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肝胃不和、溃疡、慢性胃炎、胃痛、胁痛、疼痛、胃脘胀痛。
各家论述:佛手又名五指橘、佛手柑,雅称"金佛手",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以广东产者为好,果大质佳,品质最优,加工的产品"金边白肉",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为广东道地药材"十大广药"之一。其味辛、微苦,性温,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化痰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对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肠痉挛有解痉作用;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高浓度时能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以及保护缺血心肌;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浙江中药手册》谓其:"调气疏肝。治胸膈及脘宇痞痛。"代茶饮用,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阅读:1.4W
龙眼莲子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血两虚、心脾两虚、血虚、血虚体质、闭经、乏力、腹痛、健忘、经色浅淡、麻木、面白、面苍白、面色无华、面萎黄、目眩、神疲、神疲乏力、失眠、食欲不振、头晕、头晕目眩、消瘦、心悸、眼花、自汗、胆怯、多疑、经迟、经少、懒言、脉无力、脉细、脉细弱、脉细无力、少气、舌淡、舌淡白、舌淡红、苔白、爪甲无华。
临床应用:多思善疑,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头晕神疲,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经期延后或月经量少,经色淡红,无血块,小腹绵绵作痛,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少寐,舌淡红,脉细弱。经期延后或月经量少,经色淡红,无血块,小腹绵绵作痛,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少寐,舌淡红,脉细弱。
阅读:1.4W
决明苁蓉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秘、便血。
各家论述: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系中医湿秘、冷秘范畴。多因阳气不足或老年肾阳虚弱、肾阳不足,阴寒内生,留于肠胃,阴气固结,阳气不运,使肠道传送无力而致排便困难。方中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功。内含蒽苷类药物,水解生成葡萄糖及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决明子内酯等,还含维生素A、蛋白质、色素、脂肪油等。药理研究表明,决明子有导泻、抗菌作用,还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降血压作用,可防止动脉硬化。
《药性论》谓其:"利五脏,除肝家热。"肉苁蓉味甘、咸,性温,能补肾通阳、润肠通便,为高年血枯便秘常用药物。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百瘕。"合用蜂蜜,滑润肠道。实验证明该茶尚有降压、降脂作用。本方为缓泻剂,通便而不伤正,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伴便秘者,常用可奏降压、降脂和润通大便双重功效。本方每日2剂,代茶频饮。
阅读:1.4W
佛手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脾不调、肝气郁结、肝郁气滞、实证、痰气郁结、痰湿体质、嗳呃、掣痛、痴呆、窜痛、大便不爽、淡漠、独语、腹胀、昏仆、厥冷、口噤、口苦、瘰疬、面色无华、气粗、食欲不振、太息、痛经、脘痞、胁痛、胁胀、胸闷、咽梗、厌食、抑郁、瘿瘤、月经不调、胀痛、不知人事、多疑、急躁、脉弦、脉弦滑、脉弦细、疲乏、乳房胀痛、少腹痛、舌淡、食少、苔白腻、胁下肿块、行为异常、胸胁痞满。
临床应用:表情淡漠,精神抑郁,沉默痴呆,善太息,语无伦次,或喃喃独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弦滑。因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胁肋胀痛,走窜不定,或痛引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善太息,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腹中结块柔软,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胀闷,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舌淡苔薄,脉弦。厌恶进食,嗳气频繁,胸胁痞满,性情急躁,面色少华,神疲肢倦,大便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阅读:1.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