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玉米甘草治滑胎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滑胎、习惯性流产。
阅读:1.6W
人参莲子牛蛙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智力减退。
阅读:1.6W
四君子汤·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溏、乏力、面白、气短、声低、萎黄、食少。
临床应用:所谓"四君子"就是上述方中的这四味中药。
《本草纲目》里记载,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人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有如君子之平和,故名"四君子汤"。
阅读:1.6W
酸枣仁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心悸、虚烦、口干、失眠、心肝血虚、虚热内扰、咽干。
阅读:1.6W
生姜米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胃痛、恶心、呕吐、胃寒、小腹冷痛。
临床应用:将生姜洗净捣碎,在米酒中浸泡30分钟,然后加热煮沸,过滤去渣留液即可。
阅读:1.5W
秋菊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风热、肝火、高血压、目赤、头痛、眩晕、目暗。
临床应用:平素脾弱便溏的老年人不宜多服。
阅读:1.5W
蒲公英清凉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急性乳腺炎、尿路感染、肺热、高血压、痰臭、脓痰。
阅读:1.5W
苏杏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感冒、咳逆、咳嗽、痰多、咳痰。
阅读:1.5W
齿苋赤豆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湿热下注、瘙痒。
临床应用:适用于湿热下注型皮肤瘙痒症。
阅读:1.5W
山楂薏米荷叶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
临床应用:减肥瘦身
阅读:1.5W
海参粥·第四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精血亏虚、肾虚、潮热、盗汗、尿频、色素沉着、消瘦、性功能障碍、面晦暗、体虚。
阅读:1.5W
枸杞粥·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肝肾不足、阴虚体质、目昏、目眩、糖尿病、头晕、头晕目眩、久视、目暗、腰膝酸软。
阅读:1.5W
山药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肺癌。
阅读:1.5W
薏苡仁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虚体质、湿热下注、湿热中阻、中焦湿热、嘈杂、大便不爽、恶心、腹胀、渴不欲饮、口干、口苦、口黏、纳呆、尿赤、尿黄、尿少、尿痛、尿灼、瘙痒、胁胀、腥臭、阳痿、遗精、阴囊潮湿、睾丸坠胀、口渴、脉滑数、脉濡数、呕恶、疲乏、舌红、苔腻、脘闷、脘痛、小便不畅。
临床应用: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遗精时作,或尿时有少量精液外流,小溲黄赤,热涩不畅,口苦而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阴茎痿软,阴囊潮湿,瘙痒腥臭,睾丸坠胀作痛,小便色黄,尿道灼痛,胁胀腹闷,肢体困倦,泛恶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阅读:1.5W
菊花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阳上亢、寒邪犯表、气郁化火、郁火上冲、鼻塞、潮热、恶寒、耳鸣、耳胀、发热、烦躁、咳嗽、口干、口苦、面红、纳差、失眠、头痛、头胀痛、胁痛、胁胀、心烦、眩晕、抑郁、低热、流涕、脉浮数、脉浮数有力、脉弦、脉弦数、脉有力、舌红、苔黄、听力下降、易怒。
临床应用: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差,舌红,苔黄,脉弦数。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或兼耳鸣胁痛,夜眠不宁,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突发听力下降,耳胀闷不适及耳鸣如吹风声,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咳嗽,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阅读:1.5W
姜黄海带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动脉硬化、肝经证、脾证。
阅读:1.5W
人参白术茯苓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尿道结石、心律失常、高血压、水饮凌心、心阳不振。
阅读:1.5W
薏苡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肠胃湿热、便秘、疮疡、口臭、尿黄、皮肤油腻、皮疹肿痛、脉滑数、舌红、苔腻。
临床应用: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阅读:1.5W
枸杞银耳羹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阴虚水停、鼻衄、齿衄、烦躁、腹胀、口干、尿少、失眠、消瘦、唇紫、脉弦细数、面晦暗、尿短、青筋、舌红绛、舌津少、苔剥、苔少。
临床应用:腹大胀满,形体消瘦,或见青筋暴露,面晦唇紫,口干而躁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阅读:1.5W
大当归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头痛、眩晕、血虚、月经不调。
备注:当归有活血化瘀、养血生血的药理作用,若血虚头痛,用当归制为酒剂,既能发挥当归的药效作用,又可借酒力加速循环,扩张毛细血管,全方药虽仅一味,但疗效可靠。应用时如配合川芎、白芷,疗效更好。
阅读:1.5W
决明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脂血症、夜盲症、风热、高血压、习惯性便秘、眼痛。
临床应用:大便溏泄者或血虚眩晕者不宜多服。
阅读:1.5W
银花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疮肿、疖痈。
阅读:1.5W
当归猪皮汤·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益气活血。
阅读:1.5W
杞参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目眩、头昏、腰膝酸软。
临床应用:适用于气血两亏、腰膝酸软、肝肾不足、头昏目眩。
阅读:1.5W
黄芪蛇肉汤·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应用:黄芪有补中益气功效,蛇肉有祛风通络作用。所以本药膳对风湿痹痛、久病不愈者有一定疗效,有攻补兼施作用。
阅读:1.5W
芪枣补气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贫血、动则汗出、体虚、脱色。
临床应用:这个茶方适合阳虚的人。体内有热的人,喝芪枣补气饮;上火的人可以喝消暑补气饮。
阅读:1.5W
干姜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寒湿凝滞、寒水困脾、脾胃气虚、便溏、肠鸣、大便不爽、恶寒、恶心、发热、腹痛、腹胀、尿少、呕吐、食欲不振、头痛、脘痞、畏寒、浮肿、懒动、脉濡缓、脉弦迟、脉虚弦、尿短、疲乏、食入不化、食少、苔滑、苔腻、脘闷、喜温、泄下清稀、肢体酸痛。
临床应用: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虚弦。泄下清稀,甚至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则舒,周身困倦,怯寒懒动,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弦迟。
阅读:1.5W
干枣丸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慢性咽炎、热病、伤寒、喉痒、口干、咽痛、唾多。
阅读:1.5W
红参咖啡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虚不运、气虚体质、心气不足、郁证、中气不足、肥胖、冠心病、尿路感染。
临床应用: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红参为君,力补真元,咖啡为臣,提神醒脑,甘草为佐使,调和诸味。
阅读:1.5W
白术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溏、超重、肢节酸痛。
阅读:1.5W
生姜红枣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虚寒、阳虚体质、泛吐清水、腹痛、慢性胃炎、泄泻。
临床应用:适用于虚寒型慢性胃炎、呕吐清水、腹痛泄泻等症。
阅读:1.5W
桔荷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肺热炽盛、肺热壅盛、尿少、咽干、烦渴欲饮、脉数、苔黄、小便不通。
临床应用:全日总尿量极少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苔薄黄,脉数。
阅读:1.5W
白芍甘草治腹痛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腹痛、脾虚。
阅读:1.5W
当归熟地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口臭、口燥咽干、消瘦、腰膝酸软。
临床应用:口臭、口腔异味
阅读:1.5W
狗骨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不孕、体虚。
阅读:1.5W
大枣枸杞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补血、养心。
阅读:1.5W
糯米治消渴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消渴、尿频、多饮。
阅读:1.5W
决明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白内障。
临床应用:将决明子洗净,去除杂质后晒干,再用温火炒嫩。夏时取决明子35克,煮成浓菜汤,放入适量白糖,冷却后弃渣即可饮用。
阅读:1.5W
银花甘草茶·第三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行气解郁、清热除燥、此品行气解郁、清热除燥。
阅读:1.5W
粳米桃仁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气喘、上气咳逆、胸膈痛。
阅读:1.5W
杏仁大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风寒、便秘、感冒、咳喘、胸闷、支气管炎。
临床应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并有喘咳、胸闷、便秘者。阴虚咳嗽、大便溏泻者忌服。
阅读:1.5W
胡桃仁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肾气虚证、带下稀、乏力、面㿠白、尿频、舌胖、神疲、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脉沉、脉无力、苔白、腰膝酸软、夜尿多。
临床应用: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女子带下清稀,舌淡胖,苔白,脉沉无力。
阅读:1.5W
通络下乳适用靓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补气活血、通络下乳。
阅读:1.5W
杏菊饮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内伤肝火、咳嗽、口干、口苦、口燥咽干、面红、痰少、咽干、咳唾引痛、脉弦数、舌津少、苔黄、胸胁胀痛。
临床应用:咳时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涎凝结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阅读:1.5W
山药肉豆蔻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
阅读:1.5W
活血养血适用靓汤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血虚、血瘀、掣痛、目痛、头痛。
阅读:1.5W
小儿食积适用靓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小儿食积、便溏、纳差、消瘦。
阅读:1.5W
枸杞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阴虚证、肾精不足、阴虚火旺、阴虚体质、齿衄、耳鸣、烦躁、麻木、目干、目昏、目眩、颧红、失眠、头痛、头晕、头晕目眩、脱发、性欲亢奋、眩晕、牙齿浮松、眼花、遗精、早泄、急躁、脉细弱、脉细数、脉弦细数、舌红、舌津少、苔少、听力下降、头昏、五心烦热、羞明、腰膝酸软、夜尿多、易怒。
临床应用:齿衄,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摇不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头痛眩晕,目干畏光,耳鸣,视物不明,急躁易怒,肢体麻木,两颧红赤,舌红少津,脉细弦数。过早泄精,性欲亢进,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时有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耳鸣如蝉,静时尤甚,听力渐降,或伴头眼昏花,腰膝酸软,虚烦失眠,夜尿频多,发脱齿摇,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阅读:1.5W
干姜清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气逆、心痛、活动不利。
阅读:1.5W
干姜末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哮喘、寒邪、气逆、心痛、喘息、活动不利。
阅读:1.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