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廖润鸿无子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无子、宫寒不孕、月经不调。
阅读:2.2K
姚寅生肠痈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肠痈、痈。
阅读:2.2K
颌耳穴
小结:本耳穴用于治疗:颌下淋巴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牙痛。
临床应用:本穴是诊断上下颌关节病症的重要穴位。凡该穴出现色泽形态异常,电测阳性及压痛点即可确诊,而压痛点最有诊断意义。
阅读:2.2K
李学川疟疾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疟疾、肺疟、心寒、畏寒。
阅读:2.2K
千金臂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臂痛、经络不通、肩不举。
阅读:2.2K
陆氏治项强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项强、筋脉失养、经脉不和、太阳邪郁肌表、俯仰不利、头痛、转侧不利。
阅读:2.2K
吴亦鼎胁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胁痛、奔豚。
阅读:2.2K
大成瘰疬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瘰疬、瘀证。
阅读:2.2K
危亦林阴挺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阴挺、气陷。
阅读:2.2K
普济面赤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面色红、面热。
阅读:2.2K
浮郄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股痛、麻木、下肢麻痹、下肢麻木、膀胱炎、便秘、腓肠肌痉挛、霍乱转筋、急性胃肠炎。
来源:在股二头肌腱内侧;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腓总神经处。
阅读:2.2K
瘀阻心脉心悸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刺痛、口唇青紫、舌有瘀斑、心痛、胸闷、不安、甲床青紫、脉代、脉结、脉涩、舌质紫黯、瘀阻心脉心悸、心悸。
阅读:2.2K
余纯痞块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痞块、积块、硬痛。
阅读:2.2K
面神经麻痹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面瘫、牙痛。
阅读:2.2K
普济脾疼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脾痛、阴盛阳虚、心痛、夜间加重。
阅读:2.2K
楼全善骨痹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骨痹、痹证、风寒、湿邪。
阅读:2.2K
耳鸣耳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耳鸣耳聋。
各家论述:《针灸大成》:“重听无所闻,耳门、风池、侠溪、翳风、听会、听宫。”耳为少阳所辖,手足少阳经脉循耳之前后,故治耳聋以疏调少阳经气为原则,取手足少阳经穴为主。耳门、翳风属手少阳三焦经,听会、风池、侠溪属足少阳胆经,五穴合用,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疏调少阳经气而开通耳窍;听宫属局部取穴,以协助开窍复聪。
阅读:2.2K
阴谷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股痛、膝痛、阳痿、月经不调、小便不利、崩漏、癫狂、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疾病、膝关节炎。
来源:在半腱肌腱外侧缘;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布有股内侧皮神经。
阅读:2.2K
廖润鸿溏泄腹痛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溏泻、腹痛、肠鸣。
阅读:2.2K
大成咳嗽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咳嗽、肺痈、久咳。
阅读:2.2K
耳鸣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耳鸣。
来源:耳鸣的性质有虚有实。实者多因风邪侵袭、痰湿困结或肝气郁结所致;虚者多因肝肾亏虚或心血不足所致。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风邪外袭
风邪侵袭肌表,营卫不和,肺失宣降,风邪循经上犯清窍,与气相搏,而致耳鸣。
2.痰湿困结
素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生,积滞中焦,致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湿浊之气上蒙清窍,而致耳鸣。
3.肝气郁结
情志不畅,气机阻滞,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循经上扰清窍,而致耳鸣。
4.肝肾亏虚
年老肾亏,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宗脉空虚,耳失所养,而致耳鸣;思虑过度,劳倦内伤,心血不足,不能濡养清窍,而致耳鸣。
阅读:2.2K
大成疮疡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疮疡、疮、流黄水、肿胀。
阅读:2.2K
王执中心腹胀满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腹胀、烦闷、气上冲心、脘腹胀痛、饮食不下。
阅读:2.2K
千金疝气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疝气、疝痛、腰脊痛。
阅读:2.2K
千金血淋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血淋、尿赤、尿涩、尿痛、尿浊、腰膝酸软。
阅读:2.2K
维道
小结:本穴位用于治疗:赤白带、股痛、腰痛、阴挺、月经不调、少腹痛、附件炎、妇科病、慢性阑尾炎、盆腔炎、疝气、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
来源:在髂前上棘前内方,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阅读:2.2K
普济目赤肿痛针灸方·第一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目赤肿痛。
阅读:2.2K
王执中痹证针灸方·第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痹证、骨痛。
阅读:2.2K
姚寅生产后停瘀血臌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产后瘀血、血臌、经行不畅、胀痛。
阅读:2.2K
千金马刀瘿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瘰疬、腋肿。
阅读:2.2K
失眠针灸方·第十三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失眠、心肾不交。
阅读:2.2K
于致顺乳少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缺乳、肝郁。
阅读:2.2K
肩袖损伤推拿法
小结: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骨擦音、肌肉萎缩、肩痛、压痛、不能举、钝痛、活动不利、皮下出血、夜间加重、肿胀、肩袖损伤。
来源:1.直接暴力损伤
多见于肩部撞击伤。肩袖肌腱受到喙肩弓的碰撞、挤压而发生瘀血、充血、水肿,甚至肩袖撕裂,如摔倒时肩部着地、交通事故等。
2.间接暴力损伤
常因上肢外展,手掌扶地骤然内收,上肢旋转发力过猛,引起肩袖撕裂损伤。据统计,95%的肩袖撕裂是由于间接暴力损伤引起,如投掷、举重运动及打高尔夫球挥棒损伤等。
3.退变与劳损
肩袖损伤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老年人冈上肌腱在肱骨头附着点的肌腱纤维严重变性,细胞排列紊乱和肌腱断裂,表明退变是肩袖慢性损伤的基础,而慢性劳损又是促进退变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肩部过度活动,超负荷运动,使肩袖受肩峰、喙肩韧带的摩擦而诱发慢性炎症,致使退变加速,当肩关节在外展位而遭受急骤的内收活动时,则容易发生肩袖撕裂。由于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裂口越拉越大,形成慢性损伤,经久不愈。根据肩袖损伤撕裂程度,可分为部分撕裂与完全撕裂两大类。部分撕裂仅发生在肩袖某一部分,又分为肩袖骨膜侧断裂、肩袖滑囊侧断裂、肩袖内肌纤维断裂和肩袖纵行断裂四种病理类型。完全撕裂是整层肩袖撕裂,关节腔与肩峰下滑液囊直接相通。中医学认为,肩部受外力直接碰撞损伤,或扭挫、撕裂伤髃之络筋,或积劳陈伤,致使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筋失濡养而黏涩,动则牵掣,僵滞作痛;或风寒湿邪客留肩髃之筋,致使气血痹阻,失于荣养而筋挛拘急为病。
阅读:2.2K
阎润茗治青盲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青盲、青光眼、目干、目涩、目痛、目胀、视力模糊、畏光。
阅读:2.2K
王执中头痛针灸方·第四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头痛、气血两虚、难睁。
阅读:2.2K
大成心痛针灸方·第二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心痛、心气痛、胁痛。
阅读:2.2K
王执中息贲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息贲、气逆、喘息。
阅读:2.2K
千金少腹热针灸方
小结:本针灸处方可用于:腹皮热、肝郁气滞、太息。
阅读:2.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