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陆氏治麻风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麻风、肾经虚惫。
阅读:3.3K
李学川脚气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脚气、寒湿、湿热、发热、剧痛。
阅读:3.3K
滋肾养肝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闭经、盗汗、多梦、耳鸣耳聋、健忘、颧红、失眠、头晕目眩、月经后期、经少、脉细数、舌质红、苔少、苔无、五心烦热、胁隐痛、腰膝酸软、滋补肝肾、遗精。
各家论述:肾藏精,肝藏血;肾属水,肝属木;从生理上讲,二者为母子关系;从病理上讲,可以母病及子,也可以子盗母气;无论哪脏先病,均可导致肝肾阴虚之证。若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髓养,或阴虚不能制阳,肝阳上扰均可致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健忘。肝阴不足,胁络失养,则胁肋隐痛。腰膝酸软,耳鸣耳聋为肾阴不足之候。若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扰动精室,则可见男子遗精;冲任失养则见女子月经后期,量少乃至闭经。而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及舌脉则是阴虚内热的典型表现。太溪、肾俞:二穴俞原远近相配,补肾阴、益精血。肝俞、太冲:《玉龙歌》:“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俞原相配,既可滋养肝血,又可防止相火妄动。
阅读:3.3K
李守先痢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阅读:3.3K
王国瑞遗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遗精、白浊、胆寒、梦交、易惊。
阅读:3.3K
乳癖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乳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
各家论述:屋翳,足阳明胃经,近取通乳络。肝俞、膻中,疏肝解郁,调气。肩井、天宗、合谷调气,通络,散结,除滞。
阅读:3.2K
极泉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臂痛、肩痛、上肢痿痹、胁痛、心痛、腋臭、颈淋巴结核、肋间神经痛、瘰疬、痛证、心病、心悸、心绞痛、心血管疾病。
来源:在胸大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
阅读:3.2K
甲乙痢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痢疾、恶心、高热、呕吐、头痛、下利脓血、饮食不下。
阅读:3.2K
大成疟疾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脾寒、脾疟。
阅读:3.2K
阳明腑实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阳明腑实。
阅读:3.2K
风岩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癫狂、精神病、神经衰弱、脏躁、高血压、失眠、头痛。
来源:穴下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头夹肌→头半棘肌。浅层布有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皮下静脉,深层有枕大神经。
阅读:3.2K
大全腰胸疼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胸痛、腰腿痛。
阅读:3.2K
楼全善衄血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衄血、出血。
阅读:3.2K
面神经麻痹针灸方·第十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面瘫、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阅读:3.2K
杨敬斋发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发热、热邪、伤寒。
阅读:3.2K
吴亦鼎痴呆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痴呆、心神失养、心血不足。
阅读:3.2K
王执中绝子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不育、月经不调。
阅读:3.2K
赛材补火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补火、伤阳、阳虚、元阳虚脱、久病、神昏、手足厥冷。
阅读:3.2K
清利肝胆湿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带下色黄、带下味臭、腹胀、口苦、目黄、尿赤、尿黄、外阴潮湿、阴痒、胀痛、大便不调、睾丸肿痛、脉浮滑数、脉弦数、呕恶、舌质红、身黄、苔黄腻、胸胁满闷、肝胆湿热、厌食。
各家论述:肝胆湿热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致湿热蕴阻肝胆,疏泄失职,气机不畅,且肝胆经脉布于胸胁,故胸胁满闷,胀痛不舒;湿热郁阻,胆汁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则目黄、身黄;随水湿下注而见尿黄;胆气上溢,则口苦;湿热郁肝胆,木旺乘土,脾胃升降纳运失司,则见腹胀厌食,泛呕,大便失调;湿热循经下注,则见阴部瘙痒,女子带下色黄秽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皆为湿热内蕴之象。太冲、丘墟:分别为肝、胆经之原穴,泻之以清利肝胆之湿热。阳陵泉:为胆腑之下合穴,功善清利胆腑。阴陵泉、足三里:分别为脾经、胃经之合穴,取之以健运脾胃、利水化湿。中极:为膀胱之募穴,以利膀胱气机,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
阅读:3.2K
失语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语、中风病。
阅读:3.2K
气管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咽喉炎、支气管哮喘、咳嗽、痰多。
临床应用:本穴是诊断感冒、气管炎的参考穴,还用于诊断咽喉炎、牙周病等。
视诊:急性气管炎在气管穴呈点状、片状或丘疹样红晕,或呈点状白色边缘红晕,有光泽;慢性支气管炎在气管穴可见星点状或丘疹样白色,边缘红晕或暗红,界限不清,时有光泽,亦可见白色片状隆起。若见白色点状丘疹者为支气管哮喘的表现。
触诊:气管穴有明显压痛,部分病例用探棒可触及条索,但有明显触痛。
阅读:3.2K
大全雷头风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雷头风、呕吐、痰涎。
阅读:3.2K
痰湿阻滞闭经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闭经、带下稠、带下量多、带下色白、肥胖、气短、舌质胖、神疲、痰多、头晕目眩、倦怠、脉滑、呕恶、舌质淡、苔白腻、胸胁满闷、痰湿阻滞闭经、心悸。
阅读:3.2K
章逢润治鸡爪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鸡爪风、筋脉失养、气血不足、抽搐、挛急。
阅读:3.2K
哮喘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喘息。
阅读:3.2K
三叉神经痛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三叉神经痛、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阅读:3.2K
廖润鸿痰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痰涎、脾肾阳虚、痰涎壅盛。
阅读:3.2K
耳聋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聋、肝阳上亢、肾阴不足、突发性耳聋。
阅读:3.2K
伤寒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太阳伤寒、阳热。
阅读:3.2K
承浆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暴喑、流涎、口舌歪斜、失语、牙龈肿痛、癫狂、癫痫、口病、口腔炎、面神经麻痹、舌炎、牙龈炎、癔病。
来源:在口轮匝肌和颏肌之间;有下唇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的下颌支及颏神经分支。
阅读:3.2K
司徒氏治厥痛心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厥心痛、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悸、心气不足、虚劳。
阅读:3.2K
普济痹证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恶风寒、身痛、身重。
阅读:3.2K
肖福庵乳弦疝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乳悬、疝气。
阅读:3.2K
痔核点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肛裂、肛瘘、肛门脓肿、脱肛、痔疮。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平,专于疏利清消,故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行气止痛之功。
阅读:3.2K
楼全善痞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痞块、身倦、食少、无力、硬痛、肿块。
阅读:3.2K
外感风寒面肌痉挛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表证、抽搐、恶寒发热、脉浮紧、舌质淡、苔薄白、外感风寒面肌痉挛。
阅读:3.2K
肖福庵癌癖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痃癖、气滞、小腹痛。
阅读:3.2K
吴亦鼎脱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脱肛、气虚、久泻。
阅读:3.2K
荨麻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荨麻疹。
各家论述:本病的病位在肌肤腠理,多与风邪侵袭,或胃肠积热有关。曲池、合谷:同属阳明,擅于开泄,既可疏风解表,又能调和营卫。故凡营卫不和之瘾疹,不论是外邪侵袭还是肠胃蕴热者用之皆宜。膈俞、委中、血海:本病邪在营血,膈俞为血之会,委中又名血郄,血海穴名即指本穴功专理血,三穴同用,可调理营血,而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
阅读:3.2K
少阳中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少阳中风、耳聋、目赤、胸闷。
阅读: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