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灸法治疗案例1
小结:患者王某,女,78岁,太原站退休职工,住太原市建设南路12号院。2010年9月3日来诊。主诉:白细胞减少一年余,白细胞数为3.2×109/L,同时伴失眠、口干、眼干、双下肢无力、畏寒、心烦,近两个月出现面部黧黑等症状,且手不离杯,时时饮水。经解放军264医院和山医二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
治疗:麦粒大艾炷直接灸。
取穴:大椎、膈俞、关元、足三里,每穴7壮,每日1次。治疗2天后睡眠好转,中午可睡1个多小时,夜间睡眠5个小时。5天后患者口干现象大有改善,来治疗时已不带喝水杯了。10天后因去深圳女儿家而停止治疗。两个月后回来,面色恢复正常,上述症状全部消失。
阅读:2.9W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乳酸脱氢酶升高、纤维蛋白原减少、血红蛋白增多、鼻出血、黄疸、惊厥、偏瘫、贫血、溶血、鼻衄、出血、发热、肝肿、昏迷、尿量异常、尿少、皮下出血、脾肿、嗜睡、头昏、头痛、无尿、眩晕、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瘀斑、瘀点、紫癜。
病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是一种严重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以及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如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为特征。该病最早由 Moschowitz在1924年描述。1958年 Amorosi和 Vltman总结了该病临床的五大特征,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热以及肾脏损害,并称之为 TTP五联征,仅有前三大特征的称为三联征。多数 TTP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不及时治疗病死率80-90%,随着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预后大大改观,病死率降至10-20%。
阅读:2.9W
手掌上的7线:成功线
小结:标准的7线7线,是一条位于无名指下的竖线,一般不超过1线。又称太阳线、成功线,是5线的副线,比5线短,这种线很少见。据观察研究,此线多与血压的高低有关。7线之所以被称为"太阳线",命相学认为"太阳"者,贵人也。出现7线,是命中有贵人庇佑。贵人虽然和血压没有任何关系,可是"太阳"者,诸阳之首也。从中医的阴阳学说(1)来看,阳太盛,说明血压高;阳不足,说明血压低,这反而很符合7线的实际功用。高血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它经常会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由于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的症状,因此通过手诊诊断方法,提前发现高血压,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低血压,是由于血压偏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虽然这不算是一种疾病,但可能是由其他疾病所引发的,而且它会使人头晕眼花、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或昏倒、休克,导致其他伤害产生。所以患有低血压也必须积极治疗,从而保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阅读:2.9W
外感寒邪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寒邪、外感、浮紧脉、浮弦脉、寸紧、淡白滑苔、寒证、唇颤、恶寒、发热、舌淡白、苔薄白、头身痛、无汗。
病因:1太阳伤寒证
[证候分析]:寒邪袭表,束缚卫气,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功能,则见恶寒;寒邪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则见发热,外感寒邪导致的发热和里热炽盛导致的发热,发生机理不一样,治疗也有本质区别,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寒邪束表,腠理闭塞,故无汗;寒邪束表,经脉不通,则见头身疼痛或肢体拘急;肺合皮毛,寒邪束表,肺气不利,故见鼻塞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而润,为寒性舌象;脉浮主表,脉紧主寒,脉浮紧为寒邪袭表之象。
2太阳中风证
[证候分析]:太阳中风证是素体脾胃虚弱,腠理疏松,感受寒邪较轻而表现出的证候。寒邪袭表,束缚卫气,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功能,则见恶寒;寒邪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则见发热;素体脾胃虚弱,腠理疏松,卫不固外,营不内守,则见汗出;寒邪束表,经气不畅则头痛;寒邪束表,肺气不宣则鼻鸣;寒邪束表,影响胃气和降,则干呕;舌淡苔薄白,为寒性舌象;寒邪袭表,故脉浮,汗出肌疏故脉缓。
阅读:2.9W
阴虚肺燥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燥、阴虚、沉细数脉、肺系燥、浮数脉、细脉、细数脉、肺系阴虚、肺证、虚证、燥证、肺痨、肺痿、痿证、消渴、鼻干、鼻燥、潮热、唇干、盗汗、盗汗失眠、地图舌、恶风寒、耳鸣、发热、烦渴、干咳、咯血、喉痒、经少、咳嗽、咳血、口干、口渴、脉无力、脉细滑数、脉细数、颧红、舌淡白、舌干、舌红、舌津少、声嘶、失眠、失音、手足心热、睡眠障碍、苔白、苔黄燥、苔少、苔无、痰稠、痰黏、痰少、痰中带血、涕少、头晕、吐衄、无痰、午后发热、心烦、胸痛、咽干。
病因:阴虚肺燥证常见于久病体弱者,以阴虚火旺,形体消瘦,颧红,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为常见。多因久病亏耗,劳伤过度所致。
阅读:2.9W
高温天气如何喝汤来调养身体
小结:平和体质是最健康的状态,其特征是体型匀称、性格开朗、头发有光泽、面粉红润等。其他体质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根据体质辨证调养,尤其是在高温天气时可选择清淡的汤来调理机体。
1、气虚体质:气虚体质者具体表现为说话有气无力、懒言少语、稍微一动就会出汗、头晕、心慌和易疲劳。平时可以喝补中益气汤,分别准备15克炙甘草党参柴胡和生黄芪,6克陈皮和升麻,10克当归和炒白术,共同放在锅中煎煮,每天喝一剂即可。
2、阴虚体质:阴虚体质者肺阴、胃阴和肾阴不足,以至于出现阴虚燥热。主要表现为手脚心发热,看东西模糊,口鼻和咽喉干燥,脸色潮红,眼睛干涩,同时伴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日常可多吃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冬瓜鸭肉银耳和百合,如蜂蜜蒸百合、银耳莲子百合粥。
3、阳虚体质:阳虚体质者表现为手脚发凉、嘴唇颜色较淡,畏寒怕冷,大便不成形,精神状态差,全身疲乏以及小便清长。日常应适当吃具有温阳补气的食物,如韭菜茴香葡萄坚果等,推荐羊肉羹或当归生姜羊肉汤。睡觉前用热水泡脚,艾灸关元穴以及足三里穴。
4、湿热体质:湿热体质者表现为鼻部油腻,易滋生疥疮和痤疮,嘴巴发苦,皮肤瘙痒,排尿时有灼热感,大便粘腻且排便不爽。此类人可选择苦丁茶或薏米粥,能起到清热利湿效果。
阅读:2.9W
虚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沉脉、迟脉、大脉、伏脉、浮脉、革脉、缓脉、疾脉、偏虚、濡脉、弱脉、散脉、舌白、舌齿痕、舌淡、舌痕、舌裂纹、舌略胖、舌略瘦、舌胖、数脉、苔少、苔无、微脉、细脉、弦脉、虚脉、虚证、红舌润苔、黄薄光滑、气虚、虚寒、虚热、血虚、阳虚、阴虚、苔灰滑、紫舌灰黑、夺气、心悸、痒证、便溏、盗汗、盗汗失眠、地图舌、耳白、耳聋、发白、俯卧、腹壁薄、腹壁无弹性、腹肌痿软、腹皮松弛、甲淡白、睑肿、久病、脉浮大、脉伏无力、脉芤迟、脉无力、脉细弱无力、脉弦大、脉弦大无力、梦言、面色无华、尿多、尿量异常、气短、瘙痒、山根发白、少神、舌边齿痕、舌绛、舌嫩、舌瘦、身痛、呻吟、神疲、声低、失眠、食少、食少便溏、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苔白、苔剥、苔光剥、苔滑、苔满布、听力下降、头晕、萎靡、五心烦热、息微、喜按、心下濡、心胸汗、眼花、隐痛、张口、郑声、指纹淡、自汗。
疾病预后:虚证,中医名词。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与实证相对而言。如面色不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自汗盗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饮食减少,舌质淡胖或瘦瘪,脉虚细无力等。虚证,又可分为以下4种证别:阴虚阴虚,病机为阴虚生内热,症状为午后发热,两颊发红,手足心热,虚烦发汗,少寐多梦,舌质红绛,苔少或无,脉象细,数而无力。阳虚阳虚,病机为阳虚生外寒,症状为面白唇淡,气短懒言,畏冷喜暖,手足厥冷,便溏久泻,舌淡、胖,苔白滑,脉象沉、迟而无力。气虚气虚则脏腑机能衰退,症状表现为头晕目眩,疲倦乏力,自汗,舌淡、胖,或有齿痕,脉象无力。血虚血虚则脏腑经脉失濡,症状表现为面苍唇淡,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象细而无力。
阅读:2.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