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苏子清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秘、便结、大便不通。
临床应用:将紫苏子择净,微炒,放入清酒中,浸泡3日即成。
阅读:1.4W
扁豆山药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健脾益胃、化湿和中。
临床应用:扁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之功效,《本草纲目》论其可"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擅长补脾、养肺、固肾、益精,《本草正》言"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粳米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养胃之功效。三者合用,共奏健脾益胃、化湿和中之功。
阅读:1.4W
五福饮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健忘、面萎黄、纳呆、气短、气血亏虚、神疲、怔忡、懒言。
阅读:1.4W
枣仁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虚烦、不寐、神志不清。
阅读:1.4W
二仙丸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脱发。
阅读:1.4W
党参黄芪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肺脾气虚、便溏、恶风、喉鸣、气短、声低、痰白、痰多、痰稀、自汗、倦怠、脉细弱、舌淡、食少、苔白、无力、易感。
临床应用: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阅读:1.4W
粘米固肠糕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胃虚寒、气滞、食滞、腹痛、泄泻、久病。
阅读:1.4W
大蒜赤小豆治妊娠水肿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妊娠水肿。
阅读:1.4W
扁豆小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胃两虚、面萎黄、神疲、溏泻、脘痞、脉细弱、舌淡、食少、苔白。
临床应用: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阅读:1.4W
淮山药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补气血、长精神。
阅读:1.4W
明目决明子菊花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角结膜炎。
阅读:1.4W
豆豉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感冒、发热、牙痛。
各家论述:豆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治伤寒热病,症状见寒热、头痛、烦躁、胸闷等。
《本草别录》称其:"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日华子本草》称其:"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煎水代茶饮。
阅读:1.4W
和中龙眼肉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和中益气、温养心脾。
阅读:1.4W
绿豆苡仁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
各家论述:绿豆味甘,性凉,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暑作用;薏苡仁味甘,性凉,有健脾化湿功效。二者合用,清热、化湿、解暑,适用于暑热季节食用。
阅读:1.4W
玫瑰红枣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血不足、面萎黄、痛经、月经不调。
阅读:1.4W
桂心粥·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嗳气、憋闷、呃逆、气结、心痛、噎膈、饮食不下。
阅读:1.4W
当归酒治胃痛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胃痛。
阅读:1.4W
当归丹参红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血两虚、血行郁滞、血瘀、血瘀体质、血郁、血滞、郁证、高脂血症、痛经、痛证、头痛、胃痛。
临床应用:当归配丹参,祛除血液瘀滞,又充养血液,缓解各种血瘀所致之痛证,如痛经、头痛、胃痛等,二者入心经,又可清心除烦,甘草调和亦缓急,借红茶温胃醒神之效,功效益彰。
阅读:1.4W
养心安神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紧张、失眠、心神不安。
阅读:1.4W
陈皮马齿苋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乳腺癌。
阅读:1.4W
陈皮姜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火证。
临床应用:先加入适量水,将上述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煎煮,大约10分钟后,滤渣取汁,稍事冷却,即可服用(不要太冷,温时服用最佳)。
阅读:1.4W
黄芪红枣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气虚、冷汗、面苍白、声低、水肿、疲乏、无力。
临床应用:黄芪是性质温和的补气药,性温,入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等功效。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意思是用黄芪泡水当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有助于改善气虚和贫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红枣自古就是女性补气养血的常用品,经常吃红枣能起到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倦怠乏力、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贫血头晕等症。红枣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以用来泡茶喝,还可以用来炖汤、煮粥。黄芪红枣茶是一个基本的补气茶方,我们用的时候,还可以根据气虚的部位灵活添加适合的茶材,例如心气虚的人可增加五味子、桂圆、甘草;肝气虚的人可加枸杞子;肾气虚的人可加核桃、杜仲等。
阅读:1.4W
冬瓜粥·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肺热咳嗽、热毒、暑热、暑热烦闷、痰喘、肥胖症、肝硬化腹水、脚气浮肿、口干、慢性肾炎、水肿、烦闷、口渴、小便不利、胀满。
阅读:1.4W
杏仁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感冒、咳逆、咳嗽。
临床应用:将上述材料混合,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装入小茶包中,也可以直接放入锅中,先加水350ml煎煮杏仁至水沸后,滤渣取汁,用沸汤冲泡花茶10分钟后即可饮用。
阅读:1.4W
银杏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血。
临床应用:便血
阅读:1.4W
龙眼枸杞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心肝血虚、闭经、多梦、健忘、经色浅淡、麻木、面色无华、目涩、目眩、视力模糊、头晕、头晕目眩、心悸、震颤、经少、脉细、面色发白、舌淡白、爪甲无华。
临床应用:心悸心慌,多梦健忘,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震颤,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舌质淡白,脉细。
阅读:1.4W
生姜黄米治恶心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恶心、呕吐。
阅读:1.4W
桑甚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润燥补血。
阅读:1.4W
绿豆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暑证、口渴。
临床应用:绿豆蒸熟,浸酒。
阅读:1.4W
马齿苋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养生延年、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别名:马齿粥、马齿菜粥。
阅读:1.4W
黄芪人参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补气血、长精神。
阅读:1.4W
红枣黑木耳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贫血。
阅读:1.4W
牛蒡根治耳肿痛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耳痛、耳肿痛。
阅读:1.4W
金英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秘、热淋、恶心、拒按、口苦、尿黄、尿急、尿频、尿涩、尿少、尿痛、腰痛、脉滑数、尿短、苔腻、小腹胀痛。
临床应用:小便频数、急促、短少、涩滞不畅,尿道灼热刺痛,尿色深黄或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伴有寒热、口苦、恶心,或腰痛拒按,或伴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阅读:1.4W
莲子粥·第三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面萎黄、失眠、食欲不振、萎黄、体虚。
阅读:1.4W
火腿脚爪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疲劳。
阅读:1.4W
参枣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气淋、面色无华、余沥不尽、脉无力、脉虚细、面色发白、排尿无力、舌淡、小便不畅、小腹坠胀。
临床应用:排尿无力,小便涩滞不畅,余沥未尽,小腹坠胀,面白无华,舌质淡,脉虚细无力。
阅读:1.4W
香菇绿豆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润肠通便。
阅读:1.4W
北芪炖蛇肉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虚血瘀、半身不遂、乏力、口眼歪斜、气短、舌謇、涎沫、脉沉细、脉弦细、舌瘀斑、舌紫黯。
临床应用:中风后期半身不遂,口舌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气短乏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弦或沉细。
阅读:1.4W
参药豆粉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阴两亏、动脉硬化、耳鸣、高脂血症、健忘、尿频、消瘦、眩晕、遗精。
临床应用:适用于气阴两亏、诸虚百损、眩晕、健忘、耳鸣、消瘦、遗精、小便频数,高脂血、动脉硬化等症。
阅读:1.4W
养生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肥胖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冠心病、心悸、心律失常、固定痛、纳差、胸闷、食少、胁胀痛。
临床应用:功能性消化不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阅读:1.4W
消肿蒲公英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疮肿、疖痈。
阅读:1.4W
归芪炖墨鱼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血两虚、痛经、头晕。
临床应用:可用于气虚血弱型痛经及产后血虚头晕、血虚劳热等症的辅助食疗。佐餐食用。
阅读:1.4W
紫苏大枣米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哮喘、风寒袭肺、咳嗽、痰稀、畏寒、无汗。
阅读:1.4W
百合玉竹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心肝失调、冠心病。
临床应用:心肝失调之冠心病患者食用。
阅读:1.4W
温中止痛适用靓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温中止痛。
阅读:1.4W
姜黄豆芽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肩周炎、气滞血瘀。
阅读:1.4W
党参枣汤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血亏虚、放射线损伤。
阅读:1.4W
当归养血膏·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闭经、赤白带、乏力、面萎黄、气血亏虚、消瘦、眩晕。
阅读:1.4W
白茯苓粥·第三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肾经证、心证。
阅读:1.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