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葛根粉粥·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脾虚泄泻、高血压、冠心病、口干、糖尿病、烦渴。 临床应用:葛根因其根味甜富有粉性,故又称甘葛、粉葛等。葛根主要含有黄酮苷(为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苷等)以及多量淀粉(约占76%)。药理实验报道,葛根中提出的黄酮苷能扩张脑及心脏血管,增加脑及冠状血管的血流量,并有较强的解热作用,略有降低血糖作用,又能缓解肌肉痉挛。临床报道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项背强痛及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有一定效果。古代医家张元素指出葛根不可多服,多服恐损胃气。

阅读:1.4W

赤小豆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水肿。 临床应用:水肿

阅读:1.4W

佛手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肝胃不和、溃疡、慢性胃炎、胃痛、胁痛、疼痛、胃脘胀痛。 各家论述:佛手又名五指橘、佛手柑,雅称"金佛手",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以广东产者为好,果大质佳,品质最优,加工的产品"金边白肉",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为广东道地药材"十大广药"之一。其味辛、微苦,性温,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化痰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对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肠痉挛有解痉作用;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高浓度时能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以及保护缺血心肌;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浙江中药手册》谓其:"调气疏肝。治胸膈及脘宇痞痛。"代茶饮用,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阅读:1.4W

杞实粥·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养胃气、令皮肤润泽、步履壮健、筋骨坚实、耳聪目明、延年益寿。

阅读:1.4W

红豆葛根猪骨汤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热毒。

阅读:1.4W

海参阿胶饮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血两虚、出血、痔疮。 临床应用:适用于出血日久、气血两虚型痔疮患者。

阅读:1.4W

当归红枣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血两虚、血虚、血虚体质、闭经、痛经、头痛、眩晕、月经不调。 临床应用:适用于气血不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痛、眩晕等症。

阅读:1.4W

淮山药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乳腺癌。 临床应用:乳腺癌

阅读:1.4W

人参扁豆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胃虚弱、久泻、吐泻。 临床应用:适用于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或小儿吐泻等症。

阅读:1.4W

菜菔子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食积、痰浊阻肺、腹胀、咳嗽、气喘、痰多、胸闷、支气管炎。 临床应用:适用于痰浊阻肺的咳嗽、气喘、痰多、胸闷等症。还可用于食积腹胀。本品生用量不宜过大,气虚无痰积者忌用。

阅读:1.4W

龙眼莲子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血两虚、心脾两虚、血虚、血虚体质、闭经、乏力、腹痛、健忘、经色浅淡、麻木、面白、面苍白、面色无华、面萎黄、目眩、神疲、神疲乏力、失眠、食欲不振、头晕、头晕目眩、消瘦、心悸、眼花、自汗、胆怯、多疑、经迟、经少、懒言、脉无力、脉细、脉细弱、脉细无力、少气、舌淡、舌淡白、舌淡红、苔白、爪甲无华。 临床应用:多思善疑,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头晕神疲,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经期延后或月经量少,经色淡红,无血块,小腹绵绵作痛,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少寐,舌淡红,脉细弱。经期延后或月经量少,经色淡红,无血块,小腹绵绵作痛,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少寐,舌淡红,脉细弱。

阅读:1.4W

决明苁蓉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秘、便血。 各家论述: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系中医湿秘、冷秘范畴。多因阳气不足或老年肾阳虚弱、肾阳不足,阴寒内生,留于肠胃,阴气固结,阳气不运,使肠道传送无力而致排便困难。方中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功。内含蒽苷类药物,水解生成葡萄糖及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决明子内酯等,还含维生素A、蛋白质、色素、脂肪油等。药理研究表明,决明子有导泻、抗菌作用,还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降血压作用,可防止动脉硬化。 《药性论》谓其:"利五脏,除肝家热。"肉苁蓉味甘、咸,性温,能补肾通阳、润肠通便,为高年血枯便秘常用药物。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百瘕。"合用蜂蜜,滑润肠道。实验证明该茶尚有降压、降脂作用。本方为缓泻剂,通便而不伤正,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伴便秘者,常用可奏降压、降脂和润通大便双重功效。本方每日2剂,代茶频饮。

阅读:1.4W

归姜羊肉汤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下焦证、腹痛、虚弱、脏寒。

阅读:1.4W

车前竹叶甘草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尿路感染、尿道口痛、尿道口红。

阅读:1.4W

白术甘草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健脾补肾、益气生血。

阅读:1.4W

大枣陈皮竹叶汤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胃气虚证、嗳呃、不渴、口淡、面萎黄、气短、神疲、食欲不振、脘痞、喜按、懒言、脉弱、舌淡、苔白、脘痛。 临床应用: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缓,食后胀甚,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阅读:1.4W

山楂麦芽茶·第六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宿食、嗳腐、呕食、呕吐、伤食、食入即吐、胃病、脉滑、苔白腻、吞酸、脘腹胀满。 各家论述:本方适用于饮食失节,食滞停积而致的呕吐。因食积中焦,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中焦气机受阻,胃气上逆,食随气上,故呕吐酸腐,甚至吐出不化宿食。因中焦气机不畅,故脱腹胀满。其治应以消食化滞为主,食消滞化则呕吐自愈。方中炒麦芽消食和中下气,山楂消积散瘀。麦芽偏于消面食之积,山楂善消肉食之积。 《本草纲目》对山楂的记载:"化饮食,消肉积。"另外,《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中的消滞茶(山楂、麦芽、红梅叶、布楂叶)亦以此两味为主药。

阅读:1.4W

四物加香薷厚朴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中暑、产后。

阅读:1.4W

花椒大枣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宫颈癌。 临床应用:宫颈癌

阅读:1.4W

苏麻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秘、嗳呃、肠鸣、大便不爽、腹痛、腹胀、矢气、便干、便结、脉弦、食少、苔腻、胸胁痞满。 临床应用: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阅读:1.4W

麦枣宁心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产后神经衰弱、产后抑郁、情绪低落。 临床应用:将上述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煎煮。水沸后再煮5分钟,滤渣取汁再添加适量黑糖即可饮用。

阅读:1.4W

石耳大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肾阴虚、不育、不孕。 临床应用: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不孕、不育症。

阅读:1.4W

扁豆小米糊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胃虚弱。

阅读:1.4W

佛手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脾不调、肝气郁结、肝郁气滞、实证、痰气郁结、痰湿体质、嗳呃、掣痛、痴呆、窜痛、大便不爽、淡漠、独语、腹胀、昏仆、厥冷、口噤、口苦、瘰疬、面色无华、气粗、食欲不振、太息、痛经、脘痞、胁痛、胁胀、胸闷、咽梗、厌食、抑郁、瘿瘤、月经不调、胀痛、不知人事、多疑、急躁、脉弦、脉弦滑、脉弦细、疲乏、乳房胀痛、少腹痛、舌淡、食少、苔白腻、胁下肿块、行为异常、胸胁痞满。 临床应用:表情淡漠,精神抑郁,沉默痴呆,善太息,语无伦次,或喃喃独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弦滑。因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胁肋胀痛,走窜不定,或痛引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善太息,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腹中结块柔软,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胀闷,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舌淡苔薄,脉弦。厌恶进食,嗳气频繁,胸胁痞满,性情急躁,面色少华,神疲肢倦,大便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阅读:1.4W

莱菔子粥·第三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肺气肿、老年慢性气管炎。

阅读:1.4W

牛蒡根治甲状腺肿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甲状腺炎、甲状腺肿。

阅读:1.4W

刀豆饭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虚寒、呃逆。 临床应用:刀豆气味甘、平,有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功效。与粳米同煮又有滋补脾胃、益腰肾作用。

阅读:1.4W

乌梅大枣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阴虚盗汗、盗汗、自汗。 临床应用:自汗、盗汗

阅读:1.4W

白术绿茶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小儿流涎、流涎、脾热、脾虚。 临床应用:脾脏虚寒型小儿流涎

阅读:1.4W

佛手姜汤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痰气郁结、胁胀、胸闷、咽梗、抑郁、脉弦滑、苔腻。 临床应用: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阅读:1.4W

茯苓西瓜皮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肥胖。

阅读:1.4W

当归芦荟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宫颈癌。 临床应用:宫颈癌

阅读:1.4W

五加核桃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面色无华、目眩、气短、气血两虚、头晕、头晕目眩、心虚、经色淡红、经少、腰膝酸软。

阅读:1.4W

山楂冬瓜薏仁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消食、化积、利尿。

阅读:1.4W

红豆枇杷叶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润肺止咳。

阅读:1.4W

鹿肾粥·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肾气亏虚、耳聋。

阅读:1.4W

丁香肉桂咖啡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寒凝心脉、脾肾阳虚、心阳不振、阳虚、阳虚体质、肥胖、冠心病、精神不振。 临床应用:丁香、肉桂均擅温补脾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得温,则一身之阳得以充养,合咖啡提神醒脑,甘草调和,纠阳虚神气不振之偏。

阅读:1.4W

无花果葡萄干治咳嗽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肺燥、干咳、久咳、咳嗽。

阅读:1.4W

归芪枣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虚低热、气血亏脱、气血亏虚、气血虚弱、产后、免疫功能低下、神疲、咽干、月经不调、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少、久病、疲乏。 各家论述: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黄芪味甘,性微温,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且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有补气利尿退肿功效。大枣味甘,性微温,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用于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脏躁。三药合用,养血补气。

阅读:1.4W

牛蒡枸杞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贫血、糖尿病。

阅读:1.4W

养心莲子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心气虚证。 临床应用:若患者不能食粥,也可改饮莲子汤。

阅读:1.4W

参芪粥·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心气虚证、冠心病。

阅读:1.4W

金银菊花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高血压病、高血压、头晕、眩晕。 临床应用:高血压症

阅读:1.4W

桂枸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寒湿腰痛、恶寒、冷痛、脉沉迟、脉沉紧、苔腻、喜温。 临床应用:腰部冷痛沉重,活动不便,遇阴雨天或受寒后疼痛加剧,痛处喜温恶寒,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

阅读:1.4W

川芎五味子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耳聋、耳鸣。 临床应用:耳鸣、耳聋

阅读:1.4W

薤白粥·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冠心病、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心绞痛、胸闷、胸不适。

阅读:1.4W

玄参甘桔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肺阴不足、喉痒、喉源性咳嗽、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咽干、口渴、无痰。

阅读:1.4W

双甘藿香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暑毒、中暑。

阅读:1.4W

红豆治脚气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脚气。

阅读:1.4W

金银花薄荷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肺经风热、鼻塞、恶风、发热、汗出、咳嗽、痰多、涕黄、头痛、脉浮数、舌红、苔白、嗅觉下降。 临床应用:鼻塞,鼻涕量多而白黏或黄稠,嗅觉减退,头痛,可兼有发热恶风,汗出,或咳嗽,痰多,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阅读:1.4W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