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李学川中风口㖞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口角歪斜、口眼㖞斜。

阅读:7.7K

千金胁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胸胁痛、腰胁痛。

阅读:7.7K

肠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肠炎、便秘、胃肠病、五更泻。

阅读:7.7K

阳交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瘛疭、发狂、惊证、下肢痿痹、麻痹、小腿痛、胸胁胀满、胸胁胀痛、癫痫、肝炎、精神病、胸膜炎、坐骨神经痛。 来源:在腓骨长肌附着部;有腓动、静脉分支;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阅读:7.7K

千金疟疾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寒热错杂、疟证。

阅读:7.7K

喘点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肺气肿、哮喘、气短。 各家论述:本穴多在哮喘、肺气肿、呼吸不畅时出现阳性反应,故可将其用于该病的诊断。

阅读:7.7K

李学川鼻衄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衄、血热妄行、阳盛格阴、衄血。

阅读:7.7K

脊中

小结:【穴名来源】脊,脊柱;中,中间。脊柱古作21椎;穴在第11椎下,正当脊柱的中点。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功能】调理肠胃,益肾宁神。 【主治】腹泻,黄疸,痢疾,痔疮,脱肛,便血,腰脊痛,癫痫。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揉按脊中,以局部酸胀为宜。灸法:艾条温灸5~15分钟。

阅读:7.7K

千金吐舌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弄舌、项强、易惊。

阅读:7.7K

王执中头风目眩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风、目眩。

阅读:7.7K

清热利湿止带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大便干结、带下稠、带下色黄、带下味臭、口苦、失眠、湿热下注、小便短赤、咽干、阴痒、带下色赤、烦热、脉濡数、苔黄腻、除湿止带、心悸。 各家论述:《针灸聚英》:“女子下苍汁不禁、赤沥、阴中痒痛、少腹控眇,不可俯仰,脾俞、阴陵泉、三阴交、中极。”脾俞为背俞穴,是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针刺脾俞,可以调节脾脏功能,有健脾化湿之功;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可健脾化湿、通利三焦;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之交会穴,可调节三阴经经气,助脾运化,通经活络;中极为任脉经穴,可利膀胱,理下焦,治阴部疾患。

阅读:7.7K

肖福庵中风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瘫痪、不语。

阅读:7.7K

千金咬颊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啮舌、胆热。

阅读:7.7K

胃仓

小结:【穴名来源】胃,胃腑;仓,粮仓。胃为“仓廪之官”;穴在胃俞外侧,胃主纳谷,犹如粮仓,故称胃仓。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处。 【功能】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主治】胃痛,小儿食积,腹胀,水肿,脊背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点按胃仓,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灸法:艾条灸10~30 分钟。

阅读:7.7K

伏兔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下肢痿痹、腰痛、腰腿痛、膝冷、下肢冷痛、下肢麻痹、脚气、疝气、神经炎、瘫痪。 来源:在股直肌的肌腹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阅读:7.7K

水突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咳嗽、气喘、失音、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瘰疬、瘿气、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来源:有颈阔肌,在环状软骨外侧,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上腹的交叉点;外侧为颈总动脉;布有颈皮神经,深层为交感神经发出的心上神经及交感干。

阅读:7.7K

李学川耳鸣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鸣。

阅读:7.7K

王执中胸胁满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胸胀、胁胀、胸胁胀满。

阅读:7.7K

刘氏治食指抽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手指拘急、虚证、抽痛、体虚。

阅读:7.7K

杨敬斋便秘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便秘、脾胃气虚、便结、大便不通、小腹胀。

阅读:7.7K

痞满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痞满、中虚、干呕、下利、心烦、心下痞。

阅读:7.7K

景岳疝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肝疝、疝痛。

阅读:7.7K

阳池

小结:【穴名来源】阳,阴阳之阳;池,池塘。穴在腕背陷中,经气至此如水入池塘。 【精准定位】在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功能】和解表里,益阴增液。 【主治】目赤肿痛,腕痛无力,腕关节红肿不得屈伸,糖尿病。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尖揉按阳池,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3~5分钟。

阅读:7.7K

眩晕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眩晕、风阳上扰、肝肾阴虚、水不涵木。

阅读:7.7K

急惊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面色青、手足不温、手足抽搐、睡眠不安、指纹色青、低热、昏睡不醒、惊惕、苔薄白、夜啼、急惊风。 各家论述:《针灸甲乙经》:“小儿惊痛,本神及前顶、囟会、天柱主之,如反视临泣主之。”本证乃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神志不宁,惊风由生。治以安神定惊。前顶、囟会属督脉,二穴具有镇惊作用,善治惊风,故为主穴。《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这表明胆腑的功能与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故取足少阳胆经之本神穴以安神定惊,为辅穴;天柱有通经活络之功,且能升清降浊,故用之佐以上诸穴宁神定志。

阅读:7.7K

王执中泄泻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泄泻、久泻。

阅读:7.7K

湿热下注慢性盆腔炎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大便秘结、带下稠、带下量多、带下色黄、带下味臭、发热恶寒、乏力、腹胀、渴不欲饮、尿痛、身重、痰多、头眩、头重、小便灼热、胸闷、腹胀痛、倦怠、脉濡数、脉弦滑、舌质红、苔白腻、苔黄腻、小便黄赤、腰骶酸痛、湿热下注慢性盆腔炎。

阅读:7.7K

痢疾针灸方·第九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痢疾、急性痢疾。

阅读:7.7K

失眠针灸方·第十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眠、肾阴亏虚、心火上炎、汗出、睡眠困难、心烦。

阅读:7.7K

肩中俞

小结:【穴名来源】肩,肩部;中,中间;俞,腧穴。穴在肩外俞的内侧。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2寸。 【功能】宣肺解表,活络止痛。 【主治】咳嗽,肩背酸痛,颈项强急。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肩中俞,以局部酸胀为度。灸法:温和灸 10~15 分钟。

阅读:7.7K

上都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热病、坐骨神经痛、红肿、手指麻木、手指痛、头痛、牙痛。 来源:穴下皮肤→皮下组织→第2、3指近节指骨基底部之间→第3骨间背侧肌和第3蚓状肌。浅层布有正中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深层有指背动、静脉。

阅读:7.7K

心悸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悸、厥证、里寒、伤寒、水气凌心、水停、阳虚、心下悸。

阅读:7.7K

王执中癫疾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证。

阅读:7.7K

王执中目青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青。

阅读:7.7K

楼全善面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肿、齿槽风、面疮、腮肿。

阅读:7.7K

喘证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喘病、脾热。

阅读:7.7K

脏躁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脏躁、心气血两虚证。

阅读:7.7K

廖润鸿牙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牙痛。

阅读:7.7K

普济历节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历节风、汗出。

阅读:7.7K

肖福庵腰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湿、活动不利。

阅读:7.7K

余纯疟疾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

阅读:7.7K

痹证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麻木。

阅读:7.7K

吴亦鼎鹤膝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鹤膝风、下肢冷痛。

阅读:7.7K

王执中心烦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烦、心阴虚证、无汗。

阅读:7.7K

聚英疝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寒邪、湿热、痰积。

阅读:7.7K

杨敬斋热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热病、伤寒、高热。

阅读:7.7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