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脱水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脱水、红细胞增多、尿比重升高、血红蛋白增多、血氯升高、血清钠升高、血细胞比容升高、休克、唇干、乏力、烦渴、烦躁、昏迷、口干、口渴、目陷、尿量异常、尿少、舌燥、头昏。
病因:高渗性脱水即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性缺水。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最后可导致脑细胞缺水将引起脑功能障碍。
阅读:3.4W
伤寒表实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表实、伤寒、浮紧脉、表证、实寒、恶寒、恶寒发热、发热、烦躁、气喘、身痛、头身痛、无汗。
病因: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羽流病伤寒。身热头痛。予诊之曰。邪在表。此表实证也。当汗之。以麻黄辈。数日愈。论曰。或问伤寒因虚。故邪得以入之。今邪在表。何以为表实也。予曰。古人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为病则实。盖邪之入也。始因虚。及邪居中反为实矣。大抵调治伤寒。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何以明之。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予于表里虚实百证歌中。尝论之矣。仲景麻黄汤类。为表实而设也。桂枝汤类。为表虚而设也。里实。承气之类。里虚。四逆理中之类。表里俱实。所谓阳盛阴虚。下之则愈也。表里俱虚。所谓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也。
阅读:3.4W
内寒外热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表热、里寒、表热里寒、浮紧脉、太阳寒水、太阴湿土、白苔边黄、辰戌寒水、丑未湿土、灰滑边红、寒热错杂、苔灰滑、便溏、不渴、恶寒、发热、口淡、面㿠白、蜷卧、苔黑、痰涎、涕稀、喜温、小便清长、肢冷。
病因:内寒外热通俗的说就是体内是寒冷的,但表面却是热的,这属于明显的体寒症状。内寒外热通常有以下的表现:
1、真寒假热:这种患者的病情一般比较重,寒气较重,可能将体内的阳气逼迫到体表,患者虽然具有发热的感觉,但实际上又怕冷,同时喜欢盖衣被、口渴,但是又喜欢喝热水,或者口渴不喜欢喝水。部分患者摸着脉较大,但又很弱,虽然体温较高,但又较安静、表情淡漠,通常属于真寒假热,疾病达到一定的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上述症状;
2、寒热错杂:部分患者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容易出现手脚发热,但又喜欢喝热饮料,吃较热的食物,而吃到寒凉的食物,可能出现胃疼、拉肚子。本身虽然容易出现口舌生疮、手脚心发热,但到真正的寒冷环境中又怕冷,属于寒热错杂的表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
阅读:3.4W
阳明误温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误温、阳明病、不能卧、额汗、发黄、烦躁、惊恐、失眠、睡眠障碍、小便不利。
病因:阳明病多热多实证,在表证未结束的情况下,太阳阳明并病,有表证当先解表,比如前面条文48: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但太阳与阳明合病,也有表里同解的治法,比如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今二阳并病,太阳表证已罢,邪热全入阳明。"但发潮热"是阳明里热结实的主要证候,同时"手足漐漐汗出"说明里热蒸腾,有别于太阳中风的翕翕发热汗自出,出汗程度更明显。同时又云:"大便难而谵语者"进一步确定了燥热入里形成阳明腑实。这里为了确保辨证的正确性可以结合腹诊做进一步验证。明确了现在是阳明里实,这里关键就是辨别里实的程度,从以上证候不难断定是当用大承气汤以下胃中实热。在这里千万不要再用汗法了,本来里热入里已经造成了热结津亏,误汗则造成津液枯竭变生他证。
阅读:3.4W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急性、骨髓炎、白细胞增多、急性附骨疽、惊厥、烦躁、高热、关节痛、寒战、昏迷、急性面容、脓肿、呕吐、水肿、头昏、头痛、压痛。
病因: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如脓液早期穿入骨膜下,再穿破皮肤,则骨质破坏较少;但脓肿常在髓腔蔓延,张力大,使骨营养血管闭塞或栓塞。如穿出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后使大片骨膜剥离,使该部骨皮质失去来自骨膜的血液供应,严重影响骨的循环,造成骨坏死。其数量和大小视缺血范围而定,甚至造成整个骨干坏死。由于骨膜剥离,骨膜深层成骨细胞受炎症刺激而生成大量新骨包于死骨之外,形成包壳,代替病骨的支持作用,包壳上可有许多孔洞,通向伤口形成窦道,伤口长期不愈,成为慢性骨髓炎。
阅读:3.4W
胃虚胀满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胃虚、胀满、细脉、右关细、胃痛、胃胀、喜按。
病因:胃部胀满通常是由于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肠胃功能紊乱导致,肝郁气滞主要是由于肝脏宣泄功能异常引起,在患病之后不仅会导致胸肋胀满的感觉,同时还会影响到胃对食物的消化,因此也会出现胃部胀满。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食物在消化后会排入肠道中,肠道吸收食物的营养,同时通过脾的作用运输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但是在出现脾胃虚弱时,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和运输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胃部胀满,部分人还会带有大便溏泻、身体乏力等症状。肠胃功能紊乱大多数与不良的情绪有关,而没有实质性的疾病,在病情发作时由于胃内食物不能及时排出,在胃中滞留,因此会引起胃部胀满。
阅读:3.4W
阿米巴脑膜脑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阿米巴原虫病、脑膜脑炎、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癫痫、共济失调、瘫痪、谵妄、恶心、发热、昏迷、精神错乱、呕吐、神乱、嗜睡、水肿、头昏、头痛、妄幻、味觉下降、项强、嗅觉下降、眩晕。
病因: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amebicmeningo-encephalitis)是由福氏纳格里阿米巴引起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急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多见于近期在污染的池塘或游泳池游泳的儿童及青少年。虫体侵入鼻黏膜后,经筛板沿嗅神经入脑,引起嗅球和脑组织的发炎和破坏。此病起病急骤,早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但前额部头痛较剧烈,继之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等,并有味觉、嗅觉甚至视觉障碍,病情迅速发展至昏迷而死亡。
阅读:3.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