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脓疱型药疹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药疹、脓疱、发热、红斑、鳞屑、脱屑、周身不适、紫癜。
病因: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很多,常见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解热镇痛药
其中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盐最常见。
2.磺胺类
其中以长效磺胺为多见。
3.安眠镇静类
其中以巴比妥类较多。
4.抗生素类
其中以青霉素为多见,其他的如呋喃类、吩噻嗪类等引起的药疹也不少见。
5.中草药
这几年,中草药引起的药疹报道逐渐增多,引起过敏的药物有单株中草药,也有复方制剂。
阅读:3.0W
气阴两虚心肌病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阴两虚、心肌病、代脉、结脉、细数脉、心悸、盗汗、盗汗失眠、乏力、口干、脉无力、气短、颧红、舌淡白、舌红、失眠、睡眠障碍、苔白、头晕、自汗。
备注:气虚甚者,加黄芪大补元气;心阴虚者,加熟地黄滋养心阴。
阅读:3.0W
痰湿膜原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膜原证、痰湿、弦滑脉、湿证、痰证、懊憹、咳痰不爽、口腻、苔糙、苔干、苔厚、苔满、头晕、心烦、胸膈痞满。
病因:膜原中多空隙,痰湿容易留聚,因此膜原证与痰湿密切相关。病因或为痰湿、或为湿热,但必兼湿邪,没有湿邪的存在,不能发展为膜原证。
阅读:3.0W
哮喘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喘病、哮病、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紫舌黄腻、端坐呼吸、发绀、呼吸困难、碱区优势、咳嗽、咳痰、泡沫痰、山根发红、山根竖纹、哮鸣、胸闷。
阅读:3.0W
痰热壅肺喉痛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喉痛、痰热壅肺、滑数脉、发热、咳嗽、咳痰、气喘、舌红、声嘶、苔黄腻、痰稠、痰黄、痰鸣、胸闷、咽喉肿痛。
阅读:3.0W
肝肺综合征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肝病、肺病、血红蛋白减少、腹水、肝功能异常、黄疸、消化道出血、杵状指、发绀、肝掌、肝肿、呼吸困难、脾肿、气短、心慌、蜘蛛痣。
病因:肝肺综合征(HPS)是在慢性肝病和/或门脉高压的基础上出现肺内血管异常扩张、气体交换障碍、动脉血氧合作用异常,导致的低氧血症及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为:排除原发心肺疾患后的三联征-基础肝脏病、肺内血管扩张和动脉血氧合功能障碍。肺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的动脉血液氧合作用异常-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上升、低氧血症,是肝肺综合征的重要生理基础。肝肺综合征是终末期肝脏病的严重肺部并发症。
阅读:3.0W
夹饮伤寒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内伤生冷、伤寒、不能卧、窜痛、恶寒、恶心、干呕、气喘、身热、苔白滑、痰稀、头痛、无汗、胁痛、胸痞、胸痛。
病因:(一名伤寒夹水)[因]素有停饮。外感风寒。或先受风寒。后饮冷水。及恣饮冷茶冷酒。或贪食瓜果生冷。
阅读:3.0W
冠状动脉扩张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冠状动脉、粗张、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绀、呼吸困难、面苍白、胸闷。
病因:冠状动脉扩张病(Coronaryarteryectasia, CAE)指各种原因造成冠状动脉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超过其邻近正常冠脉管径的1.5倍或以上。常累及多支血管,以右冠状动脉扩张多见,是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异常,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将管径超过邻近正常节段管径2倍以上的局限性扩张又称为冠状动脉瘤(CAA)。
阅读:3.0W
心火亢盛舌燥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舌燥、心火亢盛、数脉、喉痛、喉痒、渴喜冷饮、口舌生疮、尿赤、尿涩、尿痛、舌红、失眠、睡眠障碍、苔黄、小便赤涩、心烦。
病因:本证多由心火亢盛,热灼伤津所致。
阅读:3.0W
气虚产后自汗盗汗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产后自汗、盗汗、气虚、动甚、恶风、乏力、汗多、倦怠、懒言、脉细弱、面㿠白、气短、气短懒言、舌淡白、身凉、苔白。
阅读:3.0W
牙关紧闭痢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噤口痢、痢疾、食入即吐、牙关紧闭。
病因:痢疾盛行之际,有病痢疾而手足抽搐,牙关紧闭者,此即外感痢疾。
阅读:3.0W
痰热壅盛老年呼吸衰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老年呼吸衰竭、痰热壅盛、滑数脉、鼻煽、抽搐、喘息、动甚、发热、烦渴、烦躁不安、口渴、面红、气喘、气促、气急、舌红、苔黄腻、痰稠、痰黄、痰黏。
病因:本病多属于"喘证""脱证"范畴。
阅读:3.0W
心脾亏损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亏虚、心脾证、脾胃亏、心系亏、虚脉、亏证、气血不足、脾证、心证、虚证、心悸、便溏、久病、懒言、面色发白、纳呆、舌淡白、神疲、血色淡红、怔忡。
病因:思虑过度
阅读:3.0W
心脾两虚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心脾两虚、心悸、唇淡、乏力、黄发、甲淡白、懒言、脉细弱、毛发稀疏、面苍白、面萎黄、目眩、气短、气短懒言、舌淡白、身倦、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头晕、怔忡、指纹淡红、注意涣散。
备注:血虚明显,加鸡血藤、白芍补血养血;食少便溏,腹胀明显,去当归、白芍、熟地黄,加苍术、陈皮、砂仁运脾理气;心慌,便秘,加柏子仁、酸枣仁宁心润肠。
阅读:3.0W
胃火上炎舌疮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舌疮、胃火上炎、滑数脉、便秘、嘈杂、渴喜冷饮、口臭、舌红、苔黄厚、苔黄燥。
病因:常因嗜饮醇酒、过食辛辣煎炙厚味致胃肠积热,化火而成。
阅读:3.0W
心阳气虚瘀血内阻脱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脱证、心阳气虚、瘀血内阻、迟脉、代脉、微脉、瘫痪、心悸、鼻鼾、闭目、不知人事、唇青紫、二便失禁、汗多、昏仆、面晦暗、气促、手足逆冷、头昏、息微、张口。
病因:心阳气虚瘀血内阻脱证呼吸气促,面色晦暗,口唇青紫,手足逆冷,心悸汗多,二便不禁,肢体瘫软,甚或昏仆,人事不省,鼻鼾息微,目合口张,脉微欲绝或迟代。
阅读:3.0W
下消消渴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下消、消渴、沉数脉、疮、口干、口甜、脉沉数、尿多、尿量异常、尿频、尿臊、尿甜、尿浊、舌红。
病因:本病发生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有关,病位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主要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炽盛。
1、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因素,其中阴虚体质最易得本病。
2、饮食不节
长期偏嗜各种油脂类食物,包括煎炸、烧烤、涮肉等,或甜食、碳酸饮料或膨化食品等,或者长期饮酒,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积热内蕴,损伤津液,发为本病。
3、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紧张,或者忧郁暴怒,损伤肝脏,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或脑力劳动过度,耗伤心阴,郁久化火,消耗肺胃阴津,发为本病。
4、劳欲过度
平时房事不加节制,导致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肾阴更加亏虚,导致肾虚、肺燥、胃热,发为本病。
阅读:3.0W
耳源性面瘫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面瘫、耳脓、鼻唇沟平、肌萎、口角歪斜、口角下垂、运动障碍。
病因:耳源性面瘫(Otogenicfacialparlysis)多由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炎症侵袭引起面神经水肿,或胆脂瘤型中耳炎胆脂瘤破坏面神经骨管,直接压迫、损伤面神经所致。其他,乳突手术损伤、中耳结核、中耳肿瘤亦可发生面瘫。
阅读:3.0W
风伤肠络内痔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伤肠络、内痔、浮数脉、便血、肛痒、舌红、苔黄白。
备注:大便秘结者加槟榔、大黄等。
阅读:3.0W
湿热蕴结鼻渊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鼻渊、湿热蕴结、滑数脉、鼻痛、鼻肿、口黏、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苔黄腻、涕臭、涕黄、涕浊、头胀痛、胸脘痞闷。
阅读:3.0W
痰壅气阻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气阻、痰壅、滑脉、舌齿痕、舌略胖、痰证、便溏、不能卧、喘息、乏力、腹胀、气喘、气粗、食少、食少便溏、苔白腻、痰白、痰多、痰鸣、痰稀、涎沫、胸膈满闷。
阅读:3.0W
下焦蓄血老年尿失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老年尿失禁、下焦蓄血、涩脉、细数脉、发热、腹痛、尿淋、尿血、痞满、少腹拘急、舌暗淡、疼痛、小便困难、小便失禁、紫斑。
病因:本病多属于"遗溺""小便不禁"范畴。
阅读:3.0W
药物中毒性头晕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药物中毒、头晕、步态异常、恶心、耳鸣、呕吐、听力下降、眼震、运动障碍。
病因:药物中毒性眩晕是由于药物所致的前庭和耳蜗损害,所引起的眩晕。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在用药当日或数日后出现症状,大多数为慢性中毒,常在用药后2-4周内发生即使停药,症状逐渐严重,数日后可达高峰,如继续用药则症状发展更快,可期间经历数年之久。
阅读:3.0W
室壁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ST段上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气促、胸闷、胸痛。
病因:室壁瘤的病因90%以上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关,其他少见原因包括创伤性室壁瘤、Sarcoidosis病、先天性室壁瘤、Chagas病等。
阅读:3.0W
丝虫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丹毒、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乳糜尿、丝虫热、哮喘、胸腔积液、低热、发热、关节酸痛、红肿、咳嗽、淋巴水肿、疲乏、头痛、畏寒、下肢肿、压痛、灼热。
阅读:3.0W
湿热蕴肤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皮肤证、湿热、外蕴、滑脉、数脉、热证、湿证、疱疹、便干、潮红、烦渴、口渴、溃渗、尿赤、尿短、瘙痒、舌红、身热不扬、苔黄白、小便短赤、心烦、灼热。
阅读:3.0W
恶性肿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C反应蛋白升高、癌胚抗原升高、甲胎蛋白升高、免疫球蛋白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纤维蛋白原增多、血沉加快、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总蛋白降低、血小板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阳性、全血细胞减少、便血、恶心、腹泻、腹胀、咯血、骨痛、呼吸困难、咳嗽、咳嗽气短、纳差、气短、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疼痛、体重下降、消瘦、咽痛。
病因:恶性肿瘤一般指癌症。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阅读:3.0W
火毒蕴结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火毒、蕴结、洪数脉、滑数脉、数脉、火证、便秘、白睛生疳、触痛、恶寒、恶寒发热、恶心、二便不利、发热、烦渴、烦躁、肛门红肿、肛门肿痛、肛灼、骨节酸痛、化脓、肌肉麻木、急暴、拒按、口渴、口苦、流泪、麻木、脉有力、目痛、纳差、难睁、尿赤、脓稠、呕恶、气粗、瘙痒、舌红、视力模糊、视力障碍、苔滑、苔黄、苔腻、疼痛、头痛、羞明、咽干、夜甚、肿块、肿痛、壮热、灼痛。
阅读:3.0W
气血两虚油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血两虚、油风、心悸、唇淡白、乏力、倦怠、懒言、脉细弱、毛发干枯、毛发脱落、毛发稀疏、气短、气短懒言、舌淡白、苔白、脱发。
备注:乏力、气短明显者,加黄芪。
阅读:3.0W
胎气攻心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胎气不和、心证、上攻、烦躁、胎动不安、胁痛。
病因:多因孕妇嗜食辛辣,热积胎中,以致胎儿不安乱动而上冲于心。
阅读:3.0W
湿浊困阻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湿浊、湿阻、沉紧脉、舌胖、白厚腻苔、湿证、肥胖、腹胀、面目虚浮、身重、食欲不振、食欲减退、体重增加、头昏、头胀、头重、胸脘痞闷。
阅读:3.0W
头癣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头皮、癣、瘢痕、臭秽、黄痂、毛发干枯、毛发脱落、瘙痒、脱发、溢脓。
病因:头癣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癣及脓癣。
阅读:3.0W
寒体
小结:本体质症状与证候为:寒证、附子体质、干姜体质、黄褐斑、麻黄体质、细辛体质、虚胖、闭经、不渴、大便不实、浮肿、腹泻、腹胀、黄肿、经迟、经少、困倦、懒言、脉沉细、脉迟缓、脉微弱、面浮、皮肤粗糙、皮肤干燥、疲倦、皮痒、嗜睡、头痛、腿痛、无汗、小便清长、腰痛。
病因:指身体机能处于收敛、低下、阴冷、减退、沉迷的状态。
体质特征:黄肿发胖而身体困倦的人;面部浮肿或有黄褐斑的人;皮肤干燥粗糙作痒的人;平时不易出汗的人;经常腰痛腿痛的人;有剧烈头痛的人;月经延后、经量少或闭经的人;经常大便不成形或腹胀腹泻的人;疲倦懒言而思睡的人;口不干渴、小便清长的人;脉象沉细微弱迟缓的人。
阅读:3.0W
脾肾两虚阿尔茨海默病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阿尔茨海默病、脾肾两虚、舌齿痕、舌胖、呆钝、腹痛、寡言、肌萎、记忆减退、懒言、流涎、脉沉细弱、面白、纳呆、少气、舌淡白、食少、四肢不温、苔白、五更泻、喜按、腰膝酸软。
阅读:3.0W
呼吸法测脉动次数
小结:古人没有钟表,所以医生诊脉的时候往往以自己的呼吸作为标准,来计算患者脉动次数。每呼吸一次为一息,正常的脉动次数为每息4次,间或5次。按照现代科学分析,人每分钟正常的呼吸次数为16-18次,正常的脉搏次数为每分钟70-80次,与传统中医理论还是吻合的。我们现代人自己在家诊脉,可以直接采取计时器或者时钟这样的工具,当所处场所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还是可以采用原始的呼吸计时法的。
阅读:3.0W
脾虚阴伤烧伤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脾虚阴伤、烧伤、细数脉、便溏、腹胀、口舌生疮、面萎黄、纳呆、舌暗红、舌津少、食少、食少便溏、苔剥、苔干、苔无。
阅读:3.0W
硬结性红斑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硬结、红斑、瘢痕、创口不合、溃脓、溃渗、溃疡、疼痛。
病因:该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药物、雌激素以及其他疾病有关。
1.链球菌感染某些患者可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之后。
2.结核菌感染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该病与结核感染有密切关系。国内统计同时合并结核菌感染,或有陈旧性结核病灶,或结素试验阳性者,占60%以上,认为该病是机体对结核菌或其毒素的过敏现象。
3.药物某些药物尤其是溴剂、磺胺药以及口服避孕药,是该病最常见的致病原因。
4.迟发性变态反应该病是一种由许多原因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真正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有人认为该病是一种血管对微生物或其他抗原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5.其他疾病其他如自身免疫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节病等均可伴有结节性红斑。此外,急性、慢性白血病,也可伴发该病。
阅读:3.0W
腑热熏蒸神昏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腑热熏蒸、神昏、沉脉、伏脉、舌芒刺、大便不通、腹胀、高热、脉洪大、脉有力、面红、目赤、尿赤、尿黄、热结旁流、日晡潮热、神志模糊、苔黄燥、循衣摸床、谵语。
病因:为邪入里已深,与积滞相结,而成阳明腑实,燥热之气挟浊气上冲,熏蒸于上,扰及神明。多发于午后,或以午后为重;神与便秘密切相关,便秘之时,胃肠为燥实阻滞,腑气不通,浊毒之气上蒸,扰及神明,故便必越重,神昏越重。
阅读:3.0W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便秘、抽搐、耳闷、耳鸣、耳痛、乏力、腹痛、腹泻、高热、喉痛、呼吸困难、昏睡、急暴、淋巴结肿、流涎、呕吐、疲乏、食欲减退、听力下降、头昏、头痛、吞咽困难、畏寒、无力、周身不适。
病因:小儿急性扁桃体炎(Acutetonsillitis)系指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程度不等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中医称称急性扁桃体炎为"烂乳娥"、"喉娥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
阅读:3.0W
腰骶椎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腰骶痛、强直性脊柱炎、腰椎肥大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不稳症、坐骨神经痛。
病因:正常人的5个骶椎是融合在一起的整体,如果在发育过程中,第1骶椎没能和其他4个骶椎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第六个腰椎,就叫骶椎腰化。这样骶椎的稳定性就受到影响。骶椎腰化时,腰椎数目增加,使腰椎长度增加,杠杆变长,下腰部稳定性减弱,这些因素容易导致损伤、劳损、磨损及退变而发病。
阅读:3.0W
惊积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积证、惊证、积证、便秘、食积、便臭、便干、便结、肠鸣、潮热、抽搐、大便秘结、烦躁、腹胀、睡眠不安、夜甚、易惊。
病因:惊积,病证名。出《仁斋小儿方论》。小儿积食化热,热极生风。症见经常腹胀肠鸣,低烧潮热,以午后夜间为甚,睡眠不安,烦躁易惊,甚则手足抽搐,大便干燥秘结,或稀稠酸臭。多由饮食不节引起。
阅读:3.0W
虚火上炎前葡萄膜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前葡萄膜炎、虚火上炎、细数脉、地图舌、耳鸣、久病、目赤、目痛、舌红、视力模糊、视力障碍、苔少、瞳孔变形、头晕、腰膝酸软。
备注:若虚火较甚,咽干舌燥者,酌加麦冬、天冬滋养阴液。若虚火较轻,以肝肾阴亏,精血不足为主者,可改用杞菊地黄丸滋养肝肾。
阅读:3.0W
软骨肉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肉瘤、软骨、骨折、充血、发红、关节不利、关节积液、关节痛、关节肿胀、肌肉麻木、静脉曲张、麻木、皮热、夜痛、肿块、肿胀。
病因:软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之一,发生于髓腔者为中心型,发生于骨膜者为骨膜型,另有少数可发生于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与骨盆,也可见于椎骨、骶骨、锁骨、肩胛骨和足骨。本病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后者可由软骨瘤、骨软骨瘤恶变而来,这也是发病年龄较晚的原因之一。本病多见于成人,30岁以下少见,35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男性多于女性。
阅读:3.0W
痰热壅肺桶状胸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痰热壅肺、桶状胸、滑数脉、舌胖、喘息、气喘、苔白滑、苔黄、痰稠、痰多、痰多胸闷、痰黄、胸闷、胸痛。
阅读:3.0W
脾虚异常子宫出血(崩漏)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崩漏、脾虚、异常子宫出血、缓脉、舌齿痕、浮肿、经色浅淡、经稀、懒言、脉无力、面㿠白、舌胖、神疲、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苔白。
备注:若漏下不止,兼有血瘀,见经血有块、小腹痛,加益母草、失笑散、三七粉以化瘀止血;若暴崩不止,气随血脱,应急用补气回阳固脱之法,合用独参汤或参附汤。
阅读:3.0W
细菌性阴道病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细菌感染、阴道、白带异常、带下白、带下臭、带下多、带下灰、带下稀、阴痒、阴灼。
病因:近年来认为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生是由于阴道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而导致其他病原如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弯曲弧菌等的大量繁殖,BV实际上是以加德纳菌为主的一种混合感染。自1954年报道以来,因对其病原认识的不清而曾称为嗜血杆菌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直至1984年在瑞典的专题国际会议上正式命名为 BV。
阅读:3.0W
视瞻昏渺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目昏、视力模糊、视力下降、视力障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
病因:因脾失健运,浊气上泛,或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濡养所致。
阅读:3.0W
高血氨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增多、共济失调、惊厥、厌食、发育迟缓、肝肿、呼吸急促、昏迷、焦虑、拒食、呕吐、神志模糊、神志异常、嗜睡、头昏、头痛、易激惹、智力低下。
病因:高血氨症(Hyperammonemia)又称尿素循环代谢病,是一组以血氨增高为共同特点的新生儿期或儿童期代谢障碍。大多数类型按常隐规律遗传,少数例外。
临床表现:主要有氨中毒的各种症状,但因酶缺陷的程度和起病的早晚而有大的差异。发病率在1/7万-10万(活产婴儿)以下,其中以精氨酰琥珀酸尿症和高赖氨酸血症较为多见。高血氨症肝功能严重损坏时尿素合成障碍导致血氨浓度升高。
阅读:3.0W
寒饮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寒证、饮证、沉脉、浮紧脉、寒、结脉、紧脉、舌胖、实、弦数脉、寒证、苔灰滑、不能卧、喘息、恶寒、口干不饮、脉弦迟、脉弦细无力、面色发青、泡沫痰、气喘、气短、舌暗淡、身酸、苔滑、痰白、痰多、痰稀、头痛、吐痰爽利、无汗、胸胀。
疾病预后:寒饮,病证名。临床多见咳嗽,怔忡,饮食减少,两腿畏寒,甚则卧床不起,治宜祛寒蠲饮为大法,用理饮汤加附子,参见痰饮条。
阅读:3.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