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脂肪肝-耳背肝反射区的耳部按摩

小结:按摩方法:用切按法切压耳背肝反射区1-2分钟,以按摩部位发红或有酸胀感为宜。

阅读:3.1W

瘀血阻络腰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腰痛、瘀血阻络、涩脉、刺痛、固定痛、拒按、舌紫黯。 病因:常因跌扑外伤引起,久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气血阻滞不通,亦可使瘀血留着腰部而发生疼痛。

阅读:3.1W

在耳部胰胆反射区见点状白色、边缘红晕,提示有慢性胆囊炎

小结:在耳部胰胆反射区见点状白色、边缘红晕,提示有慢性胆囊炎。

阅读:3.1W

暑湿内蕴寒邪束表冒暑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寒邪犯表、冒暑、暑湿内闭、发热恶寒、苔腻、头痛、脘痞、无汗、心烦、胸闷。 病因:中医病证名。指多因暑湿内蕴又兼寒邪束表所致病证。

阅读:3.1W

慢性肺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慢性、肺炎、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杵状指、发绀、呼吸困难、咳痰、慢性面容、面肿、气喘。 病因:肺炎,是指肺部的肺泡出现发炎的症状,病程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肺炎。

阅读:3.1W

畏寒症-肝反射区的耳部按摩

小结:按摩方法:用切按法切压肝反射区1-2分钟,以按摩部位发红或有酸胀感为宜。

阅读:3.1W

脂肪肝-胃脾大肠区的手部按摩

小结:按摩方法:用指按法按压胃脾大肠区反射区1-2分钟,以按摩部位发红或有酸胀感为宜。

阅读:3.1W

滤泡性结膜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结膜炎、滤泡、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胞睑下垂、目涩、目灼、脓眵、腮肿、水肿。 病因:结膜如同其他部位粘膜腺样组织,对任何刺激都易产生反应,引起淋巴细胞增生,滤泡形成。滤泡性结膜炎(Follicularconjunctivitis)的特点是结膜充血和大量滤泡形成。在临床上有不同类型。 急性滤泡性结膜炎(Acutefollicularconjunctivitis)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一种。除具有特殊滤泡外,其他症状与急性卡他结膜炎同。

阅读:3.1W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交感神经、颈椎病、偏头痛、声带疲劳、消化不良、心悸、心律失常、嗳气、半身汗、鼻塞、恶心、耳鸣、耳塞、发凉、发热、腹泻、腹胀、汗多、肌肉麻木、记忆减退、口干、流泪、麻木、目干、目涩、目胀、呕吐、仆倒、舌不知味、神志不清、视力模糊、视力下降、视力障碍、睡眠障碍、疼痛、听力下降、头昏、头痛、头晕、头重、畏寒、味觉下降、胸闷、眩晕、血压波动、咽梗、注意涣散。 病因: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阅读:3.1W

阴虚肝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阴虚肝旺、滑数脉、弦细脉、地图舌、耳鸣、口干、面潮红、目眩、舌红绛、失眠、视力模糊、视力障碍、睡眠障碍、苔少、头痛、头晕、心烦、咽干。 备注:若手足心热、两颧红赤,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视物不清者,加草决明、夏枯草、白蒺藜以清热平肝明目;口苦心烦者,加竹茹、黄芩以清热除烦。

阅读:3.1W

阴阳两虚肺痨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肺痨、阴阳两虚、数脉、遗精、闭经、潮热、齿痕舌、喘息、唇紫、盗汗、经少、咳逆、口舌生疮、脉数无力、脉微细、脉微细无力、脉无力、脉虚大、面浮、面肿、气喘、少气、舌红、舌津少、舌胖、声嘶、失音、瘦削、苔光剥、痰中带血、五更泻、心慌、形寒、血色暗淡、阳痿、肢冷、肢肿、自汗。

阅读:3.1W

痰瘀闭阻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闭证、痰瘀、涩脉、闭证、痰证、痰滞、血瘀、结节、癃闭、便黏、大便不爽、关节变形、关节红肿、关节畸形、关节肿、脉弦涩、面黑、面晦暗、纳差、尿血、屈伸不利、舌暗红、舌紫黯、苔白腻、苔厚腻、苔黄腻、瘀斑。

阅读:3.1W

糖尿病-按摩交感

小结:按摩方法:用切按法切压交感1-2分钟,以按摩部位发红或有酸胀感为宜。

阅读:3.1W

湿热挟毒头白秃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湿热挟毒、头白秃、有恙。 病因:多因胎毒湿热上袭或脾胃湿热蕴蒸,上攻头皮所致,皮疹表面有碟形黄痂,中央凹下,贯穿毛发,有鼠臭味,黄痂脱落后,毛发脱落,头皮发亮,呈永久性瘢痕。

阅读:3.1W

假膜性肠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假膜、肠炎、白细胞增多、谵妄、便血、发热、腹痛、腹泻、腹胀、腹胀腹痛、高热、精神萎靡、黏液便、尿量异常、尿少、呕血、气促、食欲减退、手足不温、脱水、心动过速、意识障碍。 病因:假膜性肠炎是一种急性肠道炎症,多发生在50-60岁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因在小肠或结肠的坏死黏膜表面覆有一层假膜而得名,本病易发生在大手术和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故又有人称之为手术后肠炎、抗生素性肠炎。假膜性肠炎的实质是肠道内菌群生态平衡失调,肠道菌群通过以下机制起到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1) H202作用; (2)细菌毒素作用; (3)占位性保护作用; (4)有机酸的作用; (5)争夺营养作用。可见于休克、心力衰竭、尿毒症、结肠梗阻、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肺慢性疾病等。

阅读:3.1W

伤食小儿泄泻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伤食、小儿泄泻、嗳气、便溏、大便酸臭、反酸、腹痛、腹胀、腹胀腹痛、拒按、拒乳、脉滑实、呕酸、呕吐、食入不化、睡眠不安、苔淡黄、苔厚腻、脘胀、指纹紫黯。

阅读:3.1W

慢性单纯性鼻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慢性鼻炎、淋巴细胞增多、交替、鼻塞、慢性面容、夜甚。 病因:慢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一种可逆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鼻黏膜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血管和腺体周围有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黏液腺功能活跃,分泌物增多。

阅读:3.1W

味咸舌

小结:舌味咸是指自觉舌上有咸味出现,犹如口内含盐一般,甚则有咸味痰涎排出。咸属肾味,口咸多属肾阳虚惫不摄,寒水上泛,或肾阴虚,虚火逼肾液上溢而引起。西医学认为:口咸多见于慢性咽喉炎、慢性肾炎、神经症或口腔溃疬等。有时测定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等氯化物含量增多,pH偏于碱性反应。诚然,味觉的感受阈值常因人而异,个体差别很大。因此,味觉异常必须结合本人的味觉习惯、阈值情况,加以综合判断。此外,气候的影响、内外的环境、情绪的稳定、睡眠情况、吸烟饮酒、口腔炎症、特别嗜好以及药物反应等,都可导致味觉异常,临床需加以仔细鉴别。

阅读:3.1W

疫痢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痢疾、疫疠、抽搐、烦渴、烦躁、腹痛、急暴、口渴、脓血便、神昏、四肢厥逆、壮热。 病因:疫痢一般指疫毒痢。疫毒痢又称疫痢、时疫痢,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常发于夏秋季节,以2-7岁儿童为多见。痢疾证候类型之一。临床以发病急骤,壮热、烦躁口渴,腹痛剧烈,大便脓血,甚或神昏抽搐,肢厥为主要症状。可见于西医的中毒性菌痢。

阅读:3.1W

阴虚火旺皮肤红斑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皮肤红斑、阴虚火旺、细数脉、盗汗、盗汗失眠、耳鸣、关节酸痛、口干、脉无力、毛发脱落、目眩、尿黄、舌红、舌津少、失眠、睡眠障碍、头昏、脱发、午后发热、五心烦热、咽干、腰膝酸软。 病因:多因禀赋不足,五志化火,耗灼营血,脉络不和,或烈日暴晒,热毒入里,燔灼营血,瘀阻经脉,外发为斑。

阅读:3.1W

撞击伤络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撞击伤、眼窍证、涩脉、胞睑肿胀、结膜出血、目突、难睁、舌紫黯、视力下降、视力障碍、眼底出血。 病因:外物伤目,血络受损,血溢络外,因所伤部位不同,故症状表现不一,其中以眼内出血为最重;因珠内脉络幽深细微,一旦出血,积于眼内,血无出路,不但不易消散,且可导致其他变证。

阅读:3.1W

粒细胞缺乏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粒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高热、口臭、溃疡、咽痛。 病因:粒细胞缺乏症一般指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健康成人血液中白细胞计数一般在4-10×109/A升(4000-10000A立方mm);健康成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为2.0-7.5×109/升(2000-7500/立方mm)左右。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持续(多次检查)低于4×109/升(4000/立方mm)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正常或稍低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升(1500/立方mm)则称为粒细胞减少症;只有白细胞数低于2×109/升(2000/立方mm)而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或完全消失才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这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多已降至0.5×109/升(500/立方mm)以下。

阅读:3.1W

下焦湿热尿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尿痛、下焦湿热、滑数脉、大便不爽、腹痛、绞痛、结石、口渴、口苦、纳差、尿赤、尿浊、少腹拘急、舌红、苔黄腻、腰痛。 病因:因多食肥甘,或嗜酒太过,酿成湿热,注于下焦;也可因感受湿热外邪而致。

阅读:3.1W

前庭神经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心悸、恶心、汗出、呕吐、眩晕。 病因:前庭神经炎一般指前庭神经元炎。前庭神经元炎系因前庭神经元受累所致的一种突发性眩晕疾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与自发性眼球震颤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重症者可伴有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眩晕持续时间较短。常在几天内逐渐缓解,一般2周内多可完全恢复;少数病人可短期残留不同程度的头昏、头晕和不稳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

阅读:3.1W

瘀血流注鼠蹊肿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鼠蹊肿痛、瘀血流注、涩脉、舌紫黯。 病因:系因劳累过度,筋脉受伤,或跌打损伤,瘀血停留,或产后恶露未尽,瘀血停滞,与湿毒相搏而成。

阅读:3.1W

胃肠实热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肠胃证、实热、沉脉、迟脉、滑数脉、脾胃实热、白苔边黄、红舌黄腻、绛紫焦黄、上脘实热、肠证、胃证、下脘实热、紫舌黄燥、便秘、便干、便结、不畅、潮热、大便不通、大便秘结、烦渴欲饮、烦躁、肥胖、腹痛、腹胀、腹胀腹痛、汗出、汗多、拒按、渴喜冷饮、口臭、口干、口渴、口渴欲饮、口舌生疮、脉沉实、脉沉实数、脉滑实、脉有力、面红、面色发红、尿赤、尿短、尿黄、尿量异常、尿少、脐腹痛、气粗、日晡潮热、舌红、身热、神志模糊、声重、手足汗、苔干、苔厚腻、苔黄厚、苔黄腻、苔黄燥、疼痛、体重增加、消谷善饥、小便短赤、小便短黄、心烦、循衣摸床、牙龈肿痛、谵语。 病因:因嗜食辛辣炙煿,或五志怫郁化火,壅滞胃肠所致。

阅读:3.1W

阴虚火旺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阴虚火旺、弦细数脉、白斑、白发、地图舌、耳鸣、毛发脱落、目干、目涩、舌红、失眠、视力下降、视力障碍、视物变形、睡眠障碍、苔少、头晕、脱发、心烦。

阅读:3.1W

越婢加半夏汤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外寒内饮、阳热、半夏证、肺胀、淤血、支气管肺炎、喘息、呼吸困难、咳痰、脉浮大、目突、气喘、上气咳逆、身肿、水肿、胸胀。

阅读:3.1W

痰火内扰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内火、痰证、滑数脉、弦滑脉、弦滑数脉、火证、便秘、懊憹、多动、多言、烦热、烦躁不安、口苦、狂言、纳少、尿赤、舌红、失眠、睡眠障碍、苔黄腻、注意涣散。 病因:因痰火蕴积,引动肝风,内扰心神所致。

阅读:3.1W

湿热蕴结单腹胀大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单腹胀大、湿热蕴结、弦数脉、便干、大便干结、烦热、腹胀、拒按、口臭、口苦、面萎黄、尿黄、皮肤灼热、舌红、苔黄腻。 病因:病理基础为肝脾失调,气机不畅,水湿停留,邪壅中焦。湿热互结,易耗气伤阴,故必兼见烦热,口苦,口臭,面色黄晦,小便黄,舌苔黄腻或灰腻,舌质红,脉弦数,严重时邪从火化,火扰营血,迫血妄行,可见吐、衄、便血之症。

阅读:3.1W

土行乘水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脾肾证、脾实、肾虚、濡数脉、太阴湿土、丑未湿土、少羽辛水、脾证、肾证、太宫甲土、渴不欲饮、尿赤、尿短、尿灼、苔黄腻、脘痞、小便短赤、小腹胀。 病因:土行乘水,乃脾病及肾之病,症见中脘痞闷,渴不欲饮小腹胀满,小便短赤而热,舌根黄腻,脉象濡数。此乃脾胃湿热留滞,下注膀胱,水府受邪,故属土病及水的病变。

阅读:3.1W

邪犯卫气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邪犯卫气、浮数脉、洪数脉、恶心、发热、烦渴、汗少、急暴、口渴、呕吐、舌红、嗜睡、苔黄白、头痛、无汗、项强、心烦、指纹浮紫、指纹紫黯。 备注:湿偏重者,加香薷、藿香、厚朴,或用新加香薷饮;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或用凉膈散;呕吐重者,加竹茹、半夏;嗜睡明显者,加石菖蒲、郁金;颈项强急者,加葛根、钩藤、僵蚕。常用药: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牛蒡子、荆芥、薄荷、芦根、桔梗、淡竹叶、甘草、生石膏、知母。

阅读:3.1W

忧郁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忧郁、不乐、呆钝、多疑、记忆减退、恐惧、情绪不稳、神疲、失眠、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睡眠困难、睡眠障碍、头痛、注意涣散、坐卧不安。 病因:忧郁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症状,它是由于用脑过度,精神紧张,体力劳累所引起的一种机体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病。它包含了失眠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性呕吐等多种病症。

阅读:3.1W

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小儿、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鼻出血、贫血、鼻衄、便血、齿衄、抽搐、昏迷、经多、尿血、呕吐、呕血、皮下出血、舌瘀斑、舌瘀点、嗜睡、头昏、头痛、牙龈出血、瘀斑、瘀点、躁动。 病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获得性的自身免疫性的疾病。

阅读:3.1W

胃热熏窦急性鼻窦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急性鼻窦炎、胃热熏窦、数脉、便秘、鼻甲肿胀、鼻膜深红、鼻塞、便结、大便秘结、发热、红肿、口臭、口渴欲饮、脉有力、尿赤、尿短、舌红、苔黄、涕臭、涕多、涕黄、涕绿、涕浊、头痛、小便短赤、嗅觉下降、压痛。

阅读:3.1W

正虚喘脱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喘脱、虚证、青紫、心悸、鼻煽、不能卧、潮红、喘息、唇青紫、端坐呼吸、烦躁不安、汗出如珠、汗淋、呼吸困难、咳嗽、咳嗽气短、脉浮大、脉疾促、脉微细、面苍白、面青紫、面紫黯、气喘、气促、气短、气急、舌淡白、身热、神志异常、四肢厥冷、抬肩、息微、张口。 备注:若阳虚甚,气息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加附子、干姜;阴虚甚,气息急促,心烦内热,汗出粘手,口干舌红,脉沉细数,加麦冬、玉竹,人参改用西洋参;神昧不清,加丹参、远志、菖蒲安神祛痰开窍;浮肿加茯苓、炙蟾皮、万年青根强心利水。

阅读:3.1W

指甲黑色竖纹,提示痛经严重

小结:如果指甲上出现黑色竖纹,提示痛经严重。

阅读:3.1W

心肾亏虚梅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梅毒、心肾亏虚、代脉、结脉、舌齿痕、心悸、唇青紫、动甚、乏力、甲青紫、脉沉弱、气喘、气短、舌淡白、神疲、苔白、下肢浮肿、腰膝酸软。

阅读:3.1W

心阳虚脱真心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心阳虚脱、真心痛、微脉、汗淋、厥冷、冷汗、面苍白、息微。

阅读:3.1W

血分实热血热妄行温疫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温疫、血分热毒、血热妄行、数脉、斑疹、鼻出血、鼻衄、便血、齿衄、舌绛、舌深红、舌紫绛、身热、失眠、睡眠障碍、心烦、牙龈出血。 病因:本证为疫毒侵入血分,迫血妄行之证。火毒侵入血分,扰乱心神故见身热,心烦失眠;血分热盛,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则见斑疹显露,颜色紫赤,连接成片,或兼有鼻衄、齿衄、便血等症;舌深绛紫暗,脉细数,为血分实热之象。

阅读:3.1W

幽门癌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癌病、幽门、胃痉挛、嗳气、恶心、反酸、腹痛、腹胀、腹胀腹痛、呕吐、酸臭、吞咽困难、吞咽痛。 病因:幽门癌通常是指十二指肠以及胃病引起,早期一般会有肚子胀气、恶心、呕吐、胃部烧心以及食欲下降等现象。严重者可能还伴有胃部出血以及高烧出现。

阅读:3.1W

心肾阳虚面色发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面色发青、心肾阳虚、沉细脉、心悸、唇青紫、发紫、浮肿、脉微弱、面青灰、尿量异常、尿少、气短、舌淡白、嗜睡、四肢厥冷、苔白滑、畏寒、胸闷、胸闷气短、腰膝酸冷。 病因:由于心肾阳衰,运血无力,气虚血瘀,温煦失职,水湿不化所致。

阅读:3.1W

温病邪少虚多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温病、邪恋正虚、心悸、齿燥、低热、口干、脉结代、脉虚细、颧红、舌绛、舌痿、神疲、嗜睡、手足心热、苔少、咽干。 病因: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真阴耗损,邪少虚多的证候。症见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颧红,口干咽燥,神疲欲寐,舌干绛少苔或干绛枯萎,齿燥,脉虚细或结代等。

阅读:3.1W

支气管扩张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支气管扩张、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免疫球蛋白升高、贫血、发绀、发热、乏力、咯血、焦虑、咳嗽、咳痰、脓痰、气促、神志异常、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痰中带血、体重下降、消瘦、胸痛。 病因: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阅读:3.1W

余邪热毒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热后、热毒、热邪、湿邪、邪毒、数脉、热证、疮痈、病后、发热、汗出不解、汗后、红肿、脓水、瘙痒、苔薄黄、疼痛。 病因:遗毒(汗下不彻余邪热毒结于耳后名曰发颐宜速消散之稍缓即成脓矣)余毒发颐。多由伤寒或温病治疗不彻底,以致余邪热毒壅结少阳、阳明之络,经络阻塞,气血凝滞于局部,热胜肉腐化脓而成。或因术后脾胃亏损,阴津不足,毒邪上蕴阻络。

阅读:3.1W

小肠经不升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小肠经证、不升、肠证、便干、便灰白、腹痛、尿赤、小便自利。 病因:小肠不升分水难者,水谷入胃,脾阳消磨,经小肠丙火与三焦相火之热力,运动变化,水气渗入膀胱,谷渣输人大肠,是以大便干而小便利。土湿流通,中气健运,百病不生。丙火不升则陷,陷则化寒,寒则无运动之热力,故水与谷渣都入大肠而生泻利也。小肠丙火,在中气之间。腹痛尿赤大便白者,丙火下陷,陷则化寒,腹寒则木郁,故腹痛。小肠丙火之气,本主运化,丙火不升,则陷入水府,故尿赤。

阅读:3.1W

下利虚烦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下利、虚烦、细数脉、发热、脉细数、舌红、失眠、睡眠障碍、苔黄、心烦、心下痞、胸闷、谵语、坐卧不安。 病因:"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下利后更烦,指病人原有心烦,下利后心烦不减反而加重。按之心下濡者,揭示本证非有形实邪相结。下利后,余热未清,郁热结聚,扰于胸膈则烦;邪热未与有形之邪相结,故按之濡软,故而治疗当清宣郁热,用栀子豉汤,使郁热得清,则下利自止,虚烦自除。

阅读:3.1W

胃气痞塞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痞、胃证、沉弦脉、痞证、噎膈、嗳腐、恶心、脉沉弦、呕吐、痞塞、情绪不稳、舌淡、舌胖、苔白、吞酸、心烦、胸脘满闷、易怒。 病因: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虛弱,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成。

阅读:3.1W

用脑过度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思虑过度、神经衰弱、忧郁、呆钝、多疑、恶心、耳灼、烦躁、记忆减退、紧张、拇指第二指节纹深而明显、木形手、呕吐、情绪不稳、神志异常、失眠、嗜睡、睡眠障碍、四肢乏力、听力下降、头昏、眼花、抑郁、掌纹二线长、注意涣散、自卑。 病因:用脑过度是指脑力劳动者,因用脑过度导致头昏眼花,听力下降,耳壳发热;四肢乏力,嗜睡或瞌睡,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欠敏捷,反应迟钝;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现象,头痛等现象。

阅读:3.1W

小柴胡汤体质

小结:本体质症状与证候为:结核、恶心、发热、过敏、寒热、经前乳胀、面黄、面青、面色无华、呕吐、情绪不稳、四肢不温、体重下降、消瘦、胁痛、胸闷、月经不调。 病因: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学。为和解剂。

阅读:3.1W


COPYRIGHT© 2024 武汉知医邦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汤头大药房有限公司 Chimboon Corporation & Take Tonic Pharmacy

备案号 鄂ICP备202300362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鄂)-经营性-202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