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麻木、酸痛、压痛、腰痛、意识障碍、板状腹、不能久立、不能久坐、俯仰不利、活动不利、肌肉痉挛、痉挛、叩痛、劳累加重、屈伸不利、无力、下肢痛、腰背酸痛、腰强、阴雨加重、遇冷加重、转侧不利、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 来源:引起本病的病因很多,但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适遇各种急、慢性损伤,或感受风寒湿邪等外因作用下而产生临床症状。 1.内因 退行性改变是主要的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激素水平下降,新陈代谢减慢,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细胞所含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逐渐减少,游离钙质逐渐增加,骨质疏松加速退行性改变,腰椎椎体边缘形成不同程度的骨赘。椎间盘发生退变,失去固有的弹性,厚度变薄,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缩小,从而又加速了髓核和纤维环的变性。椎间盘退变使椎间盘的吸收震荡能力进一步减弱,故造成椎体前、后缘应力增加,使椎体反复受到震荡、冲击和磨损等刺激,促使代偿性的骨刺形成,骨刺又造成椎体周围软组织发生反应性变化,刺激或压迫周围神经,产生临床症状。 2.外因 各种损伤、慢性劳损是常见的外因。腰椎是承载人体重量最大、运动最频繁的部位,由于长期负重和过度活动,引起损伤和劳损的机会增多,进一步加速椎间盘退变,弹性减弱,椎间隙变窄,使周围韧带变得松弛,导致关节不稳定,反过来又导致椎体代偿性骨刺形成。骨刺多发生于脊柱生理弯曲的凹侧或椎体不稳定部位,这是机体生理代偿作用的结果。骨刺的产生与压力和承重力有密切的关系,压力可能是引起骨刺的主要因素之一。骨刺是椎体对压力的反应,是骨组织应对压力和承重力的代偿产物。同时,骨刺增生的程度与年龄增长成正比,年龄越大,增生越明显。可见,骨刺增生是机体应对脊柱压力和承重需要的自然反应,但如果刺激或压迫椎体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则可加速粘连、钙化、挛缩,使腰腿痛症状持续加重。《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曰:​“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猝入肾经,故猝然而患腰痛。​”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及气血盛衰、筋骨强弱有关。内因是人过中年,肝肾亏虚,骨失充盈,筋失滋养;外因是感受风寒湿邪,客于脊隙骨节,或因积劳成伤,气血凝滞,节窍黏结,筋肌拘挛,脊僵筋弛而作痛,每遇劳累即发,病痛缠绵,发为本病。

阅读:6.7K

李学川翻胃吐食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反胃、呕食、中满。

阅读:6.7K

王国瑞腰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脊痛、气上冲、腰背痛。

阅读:6.7K

千金呕吐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呕吐、呕食。

阅读:6.7K

太阳变证针灸方·第七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火逆、湿毒下注、太阳误温、麻木、身重。

阅读:6.7K

胃肠炎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肠炎、寒证、急性胃肠炎、脾失健运。

阅读:6.7K

楼全善风寒喘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风寒、喘息、呕恶、风寒湿邪、风寒袭肺、喘逆、烦满。

阅读:6.7K

普济瘖哑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瘖、邪闭心窍。

阅读:6.7K

甲乙面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痛、口僻、面瘫。

阅读:6.7K

饮食内伤呕吐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嗳腐、嗳气、大便干结、大便味臭、腹痛、呕吐、完谷不化、脉滑、苔白腻、吞酸、胃脘胀满、饮食停滞呕吐、厌食。

阅读:6.7K

王执中胃脘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痛、脘痛、禀赋不足、脾虚、肾虚、纳差、食欲不振、无力、心下痛。

阅读:6.7K

普济胃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痛、胃阴不足。

阅读:6.7K

杨敬斋耳鸣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鸣、肾虚、耳聋。

阅读:6.7K

胃脘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痛、脘痛、胃腑热盛、胃热。

阅读:6.7K

千金掌热时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手心热、手痛、肘痛。

阅读:6.7K

方吉庆治气厥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气厥、虚证、晕厥。

阅读:6.7K

景岳急慢惊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急惊风、慢惊风、小儿急惊风、小儿慢惊风。

阅读:6.7K

魏之琇自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自汗、内伤生冷。

阅读:6.7K

李学川鼻塞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塞、牙痛、失嗅。

阅读:6.7K

巨骨

小结:【穴名来源】巨,巨大;骨,骨骼。古称锁骨为巨骨,该穴位靠近锁骨肩峰端。 【精准定位】在肩胛区,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中。 【功能】通经活络。 【主治】肩臂痛,半身不遂,吐血,皮炎。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按,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温灸10~20分钟。

阅读:6.7K

内经肠鸣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肠鸣、牙痛、不能久立、喘息、腹鸣、气上冲心。

阅读:6.7K

王执中疝气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

阅读:6.7K

王执中咳喘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咳喘、疟疾、气逆、不能卧、往来寒热、胸闷。

阅读:6.7K

臂臑

小结:【穴名来源】臂,通指上肢肘以上;臑,上臂肌肉隆起处。穴在上肢臂部肌肉隆起处。 【精准定位】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缘处。 【功能】清热明目,祛风通络。 【主治】肩臂疼痛,肩周炎。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按,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温灸10~20 分钟。

阅读:6.7K

吴亦鼎九心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痛。

阅读:6.6K

吴亦鼎疟疾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久疟。

阅读:6.6K

肖福庵头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痛、伤寒、身热、无汗。

阅读:6.6K

李学川口疮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疮。

阅读:6.7K

千金癫痫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痫、抽搐、弄舌。

阅读:6.7K

痢疾针灸方·第六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痢疾、急性菌痢。

阅读:6.6K

楼全善腰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肝肾虚损、腰背强直。

阅读:6.7K

肩周炎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肩周炎、痿躄、臂痛、肩不举、肩痛、麻木。

阅读:6.6K

气穴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不孕、腹泻、泄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奔豚气、肠炎、尿路感染。 来源: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和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阅读:6.7K

李守先目赤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赤、目赤肿痛。

阅读:6.6K

热厥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热厥、风寒入里、伏热、厥证、伤寒。

阅读:6.6K

肖福庵久咳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久咳、痰中带血。

阅读:6.7K

温溜

小结:【穴名来源】温,温暖;溜,流通。本穴有温通经脉之功,能治肘臂寒痛。 【精准定位】在前臂,腕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功能】理肠胃,清邪热。 【主治】头痛,肩背痛,肠鸣腹痛,癫、狂、痫。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温溜,每次1~3分钟,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6.6K

内耳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综合征、外耳道疖肿、中耳炎、晕动病、耳聋、耳鸣、失眠、听力下降、头昏、头晕。 各家论述:本穴性平,有偏阴之性,故能养血益精而滋肾。可通利耳窍,祛风清热,清利头目,滋阴潜阳,补肾聪耳,清热解毒,益肝肾。

阅读:6.6K

普济目赤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赤。

阅读:6.7K

普济面肿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肿。

阅读:6.6K

楼全善霍乱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霍乱、腹泻。

阅读:6.6K

肝肿大区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肝炎、肝肿、食欲不振。 各家论述:本穴性平,有偏阳之性,故可以清热燥湿,疏郁化瘀,温阳健脾。

阅读:6.6K

千金胸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胸痛、气滞血瘀、刺痛。

阅读:6.6K

危亦林鼻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病、鼻气臭。

阅读:6.6K

肖福庵落枕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落枕、转侧不利。

阅读:6.6K

千金腰脊急强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背强直、腰脊强痛。

阅读:6.6K

王执中疝瘕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瘕、风疹、精亏、血虚。

阅读:6.6K

普济伤寒寒热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寒热、气上、不能卧、恶寒发热。

阅读:6.6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