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参苓粥·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脾胃两虚、气虚、气虚体质、胃气不和、便稀、反胃、面㿠白、呕吐、伤寒、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虚弱、倦怠、食少、体虚、无力。
阅读:1.5W
生姜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风寒、寒凝、牙痛。
临床应用:适用于风寒凝型牙痛。
阅读:1.5W
枣姜紫苏饮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风寒、感冒、贫血。
临床应用:适用于风寒感冒。
阅读:1.5W
白术咖啡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虚不运、气虚体质、湿阻、郁证、中气不足、肥胖、尿路感染、困顿。
临床应用:白术与陈皮相配,补气理气兼能燥湿,合甘草重在健脾气,湿易困阻心神,咖啡清心醒神。
阅读:1.5W
大麻仁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血虚、血虚体质、产后便秘、产后血虚、关节不利、小便不通。
阅读:1.5W
当归酒治尿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尿血、血尿。
阅读:1.5W
荷叶粳米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风湿犯表、便溏、纳呆、身重、头痛、胸闷、脉濡、苔腻、小便不利。
临床应用: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
阅读:1.5W
宫廷美肤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阴血亏虚、面容憔悴、久病、皮肤无华。
各家论述:《宁夏枸杞研究》记述,服用枸杞的老年人的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功能状态的多项指标在向年轻化方向逆转。枸杞子虽无人参之名望,虫草之尊贵,但无论男女老幼、贵贱贫富,识之者众,用之者众,是一味天赐的百姓良药。枸杞味甘,性平,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龙眼肉性温、味甘,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橄榄又称青果,因果实尚呈青绿色时即可供鲜食而得名,性平,味甘、酸,清肺、利咽、生津、解毒。诸药合用,益精养血、清热生津、解毒散瘀。
阅读:1.5W
赤豆葛根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风寒湿痹、虚寒、阳虚体质、窜痛、麻木。
临床应用:适用于上肢窜痛、麻木、筋骨虚寒、风寒湿邪痹痛型脊椎病患者。
阅读:1.5W
白油麻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呃逆、呕恶。
阅读:1.5W
糯米内金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滞、食积、闭经、疳积、小儿疳积、脘腹胀满。
阅读:1.5W
双豆汤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胃虚寒。
各家论述:刀豆味甘性平,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和中,下气,补五脏。鸡内金味甘性平,健胃消食。
阅读:1.5W
绿茶银花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癌病、肺癌。
各家论述: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其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证,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
《神农本草经》将金银花列为上品,并有"久服轻身"的明确记载;《名医别录》记述了金银花具有治疗"暑热身肿"之功效。日服1剂。
阅读:1.5W
豆豉糯米酒治气淋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气淋。
阅读:1.5W
乳腺炎适用靓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乳腺炎、余热未尽。
阅读:1.5W
生姜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寒痰阻肺、恶寒、喉鸣、咳嗽、气喘、痰多、胸闷、脉弦滑、舌淡、苔滑、苔腻、肢冷。
临床应用:咳嗽,痰多、色白、质稠或清稀、易咯,胸闷,气喘,或喉间有哮鸣声,恶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滑。
阅读:1.5W
丹参赤芍生地黄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心肌炎。
阅读:1.5W
白术参苓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虚不运、气虚体质、郁证、中气不足、肥胖、尿路感染。
临床应用:人参擅补脾胃之气,白术、茯苓健脾兼燥湿渗湿,甘草调和,培补中焦脾胃。
阅读:1.5W
金银花茶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风火、肝热、肥胖、高血压、目赤、咽喉肿痛。
阅读:1.5W
枸杞红枣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滋补肝肾、明目、润肺止咳。
临床应用:把红枣切开,加入枸杞,装入茶包袋中备用。饮用时可以加点冰糖,沸水冲泡加盖焖5-10分钟即可。
阅读:1.5W
一味白术散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久泻、脾虚。
阅读:1.5W
茯苓白芷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疖、痈、疮肿。
阅读:1.5W
仙人二草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肠风、便血。
阅读:1.5W
绿豆菊花治感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感冒。
阅读:1.5W
决明菊花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高血压、目赤、目干、目昏、目涩、头痛、眩晕、视力下降、肿痛。
各家论述:菊花配伍决明子可以清肝明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决明子在降血压、降血脂和通便等方面效果明显,菊花中富含黄酮、挥发油、维生素等营养保健成分,是一种天然的降压降脂食品。而山楂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可有效缓解高血压症状。三者配伍,对于高血压之目赤肿痛效果颇佳。每日1剂,代茶饮用。
阅读:1.5W
人参核桃仁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悸、盗汗、高血脂、气短、自汗、腰膝酸软。
阅读:1.5W
扁豆山药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脾虚带下、月经不调。
各家论述:白扁豆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白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C和氰苷、酪氨酸酶等,扁豆衣中的 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此外,还含有磷脂、蔗糖、葡萄糖。另外白扁豆中还含有血凝素,可增加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应和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移动,故有显著的消退肿瘤的作用。肿瘤患者宜常吃白扁豆,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山药原名薯渍,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补肺益肾。
《本草求真》谓其:"本属食物,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一般人群均可服用。
阅读:1.5W
小茴香茶·第一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疝气。
各家论述:明代李时珍即用以治疗小肠疝气。
《开宝本草》则称该方"主膀胱、肾间冷气及调中止痛"。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胧腹胀痛、食少吐泻。
阅读:1.5W
归芪鸡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脾气虚证、鼻塞、便溏、乏力、腹胀、面萎黄、纳呆、舌胖、涕浊、脉细弱、食少、苔白、头昏、头胀、脘胀、嗅觉下降。
临床应用:鼻涕白黏,量多,嗅觉减退,鼻塞较重,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脘腹胀满,肢困乏力,面色萎黄,头昏重,或头闷胀,舌淡胖,舌苔薄白,脉细弱。
阅读:1.5W
杏仁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秘、中风病、半身不遂、肠燥、咳嗽、气喘、失音、不语。
阅读:1.5W
金银甘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清热凉血、调和胃气。
临床应用:将上述所有材料混合,平均分成两份备用,取其中一份装入小茶包中或直接放在杯中。用200ml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可以反复冲饮至味淡。
阅读:1.5W
蒲公英蜜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肺癌。
阅读:1.5W
生姜小麦治筋骨痛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筋骨痛。
阅读:1.5W
杏仁核桃治咳嗽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阅读:1.5W
强筋枸杞羊肾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骨质疏松、肾阳虚证。
阅读:1.5W
玫瑰人参茶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保持肌肤光滑细嫩、延缓衰老。
临床应用:美容养颜
阅读:1.5W
苡仁茯苓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气郁痰阻、气滞痰凝、纳差、胁胀、胸闷、抑郁、肿块、脉弦、脉弦滑、舌淡红、苔腻。
临床应用:局部肿块硬韧,皮色不变,活动尚可,无痞;伴胸胁胀闷,纳差,精神抑郁等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腻,脉弦或弦滑。
阅读:1.5W
代参膏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便稀、乏力、面萎黄、气血两虚、食少、体虚。
阅读:1.5W
黄豆清热利湿方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肺脓肿、热毒侵肺、湿热内蕴。
阅读:1.5W
桑叶茶·第二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清肝明目、消炎解毒、祛痰镇咳。
阅读:1.5W
苓枣散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慢性肾炎、脾虚水泛。
阅读:1.5W
大健脾糕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泄泻。
阅读:1.5W
神经衰弱白人参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固脱、安神益智。
临床应用:将人参切片,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摇1次,浸泡7天即可服用。
阅读:1.5W
银花薄荷饮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感冒、贫血、风热。
阅读:1.5W
山药大米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疮肿、疖痈。
阅读:1.5W
参芪白莲粥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心悸、经色浅淡、经稀、气短、神疲、食欲不振、经多、经早、倦怠、脉沉、脉沉无力、脉无力。
临床应用:适用于月经超前、量多、色淡、质地清稀、神疲倦怠、食欲不振、气短心悸、脉沉无力等症。
阅读:1.5W
黄精膏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精气亏虚、咳嗽、目眩、食欲不振、头晕、头晕目眩、早衰、气促、体虚。
阅读:1.5W
桃仁清酒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破血行瘀、活血润肠。
临床应用:先将桃仁粗碎,再放入砂钵中细研,加入少许白酒,绞取汁,再研再绞,直至桃仁全部绞完为止。将绞取的汁液放入小瓷瓮中,将小瓷瓮入锅,加重汤煮至瓮中汁液黄如稀汤即可。
阅读:1.5W
坚软汤
小结: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梦遗、肾虚、嗜睡、夜热、懒言、无力。
阅读:1.5W
马齿苋绿豆粥
小结:本方为药膳方,常用于:肠热、热毒、热毒壅盛、暑热、肠痈、肺痈、腹泻、里急后重、痢疾、脓血便、乳痈、泄泻。
各家论述:马齿苋包子《中药大辞典》马齿苋适量,切碎调味作馅,制成包子。此方功用同上,唯作用稍弱。
阅读:1.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