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灸器具
小结:温灸疗法的器具不断创新。早在古代,我国就用陶制品灸盏等作灸疗工具。20世纪初期(1900),日本医生发明了铜质罐形温灸器,有甲乙两种。1930年,浙江宁波四明人张俊仪,成立了东方温灸学社,编写讲义,招收函授学员,引进和仿制日本温灸工具,因时局关系,没有发展起来就休止了。此后,国内不断有人研究,进行改造,直到现在,市场上灸疗用具多种多样,有灸盒、灸架、灸筒、灸罐、滚筒等,有木制、竹制的,内都有铁丝网防护。这些灸具的特点是安全,耐用,冒烟少,保温时间长,简单易用,适于自灸,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相比直接灸时一对一,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凡灸法适应证,都可自由使用,避免了直接灸的灼痛、结痂、留瘢痕。但是在治疗难治性疾病方面,不如直接灸效果好,直接灸热力直达深部,激发调节免疫功能,可产生积累而持久的效果。
阅读:3.4W
灸法治乙脑后遗症
小结:马斌华,男,5岁,1993年10月就诊,四肢软瘫,颈项倾斜,双目向左上方凝视,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言语不能,哭声低微,低热消瘦,大肉瘦削,如皮裹骨,是在4岁时由高热痉挛,诊断为乙型脑炎,病退后所引起的。用灸架熏灸百会,连续坚持灸1周,一周后低热消退,改用每天上、下午各熏灸1次,每次一个半小时,一月后双目凝视好转,对声光有反应,颈项可勉强伸直,四肢肌肉略见饱满,坚持治疗至一个半月,对呼唤有反应,但不能说话,对外界的呼唤可转头回顾,有喜怒表情,连续用上法治疗至两个月时,四肢可自主运动,在别人扶持下可行走,会说"妈妈""叔叔"等单词,但不清楚,治疗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病儿父母决心更大,配合更好,又坚持治疗一月,病儿言语听力、上下肢均功能良好,可独立行走,做精细动作时唯感左手灵活性较差,回家自行熏灸巩固疗效。(针灸医院蔡圣朝、魏从建经治)
阅读:3.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