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大成疝气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寒疝、腹痛、睾痛。
阅读:6.5K
垂前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牙痛。
临床应用:本穴是诊断神经衰弱的参考穴。
阅读:6.5K
王凤仪治多寐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多寐、发作性睡眠症、劳伤心脾、思虑过度。
阅读:6.5K
李学川癥瘕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癥瘕、五积、血积、血癖、痞块。
阅读:6.4K
少海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胁痛、心痛、肘关节痛、麻痹、上肢麻木、手颤、头项痛、腋痛、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瘰疬、心病、癔病、癔症。
来源:有旋前圆肌、肱肌;有贵要静脉,尺侧上、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外前方有正中神经。
阅读:6.4K
王执中呕吐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呕吐、胃反。
阅读:6.4K
中都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恶露不绝、腹胀、腹胀腹痛、下肢痿痹、泄泻、足软、无力、下肢麻痹、下肢痛、小腹痛、崩漏、产后恶露不绝、肠炎、喉炎、急性肝炎、痢疾、盆腔炎、疝气、膝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遗精。
来源:在胫骨内侧面中央;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中支。
阅读:6.5K
李学川鼻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病、鼻息肉、牙痛。
阅读:6.4K
章门
小结:【穴名来源】章,同“障”;门,门户。穴在季肋下,如同内脏之门户。
【精准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
【功能】疏肝健脾,降逆平喘。
【主治】大便秘结,四肢懈惰,胸胁痛,呕吐,腹泻。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章门,以侧腹部有酸胀感为宜。灸法: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
阅读:6.4K
肖福庵热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热病、无汗。
阅读:6.4K
普济疟疾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温疟。
阅读:6.4K
廖润鸿角弓反张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角弓反张。
阅读:6.4K
血海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闭经、股痛、膝痛、血热、月经不调、丹毒、妇科病、皮肤病、湿疹、痛经、荨麻疹、瘾疹。
来源: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阅读:6.4K
吴亦鼎肺心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痛、俯卧。
阅读:6.5K
大全手足麻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手足麻痹、经络不通。
阅读:6.4K
中膂俞
小结:【穴名来源】中,中间;膂,挟脊肌肉;俞,输注。穴位约居身体的中部。
【精准定位】在骶区,横平第3骶后孔,骶正中嵴旁1.5寸。
【功能】温阳理气,清热散寒。
【主治】腰脊强痛,消渴,疝气,痢疾。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按中膂俞,以局部酸胀为度。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6.4K
琼瑶真人腹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背痛、上腹痛、小腹痛、胁痛。
阅读:6.4K
横骨
小结:【穴名来源】横骨,为耻骨之古称。穴在横骨上缘,故名。
【精准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功能】涩精举阳,通利下焦。
【主治】腹胀,腹痛,泄泻,便秘。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压横骨,以局部酸麻为佳。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阅读:6.4K
幽门
小结:【穴名来源】幽,隐藏;门,门户。胃之下口称幽门。穴的深部,邻近幽门。
【精准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功能】调理肠胃,通乳消痈。
【主治】腹痛,呕吐,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压幽门,以局部酸沉为佳。灸法:艾条灸5~10 分钟。
阅读:6.4K
围绝经期综合征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来源:妇女经绝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常受体质、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社会环境、精神等因素影响而发病。病位在肾,常累及他脏,以致病情复杂。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肾阴亏虚
素体阴虚,精亏血少,经断前后,天癸将竭;或忧思不解,营血暗耗;或房事不节,精血耗伤,肾阴更虚,冲任衰少,脏腑失养,而致本病。
2.肾阳亏虚
素体虚弱,肾阳虚衰,经断前后,肾阳更虚;或房事不节,损伤肾气,命门火衰,冲任失调,脏腑失于温煦,而致本病。
3.阴阳两虚
肾为水火之宅,内藏元阴元阳,阴阳互根,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致阴阳俱虚,真阴真阳不足,不能濡养、温煦脏腑,遂致诸症丛生。
阅读:6.4K
三阴交
小结:【穴名来源】三阴,指足三阴经;交,交会。此系脾、肝、肾三阴经之交会穴。
【精准定位】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能】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
【主治】脾胃虚弱,腹痛,胃痛,水肿,男科疾病,妇科疾病。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经常用指腹揉按三阴交,每次5~10分钟。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6.4K
咯血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咯血、出血过多、血色鲜红。
阅读:6.4K
危亦林虚劳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虚劳、虚证。
阅读:6.4K
风府
小结:【穴名来源】风,风邪;府,处所。可治风邪为病之穴,也是易为风邪侵袭的部位。
【精准定位】在颈后区,枕外隆突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功能】清热息风,醒脑开窍。
【主治】感冒,颈项强痛,眩晕,鼻塞,咽喉肿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点按风府。灸法:艾条温和灸3~5分钟。
阅读:6.4K
大成目赤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赤、风热。
阅读:6.4K
李学川瘟疫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瘟疫、热结、热入血室、阴黄、发黄、口干、目黄。
阅读:6.4K
阴廉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不育、赤白带、带下量多、股痛、阴痒、月经不调、少腹痛、下肢挛急、膀胱结石、膀胱炎、股癣。
来源:有长收肌和短收肌;有旋股内侧动、静脉浅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浅、深支。
阅读:6.4K
廖润鸿历节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历节风、肢节痛。
阅读:6.4K
楼全善通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通便、表邪入里、伤寒、大便不通。
阅读:6.4K
完骨
小结:【穴名来源】古称颞骨乳突为完骨,穴在其后下方,故名。
【精准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
【功能】通经活络,祛风清热。
【主治】头痛,目痛,齿痛,胸胁痛,口苦。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按揉头窍阴,每次3~5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6.4K
秩边
小结:【穴名来源】秩,秩序;边,边缘。膀胱经的背部诸穴,排列有序,本穴居其最下边。
【精准定位】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功能】舒筋通络,强健腰膝,疏调下焦。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痔疾,大、小便不利。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点按秩边,以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为佳。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6.4K
发黄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发黄、肝胆瘀滞、热重于湿、湿热内蕴、太阴病、阳黄、阳明病、腹胀、小便不利。
阅读:6.4K
肖福庵伤寒无汗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无汗。
阅读:6.4K
鼻衄不止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衄、阳明腑实、阳明经热、阳明热结、鼻干、口臭、口渴引饮。
阅读:6.4K
癃闭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尿闭、尿少、无尿、小便不利、小便不通、癃闭、脊髓炎、泌尿系统肿瘤、尿道损伤、尿道狭窄、尿结石、尿潴留、前列腺增生。
来源:本病常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瘀浊内停、久病体虚,引起膀胱及三焦气化不利,而致小便排出困难,甚则闭塞不通,重者或伴水肿、头晕、喘促等症。其病位在膀胱,与肾、三焦、肺、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湿热蕴结
中焦湿热不解,下注膀胱;或素体湿热,热结下焦,肾热移于膀胱,以致膀胱湿热,气化不利,小便不通,而致癃闭。
2.肺热气壅
热壅于肺,肺气不能肃降,津液输布失常,水道通调不利,不能下输膀胱,则小便不通;或热气太盛,肺热下移膀胱,膀胱因肺失清肃而不利,以致上、下焦均为热气闭阻,小便全无,则其病势迫急,病情重笃,较之前者更甚。
3.肝郁气滞
忧思恼怒,情志内伤,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调,影响三焦气化,水道通调失司,导致小便不畅或闭塞。
4.瘀浊阻塞
瘀血凝聚,或尿路结石,停留尿道膀胱,阻塞小便通路,因而形成癃闭。
5.肾阳不足
年老体弱,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膀胱失于温煦,气化无权,导致排尿困难。
阅读:6.4K
脉络瘀阻斜视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舌有瘀斑、视歧、四肢不用、斜视、脉涩、偏废、舌质淡、脉络瘀阻麻痹性斜视。
阅读:6.4K
廖润鸿湿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湿瘀、痫证。
阅读:6.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