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普济癫狂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癫狂、狂言。

阅读:3.4K

李氏治缠腰火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缠腰火丹、带状疱疹、肝胆湿热。

阅读:3.4K

楼全善口疮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疮、心火上炎、疮肿、口舌生疮、小便黄赤。

阅读:3.4K

窦汉卿背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背痛、臂痛。

阅读:3.4K

聚英腹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实证。

阅读:3.4K

吴亦鼎腹胀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胀、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阅读:3.4K

厥阴俞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咳嗽、呕吐、心痛、胸闷、风湿性心脏病、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心肌炎、心悸、心绞痛。 来源: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4肋间动、静脉的分支;正当第4或第5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第4、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

阅读:3.4K

胞衣不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胞衣不下。

阅读:3.4K

罗诗荣治痿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痿证、肝肾不足、筋脉失养、经络瘀阻、气血不足、气滞经络、瘫痪、术后。

阅读:3.4K

楼全善痹证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痹痛、股肿、酸痛、膝痛。

阅读:3.4K

大全中风不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不语。

阅读:3.4K

命门火衰阳痿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耳鸣、精神萎靡、面色㿠白、畏寒、眩晕、阳痿、精冷、脉沉细、舌质淡、苔白、腰膝酸软、肢冷、命门火衰阳痿。

阅读:3.4K

增音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声音嘶哑、失音、张口困难。 来源:有颈阔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接触部。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外为颈内静脉。布有颈皮神经,面神经颈支,深层颈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

阅读:3.4K

筑宾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弄舌、呕吐、涎沫、小腿痛、膀胱炎、癫狂、癫痫、精神分裂症、狂证、疝气。 来源:在腓肠肌和趾长屈肌之间;深部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

阅读:3.4K

琼瑶真人腹中痛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

阅读:3.4K

眼部病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眼病、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结膜炎、近视。 各家论述:目为肝之窍,阳明、太阳、少阳经脉均循行于目系。本方为远近配穴,局部取睛明、太阳,邻近取风池,远道取合谷、太冲。 睛明为治疗目疾之要穴,位于目内眦内上角,为足太阳膀胱经起穴,是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之会,故睛明可以疏通五经之气,《医门法律》指出,睛明为卫气所出之处,“人身至平旦,阴尽而阳独治,目开则其气上行于头,出于足太阳膀胱经之睛明……”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用之疏调阳明经气;“荥输治外经”,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用之疏调肝经气血,同时太冲也是肝的原穴,“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太冲也可调节肝之气血;风池为足少阳胆经在项部的穴位,为邻近取穴,疏风清热,可疏导少阳经气,与太冲上下相配,可清泻肝胆之热;经外奇穴太阳为局部取穴,可助睛明宣散局部气血。

阅读:3.3K

肖福庵疟疾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头眩、吐痰。

阅读:3.4K

陈作霖治眩晕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眩晕、清阳不升、痰湿中阻。

阅读:3.3K

肝炎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湿热。

阅读:3.3K

大成腹内积块兼疳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积块、疳疾、小儿疳积、消瘦。

阅读:3.3K

普济盗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盗汗、气阴两虚、寒热。

阅读:3.4K

吴亦鼎腹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脾胀、心痛。

阅读:3.3K

廖润鸿冷痢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冷痢、脾胃虚寒、泻痢、饮食不消。

阅读:3.3K

杨敬斋中风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不知人事。

阅读:3.3K

眼肌麻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麻痹、眼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眼外伤、重症肌无力。 各家论述:本方以局部取穴为主,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瞳子髎为手太阳经、足少阳经交会穴;阳白为足少阳经、足太阳经、阳维脉交会穴;四白属足阳明胃经穴;鱼腰、太阳为经外奇穴;风池为足少阳经、阳维交会穴。以上六穴是局部取穴与邻近取穴,以疏调眼部经气。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四总穴之一,​“面口合谷收”​;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臂臑为手阳明络之会,上三穴为远道取穴,以疏调手足阳明经气。

阅读:3.3K

王执中口噤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噤。

阅读:3.3K

大全耳根红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外耳红肿、耳肿痛。

阅读:3.3K

王执中鼻塞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鼻塞、牙痛、喘息。

阅读:3.3K

廖润鸿追身疥疮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疥疮。

阅读:3.3K

李学川腹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胀、脾胃气虚、心腹胀。

阅读:3.3K

王执中暴喑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暴喑、暴瘖、不能言、口噤。

阅读:3.3K

王执中失音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音、肺气虚证。

阅读:3.3K

甲乙石水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石水。

阅读:3.3K

王执中面瘫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面瘫、头面痛。

阅读:3.3K

噫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嗳气、心下痞。

阅读:3.3K

王执中小腹拘急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小腹痛、小腹拘急。

阅读:3.3K

冠心病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冠心病、心悸、心痛、胸闷。

阅读:3.3K

五更泻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饮食不消、脉沉迟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肢冷、五更泻、肾泄。 各家论述:命门:为元气之所聚之处,隔姜灸能温壮元阳,散寒理气。肾俞:补肾阳、益肾气。 气海、关元:在“阴脉之海”任脉上,阴阳互为其根,无阳则阴无以化,无阴则阳无以化,取气海、关元能助命门温肾壮阳,益气固脱。 天枢、大肠俞:为“俞募配穴”,可温中理气,涩肠止泻。

阅读:3.3K

大成胁痛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胸胁痛。

阅读:3.3K

千金口干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干、胃热、便干、口苦、舌干、饮食不下。

阅读:3.3K

杨甲三治术后疼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术后疼痛、毒热、水亏火炎。

阅读:3.3K

王执中目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痛、难睁。

阅读:3.3K

余纯下颌脱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颞颌关节脱位。

阅读:3.3K

姚寅生遗精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遗精。

阅读:3.3K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