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肌肉萎缩、绞痛、皮肤热、压痛、意识障碍、关节不利、活动不利、皮下出血、屈伸不利、疼痛、瘀斑、瘀紫、肿胀、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结节、膝关节损伤。
来源: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于膝关节伸直位时紧张,固定关节,半屈曲位时松弛,关节稳定性差,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损伤。由于膝外侧副韧带受膝外侧肌肉的保护,因此损伤较少。膝内侧的稳定主要依靠膝内侧副韧带来维持,由于膝关节的生理外翻和膝部外侧易受暴力影响,故内侧副韧带损伤较为多见。当膝关节遭受侧向暴力作用时,迫使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相应一侧的关节间隙增宽,侧副韧带受暴力牵拉损伤或撕裂损伤。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侧受强大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外展,内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相反,膝或腿部内侧受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内收,外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在严重创伤时,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和半月板可同时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可伴有内侧关节囊损伤,严重时可伴有内侧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时可伴有外侧关节囊撕裂,腘绳肌损伤,严重时常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腓骨小头撕脱骨折。按照韧带损伤程度可分为韧带拉伤、部分撕裂、完全断裂3种类型。中医学认为,膝为诸筋之会,膝关节的急、慢性损伤,伤及筋脉,筋脉痹阻,气血失运,致筋脉拘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不通则痛;筋络受损,气血凝滞,经筋失荣,不荣则痛。
阅读:1.7K
祛风止嗽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风痰恋肺、喉痒、久咳、咳嗽、纳呆、声低、痰白、痰稀、自汗短气、脉浮、舌质淡、苔薄、易感、祛风化痰。
各家论述:《针灸大成》:“久嗽不愈:肺俞、三里、膻中、乳根、风门、缺盆。问曰:此症从何而得?答曰:皆因食咸物伤肺,酒色不节,或伤风不解,痰流经络,咳嗽不已,可刺前穴。”外感风邪多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而肺主皮毛,故取肺之背俞穴肺俞以疏风宣肺止咳;膻中为气会,配肺俞有宽胸理肺、化痰降逆止咳之功;太阳主一身之表,取足太阳膀胱经穴风门以疏风解表,理肺调气,又因风门为风邪侵入之门户,故灸此穴可预防感冒;按“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缺盆、乳根以调理脾胃,宣畅气机,化痰止咳。
阅读:1.7K
闭经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闭经。
来源:闭经的基本病机是冲任气血失调,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者由于冲任空虚,源断其流;实者因邪气阻隔冲任,经血不通。导致闭经的病因复杂,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可由月经不调发展而来,也有因他病致闭经者。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肝肾不足
先天肾气不足,天癸未充,或后天失养,精血不足,或房劳多产,损及肝肾,以致精亏血少,冲任失养,血海不能满溢,遂至月经停闭。
2.气血亏虚
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化源不足,或因大病、久病、产后失血伤津,或久患虫疾伤血,或误用汗下,导致冲任血少,血海空虚,发为经闭。
3.气滞血瘀
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机郁滞,气血瘀阻,或寒邪入侵胞宫,内伤生冷寒凉,寒邪凝滞,冲任不通,经血不得下行,而致经闭。
4.痰湿阻滞
素体肥胖,痰湿壅盛,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滞冲任,壅滞胞脉,经血不得下行,而致经闭。
阅读:1.7K
肩关节周围炎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肩痛、压痛、发凉、活动不利、肌肉痉挛、疼痛、萎缩、夜间加重、肿胀、肩周炎。
来源:肩关节周围炎的发病多与年龄、气候环境、劳损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等有关。
1.外感风寒湿邪
中年以后,形体气血渐衰,骨节疏弛,复感风寒湿邪,致使肩部气血凝滞,筋失濡养,筋脉拘急,发为本病。
2.损伤
肩关节活动范围大,关节灵活,活动频繁,关节囊薄弱,参与肩部活动的肌肉、韧带、滑囊多,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摩擦、挤压和牵扯,而致非特异性炎症或退变;肩部的急慢性劳损,可造成关节周围韧带、肌腱、关节囊广泛性炎性渗出、水肿、增厚、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肩周软组织病变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病变,如冈上肌肌腱炎、肩袖损伤、肩峰下滑囊炎等,日久也可引起肩关节功能障碍。上肢其他部位的骨折或脱位后的固定,使肩关节长期处于不活动状态,也可引起肩关节粘连。本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炎症期、粘连期和肌肉萎缩期。炎症期由于局部充血、炎性渗出、水肿明显,刺激神经末梢而导致疼痛剧烈,其功能障碍为主动运动受限明显,而被动活动则不明显;粘连期由于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广泛性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此期疼痛明显减轻,而关节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均受限;肌肉萎缩期由于粘连日久,关节功能障碍出现失用性肌萎缩,尤以三角肌、冈上肌萎缩明显,萎缩的程度与病程的长短有关。
阅读: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