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与脏腑的分属
小结:人中作为连接鼻与口唇的重要部位,许多经络都从这里经过,所以人体的一些病变也会在口唇反映出来。人中内应脾胃,下应膀胱子户,主要为人体生殖系统的分布区。
《灵枢·五色篇》中说:"面王(鼻)以下者,膀胱、子处也。"人中主候男女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情况,实际上,人中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在许多情况下,当人昏迷不醒时,可以掐人中使其复苏。人中为许多经脉汇聚之所人中部位是经络交错、经气灌注的要地,与经脉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阳小肠经等经脉都直接循行于人中。由于经脉的络属关系,使人中与经脉及其相应的脏腑联系起来。所以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变化,可以通过人中的形态、色泽等的改变反映出来。从人体发生学角度看人中从人体发生学角度来看,人中与子宫在发生学方面有一定的联系。因子宫形态异常与中肾旁管发育异常有关,而中肾旁管形成的时期,恰好是上唇(人中)形成的时期(胚胎生长的第6-7周)。如果此时胚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则中肾旁管的形成和上唇的形成,均可能遭受同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形态上的同步变异。因此说人中的改变可以反映男女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状况。人中与所主疾病《黄帝内经》中说:"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肉先死也。甲笃乙死。"
《脉经》中说:"病患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病发痈;微黑者,有热;青者,有寒;白者不治。凡急痛暴厥,人中青者,为血实,宜决之。"又说:"凡中风,鼻下赤黑相兼,吐沫而身直者,七日死。"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人中的色泽和形态来判断脏腑的病变。
阅读:3.0W
正常脉象-有胃
小结:"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凡脉不大不细,不长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涩,应手中和,意思欣欣,难以名状者,为胃气。"-戴启宗《脉诀刊误》"无论寸关尺,下指之时觉有平和之象,即是有胃气。"-陈士铎《辨证录》人生存的根本是饮食带来的水谷精微,而胃是水谷之海,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胃的功能在诊脉上也会表现出来,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有胃"。"有胃"即脉有胃气。脉之胃气,主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劣和能量的储备状况。一般认为诊脉的时候,脉有胃气的表现是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是为有胃气。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便是有胃气。专家提示:一般来说,一些小的健康问题,诊脉的时候也是有胃气的,如果脉象没有胃气,则是身体健康出现严重的问题,需要立即住院检查了。
阅读:3.0W
华支睾吸虫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增多、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血沉加快、胆管炎、胆囊炎、腹水、黄疸、疲劳、贫血、神经衰弱、消化不良、心悸、营养不良、饱胀、胆绞痛、发育障碍、腹露青筋、腹痛、腹泻、肝痛、肝肿、高热、寒战、记忆减退、精神不振、久病、叩痛、疲乏、脾肿、上腹胀痛、失眠、食欲不振、食欲减退、水肿、睡眠障碍、溏结不调、体重下降、头晕、消瘦、厌油。
病因: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类常因食用未经煮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被感染。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腹泻、精神不振、肝大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结石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
阅读:3.0W
阴虚产后自汗盗汗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产后自汗、盗汗、阴虚、细数脉、地图舌、耳鸣、汗出、渴不欲饮、口干、面潮红、舌红、苔少、头晕、五心烦热、咽干、腰膝酸软。
备注:生脉散《医学启源》加煅牡蛎、浮小麦、山茱萸、糯稻根。生脉散: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散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故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故为臣药。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若口燥咽干甚者,加石斛、玉竹生津滋液;五心烦热甚者,加白薇、地骨皮、生地黄、栀子滋阴清热除烦。
阅读:3.0W
肾气虚弱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气虚、肾证、上热下寒、沉细脉、气虚、虚证、肾系气虚、蛋白尿、五迟、五软、小儿解颅、囟陷、闭经、便稀、不渴、不孕、大便不爽、呆钝、耳鸣、乏力、龟背、鸡胸、筋骨痿软、惊搐、经色黯淡、精神萎靡、久病、口淡、脉无力、面白、面晦暗、面色无华、尿血、气短、舌淡白、神疲、瘦弱、头晕、畏寒、小便清长、血色淡红、腰脊酸痛、腰痛、腰膝酸软、夜尿多、遗尿、月经不调、肢冷、直视、智力障碍。
病因:肾气虚弱指的是患者肾气不足,从而引起肾脏及其他脏腑机能减退的一种病症,症状有少气懒言、腰膝酸软、自汗、多汗等。如果患者肾气虚弱并伴有脾虚,这时的症状有恶心、纳差、不欲饮食、脘腹胀满等。如果患者肾气虚若伴有肺气虚,这时的症状有咳嗽、咳痰,且咳痰无力,痰色白、质黏、不易咳出等症状。
阅读:3.0W
前列腺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前列腺、炎症、白细胞增多、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太角壬木、癃闭、尿潴留、厌食、不育、抽痛、多梦、恶心、耳鸣、发热、乏力、肛痛、寒战、健忘、交接痛、里急后重、尿急、尿频、尿痛、尿细、尿血、尿浊、尿灼、呕吐、人中红斑、人中青紫、人中色红、神疲、神志异常、生殖线深而明显、失眠、睡眠障碍、疼痛、头晕、小便困难、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虚弱、血精、阳痿、腰骶坠胀、夜尿多、抑郁、余沥不尽、早泄、胀气、胀痛、灼热。
病因: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指由多种复杂原因引起的,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占首位。尽管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很高,但其病因仍不是很清楚,尤其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因此其治疗以改善症状为主。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远较细菌性前列腺炎多见。
阅读:3.0W
嵌甲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甲沟炎、疼痛、爪甲变形。
病因:总述
嵌甲的病因分为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主要包括天生甲面过宽(指)趾骨生长异常等。后天性因素主要包括指甲修剪不当、鞋袜不合适、脚部卫生不良、拇外翻等。
基本病因
1、先天性因素
天生甲面过宽(指)趾骨生长异常的患者,会容易发生嵌甲的情况。
2、后天性因素
(1)修剪趾甲不当,如指、趾甲剪的太短,旁边的软组织因为没有指、趾甲覆盖而向上生长,结果长出来后就陷入到软组织内。
(2)鞋袜不合适,趾甲受外来的压力,导致指、趾甲侧缘长入周围的软组织内。
(3)脚部卫生不良,如甲真菌病、银屑病、扁平苔藓累及甲病变等。
(4)拇外翻、运动造成趾头的挤压,容易使甲长入甲沟。
阅读:3.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