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者当知医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喑痱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中风病、失声、终气太阳、复视、半身不遂、不能言、呆钝、恍惚、昏糊、活动不利、健忘、口眼歪斜、舌謇、头昏、行步困难、运动障碍、震颤、智能减退。
病因:风痱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
《素问·脉解》有暗痱之名:"内夺而厥,则为暗痱,此肾虚也。"
《圣济总录》曰:"喑痱之状,舌暗不能言,足废不能用。"风痱指多为中风之后,风痰内扰,瘀阻经络,或肾虚精亏所致。以中风后舌暗不能言,足废不能用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中风后遗症。
阅读:2.7W
心阳不振心悸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心悸、心阳不振、沉细脉、不安、不宁、动甚、脉沉细、脉结代、脉微细、脉微细无力、脉无力、脉虚弱、面苍白、气喘、气短、情绪不稳、舌淡白、苔白、小便不利、形寒、胸闷、胸闷气短、肢冷。
备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由桂枝、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组成;参附汤由人参、炮附子、生姜组成。前方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后方益心气,温心阳。形寒肢冷者,重用人参、黄芪、炮附子、肉桂;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或用独参汤;兼见水饮内停者,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泻等;夹瘀血者,加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兼见阴伤者,加麦冬、枸杞子、玉竹、五味子;若心阳不振,以致心动过缓者,酌加蜜麻黄、补骨脂,重用桂枝。
阅读:2.7W
表寒里热老年肺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表寒里热、老年肺炎、浮脉、数脉、恶寒、发热、喉痛、咳嗽、咳痰、咳痰不爽、舌红、苔黄腻、痰白、痰黄、痰黏、无汗、咽干、咽喉干痛、肢体酸痛。
阅读:2.7W
息积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气逆、积证、喘息、呼吸困难、气喘、气促、胁下痞块、胸胁胀满。
病因:病因为肺失肃降,肺气长期郁积所致。是胁下胀满,气逆息难,或有形块的病症。
《内经》云∶"病胁下满气息,二、三岁不已,病名曰息积。""夫消息者,阴阳之更事也。今气聚于胁下,息而不消,则积而不散,故满逆而为病。然气不在胃,故不妨于食,特害于气而已,治宜导引服药,药不可独治,盖导引能行积气,药力亦藉导引而行故也"。
阅读:2.7W
肺肾阴虚慢性喉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肺肾阴虚、慢性喉炎、细数脉、虚烦、地图舌、耳鸣、喉痛、喉痒、吭喀、舌红、声嘶、失眠、手足心热、睡眠障碍、苔少、痰少、头晕、咽干、咽喉干痛、腰膝酸软。
备注:可加入木蝴蝶、青果以利喉开音。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或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阅读:2.7W
脾胃虚弱老年营养不良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老年营养不良、脾胃虚弱、舌齿痕、便溏、乏力、腹胀、懒言、脉细弱、面萎黄、少气、舌淡白、身倦、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苔白、体重下降、脘痞、消瘦。
阅读:2.7W
气血两虚视神经萎缩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血两虚、视神经萎缩、沉细脉、心悸、唇淡、乏力、脉无力、面白、少气、舌淡白、失眠、睡眠障碍、苔白。
备注:酌加石菖蒲、丹参、鸡血藤活血开窍明目;便秘者,加胡麻仁、松仁、柏子仁、首乌以滋阴润便。
阅读:2.7W
风热血燥风热疮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热疮、风热血燥、弦数脉、地图舌、鳞屑、皮疹、瘙痒、舌红、苔少、血痂、抓痕。
阅读:2.7W
风热黑睛云翳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热、黑睛云翳、白睛红赤、脉微数、目涩。
病因:多因风热外邪侵犯头目,黑睛星翳已平复,然余邪尚未尽彻,疼痛羞明虽止,而两目隐涩不爽,白睛红赤尚有,黑睛留有云翳,舌苔薄,脉微数。
阅读:2.7W
肺脾阴虚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脾肺证、阴虚、肺系阴虚、脾胃阴虚、肺证、脾证、虚证、盗汗、干咳、口干、舌燥、痰少。
病因:肺脾阴虚证是因肺阴不足,肺虚及脾,或脾脏阴血、津液不足,脾病及肺,终成脾肺两脏阴虚,以致肺失宣肃,水津不布,水谷精微不充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多由久咳,年高,热病,劳倦内伤等所致。
阅读:2.7W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脑脊髓炎、急性、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瘫痪、昏迷、急性面容、强直、神志异常、头昏、意识障碍、震颤。
病因: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disseminatedencephalomyelitis, ADEM)是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的一种,儿童多见,但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依据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组(International Pediatric MSStudy Group, IPMSSG)的定义,ADEM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伴有脑病(行为异常或意识障碍)表现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多个区域的首次发生的脱髓鞘疾病。典型的 ADEM是单相病程,预后良好,复发型和多相型要注意与多发性硬化鉴别。
阅读:2.7W
脾胃虚寒泄泻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脾胃虚寒、泄泻、迟脉、便频、便稀、不渴、肠鸣、尿量异常、尿少、舌淡、身凉、水谷不分、苔白滑、喜温、胀痛。
病因:由于是指由于脾胃阳气不足、阴寒盛行导致的泄泻,
阅读:2.7W
脾胃虚弱弱视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脾胃虚弱、弱视、胞睑下垂、便溏、乏力、腹胀、腹胀神疲、脉缓弱、面色无华、面萎黄、偏食、舌淡白、神疲、食欲不振、食欲减退、视力模糊、视力障碍、苔白、体重下降、脘胀、消瘦。
备注:兼食滞者可选加山楂、麦芽、神曲、谷芽、鸡内金。脾虚夹湿者加白扁豆、砂仁、薏苡仁。
阅读:2.7W
尿道癌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癌病、尿路、贫血、腹胀痛、尿急、尿频、下肢浮肿、小便困难、血尿、腰骶痛。
阅读:2.7W
瘀血痹阻骨关节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骨关节炎、瘀血痹阻、细涩脉、痹痛、掣痛、刺痛、骨节变形、骨节僵硬、固定痛、肌肉麻木、久病、麻木、舌瘀斑、舌瘀点、舌紫黯。
备注:痛在腰腿者,去羌活,加独活、乌梢蛇;痛在腰以上者,去牛膝,加青风藤。
阅读:2.7W
阳虚湿阻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湿阻、阳虚、沉迟脉、滑脉、舌略胖、淡白少津、湿证、虚证、便溏、浮肿、浮肿便溏、腹胀、舌淡白、食少、食少便溏、苔白滑、苔白腻、畏寒、小便不利、肢冷、肢体困重。
阅读:2.7W
血热伤阴低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低热、血热伤阴、细数脉、倦怠、口干、舌红、神疲、五心烦热、咽干。
阅读:2.7W
血虚阴亏小儿手足心热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小儿手足心热、血虚阴亏、细数脉、便秘、盗汗、盗汗失眠、地图舌、耳鸣、精神萎靡、咳嗽、口干、脉无力、目眩、尿频、颧红、舌红、舌津少、失眠、手足心热、睡眠障碍、苔少、苔无、痰少、体重下降、午后发热、消瘦、心烦、咽干。
病因:多由禀素虚弱,或大病、热病之后,失于调理,阴血耗伤,正气未复,各个脏器失于阴血的濡养,形成阴亏内热虚证。
阅读:2.7W
温疟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疟疾、温毒、滑数脉、弦数脉、便秘、但热不寒、恶心、发热恶寒、烦躁、骨节酸痛、骨节痛、汗出不畅、口渴引饮、脉滑数、脉弦大、脉弦数、尿赤、呕恶、呕吐、少气、舌红、手足热、苔黄、头痛。
病因:西医学中的疟疾和非感受"疟邪"而表现为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的类疟疾患,如回归热、黑热病及一些感染性疾病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阅读:2.7W
气虚血瘀脉络暴盲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络阻暴盲、气虚血瘀、代脉、结脉、涩脉、乏力、倦怠、懒言、面萎黄、气短、气短懒言、舌淡白、舌瘀斑、视力模糊、视力障碍。
备注:心慌心悸、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首乌藤、柏子仁以养心宁神;视衣色淡者,加枸杞子、楮实子、菟丝子、女贞子等益肾明目;久病情志抑郁者,加柴胡、白芍、青皮、郁金以疏肝解郁。
阅读:2.7W
急性肾盂肾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急性、肾盂肾炎、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增多、尿白细胞阳性、尿红细胞阳性、血红蛋白减少、血尿素升高、触痛、发热、寒战、积脓、急性面容、尿急、尿频、尿痛、腰痛、肿块。
病因:急性肾盂肾炎是指肾盂黏膜及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大肠杆菌的感染,另外还有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中毒性休克。
阅读:2.7W
高钾血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钾、太过、数脉、P波低平、P波延迟、QRS延长、QRS增大、QT间期缩短、T波高耸、U波倒置、血钾降低、血钾升高、异常Q波、苍白、瘫痪、心律失常、恶心、腹痛、肌肉麻木、肌酸痛、麻木、呕吐、疲乏、湿冷、心肿。
病因: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且主要呈结合状态,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适当的钾离子浓度及其在细胞膜两侧的比值对维持神经-肌肉组织的静息电位的产生,以及电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酸碱平衡的调节。钾离子紊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且常和其他电解质紊乱同时存在。血钾高于5.5mmol/升即可诊断为高钾血症,注意与假性高钾血症鉴别。>7.0mmol/升则为严重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有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发生者为急症,应及时抢救,否则可能导致心搏骤停。
阅读:2.7W
肝厥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肝证、厥证、肝昏迷、肝证、癫痫、不知人事、昏晕、呕吐、手足厥冷、头昏。
阅读:2.7W
饮邪恋肺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证、停饮、弦紧脉、肺证、痰、不能卧、恶寒发热、咳喘、咳嗽、咳痰、口吐白沫、脉弦紧、面目浮肿、泡沫痰、身痛、苔白滑、痰白、痰多、吐痰爽利、胸闷、着凉。
病因:饮邪恋肺(主症)咳嗽胸满,甚则不能平卧,痰如白沫量多,每因受塞而发作,初起可兼有寒热身痛等表证,久则引起面部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
阅读:2.7W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基底动脉、偏盲、记忆减退、凝视、瞳神异常、妄幻、行为异常。
病因:Topofbasilarsyndrome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端分出两对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域包括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和枕叶。临表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伴有记忆力丧失,及对侧偏盲或皮质盲,少数患者出现大脑脚幻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首先由 Caplan于1980年提出,约占脑梗死的7.6%. Caplan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两组,即中脑和丘脑受损的脑干首端梗死和颞叶内侧面、枕叶受损的大脑后动脉区梗死。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MRI的临床应用,确诊的 TOBS越来越多。本文就其有关的问题加以综述。
阅读:2.7W
阴虚毒恋肛门脓肿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肛门脓肿、阴虚毒恋、细数脉、创口不合、盗汗、地图舌、肛门肿痛、化脓、口干、溃脓、脓稀、皮肤暗红、舌红、苔少、午后发热、心烦。
阅读:2.7W
湿热蕴结舌燥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舌燥、湿热蕴结、濡脉、便秘、恶心、渴不欲饮、纳呆、呕恶、舌红、身热、苔黄、溏结不调、先干后溏、心烦、胸脘痞闷、肢体倦怠。
阅读:2.7W
风热小儿音哑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热、小儿音哑、浮数脉、鼻塞、发热、喉痒、咳嗽、舌红、声嘶、苔白、涕黄、头痛、咽干、咽喉肿痛。
病因:由外邪而致病,系风热邪毒由口鼻而入,内伤于肺,肺气不宣,邪热上结于喉咙,气血壅滞,脉络痹阻,以致喉部肌膜红肿,声门开合不利而致音哑,风热壅肺,肺失宣降,是以喉内不适,干痒而咳,声出不利,音低而粗。病初起邪热不甚,则咽喉只有灼热感或微痛,声带色暗红。风热之邪在肺卫,正邪交争,则发热恶寒。风热上犯,故头痛,鼻塞。
阅读:2.7W
平滑肌瘤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平滑肌、肿瘤、有恙。
病因:平滑肌瘤是皮肤平滑肌细胞的良性肿瘤。可由血管平滑肌、立毛肌及乳房或阴囊的平滑肌发生而来。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平滑肌瘤分为单纯平滑肌瘤和血管平滑肌瘤。皮肤平滑肌瘤常发生于肢体伸侧或躯干,多发,直径小于2cm,疼痛;外生殖器平滑肌瘤单发,无疼痛,包膜完好,直径可达15cm,可位于皮下,肌束收缩时可出现剧烈疼痛,单发皮肤平滑肌瘤不易于复发。平滑肌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
阅读:2.7W
产后血虚眩晕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产后血虚、眩晕、心悸、闭目、不安、恶心、烦闷、汗淋、昏晕、急暴、冷汗、脉微细、面白、呕恶、情绪不稳、撒手、舌淡白、苔无、头昏、肢冷。
病因:产后血晕是产后主要的病症之一。由于产后失血过多,产妇分娩以后,会突然感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不能坐起、肢冷汗出,甚至昏厥不省人事。
阅读:2.7W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急性结膜炎、胞睑下垂、胞睑肿胀、急性面容、假膜、结膜充血、结膜水肿、流泪、目涩、目痛、目灼、脓眵、视力模糊、视力障碍、羞明。
病因: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红眼病"的一种,人们俗称的"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统称,它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多发于春秋季节,发病急,易造成流行,发病后3-4天病情达到高潮,10-15天可以痊愈;一般为双眼先后发病,不影响视力,并发症少见。常见的"红眼病"有几种。其一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常由 Koch-Weeks氏杆菌,肺炎球菌所致,发病急,结膜充血眼眵多而黏稠,症状明显;其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多由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感染所致;其三流行性结角膜炎,由腺病毒所引进,为接触传染。
阅读:2.7W
肺经风热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经证、风热、肺系热、浮数脉、濡数脉、数脉、弦滑脉、风证、肺证、热证、便秘、丘疹、鼻气热、鼻塞、便结、晨眵、充血、大便秘结、恶风、发热、烦躁不安、结痂、咳嗽、咳痰、口干、口渴喜饮、溃渗、流涕、目涩、目痒、尿赤、尿短、脓疱、皮肤潮红、瘙痒、舌红、水疱、苔白腻、苔薄白、苔薄黄、苔黄、痰多、疼痛、啼哭、涕黄、头痛、小便短赤、嗅觉下降、灼热。
病因:因风热邪客肺经,或风热郁滞肤腠,外发于头面所致。
阅读:2.7W
金疮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创伤、金属、脉浮微涩、切割伤。
病因:金疮,中医指刀箭等金属器械造成的伤口。
阅读:2.7W
气血亏虚类风湿性关节炎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气血亏虚、心悸、乏力、关节痛、肌肉麻木、僵硬、麻木、脉细弱、面白、舌淡白、神疲、苔白、行步困难、运动障碍、肿胀、自汗。
阅读:2.7W
半夏麻黄丸证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逆、伤暑湿盛、湿热、半夏证、恶心、呕恶、气喘、上冲、心下悸、眩晕。
病因: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阅读:2.7W
气滞血瘀呵欠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气滞血瘀、伸欠、沉涩脉、代脉、结脉、心悸、紫黯、耳鸣、急躁、记忆减退、气短、舌红、头晕、心痛、胸闷、胸闷气短。
病因:多因病久及血,脉络瘀滞,阳气被阻,不能宣发所致。症见呵欠乍作,伴胸部憋闷,或隐痛,心悸气短,口唇隐青等症状。
阅读:2.7W
风热牙疳牙龈溃烂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热、牙疳、牙龈溃烂、浮数脉、便秘、恶心、发热、寒热、脓血、呕吐、舌红、苔黄、疼痛、牙龈肿痛。
病因:是由平素胃腑积热,复感风热之邪而发,邪毒侵袭牙龈,伤及肌膜所致。
阅读:2.7W
肺气虚证喷嚏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肺气虚证、喷嚏、弱脉、鼻痒、恶风、流清涕、舌淡白、易感、自汗。
阅读:2.7W
邪伤心肺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毒邪、心肺证、沉细脉、肺证、心证、心悸、不宁、喘息、发绀、烦躁、咳嗽、咳痰、脉无力、面苍白、泡沫痰、气喘、舌紫黯、身热、手足厥冷、苔白腻、心悸不宁、胸闷。
阅读:2.7W
阳明燥金
小结:本体质症状与证候为:阳明燥金、阳明司天、阳明在泉、卯酉燥金、干枯、嗳呃、嗳气、便难、短气、恶心、泛吐苦水、腹泻、腹胀、筋脉挛急、惊恐、颈痛、咳喘、咳唾引痛、流清涕、面目浮肿、呕恶、皮肤干枯、头痛、腿痛、吞咽困难、下肢痛、胁痛、心烦、心痛、胸不适、胸闷、牙痛、咽梗、腰痛、饮食即吐。
病因:阳明燥金,为六气当中的第五气。
《四圣心源》载"燥者,阳明金气之所化也。
阅读:2.7W
湿热壅阻耳带状疱疹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耳带状疱疹、湿热壅阻、弦数脉、疱疹、刺痛、耳聋、耳鸣、耳鸣耳聋、结痂、口苦、口眼歪斜、溃渗、目眩、舌红、苔黄腻、听力下降、头昏、咽干、灼热。
阅读:2.7W
结核性脑膜炎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结核、脑膜炎、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血沉加快、偏瘫、谵妄、胞睑下垂、盗汗、乏力、精神不振、呕吐、头痛、项强。
病因: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 TBM)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在肺外结核中大约有5%-15%的患者累及神经系统,其中又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约占神经系统结核的70%左右。近年来,因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抗结核药物研制相对滞后和 AIDS病患者的增多,国内外结核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增高。
阅读:2.7W
阳气虚衰老年帕金森病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老年帕金森病、阳气虚衰、沉迟脉、心悸、便溏、动甚、筋脉拘挛、懒言、脉无力、气短、气短懒言、舌淡白、四肢麻木、苔白、头摇、畏寒、小便清长、小便失禁、肢颤、肢冷、自汗。
病因:又称震颤麻痹。本病多属于"颤证"范畴,与"振掉""痉病"等相关。
阅读:2.7W
气阴两虚老年营养不良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老年营养不良、气阴两虚、舌齿痕、细数脉、盗汗、地图舌、乏力、咯血、咳嗽、咳嗽气短、脉细弱、气短、颧红、舌淡白、身倦、声低、瘦弱、苔少、五心烦热、自汗。
阅读:2.7W
肺虚水泛
小结:本证症候要素见:肺肾证、水泛、肺系水泛、肺系虚、肺证、虚证、喘咳、腹水、不能卧、唇青紫、腹胀、脉沉细滑、脉结代、面浮、面青紫、面肿、纳差、尿量异常、尿少、气憋、舌暗、舌胖、身肿、水肿、苔白滑、痰稀、脘痞、畏寒、下肢肿、胸胀。
病因:心悸,喘咳,咳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暗,脉沉细。
阅读:2.7W
疳泻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疳疾、泄泻、腹胀、口渴、瘦弱。
病因:疳泻,病证名。宋.杨士瀛《仁斋小儿方论》:"疳泻者,毛干唇白,额上青纹,肚胀肠鸣,泄下糟粕是尔。"疳疾患儿多有腹泻,关键在脾。泄泻与疳疾都同脾胃有关。因疳而泻,则治疳必须治泻,亦即按照疳疾的虚实轻重,用扶脾和胃的方法,标本兼治。
阅读:2.7W
热重于风风热赤眼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风热赤眼、热重于风、数脉、便秘、白睛红赤、胞睑红肿、眵稠、眵多、恶热、浮肿、口渴、目痛、尿黄、热泪、舌红、苔黄、羞明。
备注:白睛赤肿浮壅者,重用桑白皮,酌加桔梗、葶苈子以泻肺利水消肿;可加生地黄、牡丹皮以清热解毒、凉血退赤;便秘者可加生大黄以通腑泄热。
阅读:2.7W
湿热瘀结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小结: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滑脉、弦滑脉、便秘、便结、便溏、不饮、大便秘结、带下多、带下黄、口腻、纳呆、尿赤、尿黄、少腹胀痛、舌暗红、苔黄腻、脘闷、脘闷纳呆、腰痛、癥块。
备注:若湿邪甚,腹胀痛者,加茯苓、厚朴、大腹皮行气祛湿;带下多,黄稠如脓者,加黄柏、车前子、椿根皮清热利湿止带;便溏者,加白术、薏苡仁健脾燥湿。
阅读:2.7W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小结: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ST段延长、尿镁升高、血钙降低、血钙升高、血镁升高、血清无机磷升高、便秘、惊厥、心力衰竭、兴奋、谵妄、齿迟、虫行、刺痛、恶心、烦躁、腹痛、骨痛、汗出、肌肉麻木、记忆减退、甲脆、甲裂、焦虑、角化、恐惧、麻木、毛发脱落、呕吐、龋齿、神志异常、视盘水肿、手足搐搦、脱发、妄幻、妄想、心律不齐、心率加快、抑郁、震颤、智力障碍。
病因:甲状旁腺是多位于人体颈前部甲状腺侧叶后方的内分泌腺体,约80%的人有4个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主要为甲状旁腺素,它主要调节人体内钙磷代谢和骨骼代谢。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因多种原因导致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 PTH)产生减少或作用缺陷而造成以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为主要化验异常,患者表现为反复手足搐搦和癫痫发作,长期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以使病情得到控制。
阅读:2.7W
虫痒
小结: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虫毒、痒证、虫行、皮痛、夜甚。
病因:浸淫蔓延,其痒尤甚,状如虫行皮中的表现。
阅读:2.7W