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活血通脉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背痛、刺痛、肩痛、口唇青紫、气短、四肢厥逆、胸痹心痛、甲床青紫、脉结代、脉细涩、舌质紫黯、行血脉、心悸。 各家论述:心主血脉,瘀血的病证在临床较为多见,其中心脉瘀阻多属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绞痛。本证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一有“瘀”即成阻,瘀阻则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其痛甚则痛引肩背至臂内侧,故正如《灵枢·经脉》所描述:​“手少阴之脉……下出腋下,循内后廉……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所以治疗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大法。心俞、巨阙:此为俞募配穴,可调益心脏之功能,活血化瘀。故《备急千金要方》云:​“心痛不可按,烦心,巨阙主之……心俞主筋急。​”膻中、膈俞:膈俞为血之会;膻中为气之会,故取二穴可活血化瘀行气,以求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化,俾使经络通畅,通则不痛。阴郄、内关:阴郄为心经之郄穴,为经气深聚之所在,阴经郄穴治疗血证效果较好,故可取其通调经气,活血通脉;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取之以通经络而蠲痹镇痛。

阅读:4.0K

失喑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音、不能言、喉喑。 各家论述:《针灸全书》​:​“喑哑:哑门、风府、通里、合谷。​”哑门、风府:属督脉,同会于阳维,可调节经气,利咽开音。通里:是心经络穴,其脉上夹咽,为利喉开音要穴。合谷:为大肠经原穴,疏风解表,清热利喉。

阅读:4.0K

指间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手腕病证、手指麻木、手足不温、头痛、咽痛。 来源: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骨间肌。分布有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指背支。

阅读:4.0K

严定梁治慢性泄泻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慢性腹泻、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久泻。

阅读:4.0K

杜思敬伤寒汗不出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无汗。

阅读:4.0K

太阳病针灸方·第二十九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表邪入里、太阳误下、饮邪上犯、气上冲心、心下痞、眩晕、震颤。

阅读:4.0K

痰浊头痛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恶心、流涎、纳呆、头痛、昏蒙、脉滑、身倦、苔白腻、胸脘满闷、痰浊头痛。

阅读:4.0K

王执中肺痈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肺痈、气上、咳逆、咳唾脓血、涎沫。

阅读:4.0K

攒竹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呃逆、口眼㖞斜、流泪、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瞤、头痛、眼睑下垂、面肌痉挛、目暗、急性腰扭伤、近视、泪囊炎、目疾。 来源:有额肌及皱眉肌;当眶上动、静脉分支处;布有额神

阅读:4.0K

千金喉痹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痹、咽干。

阅读:4.0K

景岳牙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牙痛。

阅读:4.0K

鼻衄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衄。 各家论述:《针灸资生经》​:​“囟会、上星皆治鼻衄。​”囟会、上星:皆属督脉,督脉下行鼻柱,可清热降逆以止血。

阅读:4.0K

圣济转胞小便不利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转胞病、小便不利、腹痛。

阅读:4.0K

魏之琇肾厥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肾厥、寒滞肝脉、肾经虚寒、悲伤、烦闷、烦躁、忿怒、拒食、脉沉细、无脉、夜间加重。

阅读:4.0K

郭嘉熙治搭背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发背、蜂窝织炎、脓毒症。

阅读:4.0K

失眠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眠。

阅读:4.0K

叶茶山痰饮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痰饮。

阅读:4.0K

癫痫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痫、痫证。

阅读:4.0K

上耳根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鼻炎、脊髓炎、面瘫、脑血管意外、三叉神经痛、神经系统疾病、哮喘、心悸、半身不遂、鼻衄、腹痛、截瘫、面肌痉挛、疼痛、头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平,故有养血舒筋,活血通络,健脾利气,解痉镇痛之功。可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有止血、止痛、定喘的作用。

阅读:4.0K

项部病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颈痛、项强、项部病证。 各家论述:风寒之邪壅遏太阳,项部气血郁阻不通,扭伤、睡姿不当皆可导致项部疮痈或活动受限。主穴为颈夹脊,疏通局部气血。辅以金门、后溪,分属手足太阳经,足太阳经至项,手太阳经交会于大椎穴,为同名经配穴,同气相通,又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配以风池穴,疏散风邪与局部作用相结合。

阅读:4.0K

王执中腹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疼痛。

阅读:4.0K

千金耳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聋、耳鸣、耳痛。

阅读:4.0K

王执中癥瘕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癥瘕、积聚。

阅读:4.0K

普济目赤肿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赤肿痛、近视、目痛。

阅读:4.0K

普济癫疾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证、瘦弱、头痛。

阅读:4.0K

千金呕吐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呕吐、呕恶。

阅读:4.0K

景岳五痫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五痫、风痫、惊痫、痫证、角弓反张、弄舌。

阅读:4.0K

承山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腹痛、疼痛、腰膝拘急、便秘、腓肠肌痉挛、疝气、脱肛、痔、痔疮、坐骨神经痛。 来源:在腓肠肌两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阅读:4.0K

大成瘖哑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瘖、肺肾气虚、经络不通。

阅读:4.0K

太阳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偏头痛、屈光不正、耳鸣、面肌痉挛、嗜睡、听力下降、头昏、头痛、头晕、夜尿多。 各家论述:本穴穴性属阳,有疏表通络、利窍升清的功效。可疏肝泄胆,通络止痛。

阅读:4.0K

肖福庵腰痛针灸方·第八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肾虚。

阅读:4.0K

贺惠吾治胃下垂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下垂、脾胃阳虚。

阅读:4.0K

王执中面肿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肿、肝胆气虚、脾湿、脾失健运、脾虚不运、头面浮肿。

阅读:4.0K

焦顺发治阳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阳痿、紧张。

阅读:4.0K

吴亦鼎疝气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

阅读:4.0K

吴亦鼎咽喉肿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咽喉肿痛。

阅读:4.0K

吴亦鼎噎膈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噎膈、气膈、疼痛。

阅读:4.0K

肖福庵胬肉攀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胬肉攀睛。

阅读:4.0K

大全颈项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颈痛、外感风寒、项强。

阅读:4.0K

姚寅生治疝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白浊、五淋。

阅读:4.0K

大全中风角弓反张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角弓反张、失明。

阅读:4.0K

泄泻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泄泻、急性肠炎。

阅读:4.0K

陷谷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肠鸣、腹痛、津失输布、目赤肿痛、水肿、面浮、无力、足痿、足肿痛。 来源:有第2跖骨间肌;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

阅读:4.0K

王执中目视不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暗。

阅读:4.0K

半月板损伤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跛行、骨擦音、肌肉萎缩、膝痛、压痛、关节肿胀、活动不利、屈伸不利、肿胀、半月板损伤。 来源:膝关节由于外伤、久行等,或在负重情况下膝关节屈曲时,突然做强力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半月板黏着股骨髁部分随之活动,夹在胫骨平台之间,形成旋转剪力,当旋转剪力超过半月板承受极限时,导致内侧半月板或外侧半月板撕裂。严重者,可伴有十字交叉韧带和侧副韧带同时损伤。半月板撕裂类型有纵行撕裂、横行撕裂、水平撕裂、边缘撕裂。临床上以边缘撕裂多见,有如“桶柄样”撕裂,纵行、边缘撕裂最易形成“绞锁”​,而横行撕裂多位于半月板中央部,不易发生绞锁。同时,破裂的半月板容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由于半月板缺乏血运,只有边缘有少量血液循环,因此除边缘撕裂外,其他部分撕裂很难修复。破裂的半月板不但破坏了膝关节的稳定性,而且还影响膝关节的活动功能,并与股骨髁、胫骨髁相互磨损,甚至发展成创伤性关节炎,严重者可发生关节“绞锁。中医学认为,本病或因急性损伤,气滞血瘀,关节失稳,经筋失养,筋络痹阻,不通则痛;或因损伤日久或手术后,每遇外邪侵袭,或劳累过度,引起膝部气血凝滞,而致局部疼痛,活动不利。

阅读:4.0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