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骨擦音、膝关节痛、压痛、骨节无力、关节不利、关节积液、关节酸痛、关节肿胀、活动不利、屈伸不利、肿胀、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滑膜炎。
来源:1.急性损伤
急性损伤包括膝关节扭伤、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十字交叉韧带损伤,关节内积液或有时积血,表现为急性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以青壮年多见。
2.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常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导致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滑膜水肿、渗出和积液等,以老年人多发。也可因单纯膝关节滑膜损伤或长期慢性膝关节劳损所致,使膝关节逐渐出现肿胀和功能障碍,进而形成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上述急、慢性损伤,使关节囊滑膜层受损,出现充血、渗出等病理改变,关节腔内逐渐积聚大量的积液,其中含有纤维素、血浆、白细胞等。关节内压力的增高,影响了淋巴系统的循环,进而引起疼痛、肿胀、功能受限,积液如不能及时被吸收,或反复多次损伤,病程迁延,则转为慢性滑膜炎。当滑膜受到外伤后,其分泌失调则使滑膜腔积液,而滑膜在长期炎症的刺激下逐渐肥厚,纤维素沉着、机化,导致关节粘连、运动受限。久之可继发创伤性关节炎、股四头肌萎缩,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跌倒损伤,瘀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能直行。”膝为诸筋之会,多气多血之枢,机关之室。凡外感风、寒、湿邪,或外伤、劳损等,致膝部脉络受损,血不循经,溢于脉外,以成瘀血;瘀血阻络,津液输布不利,聚而成湿;瘀血久而化热,凝滞经脉,故为肿胀、僵硬,久之则节黏不能用。
阅读:2.7K
眩晕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眩晕、脾失健运、脾胃两虚、湿蔽清阳、痰湿中阻。
阅读:2.7K
李学川胁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肝郁气滞、脏腑虚寒。
阅读:2.7K
甲乙瘖不能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瘖、不能言。
阅读:2.7K
王执中胁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胁下坚硬、胁下痛。
阅读:2.7K
石建华治痿躄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痿躄、格林巴利综合征。
阅读:2.7K
王肯堂喉瘖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瘖、暴瘖、咽干、咽喉肿痛。
阅读:2.7K
王执中近视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近视、视力模糊。
阅读:2.7K
李氏治肩凝症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肩凝、肺经不通、寒湿、肩周炎、气血不畅。
阅读:2.7K
楼全善盗汗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盗汗、多梦、神志不安。
阅读:2.7K
耳背肝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肝炎、阑尾炎、肝痛、失眠、胁痛、腰背痛。
临床应用:该穴是临床常见的诊断胆石症的重要参考穴。当穴位出现压痛及电测阳性时,亦可确立胆囊炎、胆石症诊断。特别是穴位表皮出现片状的白色隆起或凹陷、白色丘疹时,可作为确诊依据。
阅读:2.7K
吴亦鼎浑身瘙痒麻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瘙痒、麻痹。
阅读:2.7K
肝肾阴虚半身不遂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半身不遂、肌肉萎缩、舌謇、僵硬、拘挛、脉沉细、脉细、舌质红、肝肾阴虚半身不遂、偏瘫。
阅读:2.7K
李学川痹证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腰脚痛、肢节烦痛。
阅读:2.7K
玉堂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寒痰、咳嗽、呕吐、气喘、气滞、胸闷、胸痛、乳房胀痛、喉闭、喉痹、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支气管炎。
来源:在胸骨体中点;有胸廓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3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阅读:2.7K
太阳病针灸方·第十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少阴阳虚、脚挛急。
阅读:2.7K
行气活血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舌有瘀点、胀痛、脉涩、脉弦、情志不舒、舌质紫黯、苔薄白、理气活血。
各家论述:血行脉中,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行不畅而形成血瘀,血瘀也可阻滞气机,导致气滞。因此,临床上气滞与血瘀往往同时并见。膻中、膈俞:气会膻中,血会膈俞,两穴配伍,膻中针用平补平泻、膈俞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可调气活血。合谷、太冲:此二穴合称四关穴,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为阳、主气、属腑;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为阴、主血、属脏。两穴相配,一上一下、一阴一阳、一气一血,调理经脉气血。
阅读:2.7K
腕手部病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麻木、活动不利、疼痛、运动障碍、手腕病证。
各家论述:腕部是手六经所过之处,其中手三阴经主要分布于腕掌侧,而手三阳经则主要分布于腕背侧。因暴力直接打击腕部、手部;或不慎跌仆手掌猛力撑地;或因持物而突然旋转及屈伸腕关节;或因暴力冲击,手指远端向侧方过度弯曲;或慢性劳损,使血瘀经络;及寒湿淫筋,风邪袭肌,致气血流通受阻均可引起腕手部的沉重、疼痛、麻木、活动受限、运动障碍等症。
腕管中有正中神经通过。取内关,因其深部有正中神经通过;大陵、阳溪为局部取穴,有疏通腕部经气、调和腕部气血的功能,可治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合谷可助疏散腕部经络之风邪,宣通气血。
阅读:2.7K
楼全善水肿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水肿、腹胀、尿黄、皮肤疼痛、肉瞤。
阅读:2.7K
杨敬斋哮喘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哮喘、肺气不宣、肺失肃降、伤寒、气喘。
阅读:2.7K
陆氏治流火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流火、流注、热郁化火、下肢红肿、下肢痛、行步困难。
阅读:2.6K
血崩不止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血崩、热证、血色鲜红、月经腥臭。
阅读:2.6K
姚寅生痧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痧证、湿热、发热、腹痛、呕吐、手足痛、头痛。
阅读:2.6K
暴喑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暴喑、声带麻痹、失音。
阅读:2.6K
里内庭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腹痛、趾痛、足趾麻木、癫痫、急性胃肠炎、胃病、小儿惊风。
来源:皮肤→跖腱膜→第二蚓状肌(胫侧)→骨间跖侧肌。皮肤由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分布。胫侧第二蚓状肌受足底内侧神经支配。
阅读:2.6K
杜晓山治小儿舞蹈病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舞蹈病、风湿。
阅读:2.6K
陈作霖治肝经经脉抽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肝经痛、肝血瘀阻、抽痛。
阅读:2.6K
叶茶山翻胃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反胃、脾胃虚寒。
阅读:2.6K
徐彬治痹证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
阅读:2.6K
鱼际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发热、肺实热证、咳嗽、失眠、失音、手心热、头痛、头晕、心动过速、咽干、咯血、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多汗症、肺结核、哮喘、小儿疳积、咽喉炎。
来源: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阅读:2.6K
姚寅生癥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癥瘕、包块、腹包块、腹痛、腹胀、剧痛。
阅读:2.6K
王肯堂经漏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崩漏、经断复行、下腹胀。
阅读:2.6K
大全腰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肾虚。
阅读:2.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