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红花当归桃仁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肩痹、肩周炎。
临床应用:肩周炎缓解期
阅读:1.2W
当归生姜羊肉汤·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产后瘀血、胃寒呕吐、鱼蟹中毒、腹痛、腹泻、寒凝、外感风寒。
阅读:1.2W
杞子炒双参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白内障。
阅读:1.2W
当归生姜羊肉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阳虚体质。
阅读:1.2W
术蔻面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噤口痢。
别名:术蔻散《普济方》卷三九八。
阅读:1.2W
黑豆小麦饮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心阴虚证、睡眠不安、心神不宁。
临床应用:适用于心阴不足所致的心神不宁、夜卧不安等症。
阅读:1.2W
头痛桑葚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秘、消渴、耳鸣、失眠、头痛、眩晕、目暗。
临床应用:将桑葚捣烂,加水3000ml,煎取浓汁(约1000ml),候凉待用。糯米水浸蒸熟,候凉,置于容器中,加入酒曲(研末),药汁拌匀,密封,如常法酿酒。7-10日后药酒酿成,去渣取液即可。
阅读:1.2W
人参蛋清治吐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呕血、吐血。
阅读:1.2W
红曲姜治食积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鱼食积滞、食积。
阅读:1.2W
益智美颜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白发、惊悸、面苍白、面色无华、贫血、失眠、瘦弱、脱发、泄泻、浮肿。
临床应用:适用于因肾阳不足、脾胃虚寒而致面色苍白、皮肤无华以及贫血、体质瘦弱、失眠惊悸、产后浮肿、脾虚泄泻、白发脱发诸症者。龙眼肉性温,久服易生内热,因此,素有痰水及湿滞停饮者应禁饮,体胖者应少饮,体壮者及健康儿童亦不宜多饮此药茶。
阅读:1.2W
灵芝二参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虚血瘀、耳鸣、乏力、高黏血症、神疲、神疲乏力、手足震颤、头晕、脉沉弦、脉细涩、脉弦细、舌淡黯、舌瘀斑、舌瘀点、食少、下肢无力。
临床应用:心阳虚,神疲乏力,头晕耳鸣,手足颤动,下肢无力,饮食减少,舌质淡黯,或有血点、瘀斑,脉细弦,或沉弦,或细涩。高黏血症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灵芝补精气、壮筋骨,含多糖、三萜类、生物碱、核苷类、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酶类等,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衰老、祛痰、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抗凝血等作用;丹参活血化瘀,含丹参酮、丹参醇等,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作用。诸药合用,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阅读:1.2W
良姜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胃阳虚、便溏、恶寒、乏力、面㿠白、纳差、手足不温、倦怠、口干不饮、脉濡弱、舌淡、喜温。
临床应用: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阅读:1.2W
黑豆糯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肾虚、阴虚、阴虚体质、盗汗、汗多、消渴。
临床应用:适用于肾虚消渴、体虚多汗、阴虚盗汗等症。
阅读:1.2W
益肝肾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补肝益肾、养血明目。
阅读:1.2W
甘麦红枣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面萎黄、萎黄、心火。
临床应用:中医讲究对症下药,此汤可以因人而异,灵活加减。如心烦严重者加麦冬12克、鲜竹叶芯30条、丹参12克;心悸怔忡严重者加丹参12克、茯神15克、党参25克,或者用汤药送服中成药归脾丸;易怒烦热者加香附12克、素馨花7.5克、川楝子15克。
阅读:1.2W
北沙参咖啡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肺胃阴虚、肺阴虚证、胃阴虚证、心阴虚证、阴虚体质、燥咳、冠心病、咽干、口渴。
临床应用:北沙参入肺、胃经,擅养肺胃之阴,与咖啡同饮,提神醒脑的同时有助于改善肺阴虚燥咳,胃阴虚咽干口渴之症。
阅读:1.2W
补火解郁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腹胀、厥逆、面黑、面黄、水郁、脘痞、心痛、关节不利、屈伸不利、腰重、着凉。
阅读:1.2W
解暑绿豆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食物中毒、中暑、疮毒、疖肿、暑热、烦渴。
临床应用: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食用。
阅读:1.2W
桑椹红枣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血虚风燥、腹胀、纳差、瘙痒、久病、口干不饮、脉弦细、舌淡、苔白。
临床应用:病久,反复发作,皮损色黯或色素沉着,剧痒,或皮损粗糙肥厚;伴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细弦。
阅读:1.2W
琼玉膏·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心悸、潮热、口燥咽干、目干、目涩、气血亏虚、失眠、消瘦、阴精不足、大便困难、倦怠、五心烦热、腰膝酸软。
阅读:1.2W
槐花大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血、高血压、尿血。
阅读:1.2W
石榴肉桂治消化不良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消化不良、肝痛、呼吸困难、声嘶。
阅读:1.2W
人参淡菜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神经衰弱、潮热、潮热盗汗、带下多、盗汗、烦躁、健忘、眩晕、自汗。
临床应用:适用于眩晕健忘、自汗盗汗、潮热烦躁、神经衰弱、妇女白带过多等症。
阅读:1.2W
参鸡山药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脾气虚弱、虚弱。
阅读:1.2W
茯苓皮饮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水湿、水肿、浮肿、皮肤光亮、小便不利、臃肿。
各家论述:本方所治之证为水湿壅盛、泛溢肌肤所致,治宜利水消肿。方中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外皮,味甘、淡,性平,入肾、膀胱二经,功专利水消肿,能"行皮肤之水"《医林纂要》,且行水而不耗气,"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本草纲目》。椒目为花椒的种子,味苦,性寒,归肺、肾、膀胱经,功能利水、行水,"泄水消满,《金匮》己椒苈黄丸用之治肠间有水气腹满者,以其泄水而消胀也"《长沙药解》。与茯苓皮相伍,增强利水消肿之效。
阅读:1.2W
粳米大枣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滞、食积、痰饮、嗳腐、肠鸣、呃逆、咳喘、呕吐、食欲不振、胁痛、泻痢、胸痹、胸闷、吞酸、脘腹胀满。
阅读:1.2W
六味地黄膏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消渴、遗精、盗汗、耳鸣、肾阴亏损、头晕、腰膝酸软。
临床应用:本膏方即著名方剂"六味地黄丸"改为膏剂而成。
阅读:1.2W
甘草麦枣猪肉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更年期综合征、胃溃疡、心悸、忧郁、多梦、脾胃虚弱、失眠、食欲不振、心神不安。
阅读:1.2W
百合莲子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颈椎病、项痹。
阅读:1.2W
大蒜治产后风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产后风。
阅读:1.2W
人参当归猪腰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心脾两虚、便溏、多梦、乏力、腹胀、健忘、经色浅淡、面萎黄、神疲、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悸、余沥不尽、怔忡、紫斑、经少、脉弱、舌淡。
临床应用:心悸怔忡,头晕,多梦,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或见皮下紫斑,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面色萎黄,舌淡嫩,脉弱。
阅读:1.2W
三花茶·第五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风热感冒、火证、热毒、疮痈、感冒、咽喉肿痛。
各家论述:《神农本草经》将金银花列为上品,并有"久服轻身"的明确记载;《名医别录》记录了金银花具有治疗"暑热身肿"之功效。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茉莉花味辛、甘,性温,有理气止痛、温中和胃、消肿解毒、强化免疫系统的功效,并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本茶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除了用于治疗感冒外,平素体质阴虚火盛者,常服也可起到降"火"的作用。
阅读:1.2W
归参山药猪腰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血两虚、面色无华、神疲、性欲减退、阳痿、精少、脉沉细、脉无力、舌淡、苔白。
临床应用:性欲减退,阳事不兴,或精子数少、成活率低、活动力弱;神疲倦怠,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阅读:1.2W
槐花核桃治痈肿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发背、附骨疽、乳痈、痈肿。
阅读:1.2W
大蒜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
阅读:1.2W
竹沥粥·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肺热、高热、喉鸣、昏迷、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脑卒中、气喘、痰鸣、胸闷、烦渴、脓痰。
临床应用:竹沥又称竹汁、淡竹沥、竹油等,目前已有成品出售,以色泽透明者为佳。
《丹溪心法》记载:"竹沥滑痰,非姜汁不能行经络。"
《本草纲目》指出用竹沥时"姜汁为之使",故服竹沥粥时,可加生姜汁数滴,则效果更佳。寒痰咳喘及脾虚便溏者忌食。
阅读:1.2W
桑菊杏仁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肺经风热、鼻塞、恶风、发热、汗出、咳嗽、痰多、涕黄、头痛、脉浮数、舌红、苔白、嗅觉下降。
临床应用:鼻塞,鼻涕量多而白黏或黄稠,嗅觉减退,头痛,可兼有发热恶风,汗出,或咳嗽,痰多,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阅读:1.2W
槐花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糖尿病。
阅读:1.2W
人参茶·第三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伤津、消渴、心悸、乏力、脾肺两虚、气喘、气虚、失眠、食欲不振、自汗、久病、口渴、脉虚、面色少华。
阅读:1.2W
柴甘茅根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表证、黄疸。
各家论述:柴胡,味苦,性微寒,治劳黄,四肢无力,骨节烦疼,或时吐逆,不能下食,鼻中干燥,身热疼闷,渐觉羸瘦,寒热不定。白茅根清热利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共奏疏肝、清热,利尿之效。日常代茶频服,对黄疸病兼有表证者有显效。
阅读:1.2W
十全羊肉大补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痛经、遗精、面苍白、手足不温、虚弱、月经不调。
阅读:1.2W
天杞动物眼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肝阳化风、半身不遂、耳鸣、昏仆、口眼歪斜、麻木、面红、舌謇、头摇、头胀痛、项强、眩晕、震颤、步态异常、急躁、脉弦细、脉有力、舌红、苔腻、易怒。
临床应用: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耳鸣,项强,头摇,肢体震颤,手足麻木,语言謇涩,面赤,舌红,或有苔腻,脉弦细有力。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
阅读:1.2W
参枣红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虚不运、气虚体质、心气不足、郁证、中气不足、肥胖、冠心病、尿路感染。
临床应用:人参为"千草之灵、百药之长",补气力峻,得大枣调和并益气补血之功,合之红茶提神消疲、生津益胃。
阅读:1.2W
姜枣花椒汤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寒证、皮肤干燥、痛经。
临床应用:适用于寒性痛经及皮肤干糙者。
阅读:1.2W
绿豆扁豆饮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外感、疫毒犯表、口腔溃疡、疱疹、肿痛。
临床应用: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粟米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
阅读:1.2W
补益八珍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疲劳、心悸、精神萎靡、面黄、目眩、脾虚、气短、气血亏虚、食欲不振、头晕、头晕目眩、消瘦、怔忡、倦怠、懒言。
阅读:1.2W
葛根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心血管疾病、风热、酒毒、头痛。
临床应用:把葛根切碎,分成5份,装入茶包袋中,或者在饮用时直接放入杯中,倒入沸水,加盖焖泡约20分钟后饮用。
阅读:1.2W
一秤金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添精益髓、保元种子。
阅读:1.2W
干橘皮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支气管炎。
阅读:1.2W
绿豆海带豆浆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提高机体抵抗辐射的力。
阅读:1.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