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风寒犯表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表证、风寒、沉紧脉、浮紧脉、浮脉、紧脉、风证、表证、寒证、淡白、寒、心悸、鼻塞、不安、掣痛、抽搐、钝痛、恶风、恶风寒、恶寒、恶寒发热、腹冷痛、关节冷痛、汗出不彻、喉痒、肩痛、僵硬、颈痛、拘急、拘挛、剧痛、咳嗽、口淡、流清涕、流涕、脉迟紧、脉紧数、面苍白、面痛、喷嚏、情绪不稳、瘙痒、舌淡白、舌謇、舌痛、舌肿、身痛、声重、食欲不振、食欲减退、酸痛、苔白、头身痛、头痛、头重痛、腿冷痛、无汗、喜温、项强、小腿冷痛、泄泻、隐痛、肢冷、周身痛、转侧不利。 病因:1、恶寒发热:人体的肌表有卫阳之气护卫,可使身体感到温暖、温煦。当风寒侵袭体表,卫阳被寒气遏制,体内的热集聚无法宣发,从而出现怕冷、发热等恶寒发热的症状,可遵医嘱服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中药,如感冒清热冲剂、感冒软胶囊; 2、头痛:当风寒侵袭人体后,在太阳经脉循经上犯,阻遏清阳之气,所以会有头痛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川芎茶调散; 3、咳嗽:当风寒侵入人体后,会侵袭肺卫,造成肺气壅塞,肺失宣肃,从而引发咳嗽,可以遵医嘱使用通宣理肺丸、止咳枇杷颗粒; 4、咳痰清稀:风寒侵袭肺卫,导致水液输化无权,水湿留滞于肺,凝滞成痰,则痰多稀薄色白,形成清稀的痰液,可以遵医嘱选择苏黄止咳胶囊治疗; 5、语声重浊:风寒侵袭肺卫,导致肺失宣肃,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从而导致语声重浊,可以遵医嘱选择通宣理肺口服液。

阅读:2.9W

老年褥疮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老年、褥疮、溃脓、溃渗、皮肤暗红、水疱、疼痛、肿痛。 病因:褥疮又被称之为压力性溃疡,主要是由于患者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继而因血供不足而发生缺血、缺氧情形而导致皮肤组织溃烂坏死的一种病症,并且已经成为现如今临床康复治疗及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对于长期卧病在床的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身体机能普遍处于衰退状态中,自身免疫抵抗能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因而更容易发生褥疮,并且由此引发一系列压疮合并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阅读:2.9W

黄癣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头癣、黄痂、丘疹、燥、化脓、结痂、颈淋巴结肿、毛发脱落、糜烂、脓疱、瘙痒、脱发。 病因:黄癣一般指肥疮。肥疮是多发生在头部的一种癣,以结黄痂、发秃落为特征,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黄癣。

阅读:2.9W

卵巢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卵巢、炎症、不孕、带下多、发热、乏力、腹痛、肛门坠胀、经多、精神不振、纳差、疲乏、无力、下腹包块、腰骶酸痛、腰痛、月经不调。 病因:卵巢炎症是属于女性盆腔炎症的一种。是由于受到感染导致了卵巢发炎,产生卵巢粘连、输卵管包裹、脓肿和梗阻等严重后遗症,造成不孕。一般来说非特异性卵巢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阅读:2.9W

神经纤维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神经鞘膜、肿瘤、癫痫、黄褐斑、结节、脊柱畸形、记忆减退、目突、雀斑、色素沉着、疼痛、压痛、智力低下。 病因:神经纤维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导致多系统损害。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定位分为神经纤维瘤病 I型(NFI)和Ⅱ型(NFⅡ)。主要特征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外显率高,基因位于染色体17q11.2.患病率为3/10万;NFⅡ又称中枢神经纤维瘤或双侧听神经瘤病,基因位于染色体22q。

阅读:2.9W

血渴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失血、口渴、恶心、乏力、呕吐、嗜睡、头痛。 病因:血渴,病证名。 (1)因失血所致的口渴症。 《证治要诀.拾遗门》:"诸失血及产妇蓐中渴者,名曰血渴,宜求益血之剂。"用四物汤、十全大补汤等方。 (2)泛指劳伤元气及失血所致的口渴症。 《不居集》卷二十五:"内伤劳役,精神耗散,胃气不升,或血后亡津,名曰血渴。"治宜健脾养血,用理脾益荣汤、补中益气汤、味补饮、当归养血汤等方。

阅读:2.9W

小儿水肿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儿、水肿、红细胞增多、尿蛋白阳性、浮肿、高血压、尿量异常、尿少、尿血、泡沫尿、血压升高。 病因:小儿水肿,中医病名。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面目、四肢甚至全身浮肿,小便短少的一种常见病证。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阳水和阴水。阳水多见于西医学急性肾小球肾炎,阴水多见于西医学肾病综合征。小儿水肿好发于2-7岁的儿童。阳水发病较急,若治疗及时,调护得当,易于康复,预后一般良好;阴水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阅读:2.9W

肝郁化火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肝郁、化火、郁证、沉弦脉、肝胆热、弦洪数脉、弦滑脉、弦滑数脉、弦脉、弦数脉、弦细脉、左关芤、火证、少宫己土、肝证、太商庚金、崩漏、便秘、痤疮、狂证、情志、心悸、瘿病、脏躁、嗳气、懊憹、闭经、闭经带多、便干、便结、不安、不宁、嘈杂、赤白带、出血不止、大便秘结、带下稠、带下臭、带下多、带下黄、胆怯、多毛、多梦、恶心、耳聋、耳鸣、烦闷、烦躁、干呕、高眼压、虹视、呼吸不畅、呼吸困难、急躁、经迟、经稠、经多、惊悸、经乱、经期错乱、经色暗红、经色鲜红、经少、经行不畅、经血夹块、经早、渴喜冷饮、口干、口渴欲饮、口苦、口酸、脉弦涩、面红、目赤、目赤易怒、目痛、目胀、纳差、纳呆、尿赤、尿短、尿黄、呕恶、呕吐、皮疹、情绪不稳、乳房胀痛、瘙痒、少腹胀痛、少眠、舌淡白、舌红、舌津少、神志异常、失眠、食少、食少呕恶、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视力模糊、视力障碍、手足心热、睡眠不安、睡眠障碍、苔白干、苔薄白、苔薄黄、苔淡黄、苔干、苔黄、苔黄腻、苔黄燥、苔满、太息、疼痛、听力下降、瞳神散大、头目胀痛、头痛、头晕、头胀、吐衄、吞酸、脘胀、小便短赤、小便短黄、小腹胀痛、胁痛、胁胀痛、心烦、心烦心悸、心悸不宁、行为异常、胸膈胀满、胸闷、胸胁胀痛、胸胀、眩晕、咽干、易怒、抑郁、阴道下血、阴痒、瘀紫、肿胀、自汗。

阅读:2.9W

颈椎病的舌象-苔白腻、淡黯或瘀点、瘀斑舌

小结:舌尖质淡黯,舌前部或全部有瘀点、瘀斑,苔白腻,属痰瘀交阻。 临床表现:为疼痛,头重,眩晕,恶心,咽喉不利。肢体沉重,厥冷,麻木,肿胀。全身倦怠困弱,神昏,猝到。应以祛湿化痰,散瘀通络为主。

阅读:2.9W

肺气阴两虚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细数脉、薄白燥苔、肺系气虚、肺系阴虚、肺证、虚证、喘咳、肺痨、肺痿、哮喘、潮热、盗汗、乏力、咳嗽、口干、脉无力、脉细数、面白、气短、颧红、舌淡红、舌红、神疲、声低、苔光剥、苔少、咽干、自汗。 病因:因肺气虚弱,阴液亏虚所致。

阅读:2.9W

风热犯心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风热、心证、代脉、浮数脉、结脉、心系热、风证、热证、心悸、鼻塞、发热恶寒、肌酸痛、咳嗽、咳嗽气短、咳痰、流涕、气短、气短胸痛、舌红、四肢酸痛、胸闷、胸闷气短、胸痛、咽红、咽喉肿痛。

阅读:2.9W

小儿啼哭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儿、啼哭、有恙。 病因:小儿啼哭,简称儿啼,是指新生儿或婴儿因多种原因引起的啼哭过频而言,多见于半岁以下的乳婴儿。本症包括《诸病源候论》的"躽啼"、"夜啼",《颅囟经》的"惊啼",《小儿药证直诀》的"胃啼",《幼幼集成》的"拗哭"等。

阅读:2.9W

肺气虚证背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背痛、肺气虚证、弱脉、恶风、舌淡白、易感、自汗。

阅读:2.9W

风湿性关节炎的手部表现

小结:生命线末端有大的分叉纹,肝病线延至中指下与感情线相交,提示关节炎、腿痛。

阅读:2.9W

伤寒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外感、寒邪、恶寒、浮紧脉、脉浮紧、呕逆、身痛、沉紧脉、浮脉、紧脉、偏寒、偏实、舌绛、苔白、苔白滑、苔薄白、细脉、右寸紧、白细胞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单核细胞增多、冬季、尿酮体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表证里脉、寸紧、积粉苔、表证、寒证、左关浮紧、表实寒证、谵妄、唇颤、呆钝、淡漠、发热、发热恶寒、乏力、腹痛、腹泻、腹胀、腹胀腹痛、肝肿、高热、寒战、恍惚、昏迷、咳嗽、脉洪大、脾肿、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苔黄、听力下降、头昏、头痛、畏寒、无汗、指纹红。

阅读:2.9W

肝郁气滞胸闷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肝郁气滞、胸闷、弦脉、神志异常、太息、胁胀、抑郁。

阅读:2.9W

低血压-肝气上逆证-苔薄白或黄,淡红或红舌

小结:淡红或红舌,苔薄白或黄,脉浮弦,以左寸关脉尤为明显。头昏胀痛,两侧为重,情绪激动时或发怒后加重,或有眼睛胀满感,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口苦,面红目赤,或兼胁痛,应以疏肝解郁为主。

阅读:2.9W

经络痹阻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痹阻、经络证、沉脉、肌肉麻木、肌萎、拘急、挛急、麻木、皮肤干燥、屈伸不利、舌淡白、舌瘀点、舌紫黯、苔厚腻、瘀斑、肢体困重。 病因:主要是血瘀气滞所致。

阅读:2.9W

灸法治副鼻窦炎

小结:副鼻窦炎选取背部压痛穴,急性用熏灸,慢性用直接灸,效果均可满意。

阅读:2.9W

脑外伤昏迷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脑外伤、昏迷、错语、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力障碍、头痛、意识障碍。 病因:脑外伤昏迷即脑外伤所致的昏迷。脑外伤后会发生久暂不一的昏迷,昏迷至恢复清醒过程,中间可有昏睡,浑浊,谵妄等。意识障碍时轻时重呈波动性。

阅读:2.9W

食管狭窄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食道、狭窄、慢性胸痛、嘈杂、呕食、胸痛。 病因:食管狭窄可由先天性食管狭窄(又称先天性食管环和食管蹼)导致,也可由食管癌、食管炎症,或吞咽腐蚀性物质后造成的瘢痕组织导致(继发性狭窄)。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吞咽时有疼痛感、体重减轻以及进餐后食物反流等。食管扩张术是治疗食管狭窄、食管环和食管蹼最常见的方法。

阅读:2.9W

热痨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痨证、热证、喉疮、舌疮、便干、大便干结、喉痛、口干、尿赤、尿黄、失音、手足烦痛、痰黏、涕稠。 病因:心肺壅热,伤于气血,或寒热往来。

阅读:2.9W

经行㾦㿔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月经期、㾦㿔、有恙。 病因:经前或经期,皮肤起红色疹块,瘙痒异常,称为"经行㾦㿔",又称"经行风疹块"。 《杂病广要·调经》云:"妇人血气,或通身痒,或头面痒,如虫行皮中,缘月水来时,为风所吹"。 本病以皮肤起疹,搔之如粟或起团块,经行即发,经后渐退,伴随月经周期性出现为特点,疹块消失后一般不留痕迹,也无脱屑现象。 本病的中医病机是经期阴血下泄,血虚生风,风动则痒;或经行腠理不实,风热之邪侵袭,搏于肌肤腠理之间而发,常由血虚和风热所致。

阅读:2.9W

火毒内侵悬雍下垂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火毒内侵、悬雍下垂、滑数脉、吸气、便干、大便干结、红肿、口臭、口干、冷饮、尿黄、苔腻、疼痛、脘胀、咽干。

阅读:2.9W

白厚腻苔、裂纹淡红舌

小结:舌质淡红,舌体中间有一条裂纹,中后部舌苔略厚、白腻。多为肝肾亏虚。此舌象患者或有健忘、眩晕、耳鸣、胁痛、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失眠多梦、低热等症状。这种舌象多因久病劳损、年高体弱,或肾精亏损导致肝血不足,或肝血不足引起肾精亏虚所致。应以滋肝补肾为主。

阅读:2.9W

水中毒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低钠血症、饮水过度、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减少、血清钠降低、血清钠升高、惊厥、水潴留、恶心、呕吐、疲乏、视力模糊、视力障碍、嗜睡、头痛。 病因: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称之为水中毒(Waterintoxication),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临床上较少发生。其症状取决于水过多的速度和程度,可分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两类。程度较轻者,停止水分摄入,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后,即可纠正,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或死亡。

阅读:2.9W

肝肾阴虚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肝肾阴虚、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细数脉、盗汗、盗汗失眠、地图舌、多梦、耳鸣、健忘、口干、目眩、颧红、舌红、失眠、睡眠障碍、苔少、头晕、五心烦热、胁痛、咽干、腰膝酸软。 备注:可酌加黄精、何首乌、菟丝子、麦门冬、沙参等以养阴生津,补养肝肾。如阴虚内热,失眠盗汗者,加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若眩晕重者,加桑寄生、生代赭石补益肝肾,镇肝潜阳。

阅读:2.9W

肝肾阴虚低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低热、肝肾阴虚、细数脉、弦细脉、地图舌、多梦、耳鸣、乏力、口干、目眩、颧红、舌红、神疲、失眠、手足心热、睡眠障碍、苔少、苔无、头晕、咽干。 病因:可见于多种温病后期,病在肝肾。温热邪气久留,真阴耗损,肝肾失养,阴虚生内热,故低热﹔阴精不足,故头晕乏力,口燥咽干;虚热上扰故颧红;肝阴不足,目失所养,故目眩﹔肾精不足,耳窍失养,故耳鸣;肝肾阴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神失养,故失眠多梦。

阅读:2.9W

恐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沉脉、代脉、动脉、短脉、卯酉燥金、滑精、恐、遗精、不安、胆怯、二便失禁、惊惕、恐惧、情绪不稳、少腹胀、消瘦、阳痿、阳痿遗精、遗尿。 病因:指对特定的人、物或场景有按耐不住的恐惧、紧张心理。

阅读:2.9W

惊恐惊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惊风、惊恐、抽风、惊厥、便青、不安、惊惕、情绪不稳、神志模糊、夜啼、指纹紫黯。 病因:因小儿元气未充,或秉质怯弱,暴受惊吓,神惊气乱所致。

阅读:2.9W

三焦病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大便困难、腹硬、腹胀、口苦、目黄、尿闭、尿急、尿频、尿涩、少腹痛、身重、水肿、吞酸、涎沫、小便不利、小便困难、泻痢、胸膈痞满、胸胀、咽干、遗尿、饮食不消。 病因:病候名。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 《灵枢.邪气脏府病形》:"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诸病源候论.三焦病候》:"三焦气盛为有余,则胀气满于皮肤内,轻轻然而不牢,或小便涩,或大便难,是为三焦实也,则宜泻之。三焦气不足,则寒气客之,病遗尿,或泄利,或胸满,或食不消,是三焦气虚也,则宜补之。"从不同的症候以分辨三焦病之虚实。 《杂病广要.脏腑类》辨三焦病之寒热:"若上焦有热,则胸膈痞满,口苦咽干;有寒则吞酢而吐沫。中焦有热,则身重目黄;有寒则善胀而食不消。下焦有热,则大便难;有寒则少腹痛而小便数。"。

阅读:2.9W

干燥综合征灸法治疗病案2

小结:患者刘某,女,54岁。2010年5月13日来诊。主诉:浑身疼痛半年余,行动不自主,不能自行翻身、穿衣,在山医二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口服西药、中药制剂无数,结果越治越重。检查:四肢关节肿胀、严重变形,行走困难,四肢末端及面部黧黑,脉象沉紧,舌质紫黯,舌体胖大。印象:肝肾亏虚,精血亏损。 治疗:直接灸大椎、大杼、膈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针刺夹脊穴、阿是穴。治疗10天后,患者可以缓慢自行上下楼。脱离陪侍人自己前来治疗。又治疗10天后,四肢肿胀明显消退,手可以拿轻一点的物品,可以较自如地上下楼梯及乘坐出租车。疼痛明显减轻。共治疗56次后,自己在家灸疗。同年11月20日回访,患者状态良好,疼痛消失,活动自如,已能正常工作,生活自理,基本痊愈。(谢锡亮学生武丽娜经治)

阅读:2.9W

无菌性脑膜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脑膜炎、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软瘫、恶心、发热、腹泻、肌酸痛、急暴、淋巴结肿、呕吐、皮疹、头痛、羞明、咽痛、肿痛。 病因:无菌性脑膜炎又称浆液性脑膜炎、淋巴细胞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膜炎,是由除细菌或真菌以外的致病因子所致的脑膜炎症,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及脑膜刺激症状。

阅读:2.9W

慢性胃炎-按摩耳部的胃反射区

小结:按摩方法:用切按法切压胃反射区1-2分钟,以按摩部位发红或有酸胀感为宜。

阅读:2.9W

迟脉-寸口三部脉象

小结:主病迟脉大多与寒证相关,中医认为寒主凝滞,而脉搏的快慢依赖于阳气的推动,身体一旦被寒邪入侵,气血运行必然受阻,在脉象上就会表现为迟脉。如果是实寒,则脉搏迟而有力;如果是虚寒,则脉搏迟而无力。

阅读:2.9W

风寒痉病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寒、痉证、浮紧脉、恶寒发热、脉浮紧、苔白腻、头痛、项背强直、肢体酸痛。 病因:因风寒所致的痉病。

阅读:2.9W

劳热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劳证、热证、劳证、肌痹、潮热、耳鸣、发热、汗多、口干、口舌生疮、面肿、尿赤、气喘、气促、气急、舌謇、体重下降、五心烦热、消瘦、小便不通、小便困难、胁痛、咽干。 病因:病证名。虚损骨蒸发热。由气血亏损,阳衰阴虚所致。常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等症。五脏邪热不清亦可导致阳衰。心劳邪热,则口舌生疮、语涩、肌瘦;肝劳邪热,则胁痛、关格不通;脾劳邪热,则气急、肌痹,多汗;肺劳邪热,则气喘、面肿、口燥、咽干;肾劳邪热,则尿赤、阴疮、耳鸣、溺闭。治宜三白汤主之,心热加黄连、木通、麦冬、生地,肝热加黄芩、防风、当归、龙胆草、赤芍,脾热加山栀、石斛、升麻,肺热加知母、桑白皮、秦艽、葶苈,肾热加元参、赤苓、车前子、生地(见《医学入门》卷五)。

阅读:2.9W

风热犯卫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风热、卫分证、浮数脉、白苔边红、白苔尖红、风证、热证、鼻塞、恶寒、发热、喉痛、咳嗽、口渴、舌尖边红、苔薄白、苔淡黄、苔黄、涕浊、头痛、无汗、咽红。 病因:因风热温毒侵袭肺卫,肺失清肃所致。

阅读:2.9W

维生素K缺乏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维生素K、不足、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鼻出血、鼻衄、便黑、齿衄、出血、经多、呕血、血尿、牙龈出血、瘀斑、紫癜。 病因: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存在引起维生素K缺乏的基础疾病、出血倾向、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为其特征。

阅读:2.9W

标准的生命线是什么样的

小结:生命线又称肾线,是手掌上最重要的三大主线之一。之所以称为生命线,是因为此线的长短、粗细变化与免疫功能和遗传状态有密切的关系,是反映身体是否强壮的标志。

阅读:2.9W

苔藓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淋巴细胞增多、粗糙、肥厚、皮、丘疹、癣、花斑、角化、瘙痒。 病因:苔藓化又称苔藓样变,是指由于角质形成细胞和角质层增殖所致局限性粗糙肥厚的皮肤损害。皮纹显著突出,触之橡皮树样粗糙。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的瘙痒,常因剧痒搔抓,越抓越厚、越粗,苔藓化越显著。中央为较大、较厚的多角形丘疹,外围的较小,在其边缘上,还可见散发的、典型的、微发亮的扁平苔藓样丘疹。多见于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

阅读:2.9W

小儿尿浊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儿、尿浊、有恙。 病因:发生于小儿的以尿液混浊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阅读:2.9W

痰疟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疟证、痰证、发热、昏迷、呕食、肉瞤、头昏、头痛、涎沫。 病因:外感寒邪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黏腻之品,损伤脾胃,运化失常,痰湿内蕴,困阻脾阳,或脾胃虚弱,痰自内生,复感疟邪、瘴毒,痰邪相合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于阳争则热,正邪交争而发痰疟之证,故有"无痰不成疟"之说。痰疟久而不愈,既可伤耗气血,正虚邪恋,又可致血瘀痰凝,胁下结块,形成疟母。

阅读:2.9W

感染邪毒胎膜早破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感染邪毒、胎膜早破、滑数脉、便干、大便干结、发热、口苦、尿赤、舌红、苔黄、小腹痛、咽干。

阅读:2.9W

哪些疾病适合进行耳部按摩

小结:1.各种疼痛病症:五官、脑外、胸、腹、四肢等各种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和瘢痕痛,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 2.各种炎症性疾病:如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胸膜炎、气管炎、胃炎、肠炎、阑尾炎、胆囊炎、盆腔炎、睾丸炎、风湿性关节炎、末梢神经炎等。 3.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变应性紫癜、变应性结肠炎、结节性红斑、红斑狼疮、风湿热、荨麻疹、药物疹等。 4.内分泌代谢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甲状腺炎、尿崩等。 5.功能性疾病:如内耳眩晕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性功能障碍、眼肌痉挛、面肌痉挛、神经衰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小儿多动症、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内分泌失调等。 6.预防保健作用:可预防感冒、晕车、晕船。此外,还具有美容、减肥、催产、催乳、戒烟、解酒、解毒等功效。

阅读:2.9W

小儿虫证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儿、虫证、腹痛、腹泻、寄生虫、偏食、异嗜。 病因:病证名。泛指小儿肠寄生虫病,尤以蛔虫、蛲虫、姜片虫、绦虫、钩虫为常见。因小儿接触污染的环境机会多,虫卵通过食物或蚴虫接触皮肤而侵入机体。小儿脏腑柔弱,易为诸虫寄居生长,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轻症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重者可危及生命。

阅读:2.9W

灸疮的处理

小结:用直接灸法,往往发生起疱、结痂、红肿等灸疮现象。为了防止摩擦,保护痂皮,预防感染,必要时可以用消毒敷料或淡膏药覆盖,再灸时揭开,灸后再盖上;如发生继发感染,可用消炎膏或生肌玉红膏涂贴。一般溃烂面不大,可以听其自然,任其结痂即可。

阅读:2.9W

风热犯表鼻塞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鼻塞、风热犯表、浮数脉、恶风寒、发热、汗出、喉痛、舌红、涕浊、头痛。

阅读:2.9W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肺气失宣、风水搏肺、肾气不足、血虚、当归证、寒疝、腹痛、里急、胁痛。

阅读:2.9W

湿痹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痹证、湿证、沉紧脉、沉细脉、缓脉、着痹、肢节、固定痛、关节不利、关节酸痛、肌肉麻木、肌酸、麻木、脉濡缓、脉细缓、舌淡白、手足沉重、苔白腻、苔滑、苔腻、疼痛、肿胀、重着。 病因:湿痹,病名。 痹病中的一种。 《内经》名之曰着痹《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名肌痹。 《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证,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证也。宜用通络开痹片-转载与风湿类风湿保健网。

阅读:2.9W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