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柔肝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闭经、潮热盗汗、多梦、烘热、口干、面色无华、目干、目涩、失眠、视力模糊、头摇、头晕目眩、萎黄、血虚、咽干、阴虚、关节不利、关节拘急、经少、脉数、脉细弱、脉弦细、面肌痉挛、面色淡白、舌津少、舌质淡、舌质红、四肢震颤、五心烦热、胁隐痛、肢体麻木、养血舒肝。
各家论述:肝主藏血,开窍于目;肝经布胁肋,系目系,环唇内,上于颠。肝之阴血不足,至经脉或肝脏失养,则见胁肋隐痛;脑窍失养,或阴(血)不敛阳,肝阳上扰,故见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肝主筋,主风,主动,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阴虚风动,则见肢体麻木,震颤或头摇,关节拘急不利,肌肉痉挛。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先天,肝之阴血亏虚,故见月经病。余症皆为肝之阴血亏虚之见症。肝俞、太冲:二穴分别为肝之背俞穴和肝经之原穴,俞原配穴,补之可补肝阴、养血柔筋。足三里、三阴交: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取之意在健运脾胃以生血以养肝柔肝。太溪:为肾之原穴,补之以益肾填精,此为“滋水涵木”之用。
阅读:4.5K
臀上皮神经损伤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掣痛、刺痛、麻木、酸痛、臀痛、压痛、腰痛、胀痛、活动不利、屈伸不利、无力、行步困难、腰腿酸、臀上皮神经损伤、结节。
来源:由于腰背筋膜与臀筋膜的纤维方向不一致,臀上皮神经分布其中,若弯腰动作过猛或过久,突然的腰骶部扭转、屈伸牵拉损伤,局部受到直接暴力的撞击,都会引起筋膜撕裂损伤。其病理表现为局部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增多,刺激臀上皮神经而出现分布区域疼痛。损伤不愈或反复损伤则出现局部组织粘连、变性、机化、肥厚或瘢痕挛缩,压迫周围血管、神经,使疼痛缠绵不愈。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肌筋直接遭受撞击,或长时间被牵拉卡压损伤,肌挛筋拘,筋离其位,损伤脉络,气机受阻,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发为本病。
阅读:4.5K
急性腰扭伤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掣痛、压痛、腰痛、俯仰不利、活动不利、肌肉痉挛、转侧不利、急性腰扭伤。
来源:1.间接暴力损伤
急性腰扭伤多因突然遭受外来间接暴力所致,致伤的原因很多,常与劳动强度、配合不当、跌仆、闪挫、准备不足,甚至气候、季节有关。大部分患者能清楚讲述受伤时的体态,指出疼痛部位。下列因素易造成腰部扭伤:
①腰部用力姿势不当,如在膝部伸直弯腰提取重物时,重心距离躯干中轴较远,因杠杆作用,增加了肌肉的承受力,容易引起腰部肌肉的急性扭伤。
②行走失足,行走不平坦的道路,或下楼梯时不慎滑倒,腰部前屈,下肢处于伸直位时,易造成腰肌筋膜的扭伤或撕裂。
③动作失调,两人搬抬重物,动作失于协调,身体失去平衡,重心突然偏移,或失去控制,致使腰部在肌肉无准备的情况下,骤然强力收缩,引起急性腰扭伤。
2.直接暴力损伤
直接暴力损伤多因挤压、撞击或外力直接打击局部等导致腰部软组织损伤,局部血脉破损,引起腰部瘀血肿胀。腰部急性扭伤,可表现为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的单一损伤,也可有合并损伤,严重时导致关节突关节滑膜嵌顿,但不同组织的损伤,其临床表现又不完全相同。中医学认为,腰脊为督脉和足太阳经脉所过,经筋所循,络结汇聚,脏腑之维系,运动之枢纽。凡跌仆、闪挫、扭旋撞击,伤及腰脊,筋络受损,或筋节劳损,气滞血瘀,筋拘节错,致使疼痛剧烈,活动牵掣,发为本病。清代医家尤怡在《金匮翼》中记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猝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
阅读:4.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