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肖福庵胁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肝胆瘀滞、胁胀痛。
阅读:7.6K
肖福庵肠癖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肠癖、腹痛。
阅读:7.6K
肖福庵目翳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翳、外障。
阅读:7.6K
上脘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呃逆、腹胀、咳嗽、呕吐、痰多、胃下垂、癫狂、癫痫、反胃、黄疸、胃病、胃痉挛、胃溃疡、胃痛、胃炎。
来源: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
阅读:7.6K
李学川不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不孕、宫寒不孕。
阅读:7.6K
王肯堂结胸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结胸、痞气、伤寒。
阅读:7.6K
流泪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冷泪、流泪。
各家论述:《审视瑶丽》:“迎风冷泪……宜刺攒竹、合谷、大骨空、小骨空。如未愈全,再刺小骨空。”攒竹:可通调局部气血。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可祛风通络,调理气血。大骨空、小骨空:系经外奇穴,大骨空位于拇指背侧,指节横纹中点,屈指取之。小骨空在手小指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屈指取之。二穴为治疗目疾之经验要穴。
阅读:7.6K
少阴变证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少阴热化、少阴病、心火下移、便血、手足热、牙痛。
阅读:7.6K
千金腹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气机阻滞、水湿内停、少腹拘急、少腹痛。
阅读:7.6K
气户
小结:【穴名来源】气,空气。指肺胃之气;户,门户。穴在胸上部,故喻为气出之门户。
【精准定位】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
【功能】理气宽胸,止咳平喘。
【主治】胸背痛,咳嗽,呃逆。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气户,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7.6K
陆氏治胃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痛、土败木贼、胃阳虚证、饮食伤胃、恶心。
阅读:7.6K
肖福庵心痛引背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痛彻背、背痛、心痛。
阅读:7.6K
少阴病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少阴病、厥证、少阴阳虚。
阅读:7.6K
崔景胜治耳鸣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鸣、肝胆火旺、神经性耳鸣、肾虚。
阅读:7.6K
廖润鸿阴肿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阴肿、阴挺。
阅读:7.6K
甲乙哮喘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心悸、喘逆、眩晕。
阅读:7.6K
痞根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肝肿、脾肿、痞块、腰痛、疝气、癥瘕。
来源:浅层主要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
阅读:7.6K
方云鹏治痿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痿证、温热、阳明经证。
阅读:7.6K
金门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踝关节痛、头痛、下肢痿痹、眩晕、腰痛、下肢痛、腰膝痛、痹证、癫痫、踝关节扭伤、痛证、膝关节炎、小儿惊风。
来源:在腓骨长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间;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阅读:7.6K
楼全善疝气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腹痛。
阅读:7.6K
肖福庵耳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病、耳肿痛、外耳红肿。
阅读:7.6K
千金骨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骨痹、下肢麻木。
阅读:7.6K
大全足跗热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足热、足痛、热痹、趾痛。
阅读:7.6K
景岳虚劳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虚劳、盗汗。
阅读:7.6K
楼全善小便不利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小便不利、湿热下注、目赤、尿赤、尿痛、小便灼热。
阅读:7.6K
臑会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湿浊、上肢痛、瘰疬、瘿气。
来源:在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副动、静脉末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
阅读:7.6K
泉门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不育、赤白带。
阅读:7.6K
千金哮喘针灸方·第九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不能卧、骨痛、寒热、肌肤疼痛、少气。
阅读:7.6K
肾虚产后身痛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耳鸣耳聋、头晕、足跟痛、脉沉细、舌质淡红、苔薄、下肢乏力、腰膝酸痛、肾虚产后身痛、产后腰腿痛。
阅读:7.6K
大成疗疮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疗疮、疔疮、发背。
阅读:7.6K
普济风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风痹、麻木。
阅读:7.6K
王佐良治胆囊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胆囊炎、急性胆囊炎。
阅读:7.6K
疝气偏坠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偏坠、结节、附睾肿痛、坠痛。
阅读:7.5K
琼瑶真人喉痹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痹、呼吸困难、咽肿。
阅读:7.6K
气虚下陷胃下垂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嗳气、饱胀、乏力、泛吐清水、腹胀、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瘦弱、腹坠、精神不振、倦怠、脉缓无力、舌质淡、苔白、痰涎、气虚下陷胃下垂。
阅读:7.5K
痉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痉证、面肌痉挛。
阅读:7.6K
固表止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神疲乏力、自汗、固表止汗。
各家论述:本病乃卫阳不固,气不摄津所致。合谷:对汗证有双向调节作用,用补法,可固表止汗。复溜:穴名即指本穴治疗汗证,具双向调节作用,既发汗又止汗。既可用于高热汗出,又可用于气虚自汗,还可用于阴虚盗汗。大椎:纯阳主表之穴,双向调节作用,在此有固表之功。气海、足三里:益元补气而摄津。
阅读:7.6K
杨敬斋伤寒发狂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发狂、神志不安、躁动。
阅读:7.5K
膈俞
小结:【穴名来源】膈,横膈;俞,输注。本穴是膈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
【精准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功能】理气降逆,活血通脉。
【主治】咯血,衄血,便血,胸痛,胸闷,呕吐,盗汗,荨麻疹。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按膈俞,以局部酸胀为度。灸法:艾条灸10~20 分钟。
阅读:7.5K
杨敬斋伤寒阴毒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伤寒、阴毒、不语、甲床色黑、口唇色黑、舌卷、心腹胀、腰背重痛。
阅读:7.5K
楼全善鼻渊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渊、流清涕、涕浊。
阅读:7.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