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杜思敬中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中风病、气滞、不语、昏晕。
阅读:9.8K
大赫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不孕、茎中痛、泄泻、阳痿、阴挺、阴痛、月经不调、早泄、小便不利、膀胱病、产科病、妇科病、痢疾、癃闭、痛经、遗精、子宫脱垂。
来源:有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和腹直肌;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阅读:9.8K
痄腮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阅读:9.8K
刘炳权治痹证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寒痹、肾虚、腰腿痛。
阅读:9.8K
大钟
小结:【穴名来源】大,大小之大;钟,通“踵”,即足跟。穴在足跟,其骨较大,故名大钟。
【精准定位】在跟区,内踝后下方,跟骨上缘,跟腱附着部前缘凹陷中。
【功能】利水消肿,益肾调经,清热安神。
【主治】咽喉肿痛,月经不调,遗精,腹泻,腰脊强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大钟,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9.8K
千金面肿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面肿、热痛、头面浮肿。
阅读:9.8K
暴盲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暴盲、暴怒伤肝。
阅读:9.8K
肖福庵结胸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结胸、气滞、痛证。
阅读:9.8K
吴亦鼎虚寒久泻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虚寒、久泻。
阅读:9.8K
血吸虫线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肝硬化、消化不良、腹泻、脾肿、血吸虫。
各家论述:本穴性质属阳,故能益气举陷,有升举中气的作用,治疗内脏下垂等疾患。
阅读:9.8K
王执中落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落枕、项强。
阅读:9.8K
气虚月经先期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经质清稀、气短、神疲、月经先期、经多、经色淡红、倦怠、脉无力、脉虚细、舌质淡、苔薄白、小腹空坠、气虚月经先期、心悸。
阅读:9.8K
肖福庵痹证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腰脚痛、肢节烦痛。
阅读:9.8K
大成肩背酸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肩酸、肩痛、背酸痛。
阅读:9.8K
大全臌胀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臌胀、气臌、水臌、血臌。
阅读:9.8K
王执中积气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气积、胃痛、肠鸣、腹胀、呕吐、牙痛。
阅读:9.8K
高血压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高血压、肝火上炎。
阅读:9.8K
天中附院治缠腰火丹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缠腰火丹、丹毒、流火。
阅读:9.8K
神道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健忘、咳喘、咳嗽、气喘、失眠、心痛、怔忡、不语、脊强、肩背痛、腰强、风痫、精神病、神经衰弱、痫证、心病、心悸、心脏神经官能症、中风。
来源: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5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5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脊髓。
阅读:9.8K
楼全善产后血晕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产后血晕、不知人事。
阅读:9.8K
彭氏治高血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高血压、肝阳上亢。
阅读:9.8K
箕门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尿闭、阳痿、遗尿、阴囊湿疹、腹股沟淋巴结肿、小便不利、睾丸炎、淋巴结炎、遗精。
来源:在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层有隐神经。
阅读:9.8K
肝阳头痛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口干、面色红、目眩、睡眠不安、头胀痛、胁痛、心烦、脉弦紧、舌质红、苔薄黄、苔少、易怒、肝阳头痛。
阅读:9.8K
普济水肿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水肿、腹部板硬、胃振水音、小便不利、小腹胀。
阅读:9.8K
肖福庵腹痛腹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腹胀、脾虚不运、气滞、升降失常、腹胀痛。
阅读:9.8K
千金哮喘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气上、咳逆。
阅读:9.8K
杨甲三治行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行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阅读:9.8K
王国瑞翻胃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反胃、黄疸、呕食。
阅读:9.8K
肩外俞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肩痛、项强、肩背痛、落枕、项痹。
来源:在肩胛骨内侧角边缘,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和副神经。
阅读:9.8K
吴亦鼎小儿惊风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小儿惊风、急惊风、慢惊风。
阅读:9.8K
姚寅生绞肠瘀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绞肠痧、便血。
阅读:9.8K
陆氏治胃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胃痛、脾虚不运、中焦虚寒、泛吐清水、四肢厥冷、眩晕。
阅读:9.8K
李守先口疮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口疮、疮、心火上炎、口干。
阅读:9.8K
肖福庵喉痹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痹、舌卷。
阅读:9.8K
肖福庵心烦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烦、不宁。
阅读:9.8K
肩贞
小结:【穴名来源】肩,肩部;贞,正也。穴在肩下,腋后纹头正上方。
【精准定位】在肩胛区,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直上1寸。
【功能】]清热止痛,通络聪耳。
【主治】肩胛痛,手臂麻痛,耳鸣,耳聋,牙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揉按肩贞,以肩部及肩胛部酸胀为度。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9.8K
足三里
小结:【穴名来源】足,下肢;三,第三;里,古代有以里为寸之说。穴在下肢,位于膝下3寸。
【精准定位】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便秘,痢疾,心悸气短,乳腺炎,头晕,耳鸣,眼目诸疾。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每次5~10分钟。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9.8K
王凤仪治胎位不正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胎位不正、气血不和。
阅读:9.8K
廖润鸿疟疾针灸方·第五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往来寒热。
阅读:9.8K
水突
小结:【穴名来源】水,水谷;突,穿过。穴在颈部喉结外下方,邻近食管。【精准定位】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
【功能】清热利咽,降逆平喘。
【主治】咳嗽,咽喉肿痛,呕吐,饮食难下。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经常用拇指指腹按压水突,每次1~3分钟。灸法:艾条灸5~10 分钟。
阅读:9.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