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龚廷贤寒厥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寒厥、寒邪、厥冷、口唇色青、囊缩、身凉、无脉、肢冷。

阅读:3.3K

风邪外袭耳鸣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恶风、耳鸣、耳痒、发热、耳胀闷、骨节酸痛、脉浮数、舌质红、苔薄黄、听力下降、风邪外袭耳鸣、头风。

阅读:3.3K

大成霍乱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霍乱、肠鸣、呃逆、吐泻。

阅读:3.3K

锁骨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风湿、骨折、急性阑尾炎、肩周炎、颈椎病、主动脉狭窄、骨痛、肩背痛、颈痛、疼痛、无脉。 各家论述:本穴性平,故有通络止痛之功,能活血祛风、疏经通络、消炎止痛,可用于治疗肩痛、锁骨骨折等症。

阅读:3.3K

吴亦鼎猪痫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痫、尸厥、叫呼、口吐白沫。

阅读:3.3K

风寒产后身痛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刺痛、恶寒、拘急、麻木、关节不利、剧痛、脉细缓、纳少、屈伸不利、少腹痛、舌质淡、苔薄白、痛无定处、喜温、项背拘急、行步困难、肢体肿胀、重着、风寒产后身痛、产后身痛。

阅读:3.3K

甲乙痉病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痉证。

阅读:3.3K

琼瑶真人哮喘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气喘、手足厥冷。

阅读:3.3K

景岳中风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手足不遂。

阅读:3.3K

大成肺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肺痿、传尸劳、骨蒸。

阅读:3.3K

王执中疟疾针灸方·第九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不乐、寒热、恍惚、头重。

阅读:3.3K

王执中呕吐针灸方·第六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呕吐、痰湿、涎沫。

阅读:3.3K

李振凛治风疹瘙痒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风疹、瘙痒、血热。

阅读:3.3K

聚英吐衄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吐衄、气血两虚、出血、吐血。

阅读:3.3K

姚寅生牙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牙痛。

阅读:3.3K

楼全善腰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腰强。

阅读:3.3K

大成腰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气滞、久寒。

阅读:3.3K

肖福庵肾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肾痛。

阅读:3.3K

千金痹证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屈伸不利、上肢沉重、上肢痿痹、腋痛、肘关节痛。

阅读:3.3K

千金腰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

阅读:3.3K

琼瑶真人五心烦热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五心烦热、五心热、月经不尽。

阅读:3.3K

叶茶山痼冷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痼冷、寒厥、阳脱、背冷、腰冷。

阅读:3.3K

陈全新治腹泻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泻、小儿食积。

阅读:3.3K

琼瑶真人伤寒发黄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发黄、发斑。

阅读:3.3K

叶茶山癫狂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狂。

阅读:3.3K

王执中腰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

阅读:3.3K

徐彬治中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脑血栓形成、邪闭清窍、中气不足、心烦。

阅读:3.3K

头部病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巅顶痛、额痛、发热、脑后痛、头痛、脑病、丛集性头痛、感染、高血压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外伤性头痛、五官病证、血管性头痛。 各家论述: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上头面,督脉与足厥阴肝经在颠顶交会,并直接与脑府相联,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终致邪犯颠顶,阻滞经络,经脉不通,或脑窍失养而发生各种头痛。 合谷、太冲:为循经远取,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止头痛有效;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平肝镇痛要穴,经络所过,主治所在。二穴合用为四关穴,有良好的镇静止痛作用。 风池:位于后头部,属于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与阳维之交会穴,具有祛风通络之效。 太阳:位于侧头部,为局取取穴,可通局部经气之闭塞。四穴相配,远近结合,疏通经气,经气通则不痛。

阅读:3.3K

机关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面瘫、颞下颌关节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中风病、口噤、面肌痉挛、牙痛。 来源: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布有耳大神经的分支,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分支。

阅读:3.3K

肖福庵鼻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病、鼻痈。

阅读:3.3K

面部病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粉刺、头面痛、面肌痉挛、面部病证、面瘫。 各家论述:手足阳经皆上头面部,而以手足阳明为主,风邪外袭,阻滞经络,致气血痹阻,发为面痛;经筋失养,纵缓不收发为面瘫;或肝风内动,风痰阻络发为痉挛;或湿热蕴结,痰湿凝结,阻于颜面,发为粉刺;或脏腑积热,风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发为痤疮、面疗。 本方以局部选穴为主,颊车、下关为足阳明大肠经之穴;人中、印堂为督脉之穴;承浆为任脉之穴;太阳为经外奇穴,均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 面部为阳明经所布,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面口合谷收”,善治头面诸疾。 内庭为足阳明胃经之荥穴,“荥输治外经”,疏通阳明经气,祛风通络。本方远近相配,上下对应,旨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濡养宗筋。

阅读:3.3K

鼻眼净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肥厚性鼻炎、急性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麦粒肿。

阅读:3.3K

李学川虚痨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虚痨、骨蒸、寒热。

阅读:3.3K

肖福庵月事不利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月经不调、少腹痛。

阅读:3.3K

汪机太阳疮疡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疮疡、发背、太阳病、疖肿、痈疽。

阅读:3.3K

普济痹证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风痹。

阅读:3.3K

楼全善呆痴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痴呆。

阅读:3.3K

廖润鸿耳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聋、耳鸣。

阅读:3.3K

上廉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半身不遂、臂痛、肠鸣、风热、腹痛、头痛、头晕、膝肿、泄泻、肘关节痛、喘息、上肢麻木、手足麻木、小便困难、肩周炎、脑血管疾病、网球肘。 来源:在桡侧腕短伸肌肌腹与拇长展肌之间;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阅读:3.3K

千金僻噤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僻、口噤。

阅读:3.3K

楼全善疝气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

阅读:3.3K

杜思敬难产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难产、胎死不下、胞衣不下。

阅读:3.3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