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气虚、血虚、失血、虚劳、血证、沉脉、沉细脉、代脉、短脉、芤脉、弱脉、涩脉、舌齿痕、舌淡白、舌略胖、舌瘦小、微脉、细滑脉、细脉、细数脉、弦滑脉、弦细脉、虚脉、白舌光莹、寸虚、淡白光莹、淡白湿润、关弱、关细、气虚、虚证、暗红、崩漏、便秘、不寐、苍白、出血性疾病、淡白、疲劳、贫血、脱肛、脘腹、痿证、心悸、虚烦、遗精、闭经、便干、便结、便溏、不饮、不育、潮热、抽搐、出血、出血不止、创口不合、唇淡、唇淡白、唇干、唇甲无华、大便困难、大便秘结、大便失禁、呆钝、淡漠、盗汗、盗汗失眠、低热、地图舌、动甚、动则汗出、多梦、恶风、恶露淡红、恶露少、恶露稀、恶心、耳鸣、二便不畅、乏力、浮肿、浮肿便溏、腹痛、腹胀、腹胀腹痛、腹胀神疲、肛坠、咯痰、寡言、关节变形、关节畸形、关节酸痛、汗出、汗多、黑斑、昏仆、肌肤甲错、肌肤麻木、肌强、肌肉麻木、肌萎、甲苍白、甲淡、甲淡白、甲厚、甲裂、肩酸痛、健忘、角弓反张、筋脉拘急、筋惕肉瞤、经迟、经多、经后痛、惊恐、经色浅淡、经少、精少、精神不振、经稀、经早、颈肿、久病、拘挛、倦怠、咳嗽、咳嗽气短、咳痰、空痛、口唇无华、口干、口眼歪斜、溃脓、懒动、懒言、流泪、麻木、脉沉濡、脉沉细弱、脉滑弱、脉濡细、脉微细、脉微细无力、脉无力、脉细滑弱、脉细缓、脉细弱、脉弦细无力、脉虚大、脉虚弱、脉虚细、脉虚细软、毛发干枯、毛发脱落、毛发稀疏、面白、面苍白、面㿠白、面色发白、面色发黄、面色无华、面萎黄、目干、目黄、目涩、目痛、目陷、目眩、目隐痛、纳差、纳呆、纳少、脑鸣、尿赤、尿短、尿黄、尿频、尿血、脓稀、呕吐、疲乏、皮肤干燥、疲倦、气促、气短、气短懒言、气少、乳房胀痛、上肢无力、少动、少眠、少气、舌淡、舌红、舌脉浅淡、舌嫩、身倦、身痛、神昏、神疲、神志模糊、声低、失眠、食少、食少便溏、食少身倦、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视力模糊、视力下降、视力障碍、手足不温、手足麻木、睡眠不安、睡眠障碍、思虑、四肢乏力、四肢厥冷、四肢酸软、四肢无力、四肢震颤、酸痛、苔薄白、苔薄黄、苔滑、苔黄腻、苔少、痰黄、体重下降、涕少、头昏、头痛、头摇、头晕、头重、头重痛、脱发、脱毛、脱屑、脘痛、妄听妄视、萎黄、畏寒、无力、息微、膝肿痛、喜按、喜温、消瘦、小便短赤、小便短黄、小腹痛、小腹隐痛、小腹坠痛、小腹坠胀、胁胀、形寒、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胸脘痞满、羞明、嗅觉下降、虚浮、眩晕、血崩、血色淡红、牙齿浮松、眼花、阳痿、阳痿遗精、腰酸软、腰酸重、腰痛、腰膝酸软、易感、溢脓、阴道下血、月经不调、张口、爪甲无华、怔忡、肢颤、肢节酸痛、肢倦、肢冷、肢软、肢体倦怠、肢体麻木、肢体酸痛、肢肿、指纹淡红、肿块、周身痛、自汗、足跟痛。
疾病预后:常见病
1、虚劳多因气血不足,腠理不密,外邪每易乘虚而袭。
2、眩晕多为思虑过度,脾胃素虚,气血无以上荣头目,脑失所养。
3、心悸怔仲多为忧愁思虑,劳伤心脾,气血耗损,血不养心。
4、不寐可因气血两虚所致。
5、痿证多因邪热伤气耗津,以致阳明生化无权,水谷精微无以灌四旁,润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况且脾胃虚弱常导致肝之藏血不足,肝主筋,肝血不足则无以濡养筋脉而成痿。
6、血证如便血,多因脾胃虚损,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溢于内所致。
阅读:3.3W
白塞综合征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塞病、共济失调、角膜炎、结膜炎、口腔溃疡、偏瘫、发热、腹痛、腹泻、腹胀、腹胀腹痛、高血压、咯血、关节痛、记忆减退、咳嗽、头痛、头晕、项强、胸痛、血压升高、言语障碍。
病因:白塞综合征一般指贝赫切特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贝赫切特综合征需要规律的药物治疗,包括各种调节免疫的药物,不治疗则预后不好,严重者危及生命。
阅读:3.3W
妊娠外阴肿痛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妊娠、外阴肿痛、有恙。
病因:怀孕出现外阴肿胀可能是非疾病因素,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如感染、变态反应、全身性疾病等。
一、非疾病因素
1、妊娠期生理变化:子宫增大会压迫外阴局部静脉丛,使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肿胀,这种不适在妊娠过后会消失,无其他伴随症状则不需要特殊处理;
2、机械性刺激:内裤过紧、活动摩擦等可致表皮剥脱或继发感染,引起局部肿胀,需要更换棉质、宽松的内裤。
二、疾病因素
1、感染:细菌、真菌、滴虫等侵袭外阴阴道,引起炎症性病变,从而导致症状出现。需要由医生根据具体的病原体为孕妇制订治疗方案,如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孕妇日常注意外阴清洁,避免坐浴;
2、变态反应:日常应用洗涤剂或接触某些致敏物质、吃某些致敏食物等引起外阴局部皮肤发生变态反应,或发生全身性变态反应而累及外阴部,导致外阴红肿。应就医并寻找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在今后的生活环境中尽量避免;
3、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静脉曲张等可引起外阴部位肿胀,需要就医并进行系统性的检查,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如糖尿病可遵医嘱注射胰岛素。
阅读:3.3W
肺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内燥、外燥、大脉、肺系失调、肺证、浮滑脉、浮脉、舌白、舌尖红、苔白、痰滞、微脉、秋季、少阳司天、阳明燥金、淡白薄苔、肺脉、卯酉燥金、气虚、气滞、少羽辛水、寒证、热证、湿证、燥证、湿润光莹、寅申相火、悲、鼻病、鼻出血、便秘、喘病、喘咳、大肠、肺、肺病、肺经、膹郁、呼吸道、呼吸系统疾病、气、水病、胸痹、悲泣、鼻衄、鼻塞、不乐、喘促、喘急、喘息、发白、发热、发热恶寒、浮肿、咯痰、咯血、寒热、汗出、喉痛、喉痒、呼吸急促、咳逆、咳逆喘促、咳嗽、咳痰、口涩、流清涕、流涕、面白、面苍白、木厚、喷嚏、皮肤干枯、皮肤脱屑、皮肤无华、皮肤油腻、皮毛憔悴、痞闷、脐右悸、气喘、气促、气急、呛咳、声嘶、失音、水肿、痰多、痰多胸闷、啼哭、哮鸣、腥臭、胸闷、胸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忧悲、肢冷、自汗。
疾病预后:肺病证,是多种肺病的合称,为中医术语,内容包括:咳嗽、哮病、喘病、肺胀、肺痈、肺痨等。
肺为五脏之华盖,其位最高,外合皮毛,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又为清肃之脏,不容异物,故外感和内伤因素都易伤损肺脏而引起病变。肺主气,司呼吸,故肺病多以气机升降失常的证候为主,其常见的证候有肺气亏虚、阴津亏耗、寒邪犯肺、邪热乘肺、痰浊阻肺等。
阅读:3.3W
胚胎性癌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甲胎蛋白升高、癌病、性早熟、背痛、不孕、多毛、腹痛、咯血、呼吸困难、咳嗽、咳嗽吐血、呕血、吐血、肿块。
病因:胚胎性癌(英语:Embryonalcarcinoma),是一类位于卵巢或睾丸的罕见生殖细胞瘤。卵巢胚胎性癌位于卵巢的胚胎性癌相当少见,占全部卵巢生殖细胞瘤的3%。确诊的平均年龄为15周岁。其特征和症状各有不同,可能会包括性早熟和不正常的子宫出血。患者血清中的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甲胎蛋白指数可能升高,但这并不排除其他肿瘤(比如卵黄囊瘤),因为很多肿瘤也产生此类血清标记物。在手术中,超过40%案例中的肿瘤类型大过卵巢。这些肿瘤通常很大、位于单侧,中径大约17cm。有时会需要进行化疗以提高长期存活率。在肉眼检查和组织学分析中,位于卵巢的胚胎性癌情况类似于同类的睾丸胚胎性癌。睾丸胚胎性癌单纯的睾丸胚胎性癌也很少见,占全部睾丸生殖细胞瘤的10%。但是90%的此类肿瘤均伴有混合非精原生殖细胞瘤。平均的诊断年龄为31周岁,并常见睾丸肿块伴有疼痛。50%至三分之二的患者在检测中均为恶性肿瘤。通过超声波检查,一些症状包括有明显的睾丸重量增强或单侧睾丸增长趋势。肿瘤的特征和症状和恶性转移有关联,包括有后背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吐血和神经异常等。男性胚胎性癌的血清甲胎蛋白指数通常都在正常指数。过高的 AFP指数暗示着存在混合生殖细胞瘤的可能,比如卵黄囊瘤。
阅读:3.3W
急性心肌梗死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急性、心肌梗死、迟脉、数脉、JT间期延长、QRS低电压、ST段上移、ST段上移弓凸、T波高耸、U波低平、白细胞增多、冠状T波、肌酸激酶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沉加快、血镁降低、血清钠降低、脂蛋白a升高、厥心痛、心悸、真心痛、恶心、高血压、呼吸困难、急性面容、冷汗、呕吐、上腹痛、胸闷、胸痛、血压升高。
病因: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
阅读:3.3W
奴卡菌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复视、胸膜炎、厌食、抽搐、盗汗、发热、乏力、干咳、咯血、寒战、肌肉麻木、麻痹、麻木、脓痰、神志模糊、视力模糊、视力障碍、视盘水肿、痰中带血、体重下降、头痛、无力、项强、震颤。
病因:奴卡菌病系由奴卡氏菌属引起的局限性或播散性、恶急性或慢性化脓性疾病;分布世界各地,动物亦可被感染,我国各地亦有报告。病原和流行病学本病可由星形奴卡氏菌、巴西奴卡菌或豚鼠奴卡菌引起,病菌为需氧菌,存在于土壤。带菌的灰尘、土壤或食物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然后局限于某一器官或组织,或经血循环散播至脑、肾或其他器官。本病的发生和传播途径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密切关系。从皮肤侵入者,常有局限性,可表现为足菌肿型或皮肤脓肿型,很少呈血源性扩散。不少学者认为奴卡菌特别是星形奴卡氏菌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阅读:3.3W
热盛津枯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津枯、实热、洪数脉、滑数脉、津亏、枯证、热证、舌中灰燥、苔灰燥、便秘、便结、唇干、大便秘结、汗多、口干、面红、尿赤、尿短、舌红、身热、苔黄燥、小便短赤。
病因:1.感受外邪: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以感受热邪所致者为多。如风、热、燥邪损伤上部脉络,则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热邪或湿热损伤下部脉络,则引起尿血、便血。
2.情志过极忧思恼怒过度,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犯肺则引起衄血、咳血;肝火横逆犯胃则引起吐血。
3.饮食不节饮酒过多以及过食辛辣厚味,或滋生湿热,热伤脉络,引起衄血、吐血、便血;或损伤脾胃,脾胃虚衰,血失统摄,而引起吐血、便血。
4.劳倦过度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盛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久病或热病之后久病或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久病或热病使阴精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久病或热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久病人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阅读:3.3W
热结胃肠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肠胃证、热结、风温、湿温、暑温、沉数脉、脾胃热、舌芒刺、细脉、上脘热、肠证、热证、胃证、苔焦黄、下脘热、春温、瘟疫、便溏、便稀、大便不爽、大便不通、大便秘结、但热不寒、恶心、烦渴引饮、腹胀痛、汗出不解、拒按、脉沉实、脉沉数、脉沉数有力、脉有力、芒刺舌、面红、目赤、尿赤、尿黄、尿涩、呕恶、气粗、热结旁流、日晡潮热、舌淡红、舌老、身热、声重、苔糙、苔黑、苔黄、苔黄腻、苔黄燥、苔灰、小便短赤、小便自利。
病因:热结胃肠证是指感受六淫及疫疠之气,内传阳明,邪热结于胃肠,或挟积滞,或热灼便燥,而致的以发热、腹胀满或疼痛、大便不爽或闭结不通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其中以感寒为主,属于"伤寒"化热的,本书另列阳明腑实证的专条阐述,此处专述"温病"范围的热结胃肠证,"伤寒"化热的阳明腑实证,在类证鉴别项中有涉及。
阅读:3.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