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牢脉-痞块

小结:内金香附粥原料鸡内金3克,香附3克,红花1克,粳米55克。做法将粳米淘净,药材洗净备用。锅内加水烧开,下粳米及药材,煮至米熟烂即可。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阅读:3.7W

缓脉(多主脾胃虚弱及湿证)-脉象解析

小结:"缓脉,去来亦迟,小快于迟。"-西晋·王叔和《脉经》"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清·李延昰《脉诀汇辨》脉象解析缓脉,一息四至,来去弛缓松懈。中医认为,若脉来均匀和缓,为平脉,是正常人的脉象。缓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 [专家提示]迟、数、疾、缓放在一起,是因为这四种脉象都与脉率相关,但是缓脉并非与疾脉相对,缓脉并非跳动极慢,这一点要弄清楚,在辨证的时候,缓脉大多与肠胃有关,诊脉的重点为右手关部。

阅读:3.6W

正确的脉诊体位是什么样的

小结:脉诊时患者的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寸口部充分暴露伸展,气血通畅,便于诊察脉象。如果是侧卧,手臂受压,或上臂扭转,脉气不能畅通,或手臂过高或过低,与心脏不在一个水平面时,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脉象失真。

阅读:3.5W

涩脉-心血瘀阻,心悸怔忡

小结:脉象:左手寸脉涩。可能的健康问题:心血瘀阻引起的各种胸闷、心悸、胸痛等问题。 [延伸辨证及确诊] (1)久病体虚、长期闷闷不乐、大量失血等都可能是病因。 (2)胸口憋闷、疼痛,时间长了肩背也疼痛。 (3)嘴唇、指甲发青、发紫,甚至出现斑点,舌色暗淡。 (4)易感冒,感冒后不易康复。 (5)劳累,遇到寒冷天气等症状会加重。 [专家提示]调养的大原则是活血化瘀、补心理气,但瘀阻的病因不同,还需要辨证调养。比如痰阻者要化痰,寒阻者要温心阳等。情绪上的调养也十分重要,平时要保持心境平和、开朗。 红花丹参饮原料红花3克,丹参5克。做法将红花、丹参用茶包包起来,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用法代茶饮,每日睡前1次。

阅读:3.4W

手指上的眼睛-指目

小结:手诊是否准确,手指感应的灵敏度十分重要,人的手指,指端皮肉凸起的最高端,是感应最灵敏的地方,就好像长了"眼睛"一样,所以被称为"指目"。切脉的时候,就是用指目感知脉的变化,效果最佳。另外,还应推移灵活,便于寻找指感最清晰的部位,并可根据需要适当调节指力。如脉象细小时,手指着力点可偏重于指目前端;脉象粗大时,着力点偏重于指目后端。必要时,可以将指目与指腹结合起来。

阅读:3.4W

心脏病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细弦,多为情志不遂,心气郁结而致;脉沉细迟,多为中年人,肾气渐衰,心气不足;脉弦涩,多为瘀血痹阳阻所致。

阅读:3.4W

肩关节周围炎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象浮紧,多为风寒侵袭所致;脉细无力,多为气血不足,筋失所养所致;脉细涩,多为气滞血瘀所致。

阅读:3.4W

腰痛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细,多为肾虚腰痛所致;脉沉紧或沉迟,多为寒湿腰痛所致;脉濡数或弦数,多为湿热腰痛所致。

阅读:3.4W

滑脉-心热,心惊不寐

小结:脉象:左手寸脉滑而有力。可能的健康问题:心火过旺,导致火热伤神,影响睡眠。 [延伸辨证及确诊] (1)可能在夏季吃了较多的热性食物,如麻辣烫、火锅、榴莲等。 (2)炎热季节,遇到烦躁、愤怒的事情也可能导致心火过旺。 (3)主要表现为心热,心情烦躁。 (4)可能出现掌心发热、额头发热、舌尖发红、口臭等症状。 [专家提示]治疗应以养心祛热、镇静安神为原则。日常饮食宜清淡,症状消失之前不宜做剧烈运动,情绪上也不宜有剧烈波动。 西洋参黄连茶原料西洋参5克,黄连2克。做法将西洋参、黄连剪碎,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用法代茶饮,每日1次,可反复冲泡。

阅读:3.3W

慢性支气管炎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浮或浮紧,多为风寒袭肺所致;脉浮数或浮滑,多为风热犯肺所致;脉弦滑,多为肝火犯肺所致。

阅读:3.3W

散脉-肾阴阳两虚

小结:脉象:两手尺脉散。可能的健康问题:肾阴阳两虚,而且比较严重,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 延伸辨证及确诊 (1)久病卧床,元气离散,比较危险。 (2)孕妇分娩期间或者产后,体力大量散失,属于正常情况。 (3)某些急症或者严重的内外伤,出现暂时的散脉。 (4)药物中毒和食物中毒等。 [专家提示]传统中医认为散脉,尤其是肾脉散,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有"独散者死"之说,但是现在医疗水平非常发达,如果出现散脉,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宜慌张,须结合病人的其他表现,及时治疗。另外,对孕妇而言,分娩过程出现散脉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是怀孕期间出现散脉,则可能是流产、早产的先兆,要马上送医治疗。 海参小米粥原料水发海参50克,小米30克,盐适量。做法 1将海参切片,小火熬制2小时。 2加小米继续熬成粥,加盐调味即可。用法温热服,每日早晚各1次。

阅读:3.3W

神经衰弱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弦,多为肝气郁结所致;脉弦数,多为气郁化火所致;脉弦或涩,多为血行淤滞所致;脉弦滑,多为痰气郁结所致。

阅读:3.3W

诊脉的手法

小结:脉象按力度分浮、中、沉,在诊脉的时候,会使用到举、按、寻的手法,这些都是不同的操作手法,虽可结合使用,但不能相混。[举法]手指较轻地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以体察脉象。用举的指法取脉又称为"浮取"。[按法]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用按的指法取脉又称为"沉取"。[寻法]寻即寻找的意思,指手指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并调节适当指力,或左右推寻,以细细体察脉象。另外,在使用几根手指上,还分总按和单按。[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大小相等的指力诊脉的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三部和左右两手脉象的形态、脉位、脉力等。[单按]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次、形、势等变化特征。

阅读:3.3W

滑脉-寸口三部脉象

小结:[主病]脉搏滑而平缓,就是健康的脉象,常见于气血旺盛的青壮年。如果女性停经两三月出现滑脉,则是妊娠脉,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脉。病理性的滑脉多与痰湿、实热相关,所以病理性的兼脉多见浮滑脉、弦滑脉、滑数脉等,极少出现滑沉脉、滑迟脉等与虚证、寒证相关的滑脉,因为虚、寒皆不利于脉象流利。

阅读:3.3W

失眠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象弦数,舌质红,舌苔黄,症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多为肝郁化火所致。

阅读:3.3W

正常脉象-有根

小结:"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难经.八难》"有根",即脉有根基。脉之有根无根主要说明肾气的盛衰。由于肾藏精,乃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人身十二经脉全赖肾气之生发。体现在脉诊上,就是在诊脉的时候,迟脉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因为尺脉候肾,沉取候肾,尺脉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根的脉象。"寸口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意思是说,虽然病人的寸口部位诊不到脉象了,但是尺脉不绝有力,这种情况病人还是有救的。相反,若尺脉沉取不应,则说明肾气已败,病情危笃。总之,脉贵有胃、有神、有根,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胃、神、根三者是三位一体、相互补充而不能截然分开的,有胃必然有神、有根,即不论是何种脉象,只要节律整齐,有力中不失柔和,和缓中不失有力,尺部沉取应指有力,就是有胃、有根的表现,说明脾、心、肾等脏腑功能不衰,气血精神未绝,虽病而尚轻浅,正气未伤,预后良好。

阅读:3.3W

牢脉(多主里证实寒)-脉象解析

小结:"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西晋·王叔和《脉经》脉象解析。

阅读:3.3W

正常脉象-有神

小结:"无论浮沉、迟数、滑涩、大小之各脉,按指之下若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而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陈士铎《辨证录》中医认为"神"是精神的主宰,通俗地讲,就是看起来很精神,容光焕发。在脉象上来说是指脉律整齐、柔和有力。即使微弱之脉,但未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弦实之脉,仍带柔和之象,皆属脉有神气。反之,脉来散乱,时大时小,时急时徐,时断时续,或弦实过硬,或微弱欲无,都是无神的脉象。大多数情况下,"有神"跟"有胃"是相辅相成的,有胃就有神,有神就有胃,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可以这两点一起考虑。专家提示给病人诊脉的时候,是否有神十分重要,如果病人形神充沛,那么康复就会相对迅速,如果无神,哪怕没什么明显的症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阅读:3.3W

慢性胃炎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滑数,多为邪热内陷所致;脉弦滑,多为饮食停滞所致;脉沉滑,多为痰湿内阻所致;脉沉弱,多为脾胃虚弱所致。

阅读:3.3W

滑脉-痰饮郁肺

小结:脉象:右手寸脉滑。可能的健康问题:痰湿郁积于肺,形成肺部痰饮,导致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 [延伸辨证及确诊] (1)胸胁感到胀满、疼痛,尤其是咳嗽会带着痛,感觉有痰。 (2)之前可能长时间感冒咳嗽。 (3)气喘比较严重,不能俯卧,稍微动一下就会加剧咳嗽和疼痛。 [专家提示]痰饮,所谓痰,就是体内寒热或其他邪气郁积成痰,外感、饮食、情绪、内伤等都可能是形成痰的原因,痰本身的特性是黏稠,如果导致体内水液运行不畅,形成集聚,就是所谓的饮。所以胀满、疼痛是痰饮的主要表现。痰饮郁肺大多数是因为外感风热风寒,长时间没有痊愈导致的,所以,咳嗽、气喘也是痰饮的重要表现。 甘草半夏汤原料甘草10克,半夏5克。做法将上药粗碎,加清水适量煎煮1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用法每日2剂,饭后服用。

阅读:3.3W

涩脉-寒、痰阻肺,少气咳唾

小结:脉象:右手寸脉涩。可能的健康问题:寒邪或者痰湿郁积肺中不去,导致寒喘、气短、咳嗽等症状。 [延伸辨证及确诊] (1)曾经感染过风寒,咳嗽未停。 (2)咽喉发痒,咳嗽声重,痰少、色白。 (3)喜热畏寒,偶有发热,但很少出汗。 (4)发热时全身肌肉酸痛,头涨痛,揉太阳穴有所缓解。 [专家提示]寒、痰阻肺导致的各种肺部问题大多与风寒感冒分不开,一般体虚者长期感冒未愈,或外感风寒者症状更为明显,治疗的原则是祛风散寒、止咳化痰。生病期间不宜做室外运动,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锻炼即可。 川贝丹参饮原料川贝母3克,丹参5克,雪梨200克。做法 1将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块,川贝母、丹参洗净备用。 2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水炖1小时即可。用法温服,每周3-4次。

阅读:3.3W

滑脉(多主饮食过度)-脉象解析

小结:"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西晋·王叔和《脉经》脉象解析。

阅读:3.3W

动脉(主心脏疾病)-脉象解析

小结:"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西晋·王叔和《脉经》脉象解析。

阅读:3.2W

洪脉-肾水枯,肾火旺

小结:脉象:双手尺脉洪。可能的健康问题:多为久病缠绵,肾水枯竭,尺脉出现洪脉是一种比较危险的信号。 [延伸辨证及确诊] (1)大多为久病之人,身体虚弱。 (2)大便干燥、小便黄而少。 [专家提示]肾不言火,肾本来是一个极少出现火证的器官,如果尺脉出现洪脉,说明肾虚火极盛,这是肾水枯竭的先兆,此时治疗上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大小便的通畅。饮食上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另外,女性月经前1-2天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尺脉洪。 茸附汤原料鹿茸10克,附子10克。做法将上药粗碎,加清水适量,煎煮数沸,滤渣备用。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阅读:3.2W

牢脉-疝气

小结:“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 ” 临床意义:主阴寒内实,疝气症瘕。

阅读:3.2W

滑脉-肝热头晕

小结:脉象:左手关脉滑。可能的健康问题:肝火上炎,影响到情绪,导致头晕、头涨、头痛等症状,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 [延伸辨证及确诊] (1)性格本来就易怒,或者最近变得越来越暴躁。 (2)平时吸烟喝酒,尤其是酗酒。 (3)嘴里发干、发苦,吃一些清淡的食物都感觉口苦。 [专家提示]肝热的治疗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为主。五脏的各种热证表现都不一样,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进行区分,肺热多表现为热咳、哮喘、口干;心热多表现为双颊及额头发红发热、舌尖发红、口酸、惊悸;肝热多表现为口苦、眼红、易怒;胃热多表现为口臭、嗳气;肾虚热多表现为小便发黄、发烫。其中肺热、肝热、心热都极易影响睡眠,要注意分清楚。 菊花枸杞茶原料菊花2克,枸杞子5克。做法将菊花和枸杞子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闷盖5分钟。用法代茶饮,每日不拘时随量温服。

阅读:3.2W

散脉(多主元气离散)-脉象解析

小结:"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西晋·王叔和《脉经》脉象解析。

阅读:3.2W

什么样的脉象是正常脉象

小结:正常脉象也称平脉、常脉,是指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既具有基本的特点,又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范围,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正常脉搏的形象特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1息4-5至,相当于70-80次/分钟,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阅读:3.2W

学习28种脉象,轻松诊病

小结:现代脉诊,基本是以28种脉象为基础的,28种脉象分为浮、沉、迟、数、虚、实共6类。

阅读:3.2W

滑脉-暴食引起宿食不化

小结:脉象:右手关脉滑。可能的健康问题:因为暴饮暴食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导致宿食不化。 [延伸辨证及确诊] (1)最常见的是遇到好吃的就暴饮暴食,导致腹胀、腹痛。 (2)热性食物一次吃太多也会导致此症状。 (3)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专家提示]宿食不化分多种情况,比如脾胃虚弱导致的,应健脾养胃、消食导滞;寒邪客胃引起的,应温胃驱寒;而暴饮暴食引起的,则以消食导滞为主,可用山楂、神曲、麦芽等,症状缓解前应禁食,少量补水。如果疼痛剧烈应及早就医,以免发展成为重病。 神曲山楂饮原料神曲3克,山楂5克。做法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10分钟,滤渣留汁备用。用法每日2剂,饭前热服。

阅读:3.2W

洪脉-寸口三部脉象

小结:[主病]洪脉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期,此时邪热亢盛,充斥内外,且正气不衰而奋起抗邪,邪正剧烈交争,气盛血涌,脉管扩大,故脉大而充实有力,多种实火过盛都可能导致洪脉。另外,炎热的夏季或者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也容易出现洪脉,夏季脉洪只要没有其他不适,就没有健康问题,所以说洪脉是夏季的常脉。

阅读:3.2W

滑脉-淋涩尿赤

小结:脉象:两手尺脉滑。可能的健康问题:肾阴虚,表现出下焦火旺的症状。 [延伸辨证及确诊] (1)小便发黄、发热,排尿时有灼热感。 (2)手心、足心发热、出汗。 (3)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4)经常口干舌燥,晚上睡觉可能会出现盗汗的情况。 (5)男性可表现为遗精、早泄等症。 [专家提示]中医所称的火分实火和虚火,实火一般以阳盛为标志,治疗以清火为主;而虚火则以阴衰为标志,以滋阴为主。肾主水,所以中医有"在肾不言火"的说法,大多数肾火旺都是肾阴虚引起的,所以我们都说肾阴虚引起的上火。 石斛玉米须饮原料石斛5克,玉米须3克。做法将上药洗净,加清水适量,煎煮10分钟,滤渣留汁备用。用法每日2剂,饭后饮用。

阅读:3.1W

紧脉(多主各种寒证引起的疼痛)-脉象解析

小结:"紧脉,数如切绳状。"-西晋·王叔和《脉经》脉象解析。

阅读:3.1W

慢性前列腺炎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滑数,膀胱湿热所致;脉弦,肝郁所致;脉细涩,淤滞所致;脉沉细无力,脾气下陷所致。

阅读:3.1W

脑出血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弦滑,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所致;脉弦数有力,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所致;脉弦滑,为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所致。

阅读:3.1W

阳痿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细,多为心脾受损所致;脉弦,多为肝郁不舒所致;脉弦细,多为恐惧伤肾所致;脉濡数,多为湿热下注所致。

阅读:3.1W

诊脉的力度

小结:[浅按就能得出]浮脉:轻轻按的时候清楚地测得,稍微用力脉搏会减弱,但还是能感觉到,脉形不大不小。芤脉:浮大无力-轻按感觉到,但是无力,稍微用力就感觉不到了,有点像按在葱管上的感觉。革脉:顾名思义就好像按在牛皮做的鼓面上,轻按可察,速度较快,稍微用力就很难察觉。散脉:字面意义上看是很散乱的意思,轻按可得,但是脉搏的频率和力度都比较散乱,没有什么规律。[用力按才能得出]沉脉:用正常的10-15菽指力就能诊得。伏脉:要用超过15菽的力,甚至推至筋骨才能诊得,而且有时候还摸不到。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阅读:3.1W

灸法治心律不齐

小结:手少阴厥阴经肘以下各穴,可以作为常规取用,但其功效不比其他相应穴为优异。

阅读:3.1W

洪脉-胸满气逆

小结:脉象:右手寸脉洪。可能的健康问题:肺热过盛,肺失清肃,导致胸部胀满、呼吸困难。 [延伸辨证及确诊] (1)秋天或者其他燥热的天气穿得过厚,或者吃得太多,导致胃热犯肺。 (2)口干舌燥,咽喉发烫,喜欢饮冷水。 (3)胸口胀满发闷,呼吸急促,感觉呼出来的气都是热的。 (4)大便干燥,甚至便秘。 [专家提示]肺火旺盛达到洪脉的程度大多发生在秋季,一方面秋燥正盛、暑邪未去,如果加衣太早,遇到天气热的时候会导致燥邪、热邪同时犯肺。所以在秋天适当秋冻是符合养生原理的。但是需要注意,秋冻可以冻手、冻脸,但是不能冻脚。饮食调养上以宣肺清火、滋阴润燥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有清火润燥作用的梨和百合。 藿香粥原料藿香15克,粳米50克。做法锅内加水烧开,下淘净的粳米和藿香煮粥,至米熟烂即可。用法每日1-2次,不拘时温服。

阅读:3.1W

寸口三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小结:寸口分配脏腑是根据中医阴阳、脏腑功能的理论来安排的。其分部对应关系是:左寸与心,左关与肝、胆,左尺与肾相对应;右寸与肺、胸,右关与脾、胃,右尺与肾相对应。这种对应关系,是根据《黄帝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规定的,也就是上部脉(寸脉)候躯体上部(心、肺、胸),下部脉(尺脉)候躯体下部(肾)。此外,也有不分寸、关、尺三部,只以浮取、中取、沉取等指力轻重区分,左手脉诊心、肝、肾,右手脉诊肺、脾、命门,这种方法适用于危急病症或年老体虚患者。

阅读:3.0W

洪脉(多主热证)-脉象解析

小结:"洪脉极大,壮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西晋·王叔和《脉经》脉象解析。

阅读:3.0W

涩脉(多主津液亏虚气血瘀滞)-脉象解析

小结:"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西晋·王叔和《脉经》脉象解析。

阅读:3.0W

呼吸法测脉动次数

小结:古人没有钟表,所以医生诊脉的时候往往以自己的呼吸作为标准,来计算患者脉动次数。每呼吸一次为一息,正常的脉动次数为每息4次,间或5次。按照现代科学分析,人每分钟正常的呼吸次数为16-18次,正常的脉搏次数为每分钟70-80次,与传统中医理论还是吻合的。我们现代人自己在家诊脉,可以直接采取计时器或者时钟这样的工具,当所处场所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还是可以采用原始的呼吸计时法的。

阅读:3.0W

芤脉-女性月经量大

小结:和脏腑出血一样,女性月经失血过多,也宜在月经停止后再补血,经期慎用补血之品。如果经期过长,则应入院治疗。白芍饮原料白芍、白术、附子各3克,生姜2克,茯苓4克。做法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数沸,滤渣备用。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阅读:3.0W

卵巢囊肿的脉象表现

小结:脉弦涩,气滞血瘀;脉弦紧,寒凝血瘀;脉沉滑,痰湿淤阻;脉沉涩,肾虚血瘀;脉弦细涩,湿热淤阻。

阅读:3.0W

涩脉-寸口三部脉象

小结:[主病]涩脉,与各种可导致气血凝滞的原因是分不开的,比如气滞、血瘀、痰浊、饮食过度等实证,这些情况下脉象大都涩而有力。另外,虚证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也会导致涩脉,这种情况下脉象大都涩而无力。

阅读:3.0W

正常脉象-有胃

小结:"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凡脉不大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涩,应手中和,意思欣欣,难以名状者,为胃气。"-戴启宗《脉诀刊误》"无论寸关尺,下指之时觉有平和之象,即是有胃气。"-陈士铎《辨证录》人生存的根本是饮食带来的水谷精微,而胃是水谷之海,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胃的功能在诊脉上也会表现出来,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有胃"。"有胃"即脉有胃气。脉之胃气,主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劣和能量的储备状况。一般认为诊脉的时候,脉有胃气的表现是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是为有胃气。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便是有胃气。专家提示:一般来说,一些小的健康问题,诊脉的时候也是有胃气的,如果脉象没有胃气,则是身体健康出现严重的问题,需要立即住院检查了。

阅读:3.0W

缓脉-脾湿、脾胃虚弱

小结:脉象:右手关脉缓而细。可能的健康问题:脾虚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见体质,多因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定且过食肥甘厚味,经常熬夜所致。 [延伸辨证及确诊] (1)饭量减少,大便不成形,吃油腻的东西容易腹泻。 (2)身体大多偏胖,男性有啤酒肚。 (3)总是提不起精神,全身乏力,气短懒言。 [专家提示]脾湿体质现在成为城市人群的一种常见亚健康状态,平时除了用健脾养胃、化痰除湿的方子以外,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上的改变:饮食要规律,三餐定时,结构合理,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尤其是不能过量喝酒;加强锻炼,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以上;尽可能少熬夜;多参与一些与人交流的活动,多参加户外活动。 葫芦黄酒原料干葫芦1个,黄酒500ml。做法将葫芦做成容器状,倒入黄酒,密封1周即可。用法每日温服2次,每次50ml。

阅读:3.0W

寸关尺对应的脏腑

小结:双手寸关尺的脉象,分别与五脏六腑相关联。左手寸部为心,与手少阴心经相关的疾病联系,也跟与之表里的手太阳经关联。左手关部为肝,与足厥阴肝经相关的疾病联系,也跟与之表里的足少阳经关联。左手尺部为左肾,与足少阴肾经相关的疾病联系,也跟与之表里的足太阳经相关联。右手寸部为肺,与手太阴肺经相关的疾病联系,也跟与之表里的手阳明经相关联。右手关部为脾,与足太阴脾经相关的疾病联系,也跟与之表里的足阳明经相关联。右手尺部为右肾(命门),与足少阴肾经相关的疾病联系,也跟手少阳三焦经相关联。

阅读:3.0W

迟脉-肾虚寒

小结:脉象:尺部脉迟而无力。可能的健康问题:肾阳气亏损,导致腰背酸痛、双腿沉重、性功能减弱等。长期缺乏运动,工作压力大,长期生活在寒冷环境中是其病因。老年人自然衰老也是因素之一。 [延伸辨证及确诊] (1)尺脉沉而无力。 (2)早晨起来腰酸背痛,双腿无力。 (3)小腹胀满,上厕所大便不多,用手揉腹,症状减轻。 (4)部分人会出现胁下痛。 (5)大便不成形,排便不规律。 [专家提示]肾虚寒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症状,补肾养肾是老年人长寿的重要养生手段,但是肾虚、肾寒越来越向年轻化发展,很大比例的中年人也有这方面的问题,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休息规律和减轻压力。 枸杞猪肾粥原料枸杞子5克,猪肾50克,粳米50克。做法1将粳米淘净,猪肾洗净切片,枸杞子洗净备用。2锅内加水烧开,下粳米、枸杞子、猪肾,煎煮数沸,至米熟烂即可。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虫草枸杞茶。

阅读:3.0W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