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与脏腑的分属
小结: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
《黄帝内经》中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之华在唇,且足阳明胃经环绕口唇,所以脾胃的病变可以在唇部表现出来。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其华在唇四白。"口以开阖为用,为心之外候,饮食均从口入,四通八达,为脏腑之要冲。大肠之经脉挟口交人中;肝络之脉络环唇内;冲脉络唇口;任脉至承浆穴;督脉上颐环唇。所以,通过观察唇之形色变化、肌肉荣枯、皮之薄厚等都可测知其有关脏腑的功能状态。如果从脏腑在唇部的分布来看,唇其实是一个上下翻转了的八卦图,脏腑在八卦方位上所占的区域就是唇相对应的部位。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将口微闭,自两口角画一横线,再自人中沟经上下唇中央画一垂直于两口角的竖线,将口唇分成四等份,再划两条过直角中点的斜线,将口唇分成八等份。每份为一个八卦方位,每个脏腑分配在一个方位上,根据每个方位上的形态、色泽等来判断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
1.乾一:属肺、大肠。肺热发热患者,多在口唇下方起疱疹。
2.坎二:属肾、膀胱。急性肾炎的患者此处红紫,慢性肾炎的患者此处暗黑。
3.艮三:属上焦、膈以上,胸背部、胸腔内脏器、颈项、头颅、五官。凡是上焦火旺的患者此处易起疱疹、口角溃烂。
4.震四:属肝、胆。凡是肝胆有湿热、淤热,肝胆火旺者,均有疱疹或肿胀、痛、痒等。
5.巽五:属中焦。凡是中焦疾患均在此处有肿胀、疱疹等。
6.离六:属心、小肠。凡心经有热、小肠经有热,鼻唇沟右侧起疱疹。
7.坤七:属脾和胃。凡是脾、胃有病均在此处有疱疹或红肿。
8.兑八:属下焦。凡是下焦有湿热、瘀血者,均易在此处起疱疹、肿胀、口角溃烂等。
阅读:3.0W
肠胃气滞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肠胃证、气滞、弦滑脉、脾胃气滞、上脘气滞、肠证、胃证、滞证、气血不畅、下脘气滞、气瘕、脐腹痛、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矢气、苔白、胀满、胀痛。
病因:胃肠气滞的原因如久坐、体质虚弱或者情绪因素。医学多见于食管炎、胃炎,或者是结肠炎。如胃黏膜脱垂,或者习惯性便秘,都可以见到胃肠气滞证。胃肠气滞证主要的症状首先是胀,其次是闷、痛,这是主要特点。
如果是气滞于胃,可以见到胃部胀痛、闷痛;如果是气滞于肠,可表现为腹部胀痛,或者是闷痛,还可以见到走窜痛。但是,上述症状非常典型的特点就是有三种致病因素,如情绪、年老,还有久坐,在这种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加重,或者缓解。如患者因为情绪而起病,可以见到胃肠胀闷、走窜疼痛,当情绪缓解后,症状自然就缓解。
如果负面的情绪持续加重,则症状也会呈持续加重,如因为寒冷而导致的胃肠气滞证,喝热开水或者是热敷胃肠部位,则症状自然也可以缓解。同时,胃肠气滞证可以随着打嗝、打屁或者肠鸣症状也可以缓解。
阅读:3.0W
血管性偏头痛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心脑血管疾病、偏头痛、便秘、偏盲、心悸、刺痛、恶心、汗出、呕吐、妄幻、眩晕。
病因:血管性偏头痛(简称偏头痛)是常见的急性头痛之一,系由于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以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改变所引起的疼痛。病因尚不明,常有家族史,且以女性多见。其临床表现为:发作前幻视幻觉、偏盲等脑功能短暂障碍,继则呈一侧性头痛,为博动性钻痛、刺痛或钝痛。剧烈时伴眩晕、出汗、恶心呕吐、心悸、便秘等症,持续约数小时。一般间隔数周复发,呈周期性发作。中医学亦称本病为偏头痛或偏头风,多因肝气郁结,化风化火,循肝胆之经上挠头面所引致。针灸治疗偏头痛有较长的历史和较好的效果。通过临床的不断筛选比较,近十多年来,在选穴和刺激方法上都摸索到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一般主张应用传统的透穴刺法,刺血拔罐也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还有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在具体选穴和操作手法上,有人以即时止痛为指标,通过对照观察发现,偏头痛以局部选穴较佳,而针刺得气后快速捻针至针感强烈出针,其疗效优于留针20分钟。目前,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率(止痛率)在90%以上。其疗效比较巩固,少数获效后有反复的病例,继续治疗仍可见效。由于头痛有时可为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或突出症状,因此治疗前必须作系统检查。而针灸治疗也只有根据主客观提出的依据,做出那怕是初步的诊断,才能考虑应急处理。也可采用中药治疗如马来眠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阅读:3.0W
隐匿型肾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肾炎、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增多、尿比重降低、尿蛋白阳性、血糖降低、血糖升高、蛋白尿、肾小球肾炎、血尿、腰酸、腰痛。
病因:隐匿型肾小球肾炎(Latentglomerulonephritis)又称无症状性蛋白尿及(或)血尿,指轻至中度蛋白尿和(或)血尿,临床表现为反复持续性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或者其中一种表现突出。本病一般不伴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和肾功能不全,常于偶然情况下检查尿常规发现异常,可持续性或反复发生。该综合征亦可作为其他肾小球疾病病程中的一个阶段,实际上是包括不同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阅读:3.0W
皮肤证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有:太阳寒水、长夏、辰戌寒水、丑未湿土、皮、皮痹、皮肤病、息肉淫肤、腹肌拘急、肌肤不温、肌肤干瘪、肌肤红肿、肌肤甲错、肌肤拘急、肌肤冷痛、肌肤麻木、肌肤痛、肌肤肿胀、肌肉烦痛、肌肉僵硬、肌肉痉挛、肌肉拘急、肌肉挛急、肌肉麻痹、肌肉麻木、肌肉瘦削、肌肉松弛、肌肉松软、肌肉萎缩、肌肉痿软、肌肉痿弱、肌肉隐痛、肌肉胀痛、肌肉肿痛、肌肉肿胀、皮薄、皮肤黯淡、皮肤暗红、皮肤白斑、皮肤瘢痕、皮肤不泽、皮肤苍白、皮肤苍黄、皮肤潮红、皮肤潮湿、皮肤充血、皮肤粗糙、皮肤粗厚、皮肤淡红、皮肤发白、皮肤发绀、皮肤发红、皮肤发黄、皮肤发凉、皮肤发青、皮肤肥厚、皮肤风疹、皮肤干枯、皮肤干燥、皮肤光亮、皮肤褐斑、皮肤黑斑、皮肤红斑、皮肤红线、皮肤红肿、皮肤红紫、皮肤坏死、皮肤灰白、皮肤晦暗、皮肤僵硬、皮肤角化、皮肤拘急、皮肤皲裂、皮肤枯厚、皮肤溃烂、皮肤黧黑、皮肤脓疱、皮肤破裂、皮肤青筋、皮肤青紫、皮肤湿烂、皮肤湿冷、皮肤水疱、皮肤松弛、皮肤粟疹、皮肤脱屑、皮肤萎黄、皮肤萎缩、皮肤无华、皮肤硬化、皮肤硬肿、皮肤油腻、皮肤肿痛、皮肤肿胀、皮肤灼热、皮肤灼痛、皮肤紫黯、皮肤紫斑、皮肤紫绀、皮冷、皮热、皮痛、皮下出血、皮下结节、皮痒、皮疹、皮肿、脱皮、无皮、油性皮肤。
病因:皮肤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呼吸、吸收、分泌功能。
阅读:3.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