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普济不寐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不寐、痰湿壅阻。
阅读:9.6K
肖福庵上牙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牙痛、大肠实热、实火上炎。
阅读:9.6K
叶茶山腹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痛、寒凝积冷。
阅读:9.6K
聚英小腹满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小腹胀、伤寒。
阅读:9.6K
腹通谷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腹痛、腹胀、呕吐、心痛、胸痛、胃肠病、胃溃疡、胃痛、胃炎、消化不良、心悸。
来源: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8肋间神经。
阅读:9.6K
血海
小结:【穴名来源】血,气血的血;海,海洋。本穴能治各种血症,如聚溢血重归于海。
【精准定位】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功能】调经统血,健脾化湿。
【主治】腹痛,腹胀,月经过多,湿疹。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经常用指甲掐按血海,至局部酸胀感向膝关节放散。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9.6K
颔厌
小结:【穴名来源】颔,下颌;厌,顺从。穴在颞颥部,随咀嚼顺从下颌运动。
【精准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上1/4与下3/4的交点处。
【功能】聪耳开窍,散风活络。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颈项痛,齿痛。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中指指腹按揉颔厌,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9.6K
张涛清治霍乱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霍乱、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
阅读:9.6K
黄其波治呼吸骤停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呼吸暂停、农药中毒、中枢性呼吸抑制。
阅读:9.6K
曲泽
小结:【穴名来源】曲,弯曲;泽。沼泽。经气流注至此入曲肘浅凹处,犹如水进沼泽。
【精准定位】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功能】清暑泻热,补益心气,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主治】心悸,呕吐,肘臂掣痛不伸,风疹,伤寒。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曲泽,以局部酸胀为佳。灸法:艾条温灸5~10分钟。
阅读:9.6K
聤宫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耳聋、耳鸣、项强、牙痛。
阅读:9.6K
承扶
小结:【穴名来源】承,承受;扶,佐助。本穴位于大腿上部,当躯干与下肢分界的臀沟中点,有佐助下肢承受头身重量的作用。
【精准定位】在股后区,臀沟的中点。
【功能】舒筋活络,通调二便。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下肢瘫痪,痔疮。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按压承扶,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灸法:艾条灸10~20分钟。
阅读:9.6K
头针颞后线
小结:本头针穴位用于治疗:颈椎病、偏头痛、耳聋、耳鸣、眩晕。
来源:有颞肌;有耳后动、静脉和颞浅动、静脉;布有耳颞神经。
阅读:9.6K
普济喉痹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痹、肺胃热盛、下元虚寒、阴虚。
阅读:9.6K
意舍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肠鸣、腹泻、腹胀、呕吐、脾热、胸胁胀满、便秘、肠炎、糖尿病、胃肠病、胃炎、消化不良。
来源: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1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0、11胸神经后支。
阅读:9.6K
杜思敬痫证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痫证、风痫、伏梁、霍乱、热病、心风、惊悸、吐泻。
阅读:9.6K
肖福庵食痫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食痫、寒热往来、指端弯曲。
阅读:9.6K
风痹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背痛、表证、窜痛、恶风、发热、肩痛、关节不利、肌酸痛、脉浮、脉数、屈伸不利、上肢痛、苔薄白、痛无定处、肢节痛、风痹。
阅读:9.6K
夺命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丹毒、腹膜炎、紫白癜风、腹痛、目眩、上肢酸痛、失神、晕厥。
来源:在肱二头肌桡侧;有头静脉,肱动、静脉分支;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阅读:9.6K
宫寒不孕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不孕、少腹冷痛、宫寒不孕。
各家论述:《针灸大全》:“照海……女人子宫久冷,不受胎孕方,中极、三阴交、子宫。”不受胎孕即指女子不孕,古代又称无子、绝子、妊娠不成等。不孕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藏精,主生殖;又与冲任失调,脏腑气血不和影响胞络功能有关。《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谓:“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也……或因宿血积于胞中……或因胞寒胞热。”照海:为肾经穴,能补肾填精。中极:任脉穴位,与子宫穴皆近胞宫,灸之可益肾暖宫。三阴交:为足太阴经穴,既可健脾养血,又可活血。子宫:为治疗胞宫病证之经验穴。
阅读:9.6K
千金喉痹针灸方·第六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喉痹、寒热、咽梗。
阅读:9.6K
补肺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恶风、肺气虚证、咳嗽、气喘、气短、神疲、声低、痰白、痰稀、自汗、动辄加重、脉弱、舌质淡、身倦、苔白、易感、补肺气。
各家论述:肺俞:为肺的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可调理肺脏气机的功能作用,对于肺脏的虚实疾患均可取用本穴治疗,是治肺病的要穴。
膻中:为任脉之穴,《灵枢·海论》曰:“膻中者,为气之海。”膻中善治气疾,尤以治疗上部气病见长,固有“上气海”之称。取此穴可调理肺脏气机。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使后天之气得充而先天之气得养。
阅读:9.6K
周荣
小结:【穴名来源】周,周身;荣。荣养。本穴可调和营气,而荣养周身。
【精准定位】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功能】宣肺平喘,理气化痰。
【主治】胸胁胀满,胁肋痛,咳嗽,咳痰。
【自我保健】指压按摩:用指腹揉按周荣,至局部酸胀。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阅读:9.6K
费久治治急惊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急惊风、流行性乙型脑炎、外感、阳明里热。
阅读:9.6K
陆氏治急惊风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急惊风、肝风内动、火热、脑脊髓膜炎、伤津。
阅读:9.6K
太阳病针灸方·第三十六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亡血。
阅读:9.6K
千金齿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牙痛、唇强。
阅读:9.6K
斜视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斜视。
来源: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气血化生不足,肝血虚无以养筋,虚风内动;或外邪侵袭脉络,卫外失固,风中经络,阴阳失衡,脉络不和,导致目筋拘急而致斜视。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风邪袭络
外邪侵袭脉络,卫外失固,风中经络,阴阳失衡,脉络不和,目筋拘急,而致斜视。
2.脉络瘀阻
多系头部外伤、眼部直接受伤导致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经筋弛缓,目珠维系失衡,而致斜视。
阅读:9.6K
楼全善呕吐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呕吐、肝火犯胃、吐血。
阅读:9.6K
王执中咳喘少气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咳喘、少气、喘咳、肺肾气虚。
阅读:9.6K
腰剧痛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腰痛、风邪、肾虚、俯仰不利、下肢挛急。
阅读:9.6K
王执中呕吐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呕吐、干呕、汗出、呕血、身热、吐血、唾血。
阅读:9.6K
肾绞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肾绞痛、泌尿系统结石、湿热。
阅读:9.6K
颊车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口角歪斜、腮肿、牙痛、面神经麻痹、颞下颌关节炎、腮腺炎。
来源:在下颌角前方,有咬肌;有咬肌动、静脉;有耳大神经、面神经颊支及下颌缘支分布。
阅读:9.5K
杨敬斋手掌红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手红肿、手掌红肿。
阅读:9.5K
肖福庵多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汗多、热病。
阅读:9.5K
杨敬斋半身不遂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半身不遂、中风病。
阅读:9.6K
华盖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胁痛、胸痛、喉痹、喉炎、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来源:在胸骨角上;有胸廓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1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阅读:9.5K
景岳易悲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善悲、心气虚证、情志不畅、情志不舒。
阅读:9.5K
王执中胫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腿痛、屈伸不利。
阅读:9.5K
太阳病针灸方·第三十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太阳病、表证、疮、身痛。
阅读:9.5K
千金四肢不举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四肢不举。
阅读:9.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