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犊鼻
小结:【穴名来源】犊,小牛;鼻,鼻子。髌骨与髌韧带两侧凹陷形似牛犊鼻孔,其外侧称犊鼻,内侧称内膝眼。
【精准定位】在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功能】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膝部痛,腰痛,冷痹不仁。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犊鼻,以膝关节出现酸胀沉重为佳。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7.2K
肖福庵疟疾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骨节酸痛。
阅读:7.2K
大全水肿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水肿、高热、面目浮肿、四肢浮肿。
阅读:7.2K
溺水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溺水、昏迷。
阅读:7.2K
横骨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尿闭、小便失禁、阳痿、遗尿、睾丸肿痛、少腹胀、少腹胀痛、小便不利、泌尿系统疾病、尿道炎、盆腔炎、疝气、遗精。
来源:有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和腹直肌;有腹壁下动、静脉及阴部外动脉;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阅读:7.2K
缺盆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膈肌痉挛、甲状腺肿、咳嗽、气喘、缺盆痛、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呼吸系统疾病、肩部扭挫伤、颈淋巴结核、瘰疬、气管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
来源:在锁骨上窝中点,有颈阔肌、肩胛舌骨肌;下方有颈横动脉;布有锁骨上中间神经,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
阅读:7.2K
李学川厥证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厥证、肝气不舒、气逆、不知人事、昏仆、气促。
阅读:7.2K
陆氏治面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痛、肝阳挟痰上扰、大便不实。
阅读:7.2K
杨敬斋鼻渊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渊、鼻塞、失嗅。
阅读:7.2K
李学川腹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怕冷、中气虚寒。
阅读:7.2K
太阳变证针灸方·第十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伤津。
阅读:7.2K
关氏治落枕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落枕、寒湿阻滞、太阳经、脊强、项背强痛、项强。
阅读:7.2K
肖福庵不识人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不知人事、邪闭清窍、神志不清。
阅读:7.2K
楼全善腰痛针灸方·第七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喜温、腰冷痛、腰重。
阅读:7.2K
厥阴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厥阴病、上热下寒、消渴、气上冲心、食欲不振、吐蛔、下利不止、心痛。
阅读:7.2K
中脘
小结:【穴名来源】中,中间;脘,胃脘。穴当胃脘之中部。
【精准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功能】和胃健脾,温中化湿。
【主治】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性胃肠炎,顽固性胃炎,呕吐,呃逆,失眠。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中脘,以局部酸胀为宜。灸法:艾条温灸10~20分钟。
阅读:7.2K
李学川产后腹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产后腹痛、脐腹痛。
阅读:7.2K
李学川黄疸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黄疸、面目、发黄、尿黄。
阅读:7.1K
头痛1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额窦炎、神经性头痛、额痛、高血压、头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平,有偏阴之性,故有通络利窍,解痉镇痛的功能。
阅读:7.1K
廖润鸿心烦汗不出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烦、无汗、不寐、心阴不足。
阅读:7.2K
肖福庵口干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干、肺胃热盛、咽干。
阅读:7.2K
陆氏治阴挺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阴挺、气陷。
阅读:7.2K
陆氏治脱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脱肛、气虚、任督亏虚、便血。
阅读:7.2K
杨敬斋心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痛、气滞、胸闷。
阅读:7.1K
于书庄牙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牙痛、风火、牙髓炎。
阅读:7.2K
廖润鸿膏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膏淋、乳糜尿、尿浊、无力、小便灼热、腰膝酸软。
阅读:7.1K
阴市
小结:【穴名来源】阴,阴阳之阴。指寒证;市,集市,集聚之意。穴能疏散膝部寒邪。
【精准定位】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
【功能】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主治】腿膝冷痛,麻痹,下肢不遂。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阴市,以局部酸胀感为佳。灸法:艾条灸10~20 分钟。
阅读:7.2K
气滞血瘀喉喑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声嘎、声音嘶哑、息肉、胸闷、咽梗、白膜、久病、脉涩、舌质暗、咽喉不利、气滞血瘀喉喑。
阅读:7.2K
张缗治头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痛、肝火上炎、肾阴不足。
阅读:7.2K
李学川中风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失音。
阅读:7.1K
阳痿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阳痿、精室亏虚、劳房、命门火衰、腹冷、性欲减退、腰酸。
阅读:7.1K
阳纲
小结:【穴名来源】阳,阴阳之阳;纲,纲要。胆属阳,“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穴在胆俞外侧,故名阳纲。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功能】清热利胆,和中化滞。
【主治】泄泻,黄疸,腹痛,肠鸣,糖尿病。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点按阳纲,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2K
鼻炎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炎、过敏性鼻炎。
阅读:7.1K
冯润身治黑睛蚀剥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视野缺损、角膜溃疡。
阅读:7.2K
大成牙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牙痛、风火牙痛。
阅读:7.2K
姚寅生痈疽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痈疽、无名肿毒。
阅读:7.1K
普济目不明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视力模糊。
阅读:7.1K
姚寅生治疝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缩阴、腹痛。
阅读:7.1K
高镇五治聋哑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聋哑、热病。
阅读:7.1K
琼瑶真人疝气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疝痛。
阅读:7.1K
甲乙胸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胸痹、惊、心悸、嘈杂、厥逆、善悲、心痛。
阅读:7.1K
大全肾疟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肾疟、疟疾、肾阳虚证、腰脊强痛。
阅读:7.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