家论述:本证见于诸多疾病之中。或为阳热亢盛,壅闭心窍;或为气机逆乱,神明无主所致。 水沟:属督脉,且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调阳气,开窍通闭,而复神明,为开窍醒神之要穴。 十二井:为阴阳经脉交通脉气之处,通三阴三阳。放血可使邪热随血而泻,调阴阳以清热泄邪,开窍启闭。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属土,又为肝经原穴,肝经上颠,泻太冲以平上亢之风阳。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且该穴居于虎口,为人体气血之大关,又善息风镇痉、醒脑开窍。与太冲合称四关,泻肝理气,散结通闭,解郁利窍,疏调一身气机。

阅读:9.1K

曲泉

小结:【穴名来源】曲,弯曲;泉,水泉。穴在腘窝横纹内侧端,屈膝时局部凹陷如泉。 【精准定位】在膝部,腘横纹内侧端,半腱肌肌腱内缘凹陷中。 【功能】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子宫脱垂,阳痿,遗精。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曲泉,以局部酸胀扩散至膝关节,并有麻电感向下传导为宜。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9.1K

李学川黄疸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黄疸。

阅读:9.1K

吴亦鼎偏头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偏头痛、剧痛、跳痛、头痛、胀痛。

阅读:9.1K

李守先伤寒发痉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发痉、不知人事。

阅读:9.1K

太阳病针灸方·第三十七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恍惚、尿涩、尿痛、误汗。

阅读:9.1K

承满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腹胀、食欲不振、纳少、吐血、胃病、胃痛。 来源: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7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布;当第7、8肋间神经分支处。

阅读:9.1K

癫痫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痫。 各家论述:癫痫发作期宜“急则治标”​,开窍醒神,息风止抽,急取百会、人中、合谷以平肝息风。腰奇属经外奇穴,是治疗癫痫的经验有效穴,对个别病例发作呈持续状态仍有较好疗效。 癫痫间歇期宜“缓则治本”​,百会位于颠顶,属督脉与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经之会穴,有醒脑开窍、镇惊息风的作用,为治疗脑源性疾患的要穴;大椎属督脉与诸阳经交会,具有宣通阳气、定志安神之功;风池是足少阳经穴,乃风邪汇集入脑之门户,具有祛风清热明目、醒脑开窍之功;腰奇穴位于尾骨尖端上2寸处,属经外奇穴,具有通调督脉、醒脑镇静止抽之功。四穴同用对癫痫间歇期的治疗可控制其复发,以巩固远期疗效获得满意效果。

阅读:9.1K

乳腺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缺乳、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经前乳胀、乳房胀痛、乳房肿块、胸痛。 各家论述:本学性质属平,有偏阴之性,故能清热解毒,下乳散结。可行气止痛,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阅读:9.1K

脑户

小结:【穴名来源】脑,脑髓;户,门户。督脉循脊上行入脑。穴在枕部,相当于脉气入脑的门户。 【精准定位】在头部,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中。 【功能】清头明目,镇痉安神。 【主治】癫狂,眩晕,头重,头痛,项强等。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点按脑户。灸法:艾条温灸5~10分钟。

阅读:9.1K

陈克勤治头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痛、偏头痛、邪在少阳。

阅读:9.1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