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小肠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肠结核、高脂血症、冠心病、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缺乳、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心肌炎、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肠鸣、腹绞痛、腹痛、腹泻、腹胀、颈肿、心律不齐、牙痛、咽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平,故有利气宁心,清热调气之功。
阅读:6.7K
少泽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昏迷、目翳、热证、乳汁少、头痛、急暴、咽喉肿痛、精神分裂症、面部病证、脑病、缺乳、热病、乳房病证、乳腺炎、乳痈、神经性头痛、五官病证、中风。
来源: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及指背动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阅读:6.7K
清气分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高热、口干、面红目赤、余热未尽、烦渴引饮、脉洪大、脉有力、舌干、舌质红、苔黄、清气分热。
各家论述:督脉为诸阳之会,大椎属督脉穴,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祛邪等作用,三棱针点刺退热作用显著;十二井穴在四肢末端,位于阴阳经交接之处,具有清泻邪热、通络除烦作用;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功善清热,与手阳明经原穴合谷伍用,其清泻阳明经热邪之力较强。
阅读:6.8K
关节扭伤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关节扭伤、腕关节扭伤、腕痛。
阅读:6.7K
小儿遗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小儿遗尿。
各家论述:遗尿病主要由于下元虚冷,不能固摄所致。与足三阴经、任脉等关系密切。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之会,肝、肾及任脉的经脉皆络阴器,取本穴可以调和足三阴和任脉的经气,使遗尿自止。三阴交是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取本穴正如汪省之所说“三阴交一穴可尽”;又本穴系脾经要穴,脾主土,遗尿如因脾气不能散精,土虚不能制水的,取此穴有扶脾实土制水之功。气海穴功用略近关元,顾名思义,气海是人身生气之海,又为任脉脉气所发,本穴可以温阳调元,补益真气,使“阳元在下者温暖”,而溺自止。合谷是手阳明的原穴,大肠与肺相表里,故内经谓合谷可“候胸中之气”,本病取此以调肺气,气和则水自化,治节有常,水道通调,遗尿就能轻痊,故亦为治遗尿的要穴。
阅读:6.7K
楼全善臌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臌胀、腹胀、脐突、缺盆肿、腰肿。
阅读:6.7K
大成淋证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淋证、腹胀痛、尿淋、余沥不尽。
阅读:6.7K
廖润鸿月经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月经不调、闭经。
阅读:6.7K
乳痈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乳痈。
各家论述:《针灸大成》:“乳痈,针乳疼处,膻中、大陵、委中、少泽、俞府。”阿是穴:局部作用。膻中:为局部取穴可疏调气机,解郁通乳。委中:为血郄,可凉血清热。大陵、俞府:大陵属心包经,其脉起于胸中;俞府属肾经,其支脉注胸中。二穴合用,既可清胸中郁热,又能理气通络。少泽:为通乳经验效穴。
阅读:6.7K
中髎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带下量多、衄血、呕吐、下肢瘫痪、泄泻、腰痛、月经不调、小便不利、腰骶痛、便秘、骶髂关节炎、睾丸炎、淋病、卵巢炎、尿潴留、盆腔炎、膝关节炎、小儿麻痹症、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坐骨神经痛。
来源: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为第3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阅读:6.7K
肖福庵腹胀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胀、脾虚、脐腹胀痛。
阅读:6.7K
李学川胃痈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痈、气血凝滞、疼痛。
阅读:6.7K
千金腰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俯仰不利。
阅读:6.7K
王执中腹痛大便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便难。
阅读:6.7K
神封
小结:【穴名来源】神,神灵;封,领属。穴之所为人心脏所属之处。
【精准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能】通乳消痈,利气降逆,止咳平喘。
【主治】咳嗽,哮喘,呕吐,胸痛,乳痈。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揉按神封,每次3~5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6.7K
千金齿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牙痛、牙关紧闭。
阅读:6.7K
侠白
小结:【穴名来源】侠,通“夹”;白,白色。白色属肺。两臂下垂,本穴夹于肺之两旁。
【精准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功能】宣肺理气,宽胸和胃。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上臂内侧神经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经常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6.7K
大全月水不调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月经不调、脐腹痛。
阅读:6.7K
楼全善带下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带下、带下病。
阅读:6.7K
中风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太阳中风。
阅读:6.7K
天池
小结:【穴名来源】天,天空;池,池塘。穴在乳旁,乳房之泌乳,犹如水自天池而出。
【精准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
【功能】活血化瘀,止咳平喘,化痰散结。
【主治】咳嗽,哮喘,呕吐,胸痛,胸闷。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垂直向下按压天池,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温灸5~10分钟。
阅读:6.7K
李学川腋下痛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腋下痛、腋肿。
阅读:6.7K
李学川肺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肺痿、气阴两虚、口干、口吐白沫、脉虚数、痰稠、痰黏、消瘦。
阅读:6.7K
犊鼻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风湿、外伤、膝关节痛、膝痛、屈伸不利、膝肿痛、下肢麻痹、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
来源: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阅读:6.7K
头针枕下旁线
小结:本头针穴位用于治疗:步态不稳、步态异常、头痛、站立不稳。
来源:有枕额肌枕腹;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
阅读:6.7K
肖福庵健忘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健忘、妄言、心烦、胸闷。
阅读:6.7K
肖福庵头项强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项强痛、巅顶痛、红肿、强痛。
阅读:6.7K
千金口苦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苦、肝胆湿热。
阅读:6.7K
大全胁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气机阻滞。
阅读:6.7K
廖润鸿消渴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消渴、肾虚。
阅读:6.7K
徐春甫中寒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寒、阴寒、厥冷。
阅读:6.7K
外陵
小结:【穴名来源】外,内外之外;陵,山陵。穴位局部隆起如同山陵。
【精准定位】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能】和胃化湿,理气止痛。
【主治】胃脘痛,腹痛,腹胀,疝气,痛经。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经常按揉外陵,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5~10 分钟。
阅读:6.7K
千金中风不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不语、不能言、口角歪斜。
阅读:6.7K
普济食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舌不知味、口淡、身重、食欲不振、嗜卧、脘胀。
阅读:6.7K
廖润鸿泄泻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泄泻、暴泻。
阅读:6.7K
大全言语错乱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言语错乱、心悸、惊悸。
阅读:6.7K
喉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乳蛾、急乳蛾、实热、温热、咽喉肿痛。
阅读:6.7K
杜思敬崩漏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崩漏、带下不尽。
阅读:6.7K
师怀堂治鼻衄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衄、脾不统血。
阅读:6.7K
焦顺发治中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脑出血、偏瘫。
阅读:6.7K
普济咽喉肿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咽喉肿痛、肝肾阴虚。
阅读:6.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