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大成崩漏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崩漏、元气不足、烦躁、骨痛、脉数、身热。
阅读:1.1K
牙痛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牙齿浮动、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牙龈萎缩、牙痒、咀嚼无力、牙龈肿痛、溢脓、牙痛、牙周炎。
来源:本病多因外感风热,或内伤食滞,郁而化热,或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风热侵袭
外感风火邪毒,伤及牙床及齿龈,邪聚不散,气血凝滞,瘀阻脉络,不通而致牙痛。
2.胃火上扰
胃火素盛,又嗜食辛辣,食滞胃脘,郁而化热,引动胃火循经上扰,灼伤牙床及齿龈,脉络受损,血瘀气滞,不通而致牙痛。
3.虚火上炎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耗伤气阴,或年迈体衰,肾阴不足,骨髓空虚,虚火上炎,灼烁牙龈而致牙痛。
阅读:1.1K
余纯手膊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上肢痛、肩不举。
阅读:1.1K
大全心腹臌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臌胀、气短、小便不利、心腹胀、胸闷、饮食不下。
阅读:1.2K
楼全善水肿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水肿、肝郁气滞、脾胃气虚、小便不利。
阅读:1.1K
千金腹胀满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胀、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太息、脘腹胀满。
阅读:1.1K
甲状腺机能亢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阴两虚。
阅读:1.1K
奔豚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奔豚、肠鸣、腹胀、拒按、呕吐、脘腹痛。
阅读:1.1K
便秘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便秘、阴虚。
阅读:1.1K
寒凝心脉胸痹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气短、畏寒、背痛彻心、脉沉细、脉弦紧、舌质淡、苔薄白、苔滑、心痛彻背、阴雨加重、遇冷加重、着凉、肢冷、寒凝心脉胸痹、心悸、心绞痛。
阅读:1.1K
拔罐治神经性皮炎(法一)
小结:本拔罐法可用于:神经性皮炎。
阅读:1.1K
廖润鸿嗜睡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嗜睡、脾肾阳衰、脾肾阳虚。
阅读:1.1K
肝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崩漏、便秘、胆道蛔虫病、胆结石、胆囊炎、癫痫、电光性眼炎、肥胖症、复视、肝郁胁痛、睾丸炎、高血压危象、高脂血症、更年期综合征、急性肝炎、急性结膜炎、假性近视、近视、精神分裂症、颈肩臂综合征、老年性白内障、脉管炎、慢性肝炎、脑血管意外、扭挫伤、疟疾、疱疹性结膜炎、偏瘫、青光眼、缺铁性贫血、疝气、神经衰弱、湿疹、视神经萎缩、胃痛、血液病、夜盲症、忧郁症、中耳炎、抽搐、胆绞痛、巅顶痛、耳鸣、腹痛、腹泻、肝痛、高血压、角膜溃疡、精索静脉曲张、痉挛、麦粒肿、面肌痉挛、皮下出血、视力模糊、四肢麻木、头痛、无脉、斜视、胸胁胀痛、眩晕、遗尿、抑郁、阴痒、月经不调、胀气。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阴,故有清热解毒,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肝穴有调节肝脏,治疗肝病的作用。
阅读:1.1K
鼻衄针灸方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衄。
各家论述:肺胃蕴热,充斥鼻窍,络脉损伤为本病之基本病机。上星、卤会:属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行于鼻,二穴同经相配泄热凉血。合谷:手阳明经既与手太阴经相表里,又与足阳明胃经相接于鼻旁,且本穴为泄热要穴,功能与循经相兼并用。血海:擅治血证,配合谷清热凉血。
阅读:1.1K
中魁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鼻衄、呃逆、呕吐、食欲不振、胸闷、牙痛、白癜风、鼻出血、反胃、心悸、噎膈。
来源:有桡、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背动脉分布。
阅读:1.1K
楼全善鼻息肉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息肉、牙痛。
阅读:1.1K
大成发背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发背、痈疽。
阅读:1.1K
侯肇楷治呼吸停止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呼吸暂停、麻痹、胸膈不利。
阅读:1.1K
千金胁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不能卧。
阅读:1.1K
肖福庵迎风流泪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迎风流泪。
阅读:1.1K
刮痧治浊瘀内停肤色暗哑
小结:本刮痧法可用于:浊瘀内阻、皮肤晦黯。
备注:平刮额部正中线经阳白至太阳的连线、面颊部迎香经颧髎至下关的连线、耳门经听宫至听会的连线、下颏部承浆经地仓至下关的连线,可疏调面部经脉气血,促使气血上荣于面;泻刮督脉后发际经大椎至腰阳关段、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至大肠俞段,角揉肺俞、膈俞、大肠俞,可调节阴阳,调整脏腑,泄肺通肠,活血化瘀;泻刮大肠经曲池至合谷段、胃经足三里至下巨虚段,可清泻胃肠,通降浊气;泻刮肝经膝关至中封段,角揉血海、三阴交,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配支沟、天枢理气通便;配气海、关元、地机通经止痛。
阅读:1.1K
隔姜灸治慢性结肠炎
小结:本艾灸法可用于:慢性结肠炎。
阅读:1.1K
杨敬斋疟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疟证、寒热。
阅读:1.1K
导引治五脏横病候
小结:本导引法可用于:五脏不调、脏腑证。
阅读:1.1K
大全足缓难行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足软、行步困难、脉。
阅读:1.1K
肖福庵风痹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风痹、风邪、窜痛、身痛。
阅读:1.1K
燥屎内结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燥屎、便秘、阳明病、烦躁、脐腹痛。
阅读:1.1K
盆腔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附件炎、急性盆腔炎、急性腰扭伤、慢性盆腔炎、盆腔炎、前列腺炎、痛经、闭经、腹胀、下腹痛、腰痛、月经不调。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平,长于清利行气,有清热祛湿,理气调经之功。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通经活络,消炎止痛,清热利湿,理气调经等作用。
阅读:1.1K
千金痹证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历节风、汗出、颈痛、项强。
阅读:1.1K
耳背臀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肌肉萎缩、臀痛、腰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阳,专于通利,故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荣筋止痛之功。
阅读:1.1K
前谷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臂痛、耳鸣、高热、目痛、乳汁少、头痛、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精神分裂症、面部病证、脑病、缺乳、热病、乳房病证、乳腺炎、乳痈、腮腺炎、五官病证。
来源:有指背动、静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阅读:1.1K
王执中崩漏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崩漏、带下不尽。
阅读:1.1K
李守先四肢浮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四肢浮肿。
阅读:1.1K
太阳变证针灸方·第十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太阳误下、下利。
阅读:1.1K
阴郄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暴喑、盗汗、惊悸、衄血、胃出血、心痛、吐血、骨蒸、心绞痛、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炎。
来源: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阅读:1.1K
刮痧治虚证黄褐斑
小结:本刮痧法可用于:虚证、黄褐斑。
备注:平刮额部正中线经阳白至太阳的连线、面颊部迎香经颧髎至下关的连线、耳门经听宫至听会的连线,可疏调面部经气,化瘀消斑;补刮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至肾俞段,可调节阴阳,调整脏腑,调和气血,补益肝肾;补刮脾经阴陵泉至三阴交段、肾经阴谷至太溪段,可补肾健脾。配三阴交、太溪、照海补益肝肾;配脾俞、胃俞、足三里健脾和胃,补益中气。
阅读:1.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