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脾胃蕴湿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胃证、脾湿内蕴、沉缓脉、脾胃湿、舌略胖、脾证、湿证、胃证、带下白、带下多、带下黄、腹痛、腹泻、腹胀、面苍白、瘙痒、食欲减退、四肢乏力、疼痛、脱屑。

阅读:3.0W

心肾阳虚胸痹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心肾阳虚、胸痹、舌齿痕、心悸、动甚、脉沉细迟、面色发白、气短、舌淡白、舌胖、神疲、四肢不温、苔白腻、畏寒、心痛、胸闷、胸闷气短、肿胀、自汗。 备注: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饮上凌心肺,症见水肿、喘促、心悸,用真武汤加黄芪、防己、猪苓、车前子;若阳虚欲脱厥逆者,用四逆加人参汤;或参附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点滴,可增强疗效。

阅读:3.0W

糖尿病足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糖尿病、下肢溃烂、尿糖阳性、血糖升高、心悸、燥、跛行、恶心、发寒、腹胀、肌肉麻木、肌萎、溃烂、麻木、尿量异常、尿少、皮肤苍白、皮肤充血、皮肤干燥、瘙痒、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疼痛、脱毛、畏寒、指甲变异、肿胀、足痛。 病因: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阅读:3.0W

白虎加桂枝汤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白虎汤证、桂枝汤证、桂枝体质、桂枝证、但热不寒、恶风、发热、骨节痛、汗出不彻、口渴、舌暗红。

阅读:3.0W

牛痘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疱疮、脐窝、丘疹、发热、红晕、肌痛、结痂、溃疡、脓疱、水疱。 病因:牛痘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该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染给人类,多见于挤奶员、屠宰场工人,患者皮肤上出现丘疹,这些丘疹慢慢发展成水疱、脓疱,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历史上该病的病例多在欧洲出现,尤以英国为最多。而该病毒可在牛只、猫只以及田鼠等身上找到。人类患病的个案极少,潜伏期为9-10日,但对患有免疫系统缺陷的患者来说,感染牛痘病毒足以致命。根据 WHO目前的报告,本病现已在全球消失。牛痘病毒是一种可引起牛产生轻微牛痘病灶的病毒。人若感染该病毒,只会产生轻微不适,并产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由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18世纪后,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高传染性的天花,也是免疫接种的首度成功案例。

阅读:3.0W

气虚血瘀腔隙性梗死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虚血瘀、腔隙性梗死、软弱、乏力、肥胖、脉沉弱、脉细弱、面萎黄、气短、舌暗淡、舌瘀斑、声低、苔厚、苔满、体重增加、无力、肢体不遂。

阅读:3.0W

心营亏虚惊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惊证、心营亏虚、细脉、心悸、潮热、盗汗、多梦、甲淡、口干、舌淡白、舌红、咽干、易惊。

阅读:3.0W

脾肾阳虚经前期综合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经前期综合征、脾肾阳虚、沉缓脉、便溏、恶心、浮肿、浮肿便溏、腹胀、经多、经色浅淡、经稀、纳差、呕恶、舌淡白、身倦、嗜睡、苔白滑、头晕、头重、脘胀、泄泻、胸闷、腰腿酸软。 备注:若经行肿甚,加桂枝、防己以利水消肿;腹痛即泻、泻后痛止者,方选痛泻要方《丹溪心法》以扶脾抑肝。

阅读:3.0W

气血两虚便血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便血、气血两虚、脘腹、心悸、出血、乏力、肛坠、懒言、脉无力、脉细缓、面苍黄、少气、舌淡白、神疲、失眠、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苔白、头晕、眼花。 备注:若失血气虚阳欲脱,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以益气回阳固脱;气虚下陷,肛坠明显,用补中益气汤加地榆炭炒蒲黄;若血虚为主,用四物汤加黄芪阿胶、地榆炭。

阅读:3.0W

疱疹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斑疹、泡疱、有恙。 病因:疱疹病毒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病毒呈球形,病毒核衣壳表面是由162个壳微粒组成的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 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的周围有一层脂蛋白包膜,病毒外周直径是150-200nm。 (2)除 EB病毒外均能在二倍体细胞核内复制,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3)病毒可通过细胞间桥直接扩散。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层来源的组织,包括皮肤、黏膜和神经组织。疱疹病毒有α、β、γ三个亚科,与人类感染有关者包括以下几种: 1. HHV-1单纯疱疹病毒第一型(HSV-1),属α疱疹病毒。HSV-1的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半岁以后的婴幼儿,大多呈隐性感染,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内。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疱疹性湿疹、疱疹性脑炎等。疱疹性脑炎多发生在大龄儿童和成人中,死亡率可达70%。 2. HHV-2单纯疱疹病毒第二型(HSV-2),属α疱疹病毒。HSV-2的原发感染多见于青春期以后的患者,可潜伏于骶神经节内,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 3. HHV-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属α疱疹病毒,会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水痘是儿童的多发性传染病,带状疱疹是成年人的一种散发性疾病。 4. HHV-4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BV),属γ疱疹病毒,是一种淋巴细胞病毒,会引起人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还与伯奇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发病有关。 5. HHV-5巨细胞病毒(CMV),属β疱疹病毒。可以引起先天性感染,妊娠期感染者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此外,CMV还可能有致癌作用。 6. HHV-6玫瑰疹病毒(Roseolovirus),属β疱疹病毒。会造成第六症,即小儿急疹(婴儿玫瑰疹)。原发感染后与其他疱疹病毒一样,可造成潜伏感染。 7. HHV-7与 HHV-6相近,属β疱疹病毒。引起的症状也大致相同。 8. HHV-8是猴病毒属(KSHV),属γ疱疹病毒。在卡波西肉瘤和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组织中可发现。

阅读:3.0W

小儿遗尿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小儿、遗尿、尿比重升高、有恙。 病因:因小儿肾气未充,膀胱开阖失约所致。

阅读:3.0W

关节扭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关节、扭伤、青紫、关节不利、疼痛、肿胀。 病因:关节扭伤多见于青少年的运动损伤以及体力劳动者的工作伤,最常发生于踝关节、手腕部及下腰部。

阅读:3.0W

黄水疮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疮、流黄水、发热、红斑、口渴、溃脓、溃渗、脓疱、瘙痒、水疱、疼痛。

阅读:3.0W

气血两虚痈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血两虚、痈、沉细脉、创口不合、地图舌、乏力、脉无力、面色无华、纳少、脓稀、舌淡白、舌胖、神疲、苔少。

阅读:3.0W

蝼蝈风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串珠、瘰疬、疮疖、发热、发痒、溃烂、疼痛。 病因:此症渐生块瘰,三五连串,大小相贯,肘膝先见者轻,颈项胁肋先见者重,渐大成串,延长如土狗虫钻入地穴。身之病形或作实热或痛或痒,俗医认为栗子,治之反速其祸,久则周身穿烂而死。乃犯恶毒臭秽不正之气,暴触胃腑,大毒伐脾,五内皆空,泛走肤络,气血亏弱,恶邪外鼓,九疰之虫毒蠹于肌表。须斑龙八帅丹、苦参丸、真方夺命丹、玉枢丹等方治之,再加熏洗方愈。又有一种浑身火泡如甘棠梨样,破则出水,内有石一片如指甲大,穿则石出方愈,其泡复生不已,抽尽肌肉则死,以莪术、三棱各五两为末,作三服温酒送下则愈。

阅读:3.0W

老年痛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老年、疼痛、焦虑、神志异常、抑郁。 病因:老年人全身疼的原因比较多,但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因为骨质疏松引起的全身疼痛,叫骨质疏松性骨痛,最常见于腰背部疼痛,可以出现两肋处的疼痛。如果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可以出现全身性的疼痛、无力,甚至影响睡眠。 二、风湿免疫性疾病或者结缔组织性疾病,像类风湿性疾病,可以累及全身关节,出现全身类风湿性关节导致全身疼痛,这也是全身疼痛比较常见的原因。 三、脊柱关节病,像老年性关节病或者退行性骨关节病,可以累及全身好多的关节,从而反应到全身多处疼痛。 四、恶性肿瘤引起的全身性转移,而引起全身性疼痛。 五、发热,发热以后可能出现全身的疼痛。 六、病原体或者病毒感染,可引起全身的疼痛、不适。

阅读:3.0W

邪气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外伤、邪毒感染、疫疠、长脉、绛紫焦黄、虫兽伤害、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劳逸失度、舌老、苔满、饮食不节。 病因:邪气,病因学名词。即病邪,泛指各种治病因素。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参邪条。 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而言,诸如风、寒、暑、湿燥热(火)、食积、痰饮等等,均为邪气。

阅读:3.0W

食管痹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痹证、食道、贲门失弛缓症、反胃、食管憩室、咽神经官能症、饱痛、乏力、面色无华、呕吐、神疲、体重下降、吞咽困难、消瘦、咽梗。 病因:因饮食不慎,情志失调,或因食管受损后形成瘢痕等,使气机阻滞,胃气上逆所致。

阅读:3.0W

中焦阳虚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阳虚、中焦证、中焦虚寒、关紧、虚证、阳虚、中脘阳虚、反胃、便溏、恶心、腹泻、口淡、呕吐、食欲不振、食欲减退、手足不温、畏寒、胃脘冷痛、心下痞硬。 病因:由于脾胃阳气衰弱所导致的,病患会出现肚子疼痛和大便次数增加的状况出现

阅读:3.0W

髋关节结核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结核、髋关节、附骨痰、疲劳、悲泣、跛行、盗汗、低热、窦道、乏力、活动不利、肌萎、畸形、脓肿、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疼痛、体重下降、无力、消瘦、压痛、易激惹、肿胀。 病因:髋关节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约占7.20%,仅次于脊椎结核而居第二位。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7%-10%病例可见同时患骶髂关节结核或下段腰锥结核。

阅读:3.0W

气血两虚大便变形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大便变形、气血两虚、心悸、大便困难、肛坠、脉细弱、面色发白、纳呆、疲乏、气短、舌淡白、食少、苔白、体重下降、消瘦。 病因:因忧思郁结,七情内伤日久,耗伤气血,肛肠失养。大便细或扁,排便困难,或大便次数多,形如果酱,肛门下坠,伴形体消瘦,周身困乏,舌淡,苔白,脉细弱。

阅读:3.0W

先兆子痫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妊娠期、子痫、蛋白尿、晨呕、抽搐、恶心、高血压、昏迷、尿量异常、尿少、呕吐、上腹痛、视力模糊、视力下降、视力障碍、水肿、头昏、头痛、头晕、血压升高。 病因:指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压、蛋白尿基础上,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者称为先兆子痫。中医认为,多因孕妇脏气本就虚弱,加之妊娠,以致精血不足,肝阳偏旺,上亢为患。西医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指妊娠24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并兼有头痛、眩晕、呕吐、上腹不适、视力障碍或血压收缩压在160mm汞柱(21.3 kPa)以上者称为先兆子痫。多因孕妇脏气本弱,因妊益虚,以致精血不足,肝阳偏旺,上亢为患。常见有肾阴虚而肝旺者,症见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夜寐多梦、血压升高者,宜滋益肝肾,平肝潜阳,用钩藤汤《证治准绳》:杜仲、牛膝、菊花、黄芩、桑寄生、白芍、天麻、钩藤、蝉退);若阴损及阳,脾肾阳虚而发生水肿者,宜健脾利湿消肿,用茯苓导水汤;若肝郁化热兼见口苦咽干目眩者,宜清热平肝潜阳,用羚羊钩藤汤。参妊娠眩晕条。

阅读:3.0W

邪犯肺胃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毒邪、肺证、胃证、濡数脉、便溏、恶心、发热、烦躁、汗出、咳嗽、流涕、尿黄、呕吐、嗜睡、苔薄白、项强、肢痛。

阅读:3.0W

鼠疫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鼠、疫疠、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增多、肌酸激酶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肺炎、谵妄、出血、高热、寒战、呼吸急促、急暴、淋巴结肿、流行、呕吐、神志不清、头痛、心动过速、血压降低。

阅读:3.0W

火毒结聚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火毒、结证、数脉、火证、刺痛、发热、舌红、苔黄、跳痛、指端隐痛、肿胀、灼痛。

阅读:3.0W

邪客脊骨鸡胸龟背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鸡胸龟背、邪客脊骨、沉细数脉、鲜红、舌淡白、舌津少、苔白、指纹淡紫、指纹紫黯。 病因:多成于后天。或因婴儿骨软,强令独坐,又被风邪干袭,与血气相搏侵入骨髓,壅滞不散,致背高隆起,如龟背之状;或因病瘵之邪客于脊背,渐见骨蒸潮热,形赢盗汗,舌红,脉细数之阴虚房瘵之症,并伴有脊椎疼痛强直,脊柱向后突出,形成驼背等。

阅读:3.0W

酒风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酒证、风证、恶风、汗出、倦怠、少气。 病因:有病身热解隋,汗出如浴,恶风少气,……病名曰酒风。

阅读:3.0W

水痘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白细胞减少、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淋巴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疱疮、疱疹、丘疹、低热、发热、乏力、红斑、红晕、结痂、倦怠、流黄水、疱液澄清、脐陷、瘙痒、渗液、水疱、头痛。 病因:因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发于肤表所致。

阅读:3.0W

心肾失交小儿遗尿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小儿遗尿、心肾失交、沉细数脉、地图舌、多动、多梦、烦躁、健忘、扰闹、舌红、睡眠不宁、苔少、体重下降、五心烦热、消瘦、遗尿、易惊。 病因:又称尿床、遗溺。类似西医学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

阅读:3.0W

骨痹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痹证、骨痛、退行性骨关节病、太阳寒水、终气太阳、辰戌寒水、沉重、大骨节病、骨质疏松症、背痛、低热、恶风寒、乏力、关节变形、关节红肿、关节畸形、关节痛、关节肿、关节肿胀、汗多、麻痹、麻冷、强直、屈伸不利、身重、四肢挛急、酸胀、心烦、腰痛、肢重。 病因:因风寒湿邪久羁,或年老体衰,骨失充养,骨质脆弱所致。

阅读:3.0W

邪热留恋干眼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干眼、邪热留恋、浮数脉、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白睛赤丝、眵少、流泪、目干、目涩、目痛、舌红、苔黄、羞明。

阅读:3.0W

土盛木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肝脾证、脾湿、木郁、肝郁、寒热往来、弦数脉、肝证、脾证、郁证、黄疸、恶心、拒按、口苦、尿黄、呕恶、身目发黄、苔黄腻、往来寒热、胁痛。 病因:土盛木郁,乃脾病传肝,症见黄疸,目黄、身黄、小便黄,寒热往来,胁痛拒按,口苦呕恶,苔黄腻,脉弦数。此乃湿热交蒸,由脾胃而熏及肝胆,蒸迫胆汁外溢肌肤,上出肝窍,下注膀胱所致。

阅读:3.0W

邪在卫分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卫分证、温热、浮数脉、苔白、薄白润苔、恶风寒、发热、咳嗽、咳痰不爽、脉浮数、痰少。 病因:风热袭表,侵犯肺卫。

阅读:3.0W

气血两虚胎萎不长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血两虚、胎萎不长、心悸、倦怠、懒言、脉细弱、面苍黄、气短、气短懒言、舌淡白、苔白、头晕、眼花。

阅读:3.0W

肛门直肠脓肿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肛肠、脓肿、白细胞增多、下坠、便痛、不安、创口不合、发红、发热、寒战、化脓、里急后重、疲倦、情绪不稳、酸痛、疼痛、跳痛、小便困难、压痛、胀痛、肿胀、灼痛。 病因:肛门直肠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发展成为脓肿。多数脓肿在穿破或切开后形成肛瘘。脓肿发生于不同部位,发病情况各有不同,疾病发展迅速、部位局限、疼痛性质为持续性、端坐受限及全身症状有恶寒发热等。

阅读:3.0W

猫咬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猫、咬螫、红肿、疼痛。 病因:一旦被狗、猫咬伤,重要的是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凡是狗、猫咬伤,不管是疯狗、病猫还是正常的狗、猫(据文献报告,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正常的狗、猫的唾液中带有狂犬病毒),千万不要急着去医院找医生诊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万一找不到水源,甚至可以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随后再设法找水源。冲洗伤口 一是要快。分秒必争,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伤口上的狂犬病毒冲洗掉。因为时间一长病毒就进入人体组织,沿着神经侵犯中枢神经,置人于死地。 二是要彻底。由于狗、猫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让其充分暴露,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而且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 三是伤口不可包扎。除了个别伤口大,又伤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药物,也不要包扎,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狂犬病病毒会大量生长。伤口反复冲洗后,再送医院作进一步伤口冲洗处理,(牢记到医院伤口还要认真冲洗),接着应接种预防狂犬病疫苗。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千万千万不可被狗、猫咬伤后,伤口不作任何处理,错上加错的是不仅伤口不冲洗,而是涂上红药水包上纱布更有害,切忌长途跋涉赶到大医院求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阅读:3.0W

胃气虚证吞酸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吞酸、胃气虚证、弱脉、乏力、懒言、面色发白、面色无华、纳差、气短、气短懒言、舌淡白、神疲、胃脘隐痛、喜按。 病因:本证多由脾胃虚弱,以致土虚木乘,胃失和降,胃液随胃气上逆所致。

阅读:3.0W

良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原发性、乏力、肝肿、关节酸痛、脾肿、头晕。 病因: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多种疾病归纳如下: 1.感染多种局部或全身的急、慢性感染如细菌感染尤其是球菌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及结核分枝杆菌所致者;病毒感染如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水痘;立克次体感染等均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多增多程度常与感染程度成比例,有化脓现象,增多更为明显,甚至引起类白血病反应,此白细胞总数可达50×109/升以上或出现幼稚细胞 2.物理和情绪刺激物理刺激如冷、热、运动、剧痛、抽搐、创伤妊娠、电休克、缺氧等,情绪激动如忧虑、愤怒、惊吓过度兴奋等均可使中性粒细胞暂时增高。 3.炎症及组织坏死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特别是幼年型、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血管炎等中性粒细胞可增多,如合并感染则更易发生其他炎症如肾炎、胰腺炎、结肠炎、甲状腺炎,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血栓栓塞性疾病等亦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多。 4.肿瘤胃、肺、肝、胰腺、乳腺、子宫、肾癌等常有中性粒细胞增多,甚可呈类白血病反应,并可作为副肿瘤综合征(Paraneplasticsyndrome)表现之一。淋巴瘤特别是霍奇金病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5.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危象、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性脑病急性痛风、子痫、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 6.中毒和变态过敏反应一些化学品和药物如铅汞、砷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洋地黄类、5-羟色胺组胺、肝素、氯酸钾、乙酰胆碱等,以及一氧化碳中毒、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激活等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 7.急性失血及溶血急性失血后2h即可见白细胞增多,胸腔、腹腔、关节腔、蛛网膜下隙及颅内出血时,白细胞增多更显著。宫外孕破裂,肝、脾破裂,白细胞增多也明显大量急性溶血时,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甚可达到类白血病反应程度。 8.血液病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disease),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并出现幼粒细胞;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亦明显增多,可达100×109/升以上,成熟中性粒细胞约为90%;巨幼细胞贫血或粒细胞缺乏的恢复期,以及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9.其他手术后12-36h即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其程度与手术范围、失血多少及组织损伤程度成比例。脾切除后中性粒细胞增多并可呈类白血病反应,此等变化于脾切除后短期内出现亦可迟至数月后始出现,多在数周内恢复亦有持续数月或数年才消失输血反应也可致白细胞增多。

阅读:3.0W

脾胃两虚口甜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口甜、脾胃两虚、大便不爽、地图舌、乏力、腹胀、腹胀神疲、渴不欲饮、脉细弱、神疲、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苔少、脘痞。 病因:多因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虚,虚热内生,脾津受灼,而为口甘。

阅读:3.0W

小肠气滞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气滞、小肠证、沉弦脉、弦滑脉、气滞、肠证、滞证、气血不畅、心系气滞、寒疝、气疝、肠鸣、腹绞痛、腹痛、腹胀、睾丸偏坠、脉沉弦、脉弦滑、疝痛、苔白滑、苔薄白、畏寒、小腹痛、行步困难、形寒、阴囊肿胀、运动障碍、肿块。

阅读:3.0W

缬氨酸缺乏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共济失调、发育迟缓、震颤、智力障碍。 病因:缬氨酸缺乏症屡见不鲜。当缬氨酸不足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会发生紊乱,共济失调、四肢震颤。通过解剖切片脑组织,发现有红核细胞变性现象,晚期肝硬化病人因肝功能损害,易形成高胰岛素血症,致使血中支链氨基酸减少,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由正常人的3.0-3.5降至1.0-1.5,故常用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注射液治疗肝功能衰竭以及酗酒和吸毒对这些器官造成的损害。

阅读:3.0W

肝痈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肝、痈、肝脓肿、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苔腐、发热、腹痛、肝痛、拒按、小便困难、胁痛、胁下痞块、胁胀、肿痛。 病因:因湿热或虫毒等淤积于肝,气血腐败,酿成痈脓所致。

阅读:3.0W

心阳欲脱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心证、阳脱、微脉、脱证、心证、心系阳虚、虚烦、不安、淡漠、发绀、汗淋、昏厥、面苍白、情绪不稳、舌青紫、四肢厥逆、头昏、心痛、胸闷。 病因:心阳衰极,阳气欲脱,以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

阅读:3.0W

口腔黏膜溃疡白塞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塞病、口腔溃疡、充血、假膜、灼痛。 病因:该病为病毒感染所致。当人们被感染后病毒即存在体内,藏在表皮下的血管,并在细胞核中繁殖,当身体免疫系统异常时,这些病毒会特别活跃,病情也会明显恶化。

阅读:3.0W

关节病型银屑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骨关节病、银屑病、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增多、类风湿因子升高、血沉加快、贫血、丘疹、晨僵、发热、肝肿、关节变形、关节不利、关节红肿、关节畸形、关节肿痛、活动不利、畸形、淋巴结肿、脾肿。 病因:关节病型银屑病一般指银屑病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有银屑病皮疹并伴有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压痛、僵硬和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有关节强直。约75%的患者皮疹出现在关节炎之前,同时出现者约15%,皮疹出现在关节炎后的患者约10%。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年龄为30-50岁,无性别差异,但脊柱受累以男性较多。

阅读:3.0W

桂枝甘草汤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表阳、太阳中风、心阳不足、心阳虚证、甘草证、桂枝证、哮喘、心悸、胸痹、发汗太过、汗后、失眠、睡眠障碍、喜按、心慌。 病因:心阳不足,心失所养。

阅读:3.0W

下焦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外感、温病、热病、厥证、肝胆失调、肝胆紊乱、滑脉、肾系失调、肾系紊乱、细脉、弦细数脉、虚脉、长脉、肝证、肾证、便秘、下焦、大便不通、大便失禁、地图舌、耳聋、发热、厥逆、口干、脉虚大、脉虚数、面红、尿闭、舌绛、舌燥、身热、神疲、手足蠕动、手足心热、四肢厥冷、苔少、听力下降、小便不通、小便困难、小便失禁、泄泻、遗尿、余沥不尽。 疾病预后:证候。源《温病条辨·下焦》。温热病邪深入下焦,劫夺肝肾之阴的证候。 临床表现:多见身热,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颧红,口燥咽干,神倦,耳聋,脉虚大,或手足蠕动、瘈疭,心中儋儋大动,舌绛苔少。

阅读:3.0W

邪留阴分春温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春温、邪留阴分、沉细脉、数脉、脉沉细、舌红、食不生肌、苔少、体温降低、无汗、夜热早凉。 病因:本证病机为阴液亏损,邪伏阴分。人体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余邪留于阴分,卫气夜入阴分与邪相争,故夜热;天明卫气行于阳,不与邪争,故早凉;留伏之余邪未能随卫气外出,故热虽退而身无汗;余邪久留,营阴耗损,肌肤失于充养,故形瘦;但病在阴分,与脾胃无关,故能食;舌红苔少,脉沉细略数为邪留于体内,阴精亏乏之象。

阅读:3.0W

鼽嚏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伤风、喷嚏、鼻塞、鼻痒、流清涕。 病因:鼻鼽,中医病名。是指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所致的,以突发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部疾病。本病为临床上较常见或多发的疾病,可常年发病,也可呈季节性发作。

阅读:3.0W

经行眩晕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月经期、眩晕、有恙。 病因:因月经期前后冲任不和,阴血亏虚,肝阳偏亢,或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所致。

阅读:3.0W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