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风邪外袭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表证、风邪、侵袭、浮脉、左寸缓、风证、表证、鼻塞、恶风、发热、口眼歪斜、苔薄白、头痛、项强。
阅读:2.7W
热入营血渴不欲饮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渴不欲饮、热入营血、细数脉、斑疹、地图舌、烦躁、舌红绛、苔少、午后发热、谵语。
阅读:2.7W
痰喘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喘、痰饮、痰证、心悸、汗出、呼吸不畅、呼吸困难、脉弦无力、痰多。
病因:痰喘因于气郁者,用温胆汤;因于火动者,宜用清膈煎;痰见而肺气壅塞者,用蠲痰疏气汤。
阅读:2.7W
久病伤阴表层巩膜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表层巩膜炎、久病伤阴、细数脉、结节、地图舌、久病、口干、舌红、苔少、咽干。
备注:白睛结节日久难消者,加郁金、石斛、夏枯草活血养阴散结;阴虚火旺者,加知母、地骨皮清降虚火。
阅读:2.7W
血虚发热外伤发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外伤发热、血虚发热、芤脉、舌尖红、便溏、低热、黑蒙、肌肉麻木、倦怠、懒言、麻木、脉虚数、面白、面色无华、目眩、气短、气短懒言、日晡潮热、舌淡白、食少、食少便溏、视力模糊、视力障碍、嗜卧、头晕。
阅读:2.7W
吸入性肺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吞咽、肺炎、白细胞增多、低氧血症、反复、痉咳、发绀、高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啰音、泡沫痰、气促、气急、神志不清、痰中带血、哮鸣。
病因:吸入性肺炎,指意外吸入酸性物质,如动物脂肪、食物、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挥发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阅读:2.7W
寒滞经脉手指挛急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寒滞经脉、手指挛急、弦滑脉、弦紧脉、挛急、酸痛、苔白、畏寒、肢冷。
阅读:2.7W
肾精不足嗜睡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肾精不足、嗜睡、呆钝、耳聋、耳鸣、耳鸣耳聋、健忘、脉细弱、疲乏、舌淡白、听力下降。
病因:多由劳伤过度,或久病迁延不愈,高年体衰,致肾精亏损不足,髓海空虛,头昏欲睡。
《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阅读:2.7W
高钙性昏迷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高钙血症、昏迷、血钙升高、骨折、多饮、乏力、骨痛、尿多、尿量异常、神志异常、嗜睡、抑郁。
病因: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受起病速度和严重程度的影响。症状没有特异性,包括:乏力、虚弱、恶心、呕吐、腹痛、骨痛,严重者有多尿、意识不清和昏迷。高钙血症可导致心律不齐、肾血管收缩、容量减少伴急性肾损伤(AKI)和肾性糖尿病性尿崩症(NDI)。
阅读:2.7W
痰湿内盛肥胖症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肥胖症、痰湿内盛、滑脉、舌胖、便黏、大便不爽、肥胖、口干不饮、懒动、舌淡白、身重、嗜卧、苔白滑、苔白腻、体重增加、头晕、脘痞、胸闷、肢体困倦。
备注:痰浊郁而化热,痰热内阻,可用黄连温胆汤。
阅读:2.7W
脾气虚证多梦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多梦、脾气虚证、有恙。
备注:本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香附、砂仁组成。若脾虚下陷者,加黄芪、升麻、柴胡。
阅读:2.7W
耳痔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耳道、赘瘤、耳聋、耳塞、红肿、听力下降、微痛。
阅读:2.7W
筋实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筋脉证、实证、痰涎壅盛、实脉、大便秘结、发热、烦躁、腹胀痛、关节不利、拒按、脉有力、皮热、气喘、气粗、神昏、苔厚腻、疼痛、小便不利、胸闷、压痛、瘀斑、谵语、肿胀。
病因:指局部损伤后,体内或局部有形及无形之邪结聚。它的局部症状与筋热证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以气血壅滞之症更为明显。本症多在伤筋的早中期出现。
阅读:2.7W
痰湿中阻老年慢性胃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老年慢性胃炎、痰湿中阻、沉滑脉、不渴、恶心、口淡、困倦、目眩、纳呆、呕恶、身重、苔白厚、苔白腻、苔厚腻、头晕、脘腹痞闷、小便不利、胸膈满闷。
病因:本病属于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
阅读:2.7W
血热化燥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化燥、血热、风温、涩脉、舌尖红、细脉、弦数脉、热证、燥证、便秘、肺痿、狂证、皮肤瘙痒症、便干、便血、大便干结、地图舌、发斑、发痉、发狂、肌肤甲错、倦怠、渴不多饮、口干、口渴欲饮、毛发干枯、尿短、尿黄、尿量异常、尿少、尿血、呕血、皮痒、瘙痒、舌红、舌红绛、舌津少、身热、神疲、苔干、苔黄、苔少、体重下降、吐衄、吐血、消瘦、心烦、咽干、夜甚、躁扰。
病因:因热邪深入血分,伤阴化燥所致。
阅读:2.7W
河弧菌肠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肠炎、便血、恶心、腹痛、腹泻、黏液便、呕吐。
病因:河弧菌肠炎由河弧菌(V. Fluvialis)引起。河弧菌可引起散发性腹泻,在英国、美国、西班牙、非洲、中东、东南亚均有发病,各年龄组易感,但以婴幼儿和青少年多见。临床上有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腹泻量较多,有每天达7L者,因此常伴失水。少数粪便带粘液或血。病程1-3天。粪便排菌量甚高,可达106/ml,置含氯化钠3%-7%条件下生长良好。
阅读:2.7W
胎热脐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脐突、胎热、烦躁、脐肿、舌红、睡眠不宁、苔白、啼哭、指纹紫。
阅读:2.7W
胎黄动风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动风、胎黄、风证、黄疸、抽搐、舌红、神昏、嗜睡、苔黄腻、指纹淡紫。
病因:病情危重,来势急骤,以黄疸迅速加重,嗜睡、神昏、抽搐,舌红,苔黄腻为主要表现的胎黄重证。
阅读:2.7W
寒滞心脉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寒证、心经证、沉迟脉、沉紧脉、心系寒、左寸涩、寒证、心证、滞证、气血不畅、心悸、胸痹、背痛彻心、短气、脉沉迟、脉沉紧、手足不温、苔白、心痛彻背、形寒、胸闷、胸痛、肢冷。
病因:寒滞心脉证是由于平素胸阳不振,又感受寒邪所导致的寒凝胸中,心脉收引,血行受阻的证候。
阅读:2.7W
黄风内障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内障、目黄、抱轮红赤、赤脉传睛、黑睛混浊、流泪、目涩、目痛、目翳、目胀、视盘凹陷、视盘苍白、水疱、瞳神散大。
病因:因肝风痰火上扰,耗损瞳神,目系瘀阻,或由绿风、青风、黑风内障等失治所致。
阅读:2.7W
夹痰小儿感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痰证、小儿感冒、痰证、感冒、咳嗽、咳痰、痰多、痰鸣。
阅读:2.7W
肝肾阴亏肝癌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肝癌、肝肾阴亏、细数脉、喘息、盗汗、低热、地图舌、发热、乏力、口干欲饮、目眩、纳差、气喘、气促、气短、舌红、苔少、体重下降、头晕、五心烦热、消瘦、胁隐痛、癥块。
阅读:2.7W
小儿肥胖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小儿、肥胖症、红细胞增多、血糖升高、疲劳、心悸、心力衰竭、喘息、胆怯、发绀、肥胖、疲乏、气喘、气短、少动、食欲亢奋、嗜肥、嗜甘、体重增加、自卑。
病因:医学上对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的儿童,称为小儿肥胖症。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国内报告为2.4%-3.92%,而西安对青少年的调查则高达8.39%。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研究表明,小儿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生肥胖症早期进行干预。现主要叙述单纯性肥胖症。
阅读:2.7W
栝楼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肺热、肺燥、内热、阴虚、肿毒、疮、肺炎、宫外孕、黄疸、急性乳腺炎、急性支气管炎、疽、葡萄胎、热病、绒毛膜上皮癌、乳痈、胎死不下、糖尿病、消渴、痈、燥咳、疮疡、大便干结、烦渴、咯血、肌肉拘急、肌痛、咳血、口干、口渴、口苦、舌干、食多、食欲亢奋、咽喉肿痛、饮水不解、痈肿。
病因:栝楼证是苦渴,即口干舌燥呈慢性化,日饮水渴不解。
阅读:2.7W
虚烦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烦躁、虚证、右寸细、左寸浮散、口干、失眠、睡眠障碍、心烦、咽干、郁闷。
病因:虚烦,证名,是因虚而致心胸烦热者。由伤寒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于胸中,或病后余热留恋,或津涸、血虚、肾亏、虚人停痰饮、虚劳等所致。多兼见郁闷不寐、口干咽燥等症。
阅读:2.7W
肝肾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肝证、肾证、肝证、阳强、遗精、闭经、不射精、盗汗、盗汗失眠、耳聋、耳鸣、耳鸣耳聋、烦热、滑泄、急躁、经多、梦遗、面红、目赤、目赤易怒、目眩、情绪不稳、失眠、睡眠障碍、听力下降、头昏、头晕、腰膝酸软、易怒、月经不调。
疾病预后:严重肝脏疾病患者体内代谢产物的损害,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及血流量的异常,导致肾脏血流量的减少和滤过率降低所引起,而其肾脏并无解剖和组织学方面的病变肝肾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功能性肾衰竭两方面的症状和体征。
阅读:2.7W
心血瘀阻胸痹心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心血瘀阻、胸痹心痛、代脉、结脉、背痛彻心、刺痛、固定痛、绞痛、脉弦涩、舌瘀斑、舌紫黯、心痛彻背、心胸痛、夜甚。
备注:瘀血痹阻重证,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降香、丹参等以加强活血理气之功;若血瘀气滞并重,胸闷痛甚,可加沉香、檀香、荜茇以辛香理气止痛;若寒凝血瘀或阳虚血瘀,伴畏寒肢冷,脉沉细或沉迟者,可加桂枝或肉桂、细辛、高良姜、薤白,或人参、附子等益气温阳;若气虚血瘀,伴气短乏力,自汗,脉细弱或结代者,当益气活血,用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重用人参、黄芪等益气祛瘀之品。
阅读:2.7W
肾精不足外伤眩晕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肾精不足、外伤眩晕、沉细脉、弦细脉、遗精、耳鸣、乏力、健忘、舌淡白、舌红、神疲、四肢不温、五心烦热、眩晕、腰膝酸软。
阅读:2.7W
夹疝伤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疝证、伤寒、便干、大便干结、发热、尿涩、头痛、脘腹胀痛、阴茎肿、阴囊硬肿。
病因:素有疝气。时发时止。复伤寒湿。直入太阳之里。膀胱气化失利。则诸状发矣。疝名有七。其始皆因于气。故曰疝气。然有内外之别。或发时诸状复现。发过全无形迹。或素有定所。发则心腹胀痛绞切。冲逆攻突。发过则罢。而腹部仍有瘕聚者。均名内疝。或睾丸肿坠掣痛。牵引小腹。或外肾肿溃。脓水淋溢。二便滞涩。阴络不利者。皆名外疝。考之古训。多责之肝。其实内外诸气散列。而病踞阴部。皆足以致之。
阅读:2.7W
缺血性脑血管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缺血、脑血管疾病、复视、恶心、黑蒙、呕吐、失语、眩晕、意识障碍、运动障碍。
病因: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又称脑缺血性疾病(Ischemiccerebraldiseases),是一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
阅读:2.7W
太阴伤风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里阴、伤风、风证、里证、阴盛、腹痛、脉弦大缓、小便自利、胸闷、咽干、自汗。
阅读:2.7W
囊虫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淋巴细胞增多、癫痫、共济失调、结节、瘫痪、大便不调、昏迷、神志异常、失明、失语、视力下降、视力障碍、视物变形、头昏、小便不调、眼前黑影、意识障碍。
阅读:2.7W
三焦火毒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火毒、三焦证、实脉、白苔边黄、火证、尖红根黑、紫舌红点、错语、大热、发斑、烦躁、口干、衄血、呕血、失眠、睡眠障碍、吐血、下利、咽干。
阅读:2.7W
杜-约综合征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尿胆原阳性、反复、黄疸、便陶、恶心、乏力、肝压痛、肝隐痛、肝肿、尿黄、皮痒、脾肿、身目发黄、食欲减退、厌油。
病因:由于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运和排泄障碍所致。
阅读:2.7W
痰浊壅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浊壅肺、滑脉、喘息、乏力、倦怠、咳嗽、咳嗽气短、咳痰、纳差、泡沫痰、气喘、气短、舌淡白、苔腻、痰白、痰多、痰黏、脘痞。
备注:胸满喘促不能平卧,加葶苈子、茯苓以泻肺利水;兼气虚而见气短乏力、自汗,加白术、党参以健脾益气;血瘀明显者,加赤芍、桃仁以活血化瘀。
阅读:2.7W
外阴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外阴、炎症、红疹、湿疹、充血、交接痛、溃烂、溃疡、尿痛、皮肤粗糙、皮肤粗厚、皮肤皲裂、疼痛、阴痛、阴痒、阴灼、肿胀。
病因:外阴炎是由于病原体侵犯或受到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外阴发炎,可独立存在,更多时与阴道炎、泌尿系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并发,或为某些外阴疾病病变过程中的表现之一。
临床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甚至肿胀、红疹、糜烂、溃疡。
阅读:2.7W
寒滞经络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寒证、经络证、舌瘦小、寒证、滞证、气血不畅、青紫、面白、舌淡白、苔滑、苔腻、苔湿。
病因:寒邪凝滞经脉,血行不畅,以恶寒,肢体冷痛、拘急或麻木,肤色紫暗或苍白,苔白,脉弦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阅读:2.7W
茯苓戎盐汤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茯苓证、癃闭、小便不利。
阅读:2.7W
多发性硬化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硬化症、共济失调、瘫痪、恶心、耳聋、耳鸣、耳鸣耳聋、呕吐、听力下降、眩晕、眼震、震颤。
病因:多发性硬化症(MS)是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本病急性活动期中枢神经白质有多发性炎性脱髓鞘斑,陈旧病变则由于胶质纤维增生而形成钙化斑,以多发病灶、缓解、复发病程为特点,好发于视神经、脊髓和脑干,多发病于青、中年,女性较男性多见。
阅读:2.7W
热性呕血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呕血、热证、芤脉、数脉、口干、口渴欲饮、面红、苔黄燥、喜冷、心烦。
阅读:2.7W
相火妄动早泄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相火妄动、早泄、细数脉、潮热、盗汗、地图舌、舌红、苔少、五心烦热、阳强易举、腰膝酸软。
备注:本方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组成。如遗精明显者,加金樱子、沙苑子、女贞子、旱莲草、龟甲;五心烦热明显者,加鳖甲、地骨皮;肾虚腰酸者,加川断、狗脊、杜仲。
阅读:2.7W
脾肾阳虚呼吸衰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呼吸衰竭、脾肾阳虚、沉细脉、代脉、结脉、心悸、不能卧、浮肿、腹胀、咳喘、面青紫、尿量异常、尿少、舌胖、苔滑、怔忡、怔忡不卧、肢冷。
备注:血瘀可加红花、赤芍、泽兰、北五加皮行瘀利水;若阳虚不化,水肿势剧,心悸喘满,则加沉香、椒目、葶苈子行气逐水。
阅读:2.7W
外感风热时复目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时复目痒、外感风热、浮数脉、眵黏、目痛、目痒、目灼、舌淡白、苔白。
备注:痒甚者酌加桑叶、菊花、刺蒺藜,以增祛风止痒之功;若白睛红赤、灼热明显者,可加牡丹皮、赤芍、郁金以凉血消滞退赤。
阅读:2.7W
小儿肺结核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小儿、肺结核、淋巴细胞增多、血沉加快、低热、乏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疲乏、痰多、痰中带血、无力。
病因:结核病发病率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明显下降。但近10年来在艾滋病(AIDS)高发区如北美、非洲等地结核病发病率却逐年上升,有卷土重来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另外,在发展中国家结核病仍是一个常见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400万新发现痰菌阳性(传染性)及300万-400万痰菌阴性(非传染性)结核病人,每年死于结核病者约200万-300万人。
阅读:2.7W
脐漏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漏管、脐、有恙。
病因:该病多因脐痈治疗不当,久不收口,形成漏管;或落脐带之后,脐汁不干,疮口不合所致。
阅读:2.7W
浸脚综合征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弱脉、坏疽、发绀、肌肉麻木、溃疡、麻木、皮肤苍白、疼痛、下肢水肿。
病因:发病原因
由于双下肢长期静止暴露于寒冷、潮湿环境中,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种非冻伤性组织损伤。
阅读:2.7W
鼻创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鼻窍、创伤、鼻出血、骨折、休克、淤血、鼻衄、鼻痛、肿胀。
病因:鼻外伤的治疗原则
是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清创、止血、缝合治疗,联合药物治疗避免感染等并发症,多数患者的治疗周期为2-4周。
阅读:2.7W
冷疳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疳证、寒证、便青、滑泄、面黑、目肿、泄泻、肢软。
病因:指疳疾伴内脏虚冷的一种病证。
阅读:2.7W
寒湿困脾门静脉高压症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寒湿困脾、门静脉高压症、缓脉、便溏、腹大、腹胀、腹胀神疲、懒动、面浮、面晦暗、面肿、尿量异常、尿少、身目发黄、神疲、苔白腻、脘腹痞满、畏寒、喜温。
阅读:2.7W
寒湿困阻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寒湿、阻遏、沉脉、寒证、湿证、沉重、乏力、舌淡白、苔白、疼痛、无力、喜温、腰冷、腰膝冷痛、腰膝酸软、腰重。
病因:寒湿侵袭,脾失健运,清浊不分,肠腑传导失司。
阅读:2.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