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灸法治疗病案
小结:患者,女,42岁,工人,于2007年1月17日初诊。
病史:2年以来经常感冒,近1个月加重,并发支气管炎。临床见咳嗽、痰多。经用抗生素等输液治疗28天,疗效不佳。刻诊:怕冷,背部发凉,多汗,鼻流清涕,腰背酸困,全身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诊断为虚寒感冒,并发支气管炎。治疗用直接灸法,穴取大椎、肺俞、关元、足三里,每穴7壮。灸治1次后,多汗、鼻流清涕、腰困乏、全身乏力等症状消失;1个月后,面色红润,精力充沛,食欲增加,痊愈,停止治疗,正常上班。随访3个月未复发。按:本例病人体质虚寒,滥用抗生素以致体质更加虚寒,经常感冒,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大椎为六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肺俞具有调肺气、清虚热、宣肺、止咳化痰作用;关元补益肾气,鼓舞正气,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足三里健脾胃,疗虚热,强壮全身。诸穴合用,疗效增强,病遂痊愈。(谢锡亮学生谢延杰经治)
阅读:2.9W
单纯疱疹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疱疹、反复、疱疮、丘疹、潮红、发热、红斑、结痂、溃烂、溃破、淋巴结肿、流黄水、瘙痒、渗液、水疱、咽痛、灼热。
病因:人类 HSV系 DNA类病毒,根据其抗原性质的不同分为两个亚型:即 HSV-Ⅰ和 HSV-Ⅱ。HSV-Ⅰ主要侵犯面、脑及腰以上部位,HSV-Ⅱ主要侵犯生殖器及腰以下部位。正常人可作为病毒携带者。人是单纯疱疹病毒惟一的自然宿主,70%-90%的成人皆曾感染过 HSV-Ⅰ。病毒经过口腔、呼吸道、生殖器以及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潜居于人体正常黏膜、血液、唾液、神经组织及多数器官内。当某些诱发因素如发热、受凉、日晒、情绪激动、胃肠功能紊乱、药物过敏、过度疲劳、机械性刺激以及月经、妊娠等均促成本病发生,可经血行或神经通路播散。
阅读:3.0W
大叶性肺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浮脉、白细胞增多、肺炎、疱疹、谵妄、鼻煽、恶心、发绀、烦躁不安、腹泻、腹胀、高热、寒战、急暴、咳嗽、咳痰、呕吐、气促、气急、痰赤、胸痛。
病因:发大叶性肺炎,又名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实质炎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和冬春季节。常见诱因有受寒、淋雨、醉酒或全身麻醉手术后、镇静剂过量等。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的渗出性炎症和实变。临床症状有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典型的X线表现为肺段、叶实变。病程短,及时应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可获痊愈。
阅读:3.0W
肺热炽盛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热、炽盛、里实、肺系热、浮数脉、洪数脉、滑数脉、实热、数脉、细数脉、寸洪、肺证、热证、鼻出血、便秘、肺痈、丘疹、哮喘、背热、背痛、鼻干、鼻衄、鼻气热、鼻煽、便干、便结、便溏、不能卧、出血、喘满、喘息、唇干、大便不畅、大便秘结、发热、烦渴、烦躁、干咳、高热、咯痰、咯血、汗出、喉痛、咳嗽、咳痰、咳血、渴喜冷饮、口干、口渴、口渴欲饮、口气热、脉浮数有力、脉数有力、脉有力、面红、目赤、尿赤、尿短、尿黄、脓痰、气喘、气粗、颧红、舌干、舌红、舌津少、舌燥、身热、苔白干、苔黄、苔黄燥、痰稠、痰黄、痰少、痰腥、痰中带血、无痰、小便短赤、小便短黄、心烦、胸闷、胸痛、胸胀、咽干、咽喉干痛、咽喉肿痛、咽痛、肿痛、壮热。
阅读:2.9W
高镁血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镁、太过、尿镁升高、血钾升高、血镁降低、血镁升高、瘫痪、呆钝、恶心、麻痹、呕吐、皮肤潮红、神志异常、食欲不振、食欲减退、水肿、头痛、头晕、抑郁。
病因:血清镁浓度超过正常值时即为高镁血症,指血中 Mg2+>1.25mmo L/升。除少数医源性因素导致进入体内镁过多外,大多是因肾脏功能障碍引起排泄减少所致。如同低镁血症一样,血清镁浓度也并非是镁增多的可靠指标,因为血清中镁25%与蛋白质结合,这部分镁并不发挥生理效应。镁离子主要在细胞内,因此当机体镁的含量增加时,血清镁可在正常范围内。但一般情况下,高镁血症和机体镁增多的程度一致。如同肾脏对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调节有一定延迟作用一样,肾脏对镁的调节也并非迅速发挥明显的作用。因此大量静脉应用镁制剂,若不注意监测,也可发生严重高镁血症。若合并肾功能障碍,肾的调节作用严重削弱,则容易发生高镁血症。
阅读:3.0W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鼻出血、苍白、复视、感染、贫血、瘫痪、鼻衄、齿衄、抽搐、出血、耳鸣、发热、乏力、肝肿、骨节痛、急性面容、淋巴结肿、目突、脾肿、气促、失明、食欲减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
病因: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 AML)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浸润、代谢异常等,多数病例病情急重,预后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占小儿白血病的30%。在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化疗反应方面儿童 AML与成人(<50岁)相似。婴幼儿的 AML比成人易发生髓外白血病。
阅读:2.9W
多发性肌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增多、肌酸激酶升高、尿肌红蛋白阳性、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沉加快、肌炎、步态异常、发热、肌无力、疼痛、压痛、运动障碍。
病因: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清,主要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痛,血清酶增高为特征的弥漫性肌肉炎症性疾病。多为亚急性起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中年以上多见,女性略多。部分患者病前有恶性肿瘤,约20%患者合并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他自身性疾病。由于受累范围不同,伴发病差异较大,因而本病临床表现多样。通常本病在数周至数月内达高峰,全身肌肉无力,严重者呼吸肌无力,危及生命。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只要及时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单纯多发性肌炎可望预后良好,伴发恶性肿瘤和多种结缔组织病者,预后较差。
阅读:2.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