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齿苋大蒜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细菌性痢疾。
临床应用:脾虚、慢性泄泻者忌服
阅读:1.4W
鹿肾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耳聋。
阅读:1.4W
茯苓大麦治慢性肾炎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慢性肾炎。
阅读:1.4W
阿胶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血虚。
阅读:1.4W
公英银花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温病、血痢、炎症、热毒、暑热、烦渴。
阅读:1.4W
菊花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火旺盛、发热、面红、偏头痛、心烦、易怒。
临床应用:适用于肝火旺盛所致的偏头痛、心烦易怒、面红发热等症。
阅读:1.4W
黄精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胃阴虚、嗳呃、唇干、口干、食欲不振、便干、便结、脉细数、面潮红、呕恶、舌红、苔少。
临床应用: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干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阅读:1.4W
桂枝甘草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心阳虚证、面苍白、气短、畏寒、心悸、胸闷、不安、脉沉细、脉无力、脉虚弱、舌淡、苔白、肢冷。
临床应用: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阅读:1.4W
燕窝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补气强腰、填精补髓。
阅读:1.4W
当归猪皮汤·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气血亏虚、面萎黄、萎黄。
阅读:1.4W
健身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心悸、乏力、气短、气虚。
临床应用:将上述两味材料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左右后,滤渣取汁。每日1剂,当茶水饮之。
阅读:1.4W
灵芝益智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心悸、健忘、面容憔悴、面色无华、面萎黄、疲乏、头昏。
临床应用:把灵芝洗净晾干,切成饮片,冲泡饮用。如果是干灵芝的话,可放在茶包袋中备用,饮用时沸水冲泡,加盖焖15-20分钟即可饮用。
阅读:1.4W
麦冬甘草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
阅读:1.4W
罗汉果茶·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支气管炎、大便秘结、喉痛、咳嗽、痰多。
各家论述:罗汉果,清肺润肠、利咽化痰,可治百日咳、痰火咳嗽、血燥便秘等。
《广西中药志》载其"止咳清热,凉血润肠。治咳嗽,血燥胃热便秘等"。我国岭南地区亦有以罗汉果和猪肉煮汤服,以治痰火咳嗽。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主要产于桂林市临桂县和永福县的山区,是桂林名贵的土特产。
阅读:1.4W
青果酸梅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
阅读:1.4W
引阳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俯仰不利、腰冷痛。
阅读:1.4W
小麦红枣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虚、心气不足、盗汗、失眠、泄泻、心悸、怔忡、自汗、不安。
临床应用:适用于心气不足所致的心悸、怔仲不安、失眠、自汗、盗汗、脾虚泄泻等症。
阅读:1.4W
莲子百合粥·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心悸、健忘、绝经、皮肤粗糙、失眠、怔忡、肢体乏力。
临床应用: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的心悸不寐、怔仲健忘、肢体乏力、皮肤粗糙等症及更年期综合症。
阅读:1.4W
橘皮生姜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痰湿体质、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超重、饮食不消、胃脘胀满。
临床应用:消化不良
阅读:1.4W
当归生姜羊肉汤·第五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腹痛、瘦弱、虚劳。
阅读:1.4W
人参核桃茶·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喘病、哮喘、久咳、面黄、面色无华、气短、张口、脉沉细、脉无力、面暗、舌淡、抬肩。
各家论述: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古代人参的雅称有地精、神草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功效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核桃味甘,性温,人肾、肺经,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主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故两药合用可益气固肾、纳气平喘。每日1剂,不拘时服下。人参与核桃肉可同时嚼服。
阅读:1.4W
乌梅甘草汁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尿路感染、便血、大肠杆菌、久泻、口干、尿急、尿频、尿痛、尿血、泻痢、烦渴。
阅读:1.4W
橘皮粥·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脾胃气滞、恶心、咳嗽、呕吐、食欲不振、痰多、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胸膈满闷。
阅读:1.4W
核桃仁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肾阳虚证。
各家论述:核桃仁味甘,性温,入肾、肺经,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经,兼入脾、胃经,补益虚损,和中益肾。
阅读:1.4W
蒜蓉马齿苋·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清热解毒。
阅读:1.4W
泽泻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高脂血症、痰热壅塞。
阅读:1.4W
陈皮姜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胃胀、消化不良、咳嗽、食欲不振、痰多、食少、吐泻、胸脘胀满。
阅读:1.4W
参麦茶·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慢性喉炎、声带疲劳、声嘶、咽干。
阅读:1.4W
胡椒生姜汤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寒邪犯胃、恶寒、发热、呕吐、脉濡缓、苔腻、头身痛、胸脘满闷。
临床应用: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阅读:1.4W
三味薏仁羹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虚湿盛、带下白、带下稠、带下多、带下黄、乏力、面萎黄、盆腔炎、神疲、神疲乏力、浮肿、脉缓弱、舌淡、四肢不温、苔白腻。
临床应用:气滞血瘀,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稠无味,绵绵不断,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神倦乏力,足跗时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而弱。盆腔炎薏苡仁、山药健脾益气,补土生金,肺脾同补,莲子性味甘涩平,具有养心安神、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的功效。三药同用,共奏健脾益气、化湿止带之功。
阅读:1.4W
黄芪龙眼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盗汗、瘦弱、自汗、体虚。
阅读:1.4W
山楂桃仁橘皮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气滞血瘀、瘀血、肿痛。
阅读:1.4W
明目决明子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夜盲症、风热、目痛、习惯性便秘。
阅读:1.4W
牛蒡根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阅读:1.4W
健脾益气龙眼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虚、气虚感冒、多梦、乏力、反复呼吸道感染、黄褐斑、健忘、面萎黄、贫血、气短、少眠、神疲、神疲乏力、失眠、头晕、心悸、营养不良、色斑、须发早白。
临床应用:反复呼吸道感染、贫血、营养不良、失眠、心悸、黄褐斑。
阅读:1.4W
山楂银菊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
临床应用:减肥瘦身
阅读:1.4W
薏苡仁饭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冷气攻冲、气虚体质。
阅读:1.4W
紫苏叶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风寒犯表、恶风、瘙痒、脉浮紧、皮痒、舌淡红、苔白。
临床应用:风寒袭表,多见于深秋周身瘙痒,遇风着凉后则痒剧,如入睡脱衣或起床穿衣之际则阵发瘙痒,气温适宜或入睡被褥温暖则痒止,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皮肤瘙痒症紫苏叶辛温,疏风散寒,解鱼、蟹毒,配粳米和胃以助药力。本药膳除治风寒外袭之皮肤瘙痒外,还治疗食物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现代研究,紫苏叶含挥发油和钙,有镇静止痒的功效。
阅读:1.4W
鲜芦根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寒热错杂、寒热往来、湿热内蕴、嗳呃、嗳气、大便不爽、厥逆、口臭、尿赤、呕吐、气上冲心、身重、食欲不振、头晕、往来寒热、胸闷、口渴不饮、脉滑数、尿短、舌红、苔厚腻、吐蛔。
阅读:1.4W
黄芪莲子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
阅读:1.4W
木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胃火炽盛、胃火上炎、齿衄、口臭、头痛、脉洪数、舌红、苔黄、牙龈肿痛。
临床应用:齿衄血色鲜,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
阅读:1.4W
人参糖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虚乏力、精神不振。
临床应用:人参能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既能用于久病气虚,又可用于急救虚脱,故为补虚扶正的要药。本药糖是用生晒参制成,故性味平和,一般气虚者可服。在服人参糖时,不要同时服食萝卜、茶叶。
阅读:1.4W
益智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小儿流涎、小儿遗尿。
阅读:1.4W
莲合桂圆甜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心悸、烦躁、口干、尿浊、睡眠不安。
阅读:1.4W
何人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劳复、疟疾、乏力、寒热、面萎黄、气血两虚、消瘦、自汗、倦怠、脉大、脉缓、脉虚、舌淡、食少。
阅读:1.4W
凉拌子姜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寒邪犯胃、恶寒、发热、呕吐、脉濡缓、苔腻、头身痛、胸脘满闷。
临床应用: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阅读:1.4W
薏米瓜仁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清肺热、消水肿、瘦脸。
阅读:1.4W
楂明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清肝消积、化瘀消脂。
临床应用:将上述所有材料混合,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分别装入小茶包中或直接放在杯中。用250ml沸水冲泡,焖约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可以反复冲饮至味淡。
阅读:1.4W
莲实粥·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健脾和中、益神固精。
别名:莲子粥。
阅读:1.4W
小英花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实证、尿涩、尿痛、尿浊、脉濡数、舌红、苔腻。
临床应用: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沉淀后有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或混有血液,尿道热涩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阅读:1.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