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楼全善历节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历节风、白虎历节风、痛风。

阅读:1.9K

王执中便秘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便秘、大便秘涩。

阅读:1.9K

普济汗不出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无汗、心阴虚证、汗出不彻、心烦。

阅读:1.9K

温和灸治噎膈

小结:本艾灸法可用于:噎膈。

阅读:1.9K

足五里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股痛、嗜卧、胸闷气短、遗尿、阴囊湿疹、阴挺、睾丸肿痛、倦怠、少腹痛、少腹胀痛、四肢倦怠、小便不利、小便不通、颈淋巴结核、瘰疬、尿潴留。 来源:有长收肌、短收肌;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闭孔神经浅、深支。

阅读:1.9K

坐骨神经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便秘、神经性皮炎、神经炎、小儿麻痹症、腰椎间盘突出、银屑病、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下肢痿软、腰背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阳,专于行气通利故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功用。

阅读:1.9K

复溜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肠鸣、盗汗、多汗、腹泻、腹胀、津失输布、水肿、无汗、下肢痿痹、泄泻、自汗、腿肿、腰脊强痛、足痿、睾丸炎、汗证、脚气、尿路感染、肾炎、胃肠病。 来源: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的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阅读:1.9K

胁剧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气滞血瘀。

阅读:1.9K

廖润鸿遗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遗尿。

阅读:1.9K

陆氏治癃闭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癃闭、尿急。

阅读:1.9K

琼瑶真人咳嗽呕吐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咳嗽、呕吐、便秘、脾肺气虚、大便艰难。

阅读:1.9K

天中附院治癥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癥瘕、子宫肌瘤。

阅读:1.9K

大成内痔便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内痔、便血、反复、痔、忿怒、饮食不节。

阅读:1.9K

隔姜灸治遗精

小结:本艾灸法可用于:遗精。

阅读:1.9K

千金咽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咽肿、气滞、不能言。

阅读:1.9K

屏尖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尿崩症、腮腺炎、糖尿病、咽炎、低热、发热、高热、高血压、斜视、牙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阴,故能清热解毒,泻火解痉,熄风止痛的功能。可消炎止痛,退热镇静,

阅读:1.9K

腰骶部劳损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跛行、脊柱侧弯、喜按、腰痛、不能久立、活动不利、肌肉痉挛、僵硬、叩痛、劳累加重、腰骶酸胀、腰骶痛、腰腹坠重、阴雨加重、腰骶部劳损。 来源:1.急性损伤 腰骶部处于躯干与骨盆、下肢交接处,位于腰椎生理前凸与骶椎生理后凸的交接部,所受剪力最大。几乎所有的腰椎动作都以腰骶为轴完成,是人体承受负荷最大的关节。因此,姿势不当或急性损伤容易导致腰骶部关节、韧带、肌肉及肌腱等软组织的损伤。 2.生理曲度改变 过度肥胖、妊娠,腰部承重增加,人体重心前移,使腰椎前凸增大,腰椎向前滑移,腰骶角及弦弧距相应增大,躯干承重线发生变化,腰骶角不稳定,从而导致腰骶关节及韧带损伤。 3.先天发育异常 腰骶的先天性畸形是腰骶部劳损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先天性缺陷,使腰骶部受力不平衡,引起损伤性关节炎,使腰骶关节劳损。先天性缺陷引起的腰骶部劳损的特点是青春发育期不会有疼痛,在某次腰部损伤后即出现腰痛,并呈持续性慢性腰骶痛。 4.劳损 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承受负荷,如长期坐位、久站,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造成慢性腰骶劳损。此外,腰部急性损伤失治误治,慢性腰肌劳损,风寒湿邪侵袭,也是导致腰骶部劳损的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多因体质虚弱,妇女产后调护不当,气血虚亏,筋节不固;或腠理不固,寒湿之邪客于节隙络筋,或积劳损伤而致气血滞涩,节窍黏结,筋肌挛拘,筋节失荣,节僵筋弛,故每易复发,或遇劳累即复作痛。

阅读:1.9K

危亦林失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语、不语、短气。

阅读:1.9K

灯火灸治神经性皮炎

小结:本艾灸法可用于:神经性皮炎。

阅读:1.8K

任守中治癃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癃闭、尿潴留、外伤。

阅读:1.8K

胞肓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肠鸣、腹胀、二便不利、腰脊强痛、膀胱炎、便秘、睾丸炎、癃闭、尿道炎、胃肠病、坐骨神经痛。 来源:有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正当臀上动、静脉处;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

阅读:1.8K

徐笨人治痿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痿证、脊髓空洞症、筋脉失养、气虚、血滞、上肢麻木、无痛。

阅读:1.8K

大全耳聋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聋、气痞。

阅读:1.8K

大成臂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臂痛、不能举。

阅读:1.8K

王执中偏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偏风。

阅读:1.8K

吴亦鼎反胃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反胃、呕吐、吞酸。

阅读:1.8K

耳背心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心悸、癔病、疮疡、多梦、高血压、疖肿、失眠、头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平,有偏阴之性,故能养血生脉,益气安神,通络止痛。本穴偏治后心,症见胸痛掣背为主。

阅读:1.8K

高血压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高血压、实证。

阅读:1.8K

廖润鸿痔疮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痔疮、痔、便血、肛门疼痛。

阅读:1.8K

杨敬斋喉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风、风热、咽痛。

阅读:1.8K

综合灸治低血压

小结:本艾灸法可用于:低血压。

阅读:1.8K

甲乙面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肿、面浮。

阅读:1.8K

大成绕脐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脐腹痛、腹肌痿软、腹痛、腹胀、喜按、喜温。

阅读:1.8K

肖福庵泄泻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泄泻。

阅读:1.8K

蓄水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蓄水、太阳蓄水。

阅读:1.8K

王执中月经不调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月经不调。

阅读:1.8K

禾髎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鼻肿痛、耳鸣、口渴、腮肿、头重痛、牙关紧闭。 来源:有颞肌和颞浅动、静脉;布有耳颞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

阅读:1.8K

肖福庵脊背反折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角弓反张。

阅读:1.8K

薛己脱疽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脱疽、红肿、趾痛。

阅读:1.8K

胃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癫痫、肝功能不全、急性胃肠炎、急性胃炎、精神分裂、慢性胃炎、贫血、神经衰弱、十二指肠溃疡、食物中毒、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痉挛、胃溃疡、胃扩张、胃胀、消化不良、癔病、多梦、额痛、恶心、呕吐、失眠、牙痛。 各家论述:本穴性平,有偏阴之性,故能行气消食,解毒清热,养血安神。

阅读:1.8K

合阳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腰脊强痛、崩漏、腓肠肌痉挛、睾丸炎、前列腺炎、疝气、子宫内膜炎。 来源:在腓肠肌二头之间;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阅读:1.8K

留罐法治过敏性鼻炎

小结:本拔罐法可用于:过敏性鼻炎。

阅读:1.8K

小儿食积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大、食积、小儿食积。 各家论述:《类经图翼》​:​“小儿食积肚大,胃俞、脾俞、肾俞。​”小儿食积肚大是疳积的主要症状特征。​《小儿药证直诀·脉证心法》指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有两重含义,其一,​“疳者,甘也”​,乃由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所致。其二,​“疳者,干也”​,是指疳积气液干涸、肾阴亏虚的病机特点。胃俞、脾俞:胃俞和中消食,脾俞助脾之运化。肾俞:有益肾培元功效,既可滋肾阴以益脾胃阴液,又可补益肾阳以助脾胃运化。

阅读:1.8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