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脏躁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脏躁、气滞、便结、烦躁不安、口苦、目涩、头昏、抑郁。
阅读:6.0K
王执中便秘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便秘、大便艰难。
阅读:6.0K
邵氏治崩漏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崩漏、脾不统血、子宫出血。
阅读:6.0K
杨敬斋喉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肿、咽喉肿痛。
阅读:6.0K
生发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脱发、生发、斑秃。
各家论述:发为血之余,精血亏虚,不能濡养毛窍,可见斑秃或脱发。血海、三阴交:均为脾经腧穴,同经相配以加强行血养血之效。肝俞、肾俞: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补之以化生精血,助发再生。脱发区:局部叩刺以通络生发。
阅读:6.0K
阳明病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阳明病、阳明经热。
阅读:6.0K
王执中奔豚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奔豚、气逆。
阅读:6.0K
王肯堂胞衣不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胞衣不下。
阅读:6.0K
大成产后血厥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血厥、风邪、不知人事、恶寒、脉芤、足肿。
阅读:6.0K
神藏
小结:【穴名来源】神,心所藏之灵气;藏,闭藏。穴当心神闭藏之处。
【精准定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能】止咳平喘,宽胸理气。
【主治】咳嗽,哮喘,呕吐,胸痛,心烦,妊娠呕吐。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揉按神藏,每次3~5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6.0K
脑空
小结:【穴名来源】脑,脑髓;空,空窍。穴在枕骨外侧,内通脑,主治脑病。
【精准定位】在头部,横平枕外隆凸的上缘,风池直上。
【功能】醒脑通窍,活络散风。
【主治】头痛,癫痫,惊悸,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颈项强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食指指腹按揉脑空,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6.0K
叶茶山风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风证、风痫。
阅读:6.0K
下颌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病、颞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牙病、拔牙痛、淋巴结肿、牙关紧闭、牙痛。
各家论述:穴性属阴,有寒凉之性,可以清热毒,消肿痛,通经络。
阅读:6.0K
王执中反胃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反胃、脾胃不和、气机阻滞、呕吐。
阅读:6.0K
普济腹胀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胀、喘息、脉沉实、脉有力、苔黄燥。
阅读:6.0K
痰浊中阻眩晕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纳呆、视物颠倒、首如裹、头重、眩晕、脉濡滑、呕恶、身倦、苔白腻、胸脘痞闷、痰浊中阻眩晕。
阅读:6.0K
景岳阴挺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阴挺、肝肾亏虚。
阅读:6.0K
邵氏治胃下垂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下垂、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阅读:6.0K
吴亦鼎劳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劳噎、噎膈。
阅读:6.0K
玉枕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鼻塞、目痛、头项痛、鼻炎、近视、视神经炎。
来源: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阅读:6.0K
肩周炎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肩周炎、臂痛、肩痛、屈伸不利、手指麻木、畏寒、喜温。
阅读:6.0K
陈子富治闭癃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癃闭、肝硬化腹水、尿潴留。
阅读:6.0K
云门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肺病、肩周炎、哮喘、胸部病证。
来源: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阅读:6.0K
疏肝理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闭经、太息、月经不调、脉涩、脉弦、乳房胀痛、少腹胀、苔薄白、疏肝理气、痛经。
各家论述:足厥阴肝经布胸胁,又交会任脉于中极、关元;互为表里的足少阳胆经之经筋系于膺乳。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经脉不利,则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情志抑郁,善太息。女子以血为本,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气血失和,损伤冲任,则见乳房作胀或痛,乳少,痛经,月经不调。苔白,脉弦为肝气郁滞之象。期门:期门为肝之募穴且位于胁肋,有调肝活血、疏利胁肋之功。太冲:为肝经之输穴、原穴,有疏肝、行气、开郁之功。阳陵泉:为胆之下合穴,又是筋之会穴,有疏泄肝胆,舒经通络,理气止痛之功。内关:属足厥阴肝经的同名经手厥阴经之穴,有宽胸理气解郁之功。
阅读:6.0K
天鼎
小结:【穴名来源】天,天空;鼎,头形似鼎。穴在颈部,似鼎足之处。
【精准定位】在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后缘。
【功能】清咽,散结,理气,化痰。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梅核气。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按,每次1~3分钟,以局部酸胀并向咽喉放散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6.0K
王执中易惊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易惊、惊证、惊惕。
阅读:6.0K
肖福庵肺疟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肺疟、尸疰、倦怠、太息。
阅读:6.0K
方云鹏治震颤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震颤、脑炎、抽搐。
阅读:6.0K
李学川胃疟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疟、饥不欲食。
阅读:6.0K
肖福庵咽中如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咽干、咽梗。
阅读:6.0K
王执中疝瘕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瘕、积聚。
阅读:6.0K
水饮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水饮、太阳伤寒。
阅读:6.0K
子宫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不孕、阴挺、月经不调、崩漏、不孕症、妇科病、痛经。
来源:在腹内、外斜肌中。穴区浅层有髂腹下神经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髂腹股沟神经的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进入腹腔刺及小肠。
阅读:6.0K
李学川牙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牙痛、虚火。
阅读:6.0K
圣济腰胁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胁痛、麻痹、屈伸不利、腿痛。
阅读:6.0K
枕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膀胱炎、感冒、精神分裂症、老花眼、皮肤病、气管炎、神经衰弱、水痘、哮喘、炎症、癔病、晕动病、抽搐、创口痛、多梦、恶心、角弓反张、呕吐、失眠、头痛、项强、牙关紧闭、腰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平,有偏阴之性,故有清解缓急,镇静止痛之功。
阅读:6.0K
李学川醉头风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风、醉酒当风。
阅读:6.0K
三阳合病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三阳合病、阳明热盛、转侧、腹胀、口唇色淡、面垢、身重、遗尿、谵语。
阅读:6.0K
大全腹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胀、脾胃气虚、心腹胀。
阅读:6.0K
普济心烦闷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烦、烦闷、不寐、胸闷。
阅读:6.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