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楼全善翻胃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反胃、宿食、中焦虚寒、暮食朝吐、脘腹胀满。
阅读:7.0K
阮少南治痿证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痿证、脊髓炎、尿潴留、脾肾阳虚、软瘫、下肢痿软。
阅读:7.0K
地五会
小结:【穴名来源】地,土地,指足部;会,会合。分布于足部胆经穴有5个,此穴居其中,为上下脉气会合之处。
【精准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间,第4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
【功能】舒肝利胆,通经活络。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咽肿,耳聋。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地五会,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0K
普济腹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脉沉细。
阅读:7.0K
束骨
小结:【穴名来源】束骨,第5跖骨小头古称束骨。穴在其后上方,故名。
【精准定位】在跖区,第5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处。
【功能】通经活络,清热散风。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目翳,鼻塞鼻衄。癫狂,惊痫。颈强,腰背痛,背生疔疮,痔疮,下肢后侧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甲掐按束骨,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0K
健脾祛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淡、呕吐、舌不知味、身重、湿滞脾胃、食欲不振、泄泻、脉濡缓、身倦、食少、苔白腻、苔厚、脘腹胀满、肢困、健脾祛湿。
各家论述: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属水,功擅运化水湿,《百症赋》:“阴陵水分,去水肿之盈脐。”与脾俞配伍,则健脾利水化湿之功著。中脘为胃之募穴,足三里是胃之下合穴,募合二穴相配意在理脾胃、助运化,灸之则温中散寒、健脾除湿。
阅读:7.0K
瘈脉
小结:【穴名来源】瘈,瘛疭;脉,指络脉。穴在耳后,布有络脉,有治瘛疭作用。
【精准定位】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至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3下1/3交点处。
【功能】息风止痉,活络通窍。
【主治】耳鸣,头痛,耳聋,小儿惊风,呕吐。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食指指腹轻揉瘈脉,每次3~5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0K
结核性脑膜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颅内压升高。
阅读:7.0K
王执中面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痛、面瘫。
阅读:7.0K
大成结核在臂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结核、痰核。
阅读:7.0K
姚寅生蛇头疮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蛇头疮、肿毒、疮疖。
阅读:7.0K
祛内湿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内湿、风湿相搏、掣痛、短气、恶风、骨节烦痛、汗出、剧痛、屈伸不利、微肿、小便不利。
阅读:7.0K
膀胱俞
小结:【穴名来源】膀胱,六腑之一;俞,输注。是膀胱之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
【精准定位】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1.5寸。
【功能】清热利尿,培补下元。
【主治】小便赤涩,癃闭,遗尿,遗精。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按膀胱俞,以局部酸胀为度。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7.0K
太阳病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恶风、汗出、项强。
阅读:7.0K
吴亦鼎伏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伏梁、气血凝滞、久病、脐突。
阅读:7.0K
乳根
小结:【穴名来源】乳,乳房;根,根部。穴在乳房根部。
【精准定位】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功能】通乳化瘀,宣肺利气。
【主治】胸痛,胸闷,咳喘。乳汁不足,乳腺炎。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从乳根向乳中推揉,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7.0K
大全心气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气痛、呃逆。
阅读:7.0K
吴亦鼎痹证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筋骨挛痛。
阅读:7.0K
目赤肿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赤肿痛。
各家论述:《审视瑶函》:“暴赤肿痛眼……宜先刺合谷、三里、太阳、睛明,不效,后再刺攒竹、太阳、丝竹空。”三阳经脉皆上行于目,故治疗目疾多取三阳经穴。合谷、足三里:取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以清泄阳明之热邪。太阳:刺经外奇穴太阳出血,以泄热消肿定痛。睛明:局部作用。
阅读:7.0K
李学川鼻息肉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息肉、牙痛、鼻塞。
阅读:7.0K
李学川中风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不能握、手足痒。
阅读:7.0K
李学川痛经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痛经、脐腹痛、月经不调。
阅读:7.0K
厉兑
小结:【穴名来源】厉,指胃;兑,代表门。本穴在趾端,如胃经之门户。
【精准定位】在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功能】清热和胃,苏厥醒神,通经活络。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鼻流黄涕,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足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压厉兑,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0K
天中附院治缠腰火丹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缠腰火丹、带状疱疹、肝火湿热。
阅读:7.0K
廖润鸿面瘫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面瘫、风寒、口眼㖞斜。
阅读:7.0K
普济面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痛、风热上攻、面色红。
阅读:6.9K
肖福庵眼肿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肿、目痛、目赤肿痛。
阅读:6.9K
李学川出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出血、腑实热结、血热妄行。
阅读:6.9K
李学川妇人劳倦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劳倦、血气劳伤、目昏、身痛、头重、五心烦热。
阅读:6.9K
王执中哮喘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气上、咳逆。
阅读:6.9K
李一清治痢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痢疾、湿热痢。
阅读:6.9K
王执中肘臂不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肩不举、外邪侵袭、上肢痉挛。
阅读:6.9K
肖福庵肘臂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肘痛、臂痛。
阅读:6.9K
李守先伤寒多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汗多。
阅读:6.9K
杨敬斋霍乱呕吐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霍乱、呕吐。
阅读:6.9K
胁剧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肝火、痰湿。
阅读:6.9K
陈大中治腹泻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泻、肝郁脾虚、腹痛、久泻、泄泻。
阅读:6.9K
失眠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眠、心肾不交。
阅读:6.9K
足千金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喉疮、喉炎、火毒、急性肠炎、阑尾炎、乳蛾、骨鲠、甲状腺肿、肩背痛。
来源:外側腓腹皮神經、肺之支神經、腎之分支神經、喉側神經。
阅读:6.9K
肝脾失调胃下垂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嗳气、呃逆、烦躁易怒、腹胀、胁痛、脉弦细、呕恶、舌质暗、苔厚、吞酸、脘腹坠胀、肝脾失调胃下垂。
阅读:6.9K
姜德绪治白细胞减少症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阅读:6.9K
上腭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唇炎、口病、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牙周炎、牙龈肿痛。
各家论述:穴性属阴,有寒凉之性,故能清热消肿,通络止痛。还可用于拔牙麻醉。
阅读:6.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